15個典型案例揭曉,這些廣東的歷史建築「活」了!

2020-12-10 半月談網

近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廣東省古蹟保護協會與廣東省規劃師建築師工程師志願者協會聯合主辦的「2020年度廣東省文物古蹟活化利用典型案例宣傳推介活動」發布會在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舉行。

據主辦方介紹,本次評選共收到54個申報項目。其中,文物古蹟類型涵蓋線性文化遺產、古村落、古建築、古遺址和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等多類。經過專家初評、公眾網絡投票、專家終評等環節,最終評選出15項活化利用典型案例。

廣濟橋

發布會上,「廣濟橋活化利用項目」「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項目」等典型活化案例的參與者與聽眾們分享了各自項目的活化經驗。各種別出心裁的活化策略,引起了聽眾們一陣陣的掌聲。 

「這些活化的案例讓社會各界都參與進文化事業中來,也讓我們看到了很多的可能性。」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文保處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多渠道、多手段宣傳擴大文物古蹟影響力,形成全社會遺產保護與利用的合力,努力實現文物保護與利用的良性循環。

發布會現場還舉行了「南粵古驛道重大發現推介活動」啟動儀式。評選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指導,廣東省古蹟保護協會與廣東省規劃師建築師工程師志願者協會聯合主辦。

南粵古驛道

「南粵古驛道是廣東省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廣東省古蹟保護協會理事長曹勁表示,希望活動能鼓勵社會各界對南粵古驛道保護利用工作的關注和投入,傳承嶺南歷史文化,使古驛道煥發新的時代光彩。

     此外,主辦方在廣州東山口的簡園布置了「2020年度廣東省文物古蹟活化利用典型案例展」,通過圖文展示和多媒體視頻等方式,生動地向觀眾展示了15個典型案例的項目介紹和亮點。古蹟活化15個典型案例包括如下:1、廣州楊匏安舊居活化利用項目;2、廣州東平大押活化利用項目;3、廣州鄧村石屋活化利用項目;4、深圳大鵬所城活化利用項目;5、珠海會同祠及古建築群活化利用項目;6、汕頭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活化利用項目;7、佛山碧江古建築群活化利用項目;8、韶關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項目;9、韶關乳源西京古道活化利用項目;10、河源仙坑村榮封第活化利用項目;11、惠州東湖旅店活化利用項目;12、東莞寒溪水村古民居活化利用項目;13、廣東省科技考古基地(江門陳白沙祠)項目;14、潮州廣濟橋活化利用項目;15、雲浮蘭寨古建築群活化利用項目。

各項目細節具體介紹如下:

廣州楊匏安舊居活化利用項目

廣州楊匏安舊居

楊匏安舊居,原名「泗儒書室」,又稱楊家祠。展館在祠堂北牆上通過寫實繪畫與VR呈現的虛擬手段,「復原」了楊家祠後座與相鄰天井原貌。

楊匏安舊居已打造成為黨員教育和青少年研學活動基地、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一張新的羊城紅色名片。自2019年5月1日開館以來,共接待觀眾5.3萬人次。

廣州東平大押活化利用項目

廣州東平大押

東平大押建於清末民初,當時是廣州市內的第二大當鋪。依託文物建築設立了東平典當博物館,也是廣東省首間典當主題博物館。博物館不僅還原了當時典當的場景,還定期舉辦各種形式的藝術展覽及專場導覽和專題分享會、講座等活動。

廣州鄧村石屋活化利用項目

鄧村石屋精品酒店

鄧村石屋精品酒店位於增城派潭鎮鄧村。項目通過政府主導、村企合作、村民參與盤活閒置文物古蹟資源,走出了「活態保護、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文物古蹟保護之路。

項目保持整個村落的平面布局、民居形制、主要結構基本不變,還在村落靠山一側新建一排建築,恢復了原來完整的圍屋格局。

深圳大鵬所城活化利用項目

深圳大鵬所城

大鵬所城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是我國目前保留較為完整的明清海防軍事所城之一。

2017年成立大鵬所城文化旅遊區,在保持社區居民原有生活方式的基礎上,將城內21處重點國保文物本體建築改造為文博展示空間,向遊客與居民講述大鵬前世今生的故事。

項目立足「商業+生活+景觀」,推出消費體驗式、複合文化型、網紅潮流類等多元業態,為600萬遊客與1萬常住居民營造出一個開放混合的文旅街區。

珠海會同祠及古建築群活化利用項目

珠海會同祠

從2015年的「會同情韻」國慶音樂節到2018年主題為「會世界 和不同」的第四屆會同藝術節,會同古村融入了更多的時代符號與國際元素。

今天,遊客可到會同遊古村、品珠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唐家灣茶果、打卡網紅咖啡店、嘗會同特色美食——泥燴雞、看畫展、逛大學小鎮、走長南逕古道、宿精緻民宿。 

汕頭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活化利用項目

汕頭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

2019年,汕頭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被開闢為陳列館並對外免費開放,陳列館以圖文介紹、實物展示、情景再現和光影展播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了革命時期的歷史事件和人物故事。自開館以來,已接待數百個參觀團隊。

佛山碧江古建築群活化利用項目

佛山碧江古建築群

碧江社區位於順德東北部,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碧江社區對轄區內的古舊祠堂等歷史建築和傳統建築進行分層次修繕與保護,以古村落活化工作為契機,利用舊祠堂和古民居建設小蓬萊藝術館和蓬萊書院等社團機構。 

韶關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項目

韶關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項目

以坪石地區為中心的粵北樂昌等地,保留著抗戰時期諸多教育機構辦學的歷史遺存。

這些遺存已建設成為粵港澳抗日戰爭華南教育歷史的研學基地,有效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與粵北地區的聯動,也成為了青少年喜愛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與文旅融合的典範。

韶關乳源西京古道活化利用項目

韶關乳源西京古道

2018年以來,乳源對西京古道沿線資源進行了保護修復和建設,優先對具有代表性的老屋村和深源村改善人居環境,修繕了古建築、古書院、巷道,增建了相關配套服務設施。

「乳源首屆西京古道文化旅遊節」和「2018、2019南粵古驛道『天翼4K高清杯』定向大賽(韶關·乳源站)」等大型活動和賽事,亦成功提高了西京古道和這兩個村莊的知名度。

河源仙坑村榮封第活化利用項目

河源仙坑村榮封第

榮封第位於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康禾鎮仙坑村村內,是一座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築。其中榮封第、八角樓的修繕與活化利用,是廣東省乃至全國扶貧工作中首次引入社會力量、社會資金關注傳統村落中文物建築保護的成功範例。

惠州東湖旅店活化利用項目

惠州東湖旅店

東湖旅店位於惠城區橋東街道水東社區,由民國時期惠州商會會長翟雨亭於1935年建成,是惠州最早的歐式建築。東湖旅店現已建設為營救中國文化名人陳列館,成為廣東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和惠城區國防教育基地。

 

東莞寒溪水村古民居活化利用項目

東莞寒溪水村古民居

寒溪水村古民居位於東莞市茶山鎮。為保護和傳承革命歷史,2017年由市、鎮、村投資,對村內古民居和羅氏宗祠進行全面修繕,並依託古民居建成寒溪水羅氏革命史跡陳列館。

廣東省科技考古基地(江門陳白沙祠)項目

廣東省科技考古基地(江門陳白沙祠)項目

由江門市博物館與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建的廣東省科技考古基地於2013年落戶於江門陳白沙祠。

該基地為全省首個科技考古基地,充分利用了陳白沙祠及其周邊閒置的老房子,多次開展科學研討會、考古展覽、學術講座等活動,大大普及了公眾的考古知識。

潮州廣濟橋活化利用項目

廣濟橋

廣濟橋始建於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廣濟橋的活化利用引進「潮州廣濟橋非遺展示項目」,以古橋為依託,為潮州非遺傳承人提供絕佳的非遺工藝宣傳平臺,以媒體報導為傳播手段,提高非遺傳承人及潮州知名度。

項目還推出了動態化「一裡長橋一裡市」非遺集市活動,重現昔日橋市文化,煥發千年古橋新活力。

雲浮蘭寨古建築群活化利用項目

雲浮蘭寨古建築群

蘭寨建築群位於廣東省雲浮市鬱南縣連灘鎮蘭寨古村內。活化利用項目對民居、祠堂、廟宇、古井等建築物採用本體展示和室內陳列館展示兩種方式,打造主題性文化展館;利用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禾樓舞、飄色、舞龍舞獅、張公廟會等)開展文化活動,打造當地特色名片。

 

相關焦點

  • 15個典型案例揭曉,這些廣東的歷史建築「活」了!
    近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廣東省古蹟保護協會與廣東省規劃師建築師工程師志願者協會聯合主辦的「2020年度廣東省文物古蹟活化利用典型案例宣傳推介活動」發布會在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舉行。 據主辦方介紹,本次評選共收到54個申報項目。
  • 湛江5個案例入選!廣東電商扶貧典型案例評選結果出爐
    12月10日,廣東電商扶貧典型案例評選結果揭曉!60個入選案例匯聚廣東電商扶貧實踐,其中湛江共有5個案例入選,包括:遂溪縣:跨區幫扶結碩果入選廣東電商典型縣十大案例、遂溪縣大家村:一方赤土出勤農,香甜蜜果潤大家入選廣東電商扶貧典型村十大案例、廣東逢春製藥有限公司:飲水思源反哺饋社會入選廣東電商扶貧典型企業二十大案例、陳空:發揮自身優勢,致力精準扶貧、鄒李佳夫桂夫婦夫妻:創業做電商,反哺鄉鄰脫貧致富入選廣東電商扶貧典型個人二十大案例
  • 「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揭曉 高臺縣案例上榜
    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文旅部聯合組織的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徵集活動10月12日揭曉,全國共有60個典型案例入選。高臺縣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成甘肅省唯一上榜案例。目前已初步形成以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為核心,紅色記憶博物館、紅軍營為輻射和支撐的紅色旅遊發展格局,紅西路軍紀念館成為全國反映紅西路軍歷史最全面、最具權威性的紀念館,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7年投入3個億!廣州15個文物保護利用典型案例被推介
    7年投入3個億!廣州15個文物保護利用典型案例被推介金羊網  作者:  2020-06-10 還有最值得收藏的15件廣州市屬博物館文創產品,推介目錄拿走不謝!
  • ...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揭曉 克拉瑪依一號井成功入選
    【熱點關注】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揭曉 克拉瑪依一號井成功入選 2020-10-16 22:4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揭曉 山東3個案例上榜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啟動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徵集展示活動。此次活動面向全國徵集到紅色旅遊發展案例177個,最終遴選出紅色資源保護狀況良好、紅色內涵挖掘充分、經驗做法示範引領突出的60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 【熱點關注】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揭曉 克拉瑪依一號井成功入選
    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我市舉措:打造紅色經典線路、石油工業主題線路、研學體驗線路等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揭曉,我市一號井成功入選。今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會同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組織開展了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徵集活動,旨在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發揮紅色旅遊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功能和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積極作用。經各地推薦申報、專家評審等環節,最終遴選出60個典型案例。
  • 這22個項目要競爭廣州首批「文物保護利用典型案例」
    日前,經過嚴格的專家評審,「廣州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利用典型案例推介活動」22個項目通過初評,進入公示和網上投票環節。最終到底哪些項目能入選「典型案例」?快來投下你神聖的一票吧!中國是文物大國,無數浸透了時光的文物,積累於海陸,沉澱在城鄉。它們是一城一地的歷史記憶,是鄉土人文的物質載體。
  • 陳望道舊居、武康大樓……上海首次公布15個建築保護示範案例
    從上海灘數一數二的頂級豪宅「榮宗敬舊居」到時下文藝青年眼中時髦的打卡地「榮宅」,這是歷史建築經過合理活化利用後顯見的變化。上海的建築遺產很多都位於城市中心,建築本身有著豐富的功能,能夠重新參與到城市發展的進程中,因而合理的修繕和利用顯得尤為重要。6月19日下午,上海首次公布15個建築遺產保護利用示範案例,陳望道舊居、武康大樓、榮宅等入圍。
  • 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揭曉 一二九師紀念館成功入選
    (邯鄲日報記者孫秀群)日前,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揭曉,我市涉縣八路軍一二九師紀念館「創新發展理念讓紅色旅遊紅起來」典型案例成功入選。據悉,為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發揮紅色旅遊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功能和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積極作用,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會同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於今年8月組織開展了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徵集活動。經過各省推薦申報、專家評審等環節,最終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遊部,從全國上報的177個案例中遴選出60個典型案例。
  • 陳望道舊居、武康大樓……上海首次公布15個建築保護示範案例
    從上海灘數一數二的頂級豪宅「榮宗敬舊居」到時下文藝青年眼中時髦的打卡地「榮宅」,這是歷史建築經過合理活化利用後顯見的變化。上海的建築遺產很多都位於城市中心,建築本身有著豐富的功能,能夠重新參與到城市發展的進程中,因而合理的修繕和利用顯得尤為重要。6月19日下午,上海首次公布15個建築遺產保護利用示範案例,陳望道舊居、武康大樓、榮宅等入圍。
  • 廣東電商扶貧典型案例評選活動受熱捧
    ……  距離廣東電商扶貧典型個人案例評選活動結束只有一天時間了,你為心目中的電商扶貧達人投票了嗎?  典型個人案例評選進入衝刺階段  從11月2日開始,廣東省商務廳聯合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共同開展廣東電商扶貧典型案例評選活動,包括典型縣、典型村、典型企業、典型個人共4場案例評選活動。
  • 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名單
    日前,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徵集展示活動圓滿完成,經過各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和旅遊部門推薦、專家評定、地方覆核等環節,最終遴選出「李大釗烈士陵園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等60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小崗村成功入選!
  • 2019年度中國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築改造優秀案例揭曉
    為發掘更多有創意、可借鑑的優秀案例,給城市政府和城市運營相關企事業單位提供更多參考樣本,匯聚更多對接資源;全聯房地產商會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築改造分會2019年8月下旬正式在全國啟動優秀案例社會徵集活動。截止至10月底,共接到300多個申報案例項目,經篩選,共有201個符合推選要求的案例項目入圍。
  • 吾鄉石屋入選2020年度廣東省文物古蹟活化利用典型案例
    11月12日下午,「2020年度廣東省文物古蹟活化利用典型案例」發布會在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舉行。吾鄉石屋活化利用項目從54個申報項目中脫穎而出,入選全省15個典型案例。旨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保護好、利用好、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指示精神,宣傳展示廣東省文物古蹟文物活化利用的實踐成果,探索保護利用新模式。第一輪由專家初評,從54個項目中評選出25個入圍項目,經公眾投票後,主辦方於10月10日組織專家開展項目終評,確定出15個典型案例。
  • 遂寧1個案例入選四川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日前,省委改革辦組織各專項小組,評選出35個典型案例,以此來展現各領域各方面改革探索取得的成功經驗。  典型案例分省、市、縣三個層次,其中省級典型案例5個,市和縣級分別15個。  省級典型案例包括推進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  市級典型案例包括德陽市構建專利質押融資「三大體系」、南充市欠發達地區公立醫院改革等;  縣級典型案例包括成都市武侯區「兩自一包」教育改革為公辦學校鬆綁賦權、安嶽縣「離婚冷靜期」制度創新成果納入民法典等。
  • 2019年度廣東律師典型案例名單公布
    為進一步總結我省律師辦案經驗,加強業務交流,省律協於今年面向全省律師開展2019年度廣東律師典型案例徵集和評選活動。經申報、審核、集中評議等程序,共評出典型案例166個,現予以公布。
  • 首屆全國基層團建創新典型案例徵集評選結果揭曉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19日電 (記者 劉洪俠)今天,由共青團中央組織部指導,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央團校、中國青年網聯合舉辦的「全國基層團建創新典型案例徵集展示活動」評選結果正式公布,共評出優秀案例100個。
  • 從深宅大院到文藝地標,滬上歷史建築「活在當下」
    昨天,首屆「上海市建築遺產保護利用示範項目」揭曉,包括武康大樓、 上海歷史博物館、楊浦區圖書館等15項保護修繕和活化利用項目入選。往昔的「深宅大院」其中不少已成為文藝地標,歷史建築隨著時代的更新而更新,故事良多。
  • 全國典型案例,威海1個上榜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啟動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徵集展示活動。此次活動面向全國徵集到紅色旅遊發展案例177個,最終遴選出紅色資源保護狀況良好、紅色內涵挖掘充分、經驗做法示範引領突出的60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