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流水線上一字排開的勞動大軍,到機器手臂的揮動自如。企業在「機器換人」中經歷著生產方式的變革。
從零星分布的農舍院落,到整齊的農房、田園。農村在退與進中,重整分布圖,構築新面貌。
從臭氣燻天的黑水河,到綠滿兩岸,魚戲水中。在發展的倒逼與生存的覺醒中,水在悄悄恢復她應有的顏色。
……
「雙推」中,曬亮點曬經驗,曬發展曬潛力,曬成績曬問題。
位於錢塘江畔的嘉興港區和海鹽縣,亮點是什麼?發展怎麼樣?潛力在哪裡?
昨天,「雙推」走進嘉興港區和海鹽縣,觸摸兩地發展的脈動和希望的源泉。
市領導魯俊、肖培生、劉冬生、高玲慧、胡海峰等參加。
念好「退」「轉」「換」的真經
在乍浦鎮亭子橋村陸家浜,海鹽縣元通街道新興社區,集中連片的稻田綠意盎然,溝成線,田成方,綠滿眼,勾勒出一幅賞心悅目的鄉村田園畫卷。
農房搬遷集聚,土地得以復墾。我市連續多年推進的農村土地綜合整治,不僅深刻改變著農村的面貌、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讓農民在退出村組進社區中重構著土地資源要素。
「目前農民搬遷的意願非常強烈,我們在宣傳發動後,已經有96%的農戶籤約。剩下的將繼續做他們的工作,如果不願意,我們也不會強迫。」「我們原來農戶宅基地平均佔地一畝以上,實現搬遷集聚後,戶均佔地不到五分。」「今年底我們可以提前兩年完成項目。」在兩地「雙推」現場,兩地負責人提及農村土地整治,充滿著信心和希望。
在部分農戶退出原有住所的同時,退出生豬養殖的農戶也陸續進入新的領域,開始了他們新的生產。青蓮寺村是海鹽縣的生豬養殖業重點村。通過一年多的拆違,目前全村共拆除違建豬舍12萬多平方米,戶均豬舍面積由234平方米下降到31平方米,違建豬舍基本拆除,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雙推」現場,曾經的養殖大戶、如今的種植大戶陸建明站在掛滿葡萄的大棚前,指著河對岸的農田說,「那邊就是我原來養豬的地方,現在拆了之後,看起來好多了。」看著掛滿笑容的陸建明,市委書記魯俊問道,「如果讓你重新選擇,是種葡萄,還是養豬?」陸建明毫不猶豫地說,「當然是種葡萄。」他感慨地說,養豬的滋味真不好受,平時家裡來客人,都說家裡味道不大好聞,自己也覺得難為情。得知陸建明通過土地流轉種植葡萄、吸收了50多名原來養豬的農戶後,魯俊大為讚賞。她叮囑旁邊的基層幹部,一定要做好退養農戶轉產轉業這篇文章。
「退」不僅牽動著一些農戶的命運,影響著地方的發展,同樣成為企業發展中面臨的嚴峻課題。
退出原有的生產方式,轉變原有的生產結構。企業在「四換三名」中暗暗發力。
位於嘉興港區的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機器換人」可謂「堅定不移」,連續三年,持續技術革新,持續「機器換人」。2012年至2013年公司實施的「背壓機組節能技改項目」投入5億多元,在崗位只新增6人的基礎上,生產能力同比增長48%。2013年,公司實施的「零極距離子膜燒鹼節能技改項目」、「一機雙屏和一機四屏」控制技術,再次提高勞動生產率。2014年,公司繼續推進「機器換人」,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用人進一步壓縮。
在海鹽縣艾迪西暖通科技有限公司,面對繁重的生產任務和當前日趨緊張的用工困局,企業負責人說,「今年我們計劃改造完成6臺自動鍛壓設備,建設10臺(套)迴轉式多工位組合加工工具機的自動上料系統,建成5條完整的自動化裝配線,這些技改項目全部完成後,不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產效率,還可以有效化解用工矛盾。」
唱響「引」「投」「治」的旋律
在海鹽縣科技城,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建築,讓這裡的規劃藍圖一點點變為現實,並開始為這個區域輸入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我們目前已經引進浙江海利集團總部、銀都大廈、恆科大廈等7個項目,其中海利集團總部已經竣工投入試運行,銀都大廈即將竣工,恆科大廈、海鹽溫州大廈主體工程已經封頂,聯創大廈、元通建設企業總部建至13層,百商大廈正在進行地下部分施工。」站在海鹽縣科技城規劃展板前,海鹽縣負責人提及科技城建設底氣十足,「目前科技城已經累計完成投資8億元,佔計劃總投資的91%。」
作為決定地方經濟發展的引資和投資,兩地高度重視,全力推進。今年前6個月,海鹽縣實現固定資產投資、工業生產性投資兩項指標同比增幅20%以上。與此同時,一個個獨具特色的工業園區蓬勃興起,引進的項目質量也在不斷提升。目前,海鹽縣規劃面積860畝的歐洲(德國)工業園已正式開園。佔地1500畝的北歐(丹麥)工業園已具雛形,薩澳丹佛斯、丹佛斯微通道兩家企業已經入駐投產。在已初具規模的秦山街道核電關聯產業區,世界500強、全球核電巨頭法國阿海琺以及總投資分別為13億元和6.6億元的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分院和中核機械工程有限公司入駐園區。
「在今年的大項目引進中,你們投資超過20億元的項目比較多,希望繼續加大力度。」在嘉興港區考察結束後的點評會上,相關部門對嘉興港區的大項目引進給出如是評價。
的確,項目大是嘉興港區引資和投資的一大亮點。
據了解,今年嘉興港區成功籤約了金匯公司投資接近24億元的碳4深加工項目、投資3.5億美元的環氧乙烷項目等。在重大項目推進的速度上,嘉興港區可圈可點。據統計,該區列入市「三個千億」重大項目的22個項目和列入市「五個一批」重點工業投資項目的17個項目,完成年度目標任務都超過75%。
一方面抓經濟發展,一方面像抓經濟一樣持之以恆地抓水環境治理。在兩地「雙推」中,治水的決心讓人眼前一亮,治水的決心令人精神為之一振。
在豐收河嘉興港區段,通過綜合整治、疏浚清淤、河道保潔和河岸綠化等措施,豐收河治理取得了「豐收」,水質惡化趨勢得到了有效遏制,基本實現了「水清、流暢、岸綠、景美」的治理目標。
在青蓮寺村的河道裡,通過兩岸養殖戶的退養、農戶的搬遷集聚、長效保潔機制的完善,河道慢慢變得清起來、淨起來。陸建明說,看著河道一天天好起來,心裡真是很開心。
在今年上半年的水質考核評比中,嘉興大市考核優秀,而嘉興港區和海鹽縣也同樣獲得了「豐收」,分別為良好和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