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海鹽昨天曬亮點曬發展曬潛力曬成績曬問題

2021-01-09 嘉興頻道

  從流水線上一字排開的勞動大軍,到機器手臂的揮動自如。企業在「機器換人」中經歷著生產方式的變革。

  從零星分布的農舍院落,到整齊的農房、田園。農村在退與進中,重整分布圖,構築新面貌。

  從臭氣燻天的黑水河,到綠滿兩岸,魚戲水中。在發展的倒逼與生存的覺醒中,水在悄悄恢復她應有的顏色。

  ……

  「雙推」中,曬亮點曬經驗,曬發展曬潛力,曬成績曬問題。

  位於錢塘江畔的嘉興港區和海鹽縣,亮點是什麼?發展怎麼樣?潛力在哪裡?

  昨天,「雙推」走進嘉興港區和海鹽縣,觸摸兩地發展的脈動和希望的源泉。

  市領導魯俊、肖培生、劉冬生、高玲慧、胡海峰等參加。

  念好「退」「轉」「換」的真經

  在乍浦鎮亭子橋村陸家浜,海鹽縣元通街道新興社區,集中連片的稻田綠意盎然,溝成線,田成方,綠滿眼,勾勒出一幅賞心悅目的鄉村田園畫卷。

  農房搬遷集聚,土地得以復墾。我市連續多年推進的農村土地綜合整治,不僅深刻改變著農村的面貌、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讓農民在退出村組進社區中重構著土地資源要素。

  「目前農民搬遷的意願非常強烈,我們在宣傳發動後,已經有96%的農戶籤約。剩下的將繼續做他們的工作,如果不願意,我們也不會強迫。」「我們原來農戶宅基地平均佔地一畝以上,實現搬遷集聚後,戶均佔地不到五分。」「今年底我們可以提前兩年完成項目。」在兩地「雙推」現場,兩地負責人提及農村土地整治,充滿著信心和希望。

  在部分農戶退出原有住所的同時,退出生豬養殖的農戶也陸續進入新的領域,開始了他們新的生產。青蓮寺村是海鹽縣的生豬養殖業重點村。通過一年多的拆違,目前全村共拆除違建豬舍12萬多平方米,戶均豬舍面積由234平方米下降到31平方米,違建豬舍基本拆除,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雙推」現場,曾經的養殖大戶、如今的種植大戶陸建明站在掛滿葡萄的大棚前,指著河對岸的農田說,「那邊就是我原來養豬的地方,現在拆了之後,看起來好多了。」看著掛滿笑容的陸建明,市委書記魯俊問道,「如果讓你重新選擇,是種葡萄,還是養豬?」陸建明毫不猶豫地說,「當然是種葡萄。」他感慨地說,養豬的滋味真不好受,平時家裡來客人,都說家裡味道不大好聞,自己也覺得難為情。得知陸建明通過土地流轉種植葡萄、吸收了50多名原來養豬的農戶後,魯俊大為讚賞。她叮囑旁邊的基層幹部,一定要做好退養農戶轉產轉業這篇文章。

  「退」不僅牽動著一些農戶的命運,影響著地方的發展,同樣成為企業發展中面臨的嚴峻課題。

  退出原有的生產方式,轉變原有的生產結構。企業在「四換三名」中暗暗發力。

  位於嘉興港區的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機器換人」可謂「堅定不移」,連續三年,持續技術革新,持續「機器換人」。2012年至2013年公司實施的「背壓機組節能技改項目」投入5億多元,在崗位只新增6人的基礎上,生產能力同比增長48%。2013年,公司實施的「零極距離子膜燒鹼節能技改項目」、「一機雙屏和一機四屏」控制技術,再次提高勞動生產率。2014年,公司繼續推進「機器換人」,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用人進一步壓縮。

  在海鹽縣艾迪西暖通科技有限公司,面對繁重的生產任務和當前日趨緊張的用工困局,企業負責人說,「今年我們計劃改造完成6臺自動鍛壓設備,建設10臺(套)迴轉式多工位組合加工工具機的自動上料系統,建成5條完整的自動化裝配線,這些技改項目全部完成後,不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產效率,還可以有效化解用工矛盾。」

  唱響「引」「投」「治」的旋律

  在海鹽縣科技城,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建築,讓這裡的規劃藍圖一點點變為現實,並開始為這個區域輸入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我們目前已經引進浙江海利集團總部、銀都大廈、恆科大廈等7個項目,其中海利集團總部已經竣工投入試運行,銀都大廈即將竣工,恆科大廈、海鹽溫州大廈主體工程已經封頂,聯創大廈、元通建設企業總部建至13層,百商大廈正在進行地下部分施工。」站在海鹽縣科技城規劃展板前,海鹽縣負責人提及科技城建設底氣十足,「目前科技城已經累計完成投資8億元,佔計劃總投資的91%。」

  作為決定地方經濟發展的引資和投資,兩地高度重視,全力推進。今年前6個月,海鹽縣實現固定資產投資、工業生產性投資兩項指標同比增幅20%以上。與此同時,一個個獨具特色的工業園區蓬勃興起,引進的項目質量也在不斷提升。目前,海鹽縣規劃面積860畝的歐洲(德國)工業園已正式開園。佔地1500畝的北歐(丹麥)工業園已具雛形,薩澳丹佛斯、丹佛斯微通道兩家企業已經入駐投產。在已初具規模的秦山街道核電關聯產業區,世界500強、全球核電巨頭法國阿海琺以及總投資分別為13億元和6.6億元的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分院和中核機械工程有限公司入駐園區。

  「在今年的大項目引進中,你們投資超過20億元的項目比較多,希望繼續加大力度。」在嘉興港區考察結束後的點評會上,相關部門對嘉興港區的大項目引進給出如是評價。

  的確,項目大是嘉興港區引資和投資的一大亮點。

  據了解,今年嘉興港區成功籤約了金匯公司投資接近24億元的碳4深加工項目、投資3.5億美元的環氧乙烷項目等。在重大項目推進的速度上,嘉興港區可圈可點。據統計,該區列入市「三個千億」重大項目的22個項目和列入市「五個一批」重點工業投資項目的17個項目,完成年度目標任務都超過75%。

  一方面抓經濟發展,一方面像抓經濟一樣持之以恆地抓水環境治理。在兩地「雙推」中,治水的決心讓人眼前一亮,治水的決心令人精神為之一振。

  在豐收河嘉興港區段,通過綜合整治、疏浚清淤、河道保潔和河岸綠化等措施,豐收河治理取得了「豐收」,水質惡化趨勢得到了有效遏制,基本實現了「水清、流暢、岸綠、景美」的治理目標。

  在青蓮寺村的河道裡,通過兩岸養殖戶的退養、農戶的搬遷集聚、長效保潔機制的完善,河道慢慢變得清起來、淨起來。陸建明說,看著河道一天天好起來,心裡真是很開心。

  在今年上半年的水質考核評比中,嘉興大市考核優秀,而嘉興港區和海鹽縣也同樣獲得了「豐收」,分別為良好和優秀。

相關焦點

  • TED|曬目標、曬平安、曬戰圖、曬成果、曬形象,開發區「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工作就這麼幹!
    這是一次在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喜迎黨的十九大的背景下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也是在全市上下風清氣正、人心思進、人心思超氛圍下召開的事關台州未來五年發展的重要會議,更是在台州加快趕超發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節點上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王昌榮書記代表四屆市委所作的報告,通篇傳遞了台州魅力、台州力度、台州速度和台州自信,是台州上下今後五年行動綱領。
  • 農村老話說,「曬穀不曬米,曬米虧不起」,為什麼大米不能曬?
    以前在農村裡面曬糧食都是曬水稻,從來不會曬大米。除非就是有些家裡的米桶發黴了,或者是米生了蟲子才會拿出來曬一下,否則絕對不會將米拿出來曬的。為什麼呢?因為農村裡面就有這麼一句經驗之談:曬穀不曬米,曬米虧不起。也乾脆有人直接說,大太陽曬米,越曬越少。
  • ...激發融合發展新動能——全市區縣「曬旅遊精品·曬文創產品...
    在新意疊加的「雙曬」第二季活動中,各區縣以拍視頻、講故事、做直播、網上雲遊等方式曬旅遊精品、曬文創產品,既盤點山川風物「家底」,曬出最亮點,又梳理文旅文創精品資源,依託立體傳播將人氣轉化為財氣。目前,「雙曬」第二季全媒體傳播受眾達37億人次,區縣長「雙曬」直播在線觀看6.2億人次。
  • 巫溪雙曬 先睹為快 | 巫溪雙曬直播間亮點紛呈
    (點擊上圖觀看視頻)巫溪雙曬,先睹為快。那麼雙曬直播間有哪些亮點呢?跟隨縣融媒體中心記者的鏡頭來打探一下。擺滿了各具特色的文創產品雕工精細的龍鳳木梳包裝一新的巫溪烤魚繡工精美的大寧河刺繡琳琅滿目 目不暇接記者 唐丹本次雙曬直播所展示的農產品
  • 拍曬秋品曬秋戀曬秋 龍脊體驗「朝曬暮收"田園生活
    火辣辣的日子曬過來,優雅的山歌唱起來。你曬遍地金銀,曬出美夢:我曬滿天碧玉,曬出情懷。 金秋時節,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鎮馬海村,一年一度的曬秋拉開了帷幕。
  • 農村有句老話說「曬穀不曬米,曬米虧不起」,為什麼大米不能曬?
    在農村裡經常會看到「曬糧食」的情況,尤其是剛收穫的新糧食水分多,直接存起來容易發黴招蟲,每年因為這種情況損失的不在少數。所以剛收穫的糧食都要通過暴曬之後才能入倉,這樣才能儲存的久。但是曬糧食也有著許多的講究,聽老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曬穀不曬米,曬米虧不起」。
  • 請盡力曬吃曬喝曬貓曬狗曬娃曬幸福,我真喜歡看!
    (全是她各種極其逗逼的旅行小視頻……我在微博上發過一次)好吧,其實我想說的是,大家都沒想到,普通人想曬點兒吃喝曬點生活或者隨便曬點什麼的願望是如此強烈,一不小心集中到某個點上,居然能將一座城市掀翻或者捲起一次餐飲風暴。
  • 俗語說「曬穀不曬米,曬米虧不起」,為什麼大米不能曬?
    農村的老話確實是有道理的,「曬穀不曬米,曬米虧不起」,儘管說很多人不知道這個話是什麼意思,甚至都沒有聽說過。 但是,在農村也是很少見有人曬米的。 這裡的「曬穀」,主要說的是指的剛收割的稻穀。
  • 看古人是如何曬朋友圈:曬朋友圈的祖爺爺阮鹹曬褲衩
    在魏晉時代,七月七日要曬各種顯示自己身份的貴重東西,有錢人把各種書籍和綾羅綢緞都搬出來曬,顯示自己的學識和富貴。 看來炫耀知識和財富是自古皆有的。 阮鹹看見了頗為不屑,於是給自己找了一條破爛大褲衩,高高地曬出來。 在那個時代,內衣是不能公開曬的。
  • 農村老話「曬穀不曬米,曬米虧不起」,曬稻穀和大米有什麼區別?
    我國農業生產歷史悠久,在多年的勞動耕種中,人們總結出很多關於和農業技術相關的俗語,這些都是勞動人們在農業實踐過程中總結的寶貴經驗,經過百姓不斷的口口相傳,一直延續到今天,很多俗語即使在今天仍然非常適用,農村老話「曬穀不曬米,曬米虧不起」就是關於糧食收穫儲存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 第三屆長江三峽(梁平)曬秋節開幕曬秋色 曬豐收 曬民俗 曬幸福
    此次長江三峽(梁平)曬秋節主題是「慶五穀豐登·曬小康生活」。「曬秋色、曬豐收、曬民俗、曬幸福。我們要做深做靚『長江三峽(梁平)曬秋節』這一節會品牌。」梁平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歲歲年年曬豐收,曬出的是滿滿的幸福、濃濃的鄉愁。
  • 我在山海小城曬魚 曬秋 曬幸福!
    ,只有你們想不到的,沒有我們沒曬過的:甜曬鮁魚、河豚魚、老闆魚、麵包魚、舌頭魚、鼓眼魚、紅頭魚、兔子魚、鰻魚……就是如此豪橫!港東村,就是嶗山王哥莊重要的漁業社區,依山傍海的港東村,是著名的曬魚美食之鄉。
  • 農村老話:「曬穀不曬米,曬米虧不起」蘊含著什麼道理?
    以前在農村裡面曬糧食都是曬水稻,從來不會曬大米。除非就是有些家裡的米桶發黴了,或者是米生了蟲子才會拿出來曬一下,否則絕對不會將米拿出來曬的。為什麼呢?因為農村裡面就有這麼一句經驗之談:曬穀不曬米,曬米虧不起。也乾脆有人直接說,大太陽曬米,越曬越少。
  • 曬文旅、曬優品、促消費!寧夏啟動「兩曬一促」大型文旅推介活動
    8月11日,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曬文旅·曬優品·促消費」大型文旅推介活動動員部署會在自治區政府召開。 「兩曬一促」活動將採取拍視頻、講故事等方式,宣傳推介22個縣(區)的形象特色、文化旅遊精品和風物特產,唱響「塞上江南·神奇寧夏」,讓遊客在寧夏「給心靈放個假」。
  • 年輕「炫遊族」喜歡曬酒店,曬美食
    近期微信朋友圈有數據顯示,超過80%的年輕遊客都是「炫遊族」,70後的朋友圈最喜歡曬美景、建築,80後最喜歡曬娃、曬酒店,90後最愛曬情侶照和美食。  調查顯示,「炫遊族」中,70後的朋友圈最喜歡曬美景、建築,80後最喜歡曬娃、曬酒店,90後最愛曬情侶照和美食。
  • 臘月再忙,台州人也要忙著曬~曬~曬~,你曬過幾樣?
    曬海鮮,是一道別具特色的風景線——▲溫嶺·松門晾曬是一種海島民俗,也是一種文化。剖開晾乾的魚,稱為鯗。曬魚鯗,除了天氣條件外,還要將魚用刀剖成片狀才能曬乾,是一項技術活。冬天,帶魚最最肥美,身寬肉厚,多油水。曬帶魚,越新鮮越好,大小則是6-8兩一條的最好,刺少肉多,肉質鮮嫩細膩。
  • 【曬旅遊精品·曬文創產品】「雙曬」曬出好效果 豐都麻辣雞銷售火爆
    7月6日,記者從全縣部分麻辣雞生產企業了解到,通過「雙曬」活動的宣傳展示,豐都麻辣雞的銷量有較大的提升,其中源小么麻辣雞7天銷售量已經突破1萬份,「雙曬」的影響仍然在持續上升。記者在縣城部分麻辣雞零售店看到,每個店鋪面前都張貼了「雙曬」的活動海報,一些市民和遊客正在購買麻辣雞。「我們都是大學生,從重慶專門來豐都遊玩的,很早就聽說豐都的麻辣雞很好吃,這次我們也是慕名前來,剛才我試吃了一下,味道很不錯,價格也還便宜,所以就買了這幾大包,打算拿回去給親戚朋友們都嘗一嘗。」遊客陶小康說。
  • 婺源篁嶺「曬秋」:曬出冬天的暖 曬出跨年的味兒
    婺源篁嶺「曬秋」:曬出冬天的暖 曬出跨年的味兒 [1/18]
  • 廣東話百科:食曬(「食曬」是什麼意思?)
    廣東話百科:食曬  點樣讀:  食曬(sik saai)  乜意思:  「食曬」是「吃完」的意思。  點造句:  佢今日食飯好快,五分鐘就食曬。(他今天吃飯很快,五分鐘就吃完。)  屋企啲餅乾食曬啦,我等陣去買。(家裡的餅乾吃完了,我等會兒去買。)
  • 東北漁村曬魚曬蝦一二百年,地方不夠跟鄰居借,最多能曬七八千
    房前曬、屋後曬、院裡曬、路邊曬……能曬的地方都要曬。總而言之,曬魚曬蝦,是權家屯傳襲了一二百年的曬秋主題。按權家屯人的說法,他們的祖先從山東老家闖關東到此的時間不確定,早的可能200年左右,晚的100年甚至更近,但,不管早晚,到了遼寧東港的權家屯就靠海為生,一曬就是一二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