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幾天,隨著進擊的巨人最終季的更新,國內又興起了一波「巨人熱」,這一次的製作不再是霸權社,而是MAPPA,對於更換製作公司,觀眾們評判不一,因為MAPPA經常使用3D的緣故,也被一些網友們詬病,可這個在我們看上去是神作的動漫,在日本,其實並不吃香。
坐下
毫無疑問,進擊的巨人在劇情上已經封神,故事情節難以預料,跌宕起伏,看的筆者內心波動是一浪接著一浪,就好像我們都沒有猜對135話作者會這般出牌一樣,面對作者的腦洞和心思,漸漸地,筆者就選擇坐了下來。
看過巨人的小夥伴大多都會被這部動漫所吸引,筆者覺得最開始是被巨人的設定和狂野的打鬥所吸引,而到後面則是被政治謀略和此中複雜的關係給迷住。在國內,某瓣上的評分,巨人都在9分以上,而最終季僅播放了一集,就能夠達到9.8分的高度。這一切都在向大家宣告著,這是一部好作品。
經營模式
國內反響非常地好,然而在日本本土,卻沒有多少公司願意接受最終季的製作。這是為什麼?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點說起,首先是他們的經營模式。在中國,大家看電視劇和動漫基本上都已經網上看,想看最新的劇情,充充會員也就可以。可日本不同,他們依舊是通過電視臺播放,然後誘導觀眾買碟和漫畫書。
這種經營模式很容易就限制了一些好的作品的發展,製作公司只能通過賣版權和光碟獲取利潤,除去中國市場,日本的人口就已經決定了巨人的光碟難以大賣。日本作為一個動漫大國,競爭壓力大,即使巨人口碑好,也不一定都符合當地人的胃口。
沒有中國大陸市場
其二就是沒有中國大陸市場,除開港澳臺地區,大陸並沒有引進巨人這部動漫的,缺少了大陸市場,對製作公司來說有著極大的影響,除開小破站能夠在港澳臺買到版權之外,巨人在中國賺不到什麼錢,所以口碑再好,也就只能這樣。
或許有小夥伴會說,大陸的粉絲可以買bd支援一下他們,這個想法是好的,但一到掏錢的時候,恐怕就沒多少人願意了,扣上關稅,一套光碟下來也要上千塊錢。相比於花上千元買光碟,筆者認為大多粉絲更願意接受白嫖。
漫畫本身的成功
第三就是巨人漫畫的口碑本身就極好,月更番還能賣進銷售榜第十名,製作公司動漫化就像是接手了一個燙手山芋,弄不好會被噴,弄好了,可能還不賺錢。這也是大多數人不敢接最終季製作的一個原因。
其次最終季的投入的經費會比前面三季都要多,因為精彩的故事都在最終季裡面。出於成本的考慮,小公司就已經製作不起,大公司還要考慮賣不賣錢,也就造成了巨人陷入窘迫的境地。
對於MAPPA
筆者認為好就好在MAPPA接手了巨人的製作,雖然使用了3D,但MAPPA的3D渲二的技術已經相當精湛,畫面上已經相當還原漫畫,換做是其他製作公司使用3D建模的話,可能會滿屏的尷尬,特別是地鳴那段,那種出境感都已經在腦海中浮現了出來。
倘若不使用3D的話,這個工作量和工作難度可能就會隨著劇情的發展越來越大。出於經費考慮,這是不划算的,所以在最終季上映前,筆者就認為後續會使用3D,MAPPA接手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妥。
以上就是筆者的觀點,若有補充,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