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枚!青田石在故宮中竟有這麼一段「光輝」歷史…

2020-12-12 麗水網

◎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快訊  正文

607枚!青田石在故宮中竟有這麼一段「光輝」歷史…

麗水網

-

來源:石視界  2019-08-28 09:38

編輯:馬麗飛 | 責任編輯:葉捷〗

  在明清兩代

  青田石被廣泛運用於印章

  也受到了歷代帝王的喜愛

  故宮博物館裡的大量青田石印章藏品

  便是最好的證明

  據史學研究專家鄭捍馬先生的調查

  北京故宮博物院共藏有

  青田石印章607枚

  其中

  明代印章56枚

  清代印章550枚

  民國印章1枚

  那麼,

  這些在故宮中珍藏的青田石印

  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小編特地從故宮的「數字文物庫」中

  為大家選取了一些印章

  供大家欣賞

  明代書畫家文彭

  將青田石推廣運用於篆刻

  開啟了文人篆刻的風氣

  青田石印章也開始大量進入宮廷

  受到帝王貴胄的喜愛

  ▲青田石「東宮圖書」「中和」「蘭臺信符」「敬齋」「囗密」五面印

  此印章,五面都刻了印文,分別代表印章的5種用途。其中,「東宮」指的是太子的居所。

  ▲青田石「一中造化 博古通今 閒中日月 靜裡光陰 四時佳趣」五面印

這是一枚閒章,印章5面刻著警示之語、四字詩文。

  清朝皇帝多是青田印石的喜愛者

  尤其是乾隆皇帝

  擁有許多珍貴的的青田石印章

  ▲青田石螭瓦紐「御賜朗吟閣寶」(康熙)

  「朗吟閣」建成於康熙時期,時稱「竹子院」,後改名「朗吟閣」,由康熙帝贈與胤禛(即後來的雍正帝)作為居住和讀書之用。

  ▲青田石「和碩雍親王寶」(雍正)

  「和碩雍親王」是清朝宗室和蒙古外藩爵位的第一等爵,唯皇子、皇兄弟可以獲得此爵位。康熙四十八年,胤禛被受封為和碩雍親王。

  ▲青田石「養心殿精鑑璽」(乾隆)

  「精鑑璽」多為皇帝欣賞書畫時使用。養心殿實際是清朝真正的政治中心,自雍正至宣統,共有8位皇帝長居於此,發出國家的大政方針。

  ▲青田石「鹹豐宸翰」章(鹹豐)

  宸翰,指的是「帝王的墨跡」,一般是皇帝親筆的手詔、御札之類。

  ▲青田石「端康皇貴太妃御筆之寶」(光緒)

  端康皇貴妃,即瑾妃,原任戶部右侍郎長敘之女,是光緒帝僅有的三位后妃之一。

  ▲青田石「求納齋」章(同治)

  ▲青田石雕雲龍紐「恬情翰墨」印(宣統)

  故宮中珍藏的青田石印

  不僅數量大

  而且類型豐富

  「薄意雕」

  即極淺薄的浮雕

  因雕刻層薄而富有畫意

  使印章有更高的欣賞價值

  ▲青田石「福覃九寓中」印(清乾隆)

  ▲青田石「福祿壽原修為己」印(清乾隆)

  ▲青田石「農扈有厚福」印(清乾隆)

  ▲青田石「有秋早幸天錫福」印(清乾隆)

  古印紐名

  印章的鼻作瓦形

  形式近似鼻紐

  ▲青田石瓦紐「種福德田」印(清乾隆)

  ▲青田石瓦紐「長期福履佑塵寰」印(清乾隆)

  ▲青田石瓦紐「養此寸田福萬民」印(清乾隆)

  「覆鬥」指的是倒過來的漏鬥

  覆鬥紐的鼻作成覆鬥形

  ▲青田石覆鬥紐「盛時壽冠眾黎元」印(清乾隆)

  ▲青田石萬字平頂紐「莊嚴獲福果」印(清乾隆)

  ▲青田石貓頭鷹紐「致知力行」印(明代)

  ▲青田石龜紐「允執福黎蒸」印(清乾隆)

  ▲青田石獸紐「閱幾滄桑靜以壽」印(清乾隆)

  ▲青田石螭紐「智者樂兮仁者壽」印(清乾隆)

  故宮是明清歷史的縮影,

  它珍藏的大量青田石印,

  見證了青田石在明清宮廷中的「光輝歷史」,

  是值得青田人驕傲好一陣子的!

  石視界綜合整理,轉載請註明石視界

  參考文獻:

  ① 故宮博物館數字文物庫(作品圖片)

  ② 青田石雕,《重磅 | 終於搞清楚 故宮博物院藏有多少青田石》

 

如遇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電話:0578-2127345),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242458

607枚!青田石在故宮中竟有這麼一段「光輝」歷史…

117

快訊

相關焦點

  • 故宮博物院藏有多少青田石?答案來了
    「同道堂、御賞」璽(清鹹豐) 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保存有大量的青田石藏品,究竟有多少?一直沒有得出具體的數量和名目。近日,這份數據終於出來了。 「萬竹廬圖書印」石章(近代) 鄭捍馬先生曾在全國性刊物發表多篇史學論文,對歷史學深有研究,通過他將近兩個月的努力,終於查明:截至目前,北京故宮博物院共藏有5
  • 你知道北京故宮「藏」著多少青田石嗎?
    該書以故宮博物院藏 青田石文物為中心 介紹了青田石的歷史與文化 《故宮博物院藏青田石》 書籍首發
  • 淺談青田石及青田石印章介紹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其歷史背景。青田石的歷史可以上溯到1700多年前,在浙江博物館藏有六朝時墓葬用的青田石雕小豬四隻,在浙江新昌十九號南齊墓中,也出土了永明元年的青田石雕小豬兩隻。到了明代,許多青田凍石塊料直接運銷南京等地,被文人墨客作篆刻印材。早在六朝(222——589年)時期,就已經問世了。
  • 親情中華瑞福新章——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浙江青田石篆刻作品...
    9月7日,「親情中華·瑞福新章」——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浙江青田石篆刻作品展首展開幕式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舉行。中國僑聯副主席齊全勝,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書協副主席陳振濂,省僑聯黨組書記、主席連小敏以及青田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周和平出席活動並致辭。
  • 青田石的文化源流
    青田石按色彩可分為10大類,100多種,石質潤澤透晰,或色彩絢麗,或潔淨如玉,是我國葉蠟石品種中色彩最豐富、種類最齊全的石品之一。青田石溫潤細膩,純淨透亮,石性脆軟相宜,行刀爽利,脆而不堅,是我國印石中的最上品。青田石的硬度遠較玉珉為低,大約為摩氏2度。自被先民認識以來,備受印石專家和雕刻藝術家稱道。
  • 北京的故宮,濃縮中國歷史的剪影,散播中華文化的光輝
    愛看綜藝的朋友們可能有體會過「國民閨女」關曉彤那一口純正的北京話,讓我聽得那是十分的喜歡啊。那走街串巷的賣叫聲,叮叮噹噹的轉鼓聲,吱吱呀呀的滾輪聲,匯聚成一個最具人情味兒的老北京。北京是我們國家的首都,附近有非常多歷史名勝古蹟,匯聚了歷史的滄桑,見證了中國的發展。
  • 講好石雕故事 振興石雕產業 中國青田石文化發展大會舉行
    演講中,周和平說,青田石雕是最具歷史感的國石,歷史悠久、充滿時代烙印、文化積澱深厚;青田石雕是最具故事的國石,成就一代華僑、「一石一世界」、融入百姓生活;青田石雕是最具收藏價值的國石,資源稀缺、工藝精湛、價值認同;青田石雕是青田精神的承載石,孕育了投石問路的創新精神、點石成金的工匠精神、金石之交的契約精神;青田石雕是「一帶一路」的文化石,是絲綢之路的先行者、中華文化的傳播者、中外友誼的見證者
  • 千餘枚青田印石「閃耀」杭州西子湖畔的博物館
    「寶石流霞映西湖」青田印石文化展在杭州開幕  9月23日,「寶石流霞映西湖」青田印石文化展在位於杭州西子湖畔的西湖博物館開幕,1000餘枚青田印石亮相西湖博物館。展品中既有中華「印石三寶」之一的燈光凍印石百餘枚,又有封門青、竹葉青、黃金耀、藍星、葡萄凍、紅木凍等五十餘個傳統名品,此外還有翡翠青田、麻袋凍、水仙花等多個稀有品種,是青田石雕研究院院長、杭州青田印石藝術館館長夏可承五十餘載心血與汗水的結晶。  「青田石質地溫潤,色彩斑斕、花紋奇特,其價值非常高。
  • 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浙江青田石篆刻作品展開幕
    中新社北京9月7日電 (馬秀秀)「親情中華·瑞福新章」——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浙江青田石篆刻作品展首展開幕式7日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舉行。據悉,作品展依託西泠印社這一百年印學名社平臺,由青田籍華僑劉建武捐贈140方青田石印章,經西泠印社70位社員篆刻朱文、白文「福」字印各70枚,用金石篆刻這一獨特表現藝術,聚焦「僑文化」,創作出獨具特色的篆刻藝術作品「瑞福新章」組印,向祖國生日獻禮,為世界人民祝福。
  • 《故宮博物院(二)》特種郵票一套4枚、小型張1枚,全套面值11.4元
    歡迎大家跟隨我們的鏡頭來到『紫禁城』前,通過『雲遊故宮』的方式觀看這場特別的郵票首發式直播活動。」「我們現在身處北京市東城區前門大街28號的『大城小像·北京』城市微縮景觀博物館,大家可以看到,位於我們身後的故宮建築群為1:24的微縮模型,幾千個儀態萬千的微縮人物道盡了紫禁城的歷史故事。」
  • 印材俊傑青田石
    該石有粗細、軟硬之分,有凍石、彩石、紋石之別。僅凍石就有燈光凍、魚腦凍、紅木凍、五彩凍、官紅凍等。青田石色彩豐富,精美絕倫,優點甚多,一是耐水、耐潮、耐火、不變色、不變形;二是宜於奏刀,刀感脆軟,刀起刀落,石屑飛濺、十分爽快;三是易鐫、雕、刻、鋸、銼、鑿,能充分施展雕刻技藝,使印章漸臻理想;四是刻成印章吃朱不吃油,印色鮮明,色澤不褪,宜長期保存。
  • 故宮博物院特種郵票7月11日發行 共5枚長啥樣?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10日電 據中國郵政官網消息,中國郵政定於2020年7月11日發行《故宮博物院(二)》特種郵票一套4枚,小型張1枚。全套郵票面值為11.40元。其中郵票計劃發行量880萬套,版式二計劃發行量110萬版,小型張計劃發行量650萬枚。中國郵政介紹,《故宮博物院(二)》特種郵票一套4枚,小型張1枚。郵票圖案名稱分別為:金水橋、中和殿、乾清宮、千秋亭,小型張圖案為故宮博物院平面示意圖。
  • 故宮文創「上新」了,一起來走進紫禁城的歷史故事裡吧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總面積達72萬多平方米,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被稱為「殿宇之海」,氣魄宏偉,極為壯觀。無論是平面布局,立體效果,還是形式上的雄偉堂皇,都堪稱無與倫比的傑作。
  • 接軌「高鐵時代」 浙江青田石文化旅遊煥新機
    這究竟是什麼石頭,這麼金貴?  「有石美如玉,青田天下雄。因材施雕琢,人巧奪天工。」說的就是青田石雕。青田的聞名遐邇,除了因為它是出了名的僑鄉,還得益於那一塊塊溫潤如玉、色彩斑斕的青田石。隨著高鐵時代的到來,青田石文化旅遊也再一次站在了騰飛的路口。
  • 故宮超值收藏價值周邊!一次收錄181枚郵票,古錢讓你「錢到家」
    不過所長要帶來一則好消息,在故宮建成600周年的重要日子,故宮出品了《故宮郵票》(二),比起其它周邊,郵票內容之豐富,意義之非凡,超乎大眾想像,最具收藏價值。有《百年紫禁城》和《巍巍紫禁城》兩冊,共有181枚珍郵和9枚珍幣,一本凝聚了中華文化精華之郵冊,有文化有內涵。
  • 日本姑娘來故宮,看到一幅古代畫像,竟發現自己的「身世秘密」
    我國近幾年經濟蓬勃發展,發展速度之快讓世界矚目,很多國家都開始紛紛向我國學習,而我國地大物博,歷史文化悠久,也吸引了許多國內外的遊客前來遊玩。而與我國交流的國家有很多,其中日本就算一個,隨著近些年中日關係緩和,中日之間也加強了經濟文化的交流,兩國之間的互通旅遊業也發展的非常好,而且日本成為國人出國遊的熱門國家之一,當然也有很多日本人喜歡來到我們中國旅遊,這不最近就有一位日本的姑娘,來中國參觀故宮,看到一幅古代畫像,竟發現自己的「身世秘密」,你們知道怎麼回事嗎?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故宮鎮館之寶:蓋了這枚印章的書畫都會身價倍增!
    就是乾隆皇帝的這枚御璽:  「八徵耄念之寶」玉璽和印匣,清代,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陳列於《清代萬壽慶典展》御璽用玉料製成,上有一坐龍,印文六個字:八徵耄念之寶。「八徵耄念」活用了上古文獻集《尚書·洪範》中「八曰念用庶徵」一句。《洪範》記載了殷商貴族箕子向周武王推薦的九條治國經驗,其中「第八條是要注意利用天地間的各種徵兆」,即「八曰念用庶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