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某個旅行目的地的嚮往,很多都源於某篇文章、某部文學作品,抑或某部經典電影。就如幾年前我看過一篇文章,標題是「秋天就該去上海,漫步情調老街」,文章介紹了上海具有代表性的一些風情老街,從此它們在我心頭種了草,每到秋天梧桐樹葉飄落的時候,我就有一種想出發的衝動。
不久之前我得到一個公務活動的機會讓我得以重訪上海,懷著異常興奮的心情,我踏上了魔都尋夢舊時光的旅程。
上海,我又來啦!
田子坊是什麼?
來之前我還是稍作了一點了解,原來田子坊是位於上海泰康路的一條老弄堂,經上海市政府將其富有老上海特色的石庫門建築群改建後,打造成的一個「時尚地標性創意產業聚集區」。而田子坊這個名稱則是我國著名畫家、有「老頑童」之稱的黃永玉老先生給起的一個雅號。
我對舊上海的所有想像中離不開弄堂,我一直相信每一個弄堂故事裡一定會有它的前世今生,那麼,朋友們請跟著我的圖文一起走進田子坊,來一次穿越時光之旅吧!
田子坊七號門
飛機落地,我特意選擇入住了距田子坊不遠的一家酒店,稍事休息便開啟徒步模式,走進田子坊,去細細品味繁華盛世中的老上海味道。
田子坊的歷史介紹
其實,老上海的形象早已在我心中,它們是周璇的「天涯歌女」、是「七十二家房客」、是「一江春水向東流」;它們還是張愛玲筆下混雜著腐朽與市井味道中的電車聲音;是王安憶作品中弄堂裡的優雅;是穿旗袍的張曼玉、湯唯們……
走進田子坊,老上海風情撲面而來
跟其他城市開發的旅遊地一樣,田子坊也充滿著商業氣息,只不過這裡的商業氣息中保留了一種上海弄堂裡的市井氣,這種市井氣又夾雜著文藝與清新,構成了上海獨有的味道。
藝術工坊
就在這些充滿上海舊時光味道的弄堂裡,匯集了許多藝術家工作室,我走進這些充滿藝術氣息的場所,感受裡面的藝術氛圍。
我對藝術的喜愛完全出於天性,在專業上幾乎就是個「小白」,因此,這裡的各種流派、各種畫風看得我有點眼花繚亂,但我想,把這種體驗當做一種藝術薰陶也是極好滴,呵呵~
田子坊
藝術工坊的對面就是一條美食街,除了上海的各種小吃,天南海北的小吃在裡面也能吃到~
田子坊
這裡是老外喜歡的地方,他們坐在弄堂中由石庫門改建的咖啡、啤酒屋外面,在陽光下喝著咖啡、啤酒,聊著天,消磨一個下午的時間。
一幢房子,一塊青磚,它們記載著逝去歲月滄海桑田的變遷,也承載著曾生活在這個弄堂中每一個上海普通家庭所有人的共同回憶,如今的變化,也許就是對歷史最好的致敬~~~
這就是田子坊,藝術館可以混雜在掛滿大褲衩的弄堂裡,讓藝術如此接地氣~
這些雪花膏的畫報,讓我想起老電影裡的一些場景,腦海裡響起周璇的「天涯歌女」,那個倚在窗前唱著「郎呀,患難之交恩愛深」的小歌女,是不是就在這個的弄堂裡某一個閣樓上呢?
這間位於弄堂四十六號的英式茶屋曾經是一家上海普通家庭的祖居,田子坊開發之後才搬遷至其他地方,釘在外面牆上這塊牌子上的文字對其做了詳細介紹~
所有有特殊歷史意義的房子都有這樣的牌子進行介紹,我仔細閱讀這些文字,眼前閃過的是這座城市、這條弄堂歷史變遷和風雲變幻,讓我們記住歷史!這就是「田子坊」存在的意義吧~
逛田子坊累了,便可隨意走進一家糖水鋪,小憩一下,吃甜品,看樓下人來人往,我心自逍遙~
街邊小憩
就這樣,一個人在田子坊逛吃逛吃,不知不覺日漸西斜,我的魔都尋夢舊時光的第一站就此結束,下一站我會去哪裡呢?
朋友們,敬請期待我的下一篇旅行日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