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帶來分享的是關於我們在養殖澳洲淡水龍蝦的時候會遇到的關於水體裡浮遊生物的一些培育和控制,以及應該如何進行捕撈,還有運輸過程中會遇到的一些問題。
一、調節水體pH值
為了利於蝦體蛻殼和保持蝦殼的正常硬度,養殖澳洲淡水龍蝦的水體,pH值應保持在中性或微鹼性,較適宜的酸鹼度為pH 7.3~7.6,為了保持這一範圍,可以根據水體情況用少量生石灰加水攪拌後潑灑,進行調節。
如果底質中有大量的腐殖質,有機物腐爛分解,底質會呈酸性,需要每月潑灑1次20~40 ppm的生石灰水,以便改善水質。暴雨後應該檢測水體情況,如果水體變酸,也要潑灑生石慶水進行調節。
二、浮遊生物的培養與控制
養蝦水體中培養浮遊植物,利用其光合作用,達到生物增氧的目的,同時也為澳洲淡水龍蝦提供食物。培育浮遊植物和水生植物需培肥水質,可用發酵雞糞,水溫在16℃以上時,每667平方米用50-70千克。較低溫度時可以使用尿素,第一次每667平方來用1千克。經過肥水,硅藻類旺盛繁生,水色以淺茶褐色或淺黃綠色為正常水色,透明度為30~50釐米。如果水色變深綠色,呈乳白色或發藍色,都是異常水色,應該迅速換水。如果浮遊藻類大量死亡,水色變清也應大量換水,再行肥水。浮遊生物大量繁殖,透明度在20釐米以下時,也要進行換水,或者用0.5~1 ppm硫酸銅液清除藻類。為了保持水中的浮遊生物量,幼蝦培育期可根據蝦生長、水溫、透明度逐步加高水位。換水適宜量為3/10左右,不應該全換,以免造成溫度不適,浮遊生物大量死亡。養成後期換水要邊進邊排。
三、水體有害生物的控制
對澳洲淡水龍蝦有害的水中生物有:蛙類、水蛇類、水鼠類、泥嫩、蠟蜍、肯蛙的蝌蚪、蠟蜓幼蟲、田整蟲、劃蜂、水蜈蚣(龍鼠的幼體)等。
室外普通池塘養殖時,放養蝦苗前的徹底清塘,是殺滅有害生物的首要工作。澳洲淡水龍蝦對農藥很敏感,而且農藥施用後對水體有一定汙染,一般採取暴曬、探翻池底、潑灑生石灰的辦法殺滅池塘中有害生物。
預防青蛙、蠟蜍、水鼠、水蛇的有效方法是加固池堤,堵塞漏洞,在養蝦場地四周加建防逃牆,墻板要高出地面0.8米以上,一般不要用藥物殺鼠,因為淡水龍蝦在夜間也可爬出水面覓食,同樣能引起中毒。
預防各類害蟲及卵、各種魚苗及卵從進水口的侵入,可以在進水口加過濾網。加水後關閉或密封進水口,以防止魚卵和魚苗混入池塘。
在水泥結構或其他非泥土結構的孵化育苗池、養殖池,放養蝦苗前消毒,殺滅有害生物,可以用漂白粉、孔雀石綠、高錳酸鉀等.使用藥物後要衝刷兩遍,避免殘留藥物對水體造成汙染,衝刷後7天左右才能放入淡水龍蝦進行孵化和養殖。
四、捕撈、運輸、暫養注意事項
(一)蝦苗運輸注重事項蝦苗要帶水運輸.將蝦苗放入裝水容器中,即作短途運輸。到達目的地後,把蝦苗和容器-起浸入放養池中,待容器中的水溫與放養他水溫一致後,再將蝦苗緩慢放入油中,萬不可操之過急。
蝦苗裝運操作要輕、穩、細,蝦苗嬌小,稍不注意就會造成傷亡,蝦苗密度大時,在容器中要有充氣裝置或者用氧氣瓶充氧,保證運輸途中水體溶氧量高於5毫克/升長途運輸途中水體溶氧量要高於6毫克/升。
(二)成蝦的擔撈和運輸注意事項 紅鰲整蝦和牙別整蝦經過4個月左右的養殖,體重達到50克以上,就可以輔獲作商品蝦出售,或作為翌年的親蝦轉人暫養池越冬。捕撈方法較多,需要量少時,可以採用網籠誘捕或提取隱蔽物捉蝦。秋季清塘時,蝦體較大,不善於遊泳,不能採用拉網捕捉,應快速抽乾池水取蝦。這個方法的要點是:
1.集中幾臺抽水機,在由出水口向外放水的同時在集蝦溝向外抽水,儘快幹塘,使蝦集中於集蝦溝,用塑質平底寬鏟直接收入運蝦車。零星的散蝦用手拿起。
2.運向暫養池的中途時間要儘量短,如果是高密度放蝦,要分箱、分層擺放,使蝦不至於因堆壓造成死亡。
3.蝦苗和抱卵蝦應該單放。
4.長途運輸商品活蝦,可採取低溫運輸法。將蝦快速放入低溫冰袋,使蝦體溫度保持在2-4℃左右。緊靠蝦體放泡沫吸水材料,使裝蝦袋中的溼度達到95%~100%,開箱時不可立即將蝦放入溫水水體之中,一定要逐步升溫,經過半個小時後才能放人養殖水體。升溫過程中要保持水中有6毫克/升的溶氧量.
5.小批量長途運輸活蝦,應採用釩布袋帶水充氧氣運輸,以避免損失。
(三)商品蝦暫養注意事項 商品蝦暫養時要連續充氧,保持水體有充足的溶氧量,暫養池蝦密度較大,以採取流水暫養為好。澳洲淡水龍蝦在保持環境溼度的情況下,在空氣中幾小時也不會死亡,其螺可以進行效率很低的呼吸,這種呼吸使蝦在低活動量下不致死亡。
好啦,今天的文章到這裡結束了,大家可以多多關注小編,小編會每天給大家更新不一樣的養殖知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