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品質相山,最根本的就是為了人民群眾的福祉安康。「十三五」期間,安徽淮北相山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定改革決心,增強發展信心,著力解民憂、濟民困、幫民需。五年來,民生工程累計投入89.93億元(其中區級配套3.62億元),各項工程資金到位率100%。一項項民生工程的完成,一張張民生「答卷」的交付,讓人民群眾倍感幸福。
在黎苑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裡,轄區及周邊老人相約聚在一起,讀書手工、唱戲跳舞,有所學、有所樂、有所為之外還可享受助餐、助浴、助醫、生活康養等「增值」服務,每天都有不同精彩;
在三堤口街道紡織社區,通過粉刷居民樓外立面,重新鋪設路牙石和麵包磚,整理空中管線,美化亮化環境,原本老舊的小區煥新顏展新貌;
在渠溝鎮各村,充滿希望的田野鄉間裡,一條條寬闊筆直的道路暢通村民們生活生產所需,更為脫貧致富「加油」,引領通達小康生活……
提升醫療救助實效,加快農村改水改廁,開展免費就業培訓,實施公共文化場館開放……五年來,相山區切中百姓所思所盼,著力解決困有所助、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居有其屋等問題,民生工程內容從主要解決群眾「上學難、看病難、生活難」,逐步擴展到教育文化、勞動就業、社會保險、醫療衛生、住房保障、農村基礎設施等多個方面,「民生蛋糕」越做越大。
相山區將民生工程擺在政府工作的優先位置,堅持統籌財力重點保障民生,年初制定財政預算時,確保民生工程資金優先安排、優先配套,為各項工程建設實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持續推進民生工程精細化管理,完善目標管理、政務督查、審計監督和社會監督「四位一體」的民生工程督查機制,並實施「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報」,加快民生工程實施進度,確保惠民政策收到實效。針對工程類項目管理養護,先後修訂、完善13個相關辦法,健全完善工程類項目設施運行、維護、管理制度,落實管護主體、管護責任和管護資金,真正做到財權事權相統一、誰受益誰管養。
多形式、全方位的民生工程政策和實施成效的宣傳,在全區掀起了群眾參與、支持、共享民生工程的熱潮。充分利用招聘會、旅遊文化節和普法宣傳等活動平臺,宣傳一處、帶動一片;在報紙、電視開設專欄,解讀民生政策,發布民生動態;依託《相山發布》微信公眾號,動態報導民生工程實施最新進展、創新舉措、亮點工作,擴展知曉率、擴大影響力。
一項項民生工程接續實施,「民生」二字的分量正實實在在落到每個百姓的心坎上:
——醫療衛生類工程實現全覆蓋。大病和門診救助2.15萬人次,發放救助資金5023.4萬元;健康脫貧綜合醫療保障累計救助1.3萬人,支出救助資金195.6萬元;家庭醫生籤約累計約31.3萬人,為656名符合條件的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提供康復訓練救助;
——農村基礎設施類工程穩步實施。對境內所有未接入自來水的村(社區)進行管道延伸和提升改造,6.6萬名群眾吃上安全水、放心水;「四好農村路」完工60公裡,改善50萬城鄉群眾的交通狀況;新建、改擴建農村敬老院、社區養老服務中心90所,2.9萬套棚戶區改造住房相續建成,改造老舊小區48個;農村改廁1.01萬戶,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進展順利;
——教育培訓類工程紮實推進。全面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16萬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受益;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退役軍人培訓和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等工程,受益3.7萬人;
——生活補助類工程保障有力。累計發放五保供養、農村低保、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孤兒基本生活補助、生活無著人員救助、殘疾人生活和護理補貼、困難職工幫扶等各項補助類資金15815萬元。
政府的「大民生」,就是百姓的「小幸福」;百姓的「小幸福」,則匯聚成品質相山的大幸福。站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起點,相山區積極完善民生工程建設長效機制,進一步鞏固現有成果,不斷補齊民生短板、增進民生福祉,展望「十四五」繪就的「民生藍圖」必將濃墨書寫,更為精彩!(韓惠 徐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