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縣是山東省濟寧市下轄縣,位於山東省中南部,距濟南市170餘千米。泗水縣的旅遊以泉著稱,縣城東部25千米的陪尾山下,泉多數不清,索性以「林」統稱,取名泉林泉群。泗河既發源於此。
泉林泉群歷史上的名氣不輸濟南,孔子周遊列國來到泉林,站在陪尾山下的泉頭上,面對晝夜川流不息的泉水,慨然嘆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為紀念孔子來此觀泉,後人立碑「子在川上處」以為紀念。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譽之為「海岱名川」,唐代大詩人李白有「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的詩句。1684年冬,康熙南巡,登泰山,祭聖人,觀泉林,建行宮,留下了不朽篇章《泉林記》。乾隆皇帝對泉林更是情有獨鍾,先後九次駐蹕,並重修行宮,留下讚美泉林的詩文達150多篇,在陪尾山西側的「子在川上處」立石碑,並在碑兩則鐫刻其親筆書寫的七律詩兩首。
據記載,泉林泉群有「名泉七十二,大泉數十,小泉多如牛毛」,黑虎泉、趵突泉、珍珠泉……,這些泉名是不是在濟南聽過見過,很熟悉?在這裡都有。在濟南已經風光不在或已消失的泉,這裡還都有,而這裡一些奇特的泉,濟南是沒有的。
黑虎泉。位於陪尾山西端山腳下。泉東面為「子在川上處」,其泉大如虎口,從黑洞中噴出,若物之奔騰,虎之吼怒,水勢滔滔,聲震千林,故名「黑虎泉」。該泉為泉群之冠。
趵突泉。位於陪尾山西端,黑虎泉南5米處,其泉有「若人之搏而湧擊」。如翻雪之成堆,如文豹從平地突起,聲振山谷,勢雄百澗,故名「趵突泉」。
珍珠泉。位於陪尾山西端,趵突泉南8米處,此泉從泉底冒出的氣泡,猶如串串珍珠,晶瑩明亮,嫋嫋上升,如雪霰散於水面,泛起陣陣水花。濟南的珍珠泉如此情景已難得一見。
紅石泉。位於陪尾山南200米處,其水量次於黑虎泉。此泉因從水底噴出紅砂,如腥血之塗石,故名「紅石泉」,為此處所獨有。
淘米泉。位於陪尾山南,此泉噴出細如米粒的黃沙,隨泉花上下翻騰,猶如黃米在清澈的泉水中淘洗,形成一種奇特的自然景觀,故稱之為「淘米泉」。
雙睛泉。又稱清泉,位於陪尾山南紫錦湖北岸,此泉從石縫中的兩個圓洞噴出,遠遠望去,猶如一雙晶瑩明亮的大眼睛,故名「雙睛泉」。
石縫泉。位於石縫泉村西,此泉從斷巖罅隙中瀉出,水勢滔滔,濺起片片雪花,如飛雪流散,玉屑飛騰;如朵朵蓮花乍放,片片梨花飛舞。
潘波泉,位於潘波村南,其水量與石縫泉不相上下,水勢洶湧,波瀾起伏,故名「潘波泉」。
泉林泉群以泉著稱,也是人文古蹟的遊覽勝地,歷代建有泉林寺、三坊、五亭、水部公署、泉林行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