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兆武:我就喜歡自由散漫

2020-12-12 鳳凰網讀書

著名學者何兆武的書桌上有一封來信,夾在報紙中間,那是他一位朋友多年前留下的手筆,如今那位朋友早已駕鶴西去。和他年紀相仿的熟人,只還有一人尚健在,但也癱瘓在床。言談之中,這位93歲的老人從未觸碰到「孤獨」這個字眼兒,他早已坦然接受了命運的安排。

何兆武沒用過電腦,家裡的一張白色電腦桌,不過是用來堆放書籍的一個擺設。可就在老人從不想費心思學習的電腦裡,那個五花八門的網絡世界,何兆武這個名字從未過時。他的作品和譯著至今仍被無數網友討論著,那些年輕人和這位老人的精神往來,甚至越來越密切了。

小學功課仍背得一字不差

2007年的時候,何兆武曾出過一本名為《上學記》的口述史,這幾天還有讀者在網上留言說,等著看何老的《上班記》呢。聽說這事,何兆武趕忙澄清,說他要寫《上班記》,那純粹是誤傳。 「我怎麼能寫呀,我對內幕都不了解,我連表面的都看不到。」他認真地解釋。

何兆武說,2006年時,清華大學的青年教師文靖找到他,說想了解一下他當年做學生的情況。起先文靖發表了兩篇文章,但仍希望和他進行深談。於是,隨後的一段日子,兩人每星期都約好時間對談,零零碎碎地聊這聊那,想不到最後就聊出了這麼一本《上學記》。

「當時就是聊天,並不是真正想寫一本書,所以那本書沒有組織,有些該寫的東西沒有寫進去。」何兆武說,他上小學時的很多經歷沒能寫進《上學記》,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那段歲月,他先是經歷了北洋時期,後來又經歷了國民黨時期,頗有一些值得回味的故事。

回憶起小學時光,這一切對老人來說就像是剛剛發生的事情。何兆武清晰地記得,曾有一段時間,小學生都要背誦孫中山的遺囑,「餘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時隔約八十年再背誦這篇文章,何兆武竟是一字不差。

馬克思活到今天也得進步

何兆武最有名的譯著,當屬1963年翻譯出版的《西方哲學史》。這部作品至今已重印至第28次,每次重印,商務印書館一定會為他送來新書,只不過那些書都被他拿去送人了。老人自嘲說,就是這本暢銷學術著作,讓自己在「文革」中戴上了「反革命」的帽子。

上世紀50年代,英國哲學家羅素曾收到訪華邀請,但就在登機的那一刻,當時已97歲的羅素突然決定放棄訪問,而是將其著作《西方哲學史》贈送給了中國領導人毛澤東。毛澤東囑咐國內出版界要將此書翻譯出版,承擔這項任務的便是何兆武。

「我想這本書跟我專業也算對口,我也是搞思想史研究的,就答應翻譯了。」何兆武說。但他沒想到,這本書實在太長了,自己只是完成了前半部的翻譯工作。更讓他沒想到的是,因為翻譯了《西方哲學史》,他在「文革」期間挨批,罪名之一是「為資本主義在中國復闢招魂」。就這樣,他於1971年被打成了「反革命」。

雖然曾遭受不白之冤,但何兆武並未因此放棄翻譯工作。因為欣賞康德,他翻譯了《歷史理性批判文集》,但他覺得康德太樂觀。康德按人的理性不斷發展的規律,預言人類歷史也是不斷進步的。可何兆武至今仍堅持認為,人類歷史有的時候也可能是倒退。

從事了一輩子學術研究,何兆武不願意迷信任何名家。「就是再偉大的科學家、哲學家,我想也總是要跟著時代一起進步的,不能在一個點上不動。」他甚至設想,「如果馬克思活到今天,看他一百多年前寫的東西,我想他也有想要修改的地方,不可能一個字都不變。」

「散漫老人」眼裡不揉沙子

「我就喜歡自由和散漫。」何兆武說,這兩個詞佔據了他生命中太重的分量。

對於何兆武來說,閱讀最好的境界就是自由自在。「上中學時,有一陣子住宿舍,我晚上睡覺的時候習慣拿本書看看,結果隨手就摸到了《紅樓夢》,我不是從頭到尾看,是左一段,右一段地看。」他說,等到自己真正完整看過《紅樓夢》,竟然已是上大學的事了。

不過,這位「散漫之人」卻並沒有太多的愛好。因為抽菸喝酒覺得嗆,他一輩子沒碰過這兩樣。說起來,看電影曾經是他最大的愛好。何兆武說,他愛看《羅密歐與朱麗葉》,更愛看歷史人物傳記片。可是現在,他卻不得不放棄了這個愛好。「我倒是想看看好電影,可現在沒有,我就不看了。」何兆武說。

前幾年,老人看了一部清宮題材的電影,片中皇太后張嘴一句「我孝莊……」讓他頓時哭笑不得。「皇太后封為孝莊皇太后,這是她死後才封的,沒有活著就封的。活著就有封號了,那不是荒唐嗎?」何兆武說,每當他看到那些不懂歷史的人瞎拍的電影,就會覺得反胃。「電影是假的,但是表現得要很真實,不能一看就是假的。」他一再感慨。

不過,這些年何兆武培養起了一個新的愛好,就是觀看奧運會的賽事轉播,而且是什麼體育項目都要看。問他為什麼愛上了體育,老先生幽默地答道:「那個是真的,不是胡編亂造。」

人物小傳

何兆武,著名歷史學家、思想文化史學家、翻譯家。1921年9月出生於北京,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何兆武曾先後用中英文撰寫了《中國思想發展史》,全面系統地向全世界介紹了中國思想。其譯著有盧梭《社會契約論》、帕斯卡爾《思想錄》等,這些作品均在讀者中產生了廣泛影響。 實習生 鄧偉攝

往事瑣記

耄耋之年憶良師

何兆武說,自己這輩子最留戀的,是在西南聯大求學時的那段時光,那是他一生最開心的歲月。他於1939年考入西南聯大,7年間先後就讀於土木、歷史、哲學、外文四系。「在那兒上學最合我口味,我就怕約束。」老人家哈哈樂個不停。提起那些當年教過他的先生,他滔滔不絕地說起了往事,仿佛一切都歷歷在目。

何兆武曾跟從著名歷史學家雷海宗先生上過三年課。在他記憶裡,雷先生講課十分動人,可他並不贊同先生的觀點:「他好像給歷史算了個命,認為幾百年後文明就要衰落,我不太相信算命,歷史是不能算命的,一個人的人生也沒法算命。」

說到吳宓先生時,何兆武認為他非常保守,腦子不太靈活,趕不上時代,但是個很真誠的人。何兆武最欣賞的老師是張奚若,「他講課時常聯繫實際,還敢於批判國民黨當局,他說過多次,現在都是民國了,怎麼還說蔣委員長萬歲,只有皇上才叫萬歲。」

在西南聯大時,何兆武沒能坐在教室聽陳寅恪先生的課。不過昆明天氣暖和,教室的窗子都是打開的,於是他經常趴在窗子外面蹭課聽。提起陳先生,何兆武連連讚嘆:「他學問了不起,旁徵博引,哪本書怎麼說,都是順口說出來,根本不看材料,都在腦子裡記著呢。」

相關焦點

  • 表面大大咧咧,自由散漫,內心睿智嚴謹的星座,喜歡偽裝本性
    下面小編將要提到這三個星座,表面大大咧咧,自由散漫,內心睿智嚴謹,喜歡偽裝本性。水瓶座水瓶座大部分時間留給人的印象都是性格過於至少,而且就是大大咧咧一點,也沒有嚴謹認真的態度,其實這只是他們面對外人是自己所選擇的一種為人處世的態度,他們的懶散和不將究只會存在於他們的表面,但是內心卻十分的有理性和嚴謹。
  • 漫說「自由散漫」一詞
    自由散漫一詞,貌似自由和散漫兩者之間,具有關聯性,其實不盡然。按照現在人文思想的發展,人民普遍對自由具有一種嚮往,除去層出不窮的先賢在精神方面予以的定義和闡述外,更有極多的仁人志士為之而奮鬥。從這一角度來說,自由更應該屬於褒義詞組。散漫的話,散和慢,說起來,均有不積極、不努力之嫌,不管是對待工作,還是對待生活,首先從態度上就不可取,更多的是深含貶義,滿滿的惡意和瞧不起。兩個詞組結合起來,在大多說情況下,重點竟然是散漫。
  • 大學生:如何解讀大學的自由,是身體的散漫,還是心靈的無拘無束
    【引言】什麼是自由,是身體的散漫還是心靈的無拘無束,我想應該是後者。心靈的自由如果說人生最自由的時間是哪段,恐怕很多人都會說是大學吧。確實沒錯,大學是一個讓人自由的時間段。但是不知道你是如何給自由定義的,是身體的散漫,還是心靈的無拘無束。
  • 自由散漫的隊伍
    WH回北京,我決心像瑜兒號召的那樣,一個人活得像一支隊伍。    於是,昨晚,破天荒11點上床,左翻翻,右翻翻,就是睡不著,爬起來,將70年代show看完才消停。    早晨7:30就醒來,慶幸,怎麼健康生活這麼容易就來臨呢?    喝牛奶,吃水果,吃小熊餅乾,打開電腦,9:00,準備做事。
  • 如何改掉學習中的自由散漫的惡習?
    不知什麼時候起,很多學生會被「自由散漫」所挾制。因此,學習成績很不理想。他們總是不在乎自己的作為,學習相當輕鬆。一再地放縱自己使之惡化。由此導致了連老師講過的題都錯。因此,必須知道,這種現象對於學習已瀕臨深淵。
  • 下班到點就走會被領導認為自由散漫?
    不久前,我收到來自上級的一條微信消息,說是我雖然有創業經歷但是沒有給公司帶來好的經驗,而且比較自由散漫,讓我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定位。這乍一看,就是告訴我應該主動辭職吧,只不過有一個詞讓我百思不解,那就是「自由散漫」。
  • 【我的歐洲旅行日記,直播ing】第十七天 自由散漫的旅行方式
    7月30日由於喜歡維也納的藍天白雲,於是決定多住一天。
  • 非常完美:「自由散漫」的馬敵迎來甜蜜愛情
    看過相親節目《非常完美》的人們都知道,男生中,馬敵是留著一頭長長的頭髮,給人的形象是:「自由散漫」,我行我素,沉默寡言,心遊物外……一直以來,馬敵都是女嘉賓心目中的「不心動男嘉賓」,不過馬敵滿不在乎,任何時候都是輕鬆自在的樣子,這可急壞了替他著想的熱心觀眾
  • 12星座的性格弱點揭秘,射手座是自由散漫,金牛座是懶癌晚期
    12星座的性格弱點揭秘,射手座是自由散漫,金牛座是懶癌晚期沒有誰是無懈可擊的,每個人都有弱點,各種方面,比如性格。12星座的個性大不一樣,所以12星座的性格弱點也很不一樣,甚至有的星座是兩種極致,完全是相反的。
  • 自由散漫的歐洲為何總能出大思想家
    隔岸觀我  在歐洲,奇思妙想受到極大的推崇,循規蹈矩卻往往被人恥笑。這種風氣或許是「規範」的死敵,但的確可以做到絕不壓抑任何人的天賦,給個性和思想生長提供最大的空間。  在日內瓦大學工作這大半年,深為法語學術圈自由散漫的風氣所震撼;與多年前在美國讀書時的感受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 天生自由散漫的射手座,遇見了獅子座,註定是命中逃不過的劫
    不論我們和這個人的脾氣性格是否合適,可能就是控制不了地想去喜歡他,想去在他的生命當中,留下自己的痕跡。就像天生就喜歡自由,習慣了散漫的射手座,以為自己的一生肯定就是無拘無束,不會為了任何人去委屈自己的。可是等到他們遇見了獅子座,才能明白,生命中有些事情,是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發展的,有些事情我們真的是無能為力。
  • 自由散漫發表不當言論,男足國奧隊員郭田雨禁賽半年
    自由散漫發表不當言論,男足國奧隊員郭田雨禁賽半年 @中國新聞社 9月20日消息,20日,中國足協公布重磅罰單,在國奧0:2不敵越南國奧的比賽中,未出場的郭田雨在觀眾席自由散漫,團隊意識淡薄,同時發表不當言論
  • 復旦校訓:自由而無用的靈魂,校風散漫的地方,又如何培養精英?
    但是復旦大學的一位教授在給學生寫序時說道:復旦的風氣看上去有點散漫,有點像復旦民間的校訓「自由而無用的靈魂」。這個寬鬆而精英薈萃的地方,師生們自然而然地激活自身的主動性。我們都說嚴師出高徒,為什麼在一個如此寬鬆的環境下面,復旦大學的學生還如此精英?「自由而無用的靈魂」究竟又有什麼深意?這個「散漫」又該如何解釋?
  • 旅西華僑:「自由散漫」的西班牙人這次挺守規則
    來源:央視網 發布時間:2020年03月27日 19:29 / 0 旅西華僑:「自由散漫
  • 看著自由散漫,實則做事嚴謹認真的三大生肖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而每個人表面所表現出來的樣子很多時間並不是內心深處真實所考慮的,一些時間,我們要去適應這些人的表裡不一,就比如一些人看上去做事情非常靠譜,但是真要他們去承擔一些責任,他們反而會認慫,甚至表現的極其消沉,而還有一些人看上去比較自由散漫,但是一旦要處理事情的時間就會瞬間變得嚴謹認真
  • 華中師大附小學生學禮儀 改變自由散漫形象(圖)
    閒玩時可天真散漫,正經時應知書守禮  華中師範大學附屬小學1900多名小學生列隊學禮儀  本報訊 「學生見到老師,在迎面五步處停步,向老師問好、鞠躬。老師回頷首禮,老師走過後,學生再走,這才是規範的師生禮儀。」
  • 博阿斯:面對疫情中國反應很快,但歐洲有點自由散漫
    「我已經準備好不拿工資了,目前的情況很嚴重。我們相信法國政府能控制疫情,之前做出的空場決定就值得肯定,但我覺得目前需要儘快讓聯賽停下來。」「在中國,一切都因為疫情而停下來了,中國的反應很快,但歐洲在對待這方面有點自由散漫。我的祖國葡萄牙目前也沒能及時採取防控措施,對此我表示很悲哀。」
  • 南風窗年度人物|郭柯 :我還會繼續「自由散漫」下去
    「 《二十二》這一段路的感悟是我將來做人做事的標準。」   《二十二》後期製作時遭到了不少質疑,郭柯說自己本來就是一個「自由散漫」的人,很少理會別人的眼光,將來,「還會繼續自由散漫下去」。
  • 自由散漫的波西米亞風,盡在這配套的手鍊和腳鏈之間!
    不過時的波西米亞風波西米亞,原本是中歐的地名,而現在更多的則是代表一種風格,自由,散漫,民族風……說不清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傳入到咱們的耳中的,可它所呈現出來的自由散漫波西米亞風,卻從不曾因為膚色或其它因素而降低!
  • 翻譯家何兆武:葦上之思 水上之名
    何兆武先生近影  記者:西南聯大創造了一個教育和文化上的輝煌。  何:一次,一位記者也問研究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科學家——鄒承魯院士類似的問題,他只用兩個字回答:自由。我同意這樣的觀點,西南聯大最大的優點我感覺就是自由,有的地方自由得沒邊了。你比如說,當時條件下,大家都窮,很多學生就到外縣去當教師掙錢,就不上課,只是考試的時候回來。上課也比較隨便,你上誰的都可以,不去上也可以,整天睡覺也沒人管。考試當然要及格,但一般都會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