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國際奧委會和東京奧組委發布聯合聲明,正式宣布2020年東京奧運會延期一年,再加上之前已經確定延期的歐洲杯和美洲杯,明年夏天將出現體育賽事扎推嚴重的現象。另外,2021年原本還有世俱杯(已經確定延期)和全運會,東京奧運會推遲對中國體育的影響是巨大的。當然,更重要的是對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影響。兩大奧運會相差不到半年,北京冬奧會該如何應對呢?
01冬奧會和夏奧會的關係
通常我們所說的奧運會指的是夏季奧運會,最早舉辦於1896年,直到1924年,第一屆冬奧會才與世人見面。成立時間相差28年的事實,也使得冬奧會才成立之初就處於絕對劣勢地位,再加上冬奧會比賽項目主要是冰雪項目,受眾非常有限。比如,身處熱帶的國家和地區,常年無法見到冰雪,自然不會參加冬奧會。正因如此,雖然都是奧運會,但是冬奧會的影響力相比夏奧會卻差了十萬八千裡。
不過,在1992年及之前,冬奧會和夏天一直同年舉辦,一個在冬天,一個在夏天。這樣的安排也使得冬奧會在成立的前70年幾乎沒有獲得影響力。直到1994年利勒哈默爾冬奧會開始,冬奧會與夏奧會徹底分割之後,冬奧會才慢慢被人廣泛接受,並取得快速發展。2018年平昌冬奧會,一共吸引了92個國家和地區的2922名運動員參賽,創造冬奧會歷史紀錄。經過分割之後24年的努力,冬奧會終於有了與夏奧會掰掰手腕的資格,鑑於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巨大成功,國際奧組委將2022年冬奧會的主辦權交給了中國,交給了北京(張家口),以圖將冬奧會的影響力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02東京奧運會推遲對北京冬奧會的影響
通常,夏奧會的舉辦時間在七八月份,而冬奧會則在二月份。也就是說,二者之間的間隔在一年半左右。而現在,隨著2020年冬季奧運會推遲至2021年進行,這個空窗期將縮短至半年。在短短半年內連續觀看夏奧會和冬奧會,再加上稍早進行的歐洲杯和美洲杯,廣大體育迷必然會產生審美疲勞,本就不佔優勢的冬奧會,將更加容易被觀眾拋棄,收視率大幅下跌幾乎已成必然,冬奧會或將淪為最大的犧牲品。
除了觀眾資源,東京奧運會推遲對於北京冬奧會最大的影響,就是資源的競爭。東京奧運會閉幕不到180天,北京冬奧會接踵而至,首當其衝的就是贊助商的投資選擇。根據國際奧組委公布的數據,早在去年10月份,東京奧運會的贊助收益已經超過31億美元,現在奧運會推遲,贊助商不可能撤資,只能選擇繼續增加投資。再加上收到疫情的影響,贊助商的收入並不景氣,這勢必會造成北京冬奧會贊助收益的嚴重縮水。關注度、收視率、贊助商、影響力,2022年北京冬奧會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03北京冬奧會如何應對
現在,東京奧運會推遲舉辦已成定局,抱怨將起不到任何作用,關鍵是如何應對?首先,作為2022年冬奧會的東道主,我們必須保證自己的節奏不能亂,保證場館基礎設施一切正常,軟硬體設施該怎麼配備還怎麼配備,所有準備工作一項不能亂。其次,就是輿論宣傳,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造勢,東京奧運會延期,迫使我們必須打破常規,提前發起輿論攻勢,而絕不能等到東京奧運會結束之後再宣傳。最後,萬丈大樓拔地起,幹事不能全靠自己,同樣是國際奧組委旗下的賽事,他們也不希望看到冬奧會的風頭完全被掩蓋,所以,北京奧組委必須向國際奧組委申請更多的支持。
當然,現在距離2022年北京冬奧會揭幕還有近兩年的時間,我們大可不必過於著急。更重要的是,由於中國當前抗擊疫情的大好形勢,我們將成為全世界第一支全面復工復產的國家,再加上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巨大成功,有強大的祖國和14億中國人民做後盾,我們有足夠的信心應對任何突發事件。即便是面對前所未有的奧運會延期舉辦,我們依然堅信,北京冬奧會不會出現任何意外。最後,預祝2022年北京冬奧成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