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 「詩和遠方」

2020-08-15 網信山陰

初秋時節,來到山陰,攀上廣武明長城,在一磚一石中感嘆古代人民的勤勞智慧;邁入幽深的巷道,感受舒適的田園生活;走進蝴蝶谷,與清澈的溪流來一次親密接觸……偷得半日閒散,賞盡一城秋色。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我們的奮鬥目標。而「詩和遠方」則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近年來,山陰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工作方針,圍繞山西省旅遊發展大會部署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舉右玉龍頭、走生態之路、打長城品牌」發展思路,將文化旅遊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依託優勢資源,完善文旅體系,打造特色景區,加快文旅融合,讓「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成為了現實,讓自然的生態之美與生生不息的文化之美融合為一體,讓文化與旅遊交相輝映,讓詩與遠方駐足腳下。

加強文物保護 喚回鄉愁記憶

鄉愁是一方水土養育的人文精粹,承載著祖祖輩輩的認知和智慧,凝聚著令人魂牽夢繞的情感,積澱著當地共同的歷史記憶和文化,是百姓心靈的家園。

山陰縣境內,廣武明長城沿山脊緩行,隨山勢的曲折而起伏,宛如首尾不見的巨龍。這段長城建於明萬曆三十三年,長度大約6公裡,修造風格氣勢磅礴,雄奇險峻,由城牆、敵樓、關城、城堡、烽火臺等多種御工事所組成,是山西境內設計最巧妙、構造最精緻、現存包磚最完整的明長城段落之一,也是我國萬裡長城中最長的一段原汁原味的古長城,歷史、文化、軍事研究價值極高。「月亮門」是這段長城的標誌性景觀,因其殘存的拱券結構狀獨特,狀似月亮,還因在晴朗的夜晚,月光穿過殘券,就像穿過一扇門,被遊客親切地稱作「月亮門」。天長日久,它被當作山西長城的最美地標性建築。

2016年10月3日晚至4日凌晨,「月亮門」發生坍塌,引發輿論廣泛關注,不少人唏噓感慨甚至落淚。當地組織人員連夜冒雨搭建防護架,防止發生次生損壞。隨後,在國家文物局主導下,省、市、縣文物部門進行了搶救性保護,對殘存的牆體進行修復和加固,並組織專家展開論證,探討進一步修復措施。

據了解,此次修復的「月亮門」屬於「復原性保護工程」,項目承接方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在確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堅持不改變文物原狀原則、最小幹預原則、整體保護原則,保持敵臺的原形制、原結構、原材料和原工藝,對現存的敵臺殘垣牆體進行了補砌,對已出現險情的敵臺基巖進行了加固,對坍塌的殘券進行了復原重現。「考慮到該景觀是廣武明長城的文化地標,又記載了一代代人的鄉愁,最後的方案就是在保護好遺存牆體的基礎上,對坍塌的部分進行了復原式重建,為的就是保留人們心中曾經美好的記憶。」「修復後的『月亮門』,不僅能夠抗風抗震,還不會對敵臺和地基造成過大的載荷,耐久性良好,能讓『月亮門』在較長時間內,穩定地矗立在長城之上。」項目負責人喬雲飛告訴記者。

「月亮門」修復是山陰縣加強文物保護利用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山陰縣以「堅定文化自信,打造文旅強縣」為目標,緊緊圍繞明長城、舊廣武城、漢墓群三處國保級資源,進一步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先後編制了長城保護整體規劃,全面開展長城險情排查工作,落實「有保護標誌、有保護範圍、有保護機構、有保護檔案」要求,實施重點保護維修工程,加大長城保護宣傳力度,加快推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立項建設;對舊廣武城北城牆及其他險段進行了加固維修;採取文物保護員和無人機巡查相結合的形式,加大日常文物保護巡查力度;將日常巡查和文物安全專項整治、消防隱患排查、汛期隱患排查相結合,全面摸清文物遺址的保存狀況和風險隱患,並建立問題臺帳,長期跟蹤問效。通過採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全面提升全縣文化旅遊整體環境,推動生態文化旅遊持續、健康、快發展。

加快開發利用 築夢美麗遠方

如今的「月亮門」,亦如往昔,拱形的券體,矗立在山頂,和周圍頹圮的城牆,重現了廣武明長城標誌性景觀。

連日來,媒體廣泛關注,遊客趨之若鶩。「從遠處看,和以前的一模一樣,這點營生可真做好了。」市長城學會副會長、攝影愛好者吳國忠一邊尋找著拍攝角度,一邊發出由衷的讚嘆。

目前,山陰縣共有不可移動文物397處,僅廣武邊塞文化旅遊區不到10平方公裡的地方就集中了舊廣武城、漢墓群、明長城三處國保文物,形成了旅遊資源集聚優勢,具有極大的開發價值。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利用和旅遊產業開發,縣委書記王世傑上任第三天,就來到廣武明長城、舊廣武城調研,詳細了解文物保護利用、旅遊產業開發、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及存在的困難問題,強調要做好規劃設計,完善配套設施,加快景區建設,注重挖掘創新,突出地域特色,做大旅遊品牌。縣委副書記、縣長蘇坡多次召開會議研究文物保護利用與旅遊產業開發工作,現場辦公,協調解決「月亮門」修復工程中遇到的難題,並一再表示,「縣財政再吃緊,也要擠出資金來支持文物保護和旅遊產業開發。」

山陰縣堅定不移實施「生態立市、穩煤促新」戰略,圍繞構建「2+7+N」現代產業體系,堅決擺脫「兩個過度依賴」,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兩年來用於文物搶險和項目配套資金達500多萬元。先後在舊廣武城建起了遊客接待中心、旅遊產品展示中心、鄉村文化記憶館,在城內東西、南北兩條主幹道鋪設青石磚,對下水系統進行改造,建設了兩個大型停車場、3個環保旅遊廁所,設立各類旅遊標識、標誌牌。結合鄉村環境整治,對城外進行了全方位清理,栽植了杏樹及其他樹種,進行了綠化、美化。對漢武大帝廣場、博物館、漢墓群周邊環境進行整治,道路進行硬化平整建設。積極與忻州聯繫對接,把廣武邊塞文化旅遊區融入整個雁門關景區進行開發,實現優勢互補、借力發展。於2019年12月27日與浙江銀泰旅遊公司籤訂了框架合作協議,委託銀泰旅遊公司對廣武旅遊度假區格局、周邊景區資源、縣域重點景區以及開發實施路徑制定了策劃方案。初步與上海景域集團(驢媽媽)達成25座帳篷客酒店建設意向……

在加大旅遊產業開發的基礎上,山陰縣進一步採取有力措施,不斷尋求工作的「突破口」。在打造景區線路上求突破,按照觀賞雁門關——體驗在廣武——攀登古長城——遊覽漢墓群旅遊路線,加快通道建設,進行資源整合,形成山上山下、城裡城外、登高觀景、通達自然的旅遊觀光環線,加快建設集觀賞體驗、戶外遊憩、文化薰陶於一體的綜合旅遊區。在區域規劃和景點建設上求突破,建設廣武文化遊覽區、明長城參觀區、舊廣武城觀光區、漢文化博覽區、漢墓群欣賞區、遊客綜合服務區,精心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遊品牌。 在完善機制體制上求突破,通過招商引資、多元投入等方式,建立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新機制,不斷激發旅遊產業發展的活力和動力。

推動文旅融合 留住「詩和遠方」

「雁門關外野人家,不養桑蠶不種麻;百裡並無梨棗樹,三春哪得桃杏花?」與溫婉的煙雨杏花江南相比,這片土地上更多的是朔北大漠雄關的蒼涼,從蜿蜒盤旋的明長城到戍邊將士的家國情懷,文化氣質十分獨特而鮮明。

古人留下的「詩」,和我們所期待的「遠方」,如何相互促進、相得益彰?不應只是對文化和旅遊簡單地做了個加法,只有真正從系統思維、內容挖掘、項目運營等各環節有機結合、深度融合,文旅發展方能不負「詩和遠方」的期待。

古宅深巷,青石鋪路,偶有一兩枝青杏調皮地伸出手臂,斑駁的土牆根下,幾位手持菸袋的老者眯著眼一臉閒適,入眼皆是歲月的痕跡。眼前這座有2000多年悠久歷史的舊廣武城,與雁門關、廣武明長城唇齒相依,地處要衝,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如今,山陰縣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助力精準脫貧,推動產業轉型,這裡成為了廣大遊客青睞的旅遊目的地。「我和家人太幸運啦,一定要多拍些照片,回去給朋友們看看。」見到修復後的「月亮門」,來自廣東的遊客湯先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

居住在舊廣武城的人從未想過,有一天從小爬上去玩耍的城牆和自己家的老屋會成為遊客眼中的寶貝。隨著遊客的日漸增多,長城腳下的「彭三飯店」生意也一天天火爆起來,人多時候甚至排起了隊。「以前每天來吃飯的外地遊客也就十來八個。近兩三年,遊客一下多了起來。最多時候一天有100多人,營業額達5000多元。」飯店老闆彭真滿面笑容地跟記者拉起了家常。彭真是新廣武村村民,經營飯店10餘年,從小守著長城長大,親歷了山陰縣旅遊產業由無到有,慢慢發展的過程,客人少了、不忙的時候,他會跟遊客講起長城的故事、舊廣武城的故事、他們一家的故事,當起長城義務宣傳員。

「前些年,年輕人都外出念書打工,村裡人越來越少。這些年,發展起旅遊產業,每天人來人往,村裡又熱鬧了起來。」對舊廣武城文保員馬補義來說,遊客越來越多是件令人高興的事,但更令他擔憂的是,「整座城南高北低,一下雨,雨水就會堆積在北城牆附近,對城牆保護極為不利,急需修復完善排水系統。否則,我們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會白費。」

在各項政策支持下,山陰縣成立了廣武邊塞文化旅遊區,鼓勵村民興辦農家樂,擴大優勢小雜糧和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加快經濟林建設,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先後舉辦了「廣武長城杏花節」「杏園綠色自由騎行」「守望長城」多媒體採風·展播等活動,旅遊產業日益發展壯大。

1600多平方公裡的山陰大地,正以其悠遠流長、多彩斑斕的歷史文化和蓬勃發展、欣欣向榮的旅遊產業,散發著塞上綠洲、美麗朔州的獨特魅力。

來源:朔州日報

相關焦點

  • 用心留住「詩和遠方」
    廣武明長城,在一磚一石中感嘆古代人民的勤勞智慧;邁入幽深的巷道,感受靜謐悠閒的田園生活;走進蝴蝶谷,與清澈的溪流來一次親密接觸……近年來,山陰縣將文化旅遊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依託優勢資源,完善文旅體系,加快文旅融合,讓自然生態之美與生生不息的文化之美融合為一體,文化與旅遊交相輝映,詩和遠方駐足腳下
  • 迪慶:留住美麗鄉愁,繪就雪域高原的「詩和遠方」
    近年來,迪慶藏族自治州高舉「生態立州」旗幟,增厚綠色發展底色,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避暑旅遊、攝影徒步旅遊、森林草原旅遊等新業態,走出了一條政府、企業、百姓多方共贏的文旅融合、全域旅遊發展新路子,繪就雪域高原「詩和遠方」新畫卷。
  • 中國鄉村用牆體彩繪留住「詩和遠方」
    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支持農民群眾開展村莊清潔和綠化行動,推進「美麗家園」建設。德興市彩虹童話村全貌。受訪者供圖作為文化名山,廬山名勝古蹟遍布,千百年來諸多文人墨客留下丹青墨跡。廬山市結合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將廬山詩詞「鑲嵌」在城鄉的各個角落,讓人們在行走中感受廬山的厚重底蘊。
  • 民宿如何留住「詩和遠方」——來自雲南大理、香格裡拉和騰衝的調查
    原標題:民宿如何留住「詩和遠方」(人民眼·旅遊轉型升級) 如何才能以健康發展留住「詩和遠方」?   「為遠方的客人安一個舒適的家」   楊清清清晰記得8年前來到騰衝市和順古鎮的那個晚上,天空飄著小雨,巷子裡沒有路燈,深一腳淺一腳地投奔客棧。頭頂的雲讓她頗感驚奇:晚上怎麼會有白雲!她突然意識到,在北京好幾年沒認真看雲了。   楊清清是學音樂的,在北京打拼了五六年。
  • 來自雲南的調查:民宿如何留住「詩和遠方」
    如何才能以健康發展留住「詩和遠方」?「為遠方的客人安一個舒適的家」楊清清清晰記得8年前來到騰衝市和順古鎮的那個晚上,天空飄著小雨,巷子裡沒有路燈,深一腳淺一腳地投奔客棧。頭頂的雲讓她頗感驚奇:晚上怎麼會有白雲!她突然意識到,在北京好幾年沒認真看雲了。楊清清是學音樂的,在北京打拼了五六年。
  • 【新疆是個好地方】留住「詩與遠方」 民宿這樣發力
    各地特色民宿不僅為遊人在旅途中留住了「詩與遠方」,也串起了許多偏遠鄉村發展的幸福路。  旅遊民宿風生水起  秋季的禾木哈納斯蒙古族鄉禾木村,黃綠相間,秋意漸濃。從村裡的禾木百年老屋民俗文化園演藝廳,傳出時而高亢時而低沉的呼麥演唱聲。這裡每天的演出成為遊客體驗當地人生活的一個窗口。
  • 詩和遠方
    從中原綠城遙望江南水鄉,那應該是「詩和遠方」了。他新近創作的百首《新鴛鴦湖棹歌》(以下簡稱「新棹歌」),吟唱的「詩和遠方」,就是那裡的山川風物、人文地理和文朋詩友。    鴛鴦湖,多麼富有詩意的名字!其實,鴛鴦湖即現在的南湖,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嘉興是中國革命的重鎮,可謂「龍興之地」;南湖,是中國革命航船的啟錨地,是誕生偉大史詩的地方。
  • 藏在遠方的詩和再也回不去的故土,普米族人的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對於旅行者來說是一種生活,但是對於一個民族來說恐怕是一段難以忘卻的悲壯和再也回不去魂牽夢縈的故土。本想探索什麼才叫「詩」什麼又叫「遠方」,卻無意中闖進了一個民族心酸的「詩和遠方」目標——麗江,一個人說走咱就走。
  • 詩和遠方----低調的奢華
    當你是意氣風發的少年,詩和遠方,是憧憬,是美好,是不顧一切想要去實現的願望。當你被歲月洗禮,詩和遠方就是低調的奢華,可望而不可及。須不知其實他們是活成了別人眼中的「詩和遠方」。雖然後來的報導中她已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並已安家於成都,沒有繼續用腳丈量世界,或許她已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
  • 現實版的詩和遠方
    ,其實只是一個偽命題,根本不存在永恆的詩和遠方,如果人一直追求詩和遠方,那麼他很容易就廢了。然而我們仔細想想,詩和遠方就一定在這些「光鮮亮麗」的人身上嗎?難道我們普通人就沒有詩和遠方?其實真正的行者,都在不為人知的地方,默默地走著。我很認同這個說法。真正的詩和遠方是什麼?
  • 河南作家尋幽賞景範家門,探尋詩與遠方,留住鄉愁
    孫淑霞有一個地方,你見與不見,都擁有詩和遠方。那裡有割捨不斷的老家「鄉愁」。這就是河南省登封市的範家門(音mer),霽月清風同作伴,青山綠水共為鄰。(河南老家的鄉愁)7月5日上午,為留住「嵩山仙境世外桃源」範家門的文化記憶,展現範家門村近年來在打造建設鄉村文化旅遊景區等方面取得的成就,鄭州市近百餘名文學藝術家「組團」來到範家門村,以文學、攝影等藝術形式為範家門注入文化和人文內涵。
  • 都說文化和旅遊是「詩和遠方」的關係,你有哪些詩和遠方呢?
    歌手許巍在歌中唱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勾起了無數文青的嚮往,「詩和遠方」也一躍成為城市青年心心嚮往的生活理想。田園生活是每個城市人的遠方的詩最近還關注到一個「瀟灑仟哥」的視頻,內容也是關于田野生活的,這種生活可能你很熟悉但肯定又離你很遙遠
  • 兩當 我夢中的詩和遠方
    >住在兩當城裡,我見證了這裡四季的輪迴,無論是春的明媚,夏的清涼,還是秋的驚豔,亦或是冬的唯美,都帶給了我對夢中詩和遠方的所有嚮往這裡,是我夢中的詩和遠方春天,種下詩的種子,夏天,伸展詩的枝葉,秋天,採摘詩的花果,冬天,品嘗詩的韻味。
  • 美女為啥喜歡詩和遠方?
    發現沒有,美女一般都喜歡詩和遠方,都比較喜歡旅遊,那麼為什麼呢?  其實美女喜歡旅遊,有的是羨慕別人旅遊。  因為她們有很多好友,然後她們很多好友就喜歡在朋友圈發些旅遊的東西,比如照片或者美食,或者視頻。  詩和遠方,是大家都羨慕的,我也喜歡去看詩和遠方,我覺得詩和遠方能陶冶人的情操,也讓人舒服快樂。
  • 詩和遠方|偶爾苟且,平常讀詩,時常遠方 敢問路在何方
    不同的人,會譜寫不同的詩,會渴望不同的遠方。1.現狀如果能喝茶養花談詩書,誰會願意上班帶娃洗衣服?如果不是被生活摁在地上無情的摩擦,誰不想花時間去思考詩和遠方的田野?一句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說出來輕鬆,做出來需要多大的勇氣。誰的生活不是經常苟且呢?
  • 詩和遠方也應有兒歌版
    詩和遠方也應有兒歌版 發表時間:2017-03-28   來源:紹興文明網我們成年人尚且追求詩和遠方,那麼,對於孩子們而言,也應該有詩和遠方的 版。     兒歌版的詩和遠方不應成人化。很明顯,比起上幾代人而言,今天的孩子處於一個開放的網絡時代,不僅僅家庭對孩子們的生活有影響,整個社會也以一種零距離的方式影響著孩子們的成長。
  • 「新時代迪慶新氣象」雲南迪慶:留住美麗鄉愁 繪就雪域高原的「詩和遠方」
    近年來,迪慶藏族自治州高舉「生態立州」旗幟,增厚綠色發展底色,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避暑旅遊、攝影徒步旅遊、森林草原旅遊等新業態,走出了一條政府、企業、百姓多方共贏的文旅融合、全域旅遊發展新路子,繪就雪域高原「詩和遠方」新畫卷。
  • 幸會喬老(喬榛),近距離接觸「詩和遠方」
    回首喬榛老師和丁建華老師的朗誦作品:《紙船》、《詩的女神》、《席慕蓉十八首詩》、《致橡樹》、《老人與海》、《戴望舒經典作品10篇》、《當你年老時》、《長恨歌》、《沁園春雪》《安東尼與克奧佩特拉》……!多少作品,經兩位老師的朗誦,重塑了作品的第二次生命力。
  •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時間:2019-04-27 17:30   來源:金投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前幾年年輕人流行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如今又開始流行起來了詩和遠方,關於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詩和遠方出處在哪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詩和遠方指的是理想生活,來源於由高曉松作詞   原標題:「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 詩和遠方的田野
    這些天,我下過茶卡鹽湖,美麗的天空之鏡如詩如畫。這些天,我上過卓爾山,感受著「滴水恩,湧泉報」的現身說法。這些天,我參觀過塔爾寺,殿前虔誠的信徒告訴我信仰的強大力量。這些天,我拜訪過大佛寺,保護經卷的夾牆向我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這些天,我們沿著青海湖環行,看見湖水從天邊傾瀉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