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園實行間作套種的優勢與模式
1 果園間作的生態優勢實行果園間作,能夠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生態平衡,對田間風速的調節作用大,可使間作系統內風速明顯降低,沙暴減少,這對果樹、作物授粉結實極為重要。由於間作作物的繁茂生長,果糧間作系統內雜草的種類和數量均比傳統果園明顯減少。2 果園間作模式平原、沙地實行大行距、小株距,南北成行,行距為樹高的3~5倍,株距3~5米。山區果園間作,果樹一般栽在土層較厚的梯田邊緣,梯田面上種花生、地瓜、大豆、小麥等。
-
農民夫婦芭樂果園套種它,一畝雙豐收,年入十幾萬元
一提到火 遍市場的水果,有一種水果叫芭樂,在市場中也相當的暢銷一斤12元。說芭樂也許很多的朋友會覺得很陌生,但是說番石榴就 會很熟悉了,其實它們就是同一種水果,只不過叫法不同而已。連南村的農民雷大哥夫婦就是靠,花樣種植芭樂水果,年入十幾萬。雷大哥夫婦雖說一直都有種植,但是他之前種植的是土豆,收益不怎麼樣,一年一個價不穩定。
-
果園套種收入翻番
果園套種,是我國果農的傳統經驗。通過果園套種,可以充分的利用土地、集約利用時間,提高果園的總收益。那麼,在蘋果果園裡,有什麼可以種得呢?中草藥蘋果樹下套種中草藥,要注意這兩點。一是選品類。不是任何中草藥都可以套種在蘋果樹下的。要根據果樹種植的地區環境來選擇合適的中草藥種植。
-
十二師農科所助力四十七團職工群眾穩步增收
十二師農科所助力四十七團職工群眾穩步增收 上半年大棚種植職工人均收入超9萬元,同比增長69.7% 兵團日報訊(通訊員齊龍 陳燁華報導)「鄭老師,您看一下我的西紅柿苗長勢如何?」8月12日,四十七團八連職工林元為和十二師農業科學研究所科技特派員鄭劍超視頻連線,請教大棚種植問題。 今年上半年,林元為種植的4座西紅柿大棚收益8萬元,下半年他還想「趁熱打鐵」,增加收入。 隨著大棚種植的專業化、精品化、多樣化,效益越發可觀。今年上半年,四十七團從事大棚種植職工人均收入達90580元,同比增長69.7%。
-
果樹套種,實現現代果園多收入
不同的果園類型,套種的中藥材也各不相同,比如水分較少的區域果園就可以在行間套種柴胡、黃岑、黃芪、知母等耐旱的中藥材。而雨水較多的區域果園則可以喜溼的元胡、白芨、附子、北沙參等。如果是丘陵地區,地勢不同的果園則更加適合套種黃連、黨參、重樓、西洋參等。
-
戈壁灘變綠洲 烏魯木齊市郊萬畝桃園助農「桃」金
毛敏威 攝 中新網烏魯木齊7月14日電(毛敏威 高迪) 7月14日,走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一〇四團「大話西遊萬畝桃園」,只見一個個新鮮誘人的桃子掛在枝頭,桃樹青翠,桃子嫣紅,遊客在桃林間來回穿梭採摘桃子,邊採邊吃、悠哉愜意。
-
最是春日好時光——二師鐵門關市春耕春播見聞
4月7日,在二師三〇團原水管站棉花播種現場,幾臺大馬力拖拉機牽引著先進的精量播種機,在平整好的地裡播種棉花。駕駛員利用GPS導航系統定位選點,精量播種,不用操縱方向盤,播種、鋪滴灌帶、鋪地膜一次性完成,省時省力。「今年,我們團場推廣應用棉花播種幹播溼出技術4000餘畝。
-
一師四團博士山的來歷
在新疆兵團一師四團,有一座山,當地農墾人稱博士山。地處在團機關和十二連之間。
-
怎樣通過間作套種栽培平菇?
怎樣通過間作套種栽培平菇?可以分為農田化栽培、園田化栽培和林地化栽培三種形式,下面分別來簡單介紹一下。一、農田化栽培稻田套種平菇是農業立體化生產的好典型。品種採用高溫型,6月中旬至7月上旬接好套種的袋栽種。當水稻分櫱結束開始擱田至水稻揚花前50天,把已發好菌的袋栽种放於稻田行間。為便於管理和採收,所以要在稻田的四周和溝兩側放置袋栽種,每畝放置500~1000袋。若全田套種,每畝放置6000~8000袋。感染雜菌的袋栽種不能放入。
-
海南農墾南金農場用萬畝菠蘿蜜開啟致富新篇章_中國食品安全報
南金農場一區四隊的王樹興回憶說,2016年,他承包了30多畝土地種植菠蘿蜜。由於不懂科學技術方法,種植過程中遇到了諸多問題,產量低,一年產果不到一萬斤,賺不到錢的他一度想放棄種植。朱海安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他立即聯繫了王樹興。從管理方法到種植技術,朱海安帶著王樹興在果園裡一遍遍巡園,找教訓說經驗。第二年,王樹興的果園就喜獲豐收,全年產量就達到10萬斤,收入10多萬元。
-
兵團十二師二二二團唐朝古道梅花文化藝術節
兵團二二二團於1959年1月19日創建,地處舉世聞名的新疆天池腳下,團部北亭鎮距烏魯木齊市中心72公裡,毗鄰烏魯木齊市甘泉堡工業園區,距阜康市中心18公裡,吐—烏—大高速公路和216國道通過團場附近,交通十分方便。全團土地總面積32萬畝,2009年末,總人口11872人,職工2900人。團轄營、連級單位35個,其中農業單位12個。
-
印江產業發展嘗到科學套種甜頭
「果椒套種,即一行辣椒一行果樹,一般只在經果林未產果子的前三年實施。」縣農技專家張金信每周要到地裡轉一轉,以便在管理、病蟲害防治、果林修剪等技術方面及時提供幫助。他說,間作套種的模式並不新鮮,一地多能,讓土地增效、農業增收的種植方式已在多地取得了成功。蒙子溝有一塊狹長的地帶,石頭遍布,難出莊稼。
-
治理萬畝錐慄山
本報訊 (記者 陳則周 通訊員 魏劍生) 「通過實行生態修復措施,我們在錐慄林下套種茶葉,既可涵養水分,又改善生態環境,一畝錐慄園每年可多創收2000元。」近日,建甌市龍村鄉經作站站長張發備喜滋滋地說道。 建甌市是「中國竹子之鄉」「中國錐慄之鄉」,竹林、錐慄的面積和產量均為全國之冠。
-
戈壁灘變綠洲 烏魯木齊市郊萬畝桃園助農「桃」金
毛敏威 攝中新網烏魯木齊7月14日電(毛敏威 高迪) 7月14日,走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一〇四團「大話西遊萬畝桃園」,只見一個個新鮮誘人的桃子掛在枝頭,桃樹青翠,桃子嫣紅,遊客在桃林間來回穿梭採摘桃子,邊採邊吃、悠哉愜意。
-
果樹下套種豆麥瓜菜畝收入可達4萬元
「我們在果園套種的500畝小麥,今年夏收產量達到30萬斤,下一步,等果園進入盛產期,效益還會更好。」近日,重慶黔江區太極鄉村民李光青樂呵呵地說,光這一項就幫助村民增收不少。很快,4人每人出資50餘萬元,流轉了艾子村土地1000餘畝。2016年5月,他們開始了5個月的整地。秋冬時節,他們從外地購進了石榴、青脆李等良種苗進行種植,準備打造一個生態果園。
-
棗陽市熊集鎮:脫貧戶桃園套種西瓜
合作社以最低的成本價供給陳光鐸25畝桃樹苗,賒銷化肥、農藥等生產物資給他,並負責各個技術環節的指導培訓,產出的桃子實行包銷。同時,合作社還出資修通了直達陳光鐸果園的600米水泥路。種下的桃樹3年後才能掛果,但老陳心裡充滿了期待,他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一直精心打理著這片果園。2014年,陳光鐸家被認定為貧困戶,村裡根據政策為其妻辦理了貧困戶大病醫保,老陳一家經濟壓力大減。
-
鳳山 林下套種實現「一地雙收」
本報鳳山訊 (記者/廖慶凌 實習生/蔣馨穎)「鳳山縣因地制宜,積極引導群眾在核桃林下套種中草藥,以短養長,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收益的雙贏。」8月16日,鳳山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牙韓良介紹,「鳳山計劃在『十四五』期間投入3000萬元,建立2萬畝核桃林仿野生套種『十大功勞』示範基地。」
-
白水:小蘋果成就脫貧大產業 「果園託管」新模式助農增收
「我的蘋果個頭大口感好,從來就不愁賣,而且只論個賣,不論斤銷售,大果可以賣到10塊錢一個,一棵樹能採大概6盒蘋果,一棵樹收益500到600元。」林秋芳滿臉笑容的告訴記者,目前來自全國各地的收購商絡繹不絕,果子已銷往江蘇、雲南等地,基地還在做苗木繁育和銷售,僅此一項年收入就達30多萬元。
-
四川瀘州 草莓園套種火龍果畝增收過萬元
周超文 魏德鑫近日,在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鄰玉街道漕溪村外來農民工王林的草莓種植基地,筆者發現草莓基地已不見草莓的影子,但王林在園中套種的火龍果卻長勢蔥鬱。王林介紹,在草莓園套種火龍果,今年是第二年。2017年秋,返鄉創業的王林來到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的漕溪村,以3600元/畝的價格流轉了11畝土地搞起了大棚草莓種植,由於技術到位,管理精細,這兩年他的大棚草莓畝入都在2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