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命理學中「十二支骨象」之戌土
(龍易居士)
所謂「骨」者,體也!其本意也,精髓也!「十幹骨象」和「十二支骨象」是我國古代先賢們總結出來的關於十天幹與十二地支的精闢性概論,凡是從事我國命理學研究的人士都知道「十幹骨象」與「十二支骨象」這些概念,但是,這些先輩們僅僅為我們留下了意境優美的七言詩句卻未曾作出過多的解析而稍顯遺憾。今天,我們本著緬懷先賢、弘揚傳統學術的觀點,和龍易先生一道來共同重溫和解讀這些古人們的智慧結晶與曠世精華,誠惶誠恐,謝謝!
龍易先生將把「十幹骨象」與「十二支骨象」分成二十二篇文章來逐一與大家共同學習,文章中的詩詞記載可能與原文略有出入,皆因版本差異而已,未敬之處,還望海涵!
《淵海子平》卷三中關於「十二支骨象」之「戌土」的記載如下:
九月河魁性最剛,漫雲於此物收藏。
洪爐巨火能成就,鈍鐵頑金賴主張。
海窟衝龍生雨露,山頭合虎動文章。
天羅雖是迷魂陣,火命逢之獨有傷。
戌土是十二地支中的第十一位,按照命理學的說法來看,戌土就好像堅實幹燥的城牆樓壁、河堤河岸或者高大的峻岭山峰之類,總之,乾燥堅實是其最本質特色。
所謂「河魁」,是古代星相命理學中一個關於「十二將神」的名詞,「將」是指「十二月將」,分別為:寅為功曹,卯為太衝,辰為天罡,巳為太乙,午為勝光,未為小吉,申為傳送,酉為從魁,戌為河魁,亥為登明,子為神後,醜為大吉。「神」是指月將下所隨之神,古人云:「所謂神遂將靈,神無將不行,將無神不動。神將相隨,變現無方,神功莫測,上達天心,下推地理,中變人倫,世無不查」,總之,將與神是密不可分的一個綜合體。
我們把「將」與「神」這兩個概念連起來就是這樣的:寅為功曹將,下有天良神;卯為太衝將,下有三光神;辰為天罡將,下有天樞神;巳為太乙將,下有天車神;午為勝光將,下有天馬神;未為小吉將,下有天進神;申為傳送將,下有天馬神;酉為從魁將,下有玉靡神;戌為河魁將,下有天都神;亥為登明將,下有津梁神;子為神後將,下有玄樞神;醜為大吉將,下有紫薇神。只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將神配月(十二月將)與常規的地支配月(十二月建)是不一樣的,是因為我們站在月亮、地球、太陽、宇宙等不同的環境角度所致,希望大家注意區別,千萬不要弄混淆,十二月將分別如下:
亥為登明一月將,戌為河魁二月將,酉為從魁三月將;申為傳送四月將,未為小吉五月將,午為勝光六月將;巳為太乙七月將,辰為天罡八月將,卯為太衝九月將;寅為功曹十月將,醜為大吉冬月將,子為神後臘月將。
上述關於十二將神的概念,多用於星命、六壬和奇門等方面的預測分析和判斷,在此處僅作簡述,望諒!
宋代張淏在《雲谷雜記·玉帳》中記載:「戌為河魁,謂主將之帳宜在戌也。」所以,我們也知道了,「河魁」一詞也是引用並指代古時候主將設置軍帳的位置,「戌」者,西北方、乾位、天位、天門、尊位、首領之位是也,藉以言其之重要性。
所以,古人說「八月從魁、九月河魁」等,其實就是借用古代星相學術來對申金及戌土方位的另一種解讀方式而已,別無他意。
按照命理學的說法,「戌」這個因素被稱之為「火庫」,庫者,收藏物品之用,我們知道,「戌土」中藏有「戊辛丁」三種因素,火土夾藏辛金,火克金為財,因此,古人說,戌土有收穫保存財富的功能是描述得十分貼切的。
戌為土亦為「火庫」,如果幹燥戌土再得火而生則自然具備熊熊烈焰之洪爐狀態,那些粗礦性的礦產金屬(指申金庚金)也就正需要這樣的環境煅煉才能成為「有用之才」,可以說,這個戌土「火庫」是原始性金屬鐵器鳳凰涅槃浴火重生蛻變的最佳媒介。因此,鈍鐵頑金賴其而生、得煉而成長。
「海窟」本指海中動物聚集的洞穴,在詩詞中被引申為旺水之所,說得直接一點,也就是指命理學中「辰」這個因素,學習過命理學知識的人都知道,「辰」這個字也有兩層含義,既為溼土亦為「水之庫」,我們可以去想像,火庫與水庫的相遇就好似水火相互搏擊而交融,就其本身而論,「辰」也是屬相中的「龍神」,具有呼風喚雨的神奇秉性,所以,古人形象而生動地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天水相接、日照江湖、龍躍大海、雨露廣澤的壯美畫面。按照命理學的說法,「寅」即是「虎」也,強木之意,那麼,「火庫」遇見強木前來助生會更加火勢遼遠宏大,木為生火之物,我們知道,「生我者為印」,「印」為母亦為學識學問,同時,按照命理學的觀點,本身「寅」與「戌」也是夾合「火局」,火也具備文書文印的寓意,所以,古人說「山頭合虎動文章」是很賦予立體感的,也充分展示了古人們多維角度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海中龍、上山虎」可謂畫面生動而形象,不得不讓後世的人們敬佩和仰慕他們的睿智與才華。
按照命理學的觀點,「辰」為「天羅」,「戌」為「地網」,「天羅地網」本意是指天上、地下到處是羅網,形容上下四方盡被包圍,無路可逃 ,因此,人們一般都是把這兩者聯繫在一起來予以領會的。中國道家始祖老子也在《道德經》中言:「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我們可以想像,如果一個人處於在這樣不利環境之中,那肯定是十分不順暢的,就好似人陷入「迷魂陣」之中而停滯不前、茫然失措。
按照命理學的說法,火命人逢戌亥為天羅,水土命人逢辰巳為地網,戌見亥、亥見戌為天羅(豬犬侵凌),辰見巳、巳見辰為地網(龍蛇混雜),男忌天羅、女忌地網。「天羅地網」源至古法算命中的「神煞」概念,故其查找方法有三種,一是以年幹支(即年柱)納音五行見日,二是以年支五行見其他地支(包括命盤地支和大運、流年地支),三是以日主(生日天幹)五行見其他地支。
我想大家通過上面的文字分析,現在終於應該明白為什麼古人說「天羅雖是迷魂陣,火命逢之獨有傷」這句詩詞的意義了吧!
上述對於戌土骨象觀點的解讀可能有失偏頗之嫌,但是,我們抱著相互交流學習的態度來解讀他,如能望其頸背而後努力,假能意得古人十之一二,則吾願足矣!願與諸君共勉!
(未完待續。。。。。。接下篇十二支骨象之亥水)
龍易居士
龍易傳統文化研究中心
以文會友,以易結緣!
看千山飛度雲水作畫,品一泓流溢文儒衍秋!
2018年01月29日於四川營山西月湖畔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華夏民族經典!
(本文內容來源於龍易居士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備註: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