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海南,不容錯過的海口老街美食

2021-02-17 和瑞園

海口老街美食


騎樓老街,已有近百年的歷史

一座城,一種味道

歲月流逝,在斑駁古拙的外牆之間

還有那些建築上布滿優雅細緻的雕塑和巴洛克的味道

海口老街

一碗牛腩飯,滿滿一碗我的青春記憶.

95年初,剛畢業在海口工作,因為喜歡攝影的緣故,我在經常去博愛路、中山路、得勝沙和解放路等老街拍照。那是我曾經最快樂的時刻,因為在拍攝的路上,可以一邊走著,一邊品嘗各式各樣便宜且美味的小吃,很單純也很快樂。即使到現在我還經常念念不忘博愛南路的豬腳飯、南門的雞飯和西天廟的豬雜湯等小吃.

食家蔡瀾曾經說過,「我欣賞的,就是那些最普通的,但又是最可口的菜,就算偏僻地區的餐廳,我也會去尋求.」

老街美食,對於我來說,吃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更多的是尋找一份記憶裡念念不忘的記憶裡的老味道。


博愛南路129號牛腩店

我一直特別喜歡「博愛南」這個名字。

博愛南路129號牛腩店,絕對是一家老字號的「名牌店」了,就是這家僅僅幾十平米的簡陋的老店,沉澱了許多老海口人的味道記憶。簡陋的玻璃櫥窗邊擺放著豬腳、豬尾巴、牛腩、牛雜之類的特色美食,坐鎮的老闆揮動大刀嫻熟地剁著各種肉類,最後再從那口老鍋裡舀上一勺傳統滷汁,讓肉浸在濃濃滷汁中……

因為剛畢業的緣故,一碗牛腩飯對於我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工資低得緣故,吃一次牛腩飯需要很大的勇氣!)。所以說一碗牛腩飯,對我有著特殊的意義。隨著時間的流逝,一碗牛腩飯代表了我青蔥歲月裡,苦澀卻是美好的記憶。


TIPS:

推薦時間:10:30----20:00

推薦理由:老字號,老海南的味道

地 址:美蘭區博愛南路129號(近文明中路)

特別推薦: 豬腳飯、牛腩飯、豬大腸、竹筍和芋梗

園內裡豬雜湯

豬雜湯是海南人最喜歡的小吃之一,不亞於抱羅粉、清補涼和 雞屎藤粑仔。位於博愛南路的園內裡豬雜湯對我來說,有著特別的誘惑力。一碗剛出爐的豬雜湯配上海南辣椒,鮮美至極。

豬雜湯裡包括有:豬大腸、豬肺等豬內臟和白蘿蔔等配料。為了提鮮,出爐的時候還會在碗裡放上一層蔥花和香菜,這樣味道更鮮美可口。

園內裡的主打小吃非豬雜湯莫屬,除此之外還有豬血、炒 粉、小 菜、糖 水,幾塊錢一碗,物美價廉.

《豬雜湯》

《蘿蔔糕》

《枸杞銀耳糖水》


TIPS:

推薦時間:11:00---18:00

推薦理由:豬雜湯味美價廉,僅需6.5元/份

地 址: 美蘭區新華南路園內裡

特色小吃:豬雜湯、炒 粉、小 菜、糖 水

西天廟小吃


「西廟」曾是海口本地小吃最為集中的地方。我的朋友堅強薇一直認為,「西廟」是讓她離不開海口的最好的理由,就算是找到一個像劉德華一樣的帥哥要嫁人,她也要留在海口老街,因為她最喜歡「西廟」的小吃!

「西廟」並不是一條街,而是指海口義興街、竹林裡的西天廟一帶。原是海府地區商賈和村民自願集資於明代建成的,以祭祀明代著名愛國詩人、海南名士王佐。一直以來,許多老百姓來這裡上完香之後往往喜歡坐下來填填肚子,於是小吃慢慢形成氣候。

《酸辣菜粉》

《炒田螺》

《炸薯片炸韭菜餅》

《甜薯奶》

《雞屎藤》

雞屎藤獨具海南地方特色的民間滋補品,以「雞屎藤葉」( 一種蔓藤類植物,有清熱、解毒、去溼、補血的功效。)和大米為原料精製而成。

西天廟門口有一家賣醃菜、豬雜湯等小吃的攤子頗有名氣,這裡做的醃菜由海帶、黃瓜、白蘿蔔等涼拌而成,口感爽甜可口,讓許多住附近的人都來品嘗一番。而在西天廟前十米左右的小吃攤上的小吃也很不錯。這個小吃攤上有豬血湯、田螺、九層糕、甜薯奶、酸辣菜粉、紫薯糖水、甜麵條等。其中的甜薯奶很特別,是用毛薯、大米、澱粉製成,口味有酸有甜,滴幾滴蒜頭油還有鮮蝦醬一嘗,軟糯鮮甘的口感很獨特。九層糕則是用黑糖和糯米作為原料蒸出來,吃起來甜糯彈牙。製作小吃的何阿姨在這擺攤已有幾十年,小吃便宜又實惠,來這條街的許多人都喜歡吃這裡的特色小吃。

《味道變成了一份記憶》

我一直認為,時間是最好的老師。即使是街頭巷尾的味道,「西廟」的小吃也在逝水流年的歷史長河裡,味道變成了一份記憶,凝聚著這座城的美麗與魅力.

TIPS:

推薦時間:14:00---18:00

(有些小吃數量有限,建議16:00之前搶鮮品嘗)

地 址:海口市新華區義興街75號

推薦理由:地道小吃,物美價廉。

特別推薦:九層糕、 雞屎藤、甜薯奶

甜酸螺肉、炸紅薯片,韭菜餅……

博愛南齋菜煲


對於海口人來說,博愛南所謂的「齋菜煲」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名稱!

「齋菜煲」是海南人的「打邊爐」(一種瓊菜傳統火鍋,炭火土灶)。這種 「齋菜煲」其實是用齋菜作為火鍋的底料,根據客人的口味可選牛腩牛雜、羊肉、鴨腸等葷菜烹煮的一道特色美食。在老街的傍晚,博愛南的「齋菜煲」絕對是一大景致。車流不息的老街裡,人來人往,就連空氣裡充滿齋菜煲的誘人味道!不管是炎熱的夏天還是潮溼的冬季,這裡都是熱鬧非常。即使是在海南的炎熱夏天,食客們也會在這裡熱火朝天,大快朵頤,樂在其中。

TIPS:

推薦時間:17:00---22:00

推薦理由:海南人口中的「火鍋」

地 址:美蘭區博愛南路

南門雞飯店

眾所周知,「文昌雞」是真正代表海南味道的四大名菜之一。在海口的騎樓老街,起碼有眾多不同名號的雞飯店,每一家的口味和特色都不太一樣,其中「南門雞飯店」是我特別鍾情的一家文昌雞飯店。我已經是十幾年的老食客了!

每一次外地的朋友來海口旅遊度假,如果不是客套的應酬,我都會帶著過來品嘗一下這裡的雞飯。傍晚的時候,騎樓老街瀰漫著一種說不出來的懷舊的感覺,坐在街邊,大快朵頤的同時,也讓人感受有些許老電影的味道。

「南門雞飯店」為客人提供有四五樣精心調製的醬料,佐以辣椒或是酸酸的海南青橘子,更是調味上上之選,夾一塊雞肉,沾上佐料,吃上一口,別具一番風味。吃完雞飯,我們總會走到新華南路,再來一碗「清補涼」,那感覺,十分的幸福美好!

TIPS:

推薦時間:17:00---21:00

推薦理由:海南正宗的白切文昌雞

地 址:美蘭區博愛南113號

特色小吃:文昌雞、甜酸黃瓜

蝦醬地瓜葉、海白冬瓜湯

西門外海鮮粥

在海口,特別有市井味道的西門,是眾多饕餮客在尋找海口地道海口美食的地方之一。

西門外就是現在的新民西路,東接博愛南路,西連新華南路。西門外現在也是海口市區有名的土特產品批發市場。

西門外的海鮮粥,是我記憶裡特別有感情的一道美食。95年冬季的一個雨夜,海口依舊是陰雨綿綿,有一個好朋友帶我第一次品嘗了這裡的海鮮粥,那種溫暖的鮮美的味道讓我始終念念不忘。

TIPS:

推薦時間:6:00---24:00(特別推薦晚上9:00後的夜宵時間)

推薦理由:海南正宗的海鮮粥

地 址:新華南路西門外

特色小吃:海鮮粥、辣椒炒鴨下巴和雞雜炒河粉

特別聲明:本文圖文來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相關焦點

  • 不容錯過的海口美食【老街小吃】
    海口老街美食騎樓老街,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一座城,一種味道歲月流逝,在斑駁古拙的外牆之間還有那些建築上布滿優雅細緻的雕塑和巴洛克的味道海口老街一碗牛腩飯「西廟」並不是一條街,而是指海口義興街、竹林裡的西天廟一帶。原是海府地區商賈和村民自願集資於明代建成的,以祭祀明代著名愛國詩人、海南名士王佐。一直以來,許多老百姓來這裡上完香之後往往喜歡坐下來填填肚子,於是小吃慢慢形成氣候。
  • 海口騎樓老街海南美食廣場海鮮平價超市餐廳10月25日開業
    人民網訊 近日,位於海口市長堤路34號的皇馬假日騎樓老街海南美食廣場異常繁忙,作為海南優質食材展覽體驗中心,騎樓老街海南美食廣場海口海鮮超市餐廳將於10月25日正式開始營業,同時致力於打造「全海口最具性價比的平價海鮮超市餐廳」。
  • 在海口騎樓老街一整天可以這麼玩,好齊全呀!好多的美食美景喲
    ,歲月流逝,在斑駁古拙的外牆之間,對於許多人來說,老街美食,更是有著讓人念念不忘的記憶裡的老味道。騎樓老街裡的這些經典老味美食正是如此。姚記老字號這家店就是海口食客口中的「赴水巷口呷辣湯」就知道是哪裡的地方。辣湯不是辣椒湯煮的湯,而是用胡椒子加各種豬內大骨熬製的高湯。高湯清而不淡,辣而不辛,就像海南人的生活一樣,閒適無求但是又不平淡無聊。
  • 試過在海口騎樓老街看瓊劇麼?12月16日這場表演別錯過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5日消息(記者 任桐)聽瓊劇,品海南。今年的歡樂節,瓊劇表演帶你領略海南地域文化魅力。自11月20日,2020年海南國際旅遊島歡樂節啟動以來,以「歡樂海南,HI遊海口」為主題的海口主會場活動陸續精彩呈現。12月16日上午10點至11點,原定於海口騎樓老街自在咖啡舉行的瓊劇表演,因場地問題,改在海口騎樓劇院舉行。
  • 試過在海口騎樓老街看瓊劇麼?12月16日這場表演別錯過
    12月16日上午10點至11點,原定於海口騎樓老街自在咖啡舉行的瓊劇表演,因場地問題,改在海口騎樓劇院舉行。這也是海口主會場騎樓旅遊文化周的一場「重頭戲」,不容錯過。瓊劇《春草闖堂》選段《鬧轎》。張建雄介紹,作為海南人民的文化使者,自1985年以來曾30多次應邀出訪過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等國家進行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倍受好評的同時,也讓不少僑商、僑民感慨動容。瓊劇演員上妝照。主辦方供圖每次演出完,都有不少瓊籍華僑緊緊拉住演員的手,用熟悉的海南話詢問著家鄉的情況。
  • 海南最好吃的地方在海口!原滋原味,帶你玩出不一樣的海南煙火
    輕咬一口,只是停留在舌頭上,就已滿嘴濃香了。舌頭一壓,牙齒一碰,猶如一個炸彈怦然炸響,頓時香味迸發,唇間,齒間,舌尖,每一處,第一個角落都不放過,鮮、香、肥、美,一瞬間充斥著我的味覺,兼具海膽和蛋的香醇,鮮而不濁,香而不厭,肥而不膩,給麻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海口最獨特的騎樓老街,感受海口本土風情最好的地方
    海口老街有兩條,而最有名的是海口騎樓老街了。沿著海甸河一路向東,很快就能看到海口騎樓老街的名牌,而對岸的鐘樓,紅色的磚瓦,非常漂亮,鐘樓也是海口的一大標誌,是為了海口的通商而建,有一定的價值~騎樓老街面積很廣,連綿數片,至今已有700年歷史。
  • 海南海口十大特色美食,來海口必吃喔
    海南海口一個風景非常優美的海濱城市,是海南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很多人把海口作為認識海南的第一站,如果你是一個吃貨,喜歡美食當然更不能錯過這座城市了,在這裡你可以敞開了胃口吃海鮮,各種熱帶水果可以隨你吃個夠,先看下美食地圖嘍,一起來了解細品下海口各種特色美食1、豬腳飯燉到軟軟 (嫩嫩)
  • 海口試吃團走進騎樓小吃街 體驗海南特色美食
    海口試吃團走進騎樓小吃街 體驗海南特色美食 2018-09-29 10:43:00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 海口騎樓老街,不一樣的老街
    不知不覺已經來海口一年了,不知不覺已經有點愛上了這座城市,她的靜謐,清新,都深深吸引了我。海口騎樓老街更以它的魅力讓我對它刮目相看。無論你去沒去過騎樓,接下來就讓我帶你看看騎樓。小編上次去的時候是今年的清明節,4月的海南已經非常熱了。
  • 夜遊海口騎樓老街,比白天更熱鬧,看看大家都在玩什麼?
    今天咱們就去夜遊騎樓老街,就從海口騎樓老街遊客集散廣場出發,看看老街的夜色裡能幹點啥?騎樓建築最早建於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近代才流行於南歐及地中海一帶,並傳至東南亞。除了中山路是封閉的步行街以外,其他老街都正常通行,就是有些擁擠。圖為水口巷街,我一直覺得「水巷口」順嘴,在公交車上把司機師傅都逗笑了。
  • 訪問海口網紅色「騎樓老街」,感受海南「文昌雞」的味覺衝擊
    簡介: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因素,海南氣候宜人,四季如春。不僅如此,海南的許多歷史遺蹟也被保存下來,美味佳餚的數量也不計其數。街機街是海口市中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最古老建築四牌樓建於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 海南海口走進馬來西亞新山推介「不一樣的海口」
    海口市旅遊委供圖 攝中新網海口9月19日電 (黃全凱)記者19日從海南省海口市旅遊發展委員會獲悉, 海口當日在馬來西亞新山舉辦2018「不一樣的海口」專題旅遊推介會。海口與馬來西亞旅遊合作非常密切,海口已經開通至馬來西亞吉隆坡、檳城的航線,今年內還將開通海口至新山、蘭卡威的航線。
  • 海南印象:海口老街的西天廟與天后宮
    西天廟海口騎樓老街的街巷裡有一座「西天廟」,建於明隆慶年間,紀念海南一位詩人王佐,廟前的義興街被當地人稱為廟街。西天廟中庭為天井,上有匾額「澤化南天」西天廟似乎不像一座寺廟,更像是一座家族祠堂,四壁空蕩,牆邊散亂擺放著一些雜物,正室中央的臺子上擺放著王佐的塑像,明顯是現代的泥塑作品,前面懸掛著陳舊的布幔,供桌上空空蕩蕩,積滿了塵土。
  • 逛海口騎樓老街,品百味人生!臻享海南獨有的歷史文化風情
    海口老街的騎樓大多建於上世紀初,是一批批從南洋回來的華僑所建,他們都是早些年去南洋謀生的海南人,在外面闖蕩經商做生意掙錢後,又陸續回海口建起了具有南洋風格的騎樓。此後的一百年間,海口經歷了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系列變遷,最早的騎樓——四牌樓,只留下了一個地名,更多騎樓在街道兩旁不斷豎立起來,成為那個年代海口最醒目的標誌。
  • 海口騎樓老街的美食城,海南人這樣喝下午茶,店家的包容令人稱道
    接著分享我的海口行,在海口,學著當地人吃早茶下午茶,是個有趣的體驗。騎樓老街是海口的一張城市名片,每個遊客到海口都會去歷史悠久的騎樓老街去看看。海口騎樓分布在一片老街區裡,包含得勝沙路、中山路、博愛路、新華路、解放路、長堤路等。
  • 到此一遊|在海口騎樓老街,體驗濃濃煙火氣和地道美食
    地點:海口亮點:騎樓老街騎樓老街是海口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分布於得勝沙路、中山路、博愛路、新華路、解放路、長堤路等老街區,共有近600棟大大小小的騎樓建築。海口騎樓建築既有濃厚的中國古代傳統建築特色,又有巴洛克建築風格,同時還受印度甚至阿拉伯建築和裝飾文化的影響。如今,遊客在老街散步,可以看到道路兩側的騎樓,大概兩三層高,布滿細緻的雕塑和裝飾。
  • 海南周刊 | 海口騎樓老街:風起雲湧老字號
    作為海南熱門旅遊「打卡地」的海口騎樓老街,在建成之初,曾是海南島內外貿易的窗口,是連接祖國內陸和南洋的重要中轉站,大量資金、人員、貨物在此流動。濃重的商業氣息,代理業、百貨業和餐飲業的發展,催生了騎樓老街的一個個品牌商號,「騎樓林立,商賈絡繹,煙火稠密」,就是當時海口興盛景象的真實寫照。
  • 海南海口兩天美食之旅:從天亮吃到天黑,只需100元嘗遍所有小吃
    作為一個優秀旅遊以及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必不可少的就是小吃美食。但價格昂貴在高檔餐廳酒樓才能吃到的美食往往不接地氣,而在老街區的市井小吃才是能抓住遊客停留下來的關鍵,而在海口,很多地道的小吃都是在騎樓老街的街道邊上或者一些普通的街道旁,他們有幾個特點:便宜好吃接地氣。
  • 尋味南洋走進海口騎樓 文化老街再現南洋風情
    活動以南洋風味小吃為媒介,通過海南華僑第三代僑胞張淑敏女士親訴海南華僑南洋奮鬥史,讓市民遊客在老街的南洋風格建築群裡,回溯中國三大移民潮之一的「下南洋」遷徙奮鬥史,讓市民遊客更加形象地感知海南華僑文化發展的歷史,了解騎樓老街背後的故事,品味騎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