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語是如何擺脫閩南語的影響,慢慢被日語所同化改造的

2020-12-11 橋川野鴿

在我國東南沿岸的東部,東海的邊緣存在著一個從北到南長達1000多公裡的群島,這個群島叫做琉球群島。從地理位置上看,這個群島位於日本和中國之間,其中最近的島嶼距離臺灣省不過幾十公裡,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在1879年日本侵佔琉球群島之前,在琉球群島上存在著一個「琉球國」,他們有著自己的語言,叫做琉球語。

在「琉球國」存在時,這個島國是當時中國的附屬國,島上官方文書上用的是漢字,而且使用的是中國的年號,在明朝和清朝,琉球還不斷的安排留學生到我國的北京,南京以及離它最近的福州學習先進的技術。

在民間琉球和當時的閩南地區也是頻繁的來往。根據資料記載,每當夏秋兩季起颱風後,琉球就會有很多船隻和漁民因為大風大浪的緣故,被颱風吹到閩南沿海,而我國會救濟這些漁民並在颱風結束後幫助他們返回家園。這也說明了當時往來兩地是非常方便的。從而當時的琉球語或多或少都受到了閩南語的影響。而當時閩南還有很多人移民到琉球群島,給琉球當地帶去了閩南文化。

至今在琉球的很多地方都留有閩南文化的遺蹟(比如廈門和金門當地流行的「風獅爺」文化,在琉球當地至今也還存在著,這正是閩南和琉球之間古時候交流的證據)。這些交流導致了當時的琉球語和閩南語基本有著高度對應的關係,相對於同日語的聯繫要遠遠小於閩南語。(其實當時的日本國內也是大量的使用漢字,特別是官方的層面,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很大)

但是於此同時,琉球前往日本比前往中國要方便的多,所以琉球和日本也是有很頻繁的往來的,琉球語言也受到了日本語的影響,但是在當時和日語的相同點也不是特別多(畢竟受閩南文化的影響更大)。這就相當於北方官話和閩南話之間的區別(屬於同種語系但是不能直接交流)。

隨著1879年的日本侵佔,日本殖民者在琉球強制推廣自己的語言和文化,其中在學校等公共場合學生一律不能講琉球語,而只能講日語,誰要是講琉球語被發現了,就要在脖子上掛一個類似銘牌一樣的牌子,直至掛牌的這個人發現了下一個講琉球語的人,才能摘下牌子傳遞給下一個人。如此繼續,琉球語慢慢的失去了其延續的土壤,甚至慢慢的本土的發音慢慢的被日語所同化。而琉球語當中的閩南語成分也逐漸的失傳或者讀音發生了改變。在琉球形成了一種混夾著琉球口音的新方言-「衝繩式日語」。

而現在的學術界也把琉球語當做日語當中的一個分支,相當於我國的北方官方和粵語的區別,讀音有差異但是可以一一對應。所以說現在琉球語同日語的聯繫要遠遠大於閩南語,甚至可以說和閩南語幾乎沒啥聯繫了。目前琉球還在日本的託管之下,也許在不遠的將來琉球語和日語就要劃上等號了。

相關焦點

  • 琉球語是如何擺脫閩南語的影響,慢慢被日語所同化改造的
    從而當時的琉球語或多或少都受到了閩南語的影響。而當時閩南還有很多人移民到琉球群島,給琉球當地帶去了閩南文化。這些交流導致了當時的琉球語和閩南語基本有著高度對應的關係,相對於同日語的聯繫要遠遠小於閩南語。
  • 琉球語究竟是和閩南話比較像,還是和日語更接近,其是怎麼演變的
    在1879年日本侵佔琉球群島之前,在琉球群島上存在著一個「琉球國」,他們有著自己的語言,叫做琉球語。在「琉球國」存在時,這個島國是當時中國的附屬國,島上官方文書上用的是漢字,而且使用的是中國的年號,在明朝和清朝,琉球還不斷的安排留學生到我國的北京,南京以及離它最近的福州學習先進的技術。在民間琉球和當時的閩南地區也是頻繁的來往。
  • 異域風情 | Kutuba:琉球語是一門什麼樣的語言?
    但因為歷史上琉球臣屬於中國,明代更有閩人三十六姓移民琉球,近代的漢語(主要為閩語、官話)對琉球語也產生過一定影響,琉球語存在著一些閩語、官話的借詞,但數量較少。語法方面,本文要做完整的論述是不可能的。但我們可以從語序看出琉球語語法比較顯著的一些特點。日語、韓語以及眾多阿爾泰語有一個特點,便是存在著「主-賓-謂」結構,這和漢語的「主-謂-賓」是大相逕庭。
  • 日語對日語發展的影響
    近代的日本文化對中國的現代化有著深遠的影響,但在相對遙遠的古代,恰恰相反。古代的中國因其先進的文化而對周邊國家的文明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古代朝鮮,古代越南,古代日本長期使用漢字作為中國。雖然朝鮮、韓國、越南等國家已經取消了漢字,但日語中仍有大量漢字,可以說,沒有漢字,就沒有日語。
  • 日本邊緣人口:琉球人和阿伊努人被嚴重同化,和族部落民被歧視
    語言是日語,主要宗教是日本神道和日本佛教。由於和族人口在總人口中的絕對優勢,其文化也有著絕對的強勢地位,不僅在不斷同化僅剩不多的國內少數民族,在世界範圍內也有著極大的影響。可一說日本文化、日本歷史和和族文化、和族歷史幾乎是等同的同義詞。
  • 日本邊緣人口:琉球人和阿伊努人被嚴重同化,和族部落民被歧視
    語言是日語,主要宗教是日本神道和日本佛教。由於和族人口在總人口中的絕對優勢,其文化也有著絕對的強勢地位,不僅在不斷同化僅剩不多的國內少數民族,在世界範圍內也有著極大的影響。可一說日本文化、日本歷史和和族文化、和族歷史幾乎是等同的同義詞。
  • 琉球文明是如何被日本吞噬的?
    日本是如何侵佔琉球的,琉球文明真的已經被日本同化了嗎?▲天空俯瞰今日那霸1.日本是如何三次侵佔琉球的?琉球群島位於中國東海的東部外圍,南北總長度達1000多公裡,由400多個島嶼組成。日本首先是從語言和文字上強制同化琉球人。琉球所使用的琉球文字大多是中國漢字,日本人一佔領琉球就立刻禁止了琉球文字文書和書籍的流通,全部改寫日文。
  • 琉球文明是如何被日本吞噬的?
    日本是如何侵佔琉球的,琉球文明真的已經被日本同化了嗎?▲天空俯瞰今日那霸1.日本是如何三次侵佔琉球的?琉球群島位於中國東海的東部外圍,南北總長度達1000多公裡,由400多個島嶼組成。日本首先是從語言和文字上強制同化琉球人。琉球所使用的琉球文字大多是中國漢字,日本人一佔領琉球就立刻禁止了琉球文字文書和書籍的流通,全部改寫日文。
  • 日語的起源:漢語在日語起源、發展過程中的影響
    近現代的日本文化對中國的近現代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在相對遙遠的古代則恰好相反。古代中國因其文化先進而對周邊國家的文明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特別是文字方面。古代朝鮮、古代越南、古代日本在很長的時間裡都和中國一樣使用著漢字。雖然現在朝鮮、韓國、越南等國已經取消了漢字,但是在日語裡面依舊留存了大量的漢字,可以說沒有漢字就沒有今天的日語。
  • 日語的起源:漢語在日語起源、發展過程中的影響
    近現代的日本文化對中國的近現代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在相對遙遠的古代則恰好相反。古代中國因其文化先進而對周邊國家的文明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特別是文字方面。古代朝鮮、古代越南、古代日本在很長的時間裡都和中國一樣使用著漢字。雖然現在朝鮮、韓國、越南等國已經取消了漢字,但是在日語裡面依舊留存了大量的漢字,可以說沒有漢字就沒有今天的日語。
  • 被日本同化最嚴重的國家,母語是日語,國旗都和日本十分相似
    在唐朝時期,我國派出了大量的使者與日本建立了友好的往來並向日本傳播了大量我國優秀的文化習俗以及技術,而我國所傳播過去的這些文化技術,通過日本自身漸漸的改良,發展,逐漸成為了獨屬於他們自己的技術和具有他們自己特色的文化。
  • 日語是如何起源的?
    近現代的日本文化對中國的近現代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在相對遙遠的古代則恰好相反。古代中國因其文化先進而對周邊國家的文明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特別是文字方面。古代朝鮮、古代越南、古代日本在很長的時間裡都和中國一樣使用著漢字。雖然現在朝鮮、韓國、越南等國已經取消了漢字,但是在日語裡面依舊留存了大量的漢字,可以說沒有漢字就沒有今天的日語。
  • 日語是如何起源的?
    近現代的日本文化對中國的近現代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在相對遙遠的古代則恰好相反。古代中國因其文化先進而對周邊國家的文明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特別是文字方面。古代朝鮮、古代越南、古代日本在很長的時間裡都和中國一樣使用著漢字。雖然現在朝鮮、韓國、越南等國已經取消了漢字,但是在日語裡面依舊留存了大量的漢字,可以說沒有漢字就沒有今天的日語。
  • 臺灣閩南語與廈門話之比較
    臺灣由於交通、學校制度、電視、廣播事業發達,工商業、徵兵、就業、就學所帶來人口的流動量和交流量遠超過福建,以致於臺灣閩南語的內部差異微小,互相通話毫無阻礙。廈門話雖然素有「閩南話的標準話」之威信,範圍卻只限於廈門市和它的近郊,不論是人口或地域,都不如內部差異微小的臺灣閩南語。
  • 日本在臺強推日語的至暗時刻
    百年前,日本正是用強制普及日語的方式,試圖徹底吞併臺灣。「書房」對陣「國語傳習所」1895年日本通過《馬關條約》從清朝割佔臺灣時,對於如何處置這筆「天上掉下來的意外之財」,其實並沒有成熟的方案。但最終日本為了將臺灣徹底「吞下」,決定利用普及日語的方式,使臺灣人逐漸喪失原有的民族性和文化認同, 最終從思想上徵服臺灣人。按照當時的設想,「徹底同化臺灣」可能將花費百年時間。1895年6月17日,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統治剛開始,臺灣總督府首任學務部部長伊澤修二就在次月創立日語學校,緊迫的心態由此可見。
  • 臺灣閩南語還是閩南語!
    在臺灣生活久了後發現,這種困擾並不僅是大陸人在臺灣,臺灣人在大陸也會有相同的困擾,我們所聽不懂的臺灣詞彙,相應的,也正是臺灣人聽不懂的大陸詞彙。曾有在大陸生活了十多年的臺臺胞蘇亦正寫過一本《大陸生存實用指南》,為那些信心滿滿即將去大陸發展的臺胞潑了盆冷水,「你因為講漢語就可以無障礙交流嗎,其實還是聽不懂」。
  • 臺灣閩南語與廈門話之比較
    臺灣由於交通、學校制度、電視、廣播事業發達,工商業、徵兵、就業、就學所帶來人口的流動量和交流量遠超過福建,以致於臺灣閩南語的內部差異微小,互相通話毫無阻礙。廈門話雖然素有「閩南話的標準話」之威信,範圍卻只限於廈門市和它的近郊,不論是人口或地域,都不如內部差異微小的臺灣閩南語。
  • 日本在臺強推日語的至暗時刻
    百年前,日本正是用強制普及日語的方式,試圖徹底吞併臺灣。「書房」對陣「國語傳習所」1895年日本通過《馬關條約》從清朝割佔臺灣時,對於如何處置這筆「天上掉下來的意外之財」,其實並沒有成熟的方案。但最終日本為了將臺灣徹底「吞下」,決定利用普及日語的方式,使臺灣人逐漸喪失原有的民族性和文化認同, 最終從思想上徵服臺灣人。按照當時的設想,「徹底同化臺灣」可能將花費百年時間。1895年6月17日,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統治剛開始,臺灣總督府首任學務部部長伊澤修二就在次月創立日語學校,緊迫的心態由此可見。1896年初,臺灣總督府將日語正式確立為「國語」,並設立「國語傳習所」推廣日語。
  • 日本人說的語言不只有一種日語,還有這些
    ケセン語(巖手県・宮城県の三陸地方)氣仙語氣仙語是東日本大地震和海嘯中受災的三陸地區說的就是一種獨立的區域語言,而且這種區域語言和日語是相互獨立的。 八丈語(東京都八丈町・青ヶ島村)八丈語八丈語脫胎自上古日語的東國方言,保留有很多上古日語的特色,與現在其他地區的日本語方言差別迥異,難以互通。八丈語,又稱八丈方言,是通行於日本伊豆群島南部的一種日語。以此語為母語的人口分布在八丈島和青島。
  • 局內人,如何擺脫慣性思維——你所習慣的,正在慢慢毀掉你
    慣性思維,是人的一種本能,也是慢慢毀掉企業的禍根,更是管理者必須消滅的毒瘤。今天,我先給你講一個心理學裡關於慣性思維的經典故事,然後再來說說擺脫慣性思維的具體方法。故事:王經理在晨會上給員工講故事。故事是這樣的:五金店裡面來了一個聾啞人,他想買一個釘子。他對著服務員左手假裝拿釘子,右手比劃成錘子。服務員給了他一把錘子。這個聾啞人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