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這裡是KK見世界獨家旅行分享頻道,我是KK;
在印度旅行有一點關於建築的最大感觸,就是這裡仿佛是一個全世界各種風格建築的集合地,不僅風格多樣、顏色多樣、建築的表現形式也是令人傾佩,讓一直接觸單一刻板建築的KK大開眼界,整個人就像是置身於充滿天馬行空的建築海洋,猶如乾渴的海綿一樣每天都盡力的吸收著營養;
在印度首都德裡旁邊的小城阿格拉,就有一座被稱為世界七大建築奇蹟之一、印度的國家標誌的建築:泰姬陵(Taj Mahal),這座建築被譽為「天啟之作」,只應天堂才有,印度詩人泰戈爾寫到:「A teardrop on the face of eternity.""That is the one and only."即稱其為「一滴落於永恆面頰上的淚珠」、「那是絕無僅有的一滴」;
為什麼這座建築會有這麼高的讚譽,而又是為什麼詩人會用那麼唯美的方式來描述它呢?
這還要從它起源說故事說起,莫臥兒帝國偉大的君王沙 賈汗是一位驍勇善戰的君王,在他還是王子的時候就喜歡上了皇宮大內總管阿薩夫汗的「掌上明珠」阿姬曼·比古姆,比古姆對王子也是一見鍾情,幾年後兩人成婚,阿姬曼·比古姆也被賜名為「蒙泰姬·馬哈爾」,意為「皇宮之冠」,簡稱泰姬;王子在隨後的政權爭奪中也取得了勝利,成為了莫臥兒王朝的第五位國王;
成為國王的沙賈汗需要時常徵戰,而蒙泰姬終日相伴其左右,形影不離,也是因為這樣恩愛,在19年間陸續為沙賈汗生了14個孩子,就在1631 年4 月一個炎熱的夜晚,比古姆在生下她的第14 個孩子時,因感染產後風不治身亡,年僅38歲。
蒙泰姬臨終之際,對沙賈汗留下四樁遺願:好好撫育王子,切勿過於悲傷,建一座精美的陵墓,請勿相忘不再娶親。沙賈汗含淚答應;
蒙泰姬離去後,沙賈汗終日獨坐皇宮,不語不食,只是默默地流淚,近一個月不問政事,並下令王宮禁止一切娛樂,為王后致哀兩年;最終沙賈汗振作了起來,下決心為王后建造一座全世界最美的陵墓,履行自己對王后的訣別承諾;
此後他召集20000名工匠花費了近22年的時間來修建,而修建結束後,國庫也就所剩無幾了,泰姬陵的最終建成,無疑是寄託了沙賈汗兩個人偉大的愛情,同時也依託了舉國的財力,以及當時強大的莫臥兒王朝,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陵園佔地17公頃,呈長方形,四周用紅砂巖建造的石牆圍住,33米高的波斯風格的內凹拱形大門也用紅砂巖砌建,莊嚴宏偉,反襯潔白陵堂,象徵著天堂的入口,門頂個有是一個典型的白色圓錐下他。門前是一條淺淺水道,直通中央的陵寢,泰姬陵倒映其中,虛實對稱呈經典畫面;
陵寢東西兩側各建有清真寺和答辯塔,中央圓頂高62米,四方有四座高約41米的尖塔,微微的向外傾斜,以免倒塌時傷及主陵;
進入泰姬陵也許並沒有在外面觀看有意思,因為裡面只有一個中央墓室,放著泰姬衣冠石棺和沙賈汗石棺,真棺則安放在地底下的地下室內。
整個泰姬陵充滿了各色的寶石,也花草圖案,其中王妃的寢宮上刻有《古蘭經》第36章:「無論什麼靈魂都將迎來死亡,然後在復活之日的呆各自所應得的東西。逃出劫火,被引到天國者是幸福的。今生之作為,不過是夢幻。」
置身於泰姬陵裡,你會發現無論從哪個位置看它,每一個部分都是美得無可挑剔,每一個細節都美得無話可說,泰姬陵左右上下都工整對稱,線條變化流暢和諧,充滿了平衡和韻律,是典型的波斯建築風格和印度風格的完美結合。泰姬陵的產生,也許是因為沙賈汗本身是建築迷的身份,又或許是因為深藏他內心對泰姬的愛激發的,總之,它現在不僅成為了一件完美無瑕的藝術珍品,也成為了一座象徵愛情的標誌,是全世界遊人來印度必到之地;
【提示:】
1、泰姬陵每周五是不開門的,所以不要趕在周五出發去阿格拉;
2、泰姬陵票價1300盧比,包含一瓶水,一副鞋套,一個地圖,直接去官方的窗口買票,不要聽信小販說可以帶你VIP快速入,官方的票外國人也是有專門的通道,南門開放時間為8:00-17:00;
3、進入泰姬陵是需要通過安檢的,通常三腳架,自拍杆,充電寶都是不讓帶,食物也會被沒收,所以建議輕裝出行,既可以減少負重,又可以節省在安檢過程中的時間;
4、泰姬陵還有個小型的博物館位於庭院的一角,裡面珍藏了很多莫臥兒時期珍貴的畫像和兩個人的用品,很值得參觀,參觀完泰姬陵出門前,一定不要錯過這個博物館;
5、泰姬陵的魅力是一天中不同的時間顯示出不同顏色,同時泰姬陵正對的水池倒影也是其特色,喜歡攝影的可以抓緊清晨剛開門的時間以及黃昏落日前關門前的時間來拍,人少,景美;泰姬陵的背面,也就是朱木納河畔也是拍泰姬陵的好地方,可以出來後步行繞道泰姬陵的後面,或是打tutu車繞到河對岸來拍,都很出片;
歡迎點擊「關注」,KK見世界,用親身的旅行,做認真的分享,我們一起看遍大千世界!圖文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