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臺75cm超大孔徑3.0T磁共振、可以自動生成患者病情發展時間軸的AI診療系統……在第83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上,一系列最新醫療科技亮相。
作為亞洲最大醫療器械展,第83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以「創新科技 智領未來」為主題,於10月19日-22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
自主研發國產磁共振設備亮相
世界首臺75cm超大孔徑3.0T磁共振 uMR Omega由聯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影醫療)自主研發。
世界首臺75cm超大孔徑3.0T磁共振。本文圖片均為受訪者供圖
聯影醫療負責人介紹,這臺磁共振擁有業界最大孔徑,相較傳統設備擴大了25%空間,可為受檢者提供寬敞空間和舒適體驗,尤其讓大體型患者、孕婦、幽閉恐懼患者等人群受益,同時也能確保高質量成像。
此外,聯影醫療還在展會上首次亮相其自主研發的中國首臺超高場動物磁共振uMR 9.4T。這一設備由聯影醫療與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緊密合作,歷時多年、潛心成功研製,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
中國首臺超高場動物磁共振uMR 9.4T
上述負責人介紹,這一設備主要應用於生命科學、生物醫學和臨床前研究領域中的小鼠、兔子、猴等小型動物磁共振成像,為轉化醫學提供強大科研平臺。它在多個參數上實現了全新突破:最大梯度強度1000mT/m,最大梯度爬升率9000T/m/s,最大4倍SNR提升低溫探頭技術,可精準高清呈現活體動物的組織結構與功能信息,助力動物模型的病理性與藥理學研究,從而解決大腦與認知、重大疾病等領域的難題。
上述負責人表示,聯影醫療將為生命科學基礎研究提供有力科研設施支撐,加快補齊我國在生命科學領域的短板,「未來,我們還將與中國科學院精測院長期合作研發,持續突破掌握更多更創新的超高場磁共振系統和技術。」
AI醫療、影像雲平臺等醫療輔助設備同步亮相
可用於臨床輔助診斷的醫療AI產品、影像雲平臺也亮相此次展會。
如騰訊醫療公司在此次展會上推出一套針對腫瘤等慢病的AI診療系統,可以實現醫療報告智能管理。
騰訊覓影影像雲產品,通過這一產品患者可以就近選擇基層醫院、影像中心等進行影像學檢查,隨時隨地查看影像報告和原始圖像。
展臺工作人員介紹,慢病的診療周期長、診斷報告多,通過這套AI系統,患者可以通過拍照的方式上傳醫療報告,AI會進行分析並幫助患者整理資料,AI還會在患者就診前梳理現有的病情信息,與原有就診檔案中的數據結合,自動生成電子版病情發展時間軸,發送給授權的醫生,更好地幫助醫生做出詳細全面的診斷。
同時在現場亮相的還有一款騰訊覓影影像雲產品。展臺工作人員介紹,「通過這一套產品,患者可以就近選擇基層醫院等開展檢查,通過影像檔案小程序,患者可以隨時隨地查看影像報告和原始圖像,取代了傳統看病時要攜帶列印膠片和刻錄光碟的麻煩,並且通過患者授權,還可實現跨院和跨地區影像資料分享,讓完整的醫療影像檔案隨時隨地可查,避免不必要的重複檢查。」上述人士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