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後生仔》走紅隨想
張知松
自今年8月初發布以來,大田方言歌曲《大田後生仔》以超高的傳唱度和億量級的播放頻次紅遍了大江南北,並久居熱榜。這首新晉的「網絡神曲」,以簡潔直白的歌詞、朗朗上口的曲風、簡單明了的節奏為年輕人迅速接收,成為一個時間段、一個區域範圍的現象級音樂符號。甚至在各大網站上有這麼一種說法:2019年度歌壇神曲:北有《野狼disco》,南有《大田後生仔》。
網紅歌曲如何保持熱度?網紅人才如何引導與培養?大田及相關元素如何更好地蹭熱這個亮點?除了傳唱與報導,這些是更值得思索的問題。
受年青一代方言表達弱化的影響,地方文化傳承正面臨危機。歌曲原創者林啟得根據自身音樂特長,取材家鄉方言,廣泛收集、吸納家鄉親友們所傳唱的「唱四句」等方言俚語,高度融合了自己在生活中的諸多感悟,引起年青一代的興趣和共鳴。其中,歌詞中的「後生仔」首先成為大田全縣當下的熱詞和正能量的代名詞,它既可作為民眾的口頭禪,也可寫入政府單位的新聞報導、文件表述,更可輻射至各個行業,例如不久前大田縣法院製作了法院版《大田後生仔》,縣婦聯的微信文章也靈活運用了「後生仔」的表述。
如何借勢推介文化與旅遊?可將該視頻製作多個版本,從不同角度、不同季節推介全縣的古村落、茶園等風光,讓更多網友來尋找大田。《大田後生仔》的走紅再次讓大家看到全球的時空已無間距,一夜走紅已成現實,地球村的感受更深一層。但是如何借力網絡走好傳播道路、提升傳播效應,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命題與思考:
地方多元文化應該如何更好地挖掘?如何借力網絡的無邊神力傳遍天下?文藝人才如何挖掘與培養?從文藝作品走紅如何嫁接到工業、農業、旅遊業等各個領域的品牌推介?城市品牌如何借力營造與推廣?下一個億量級傳播熱點在哪裡?
如何樹立網紅人才的音樂標杆,也是值得思考的話題。可引導其加入省市級文藝協會,讓草根網紅邁向長期的文藝精英陣容。同時,作品積極申報各類獎項,不斷提升其含金量和影響力。
此外,大田縣宣傳、文旅、文聯等職能部門應當進一步思考如何將作品伸向遠方,通過現有的影響力與知名度,持續推出新作品,讓人感到「大田後生仔」現象並不是曇花一現,而是有藝術內涵,且歷久彌新。
來源:福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