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輸入0字
有1個回答
是的,在阿聯富基拉地區,確實有一個「國中國」,有著非常奇特的「飛地中的飛地」的現象。阿曼在阿聯的飛地叫馬德哈(Madha),阿聯在馬德哈裡的飛地叫奈赫瓦(Nahwa)。為了方便大家記憶,我給這兩個地方取了個小名 –」馬大哈」和」奈何我」。
他們的關係是 — 來大家跟我一起念 — 「阿聯套阿曼套阿聯」。理得更複雜一點,就是富吉拉酋長國的領土內包著阿曼的領土,而阿曼的這個領土內又包著沙迦酋長國的領土。這也造就了阿聯版圖內出現了一個畸形的甜甜圈。
那麼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奇觀」呢?
這要追溯到80年前,當時這片大陸被稱為特魯西爾阿曼,只有部落。受當年英國人和事佬的撮合,鬥爭不斷的該土地上的幾大部落總算消停了一下,但還是有一些好地方大家搶著要拿下,比如」馬大哈」區域,所以英國人又撮合這四個統治穆桑達姆(Musandam)的大部落的酋長去」馬大哈」開會,讓」馬大哈」和附近的小村小鎮自己選擇立場,要效忠哪位主子。
然後附近的其他的小村小鎮後來就被合併成了現在的沙迦、富吉拉和拉斯海馬,因為當時他們還都是部落,不能說是酋長國,壓根沒有什麼國境線,大家都是通過村莊單位的歸附和效忠逐漸合併的。」奈我何」當年選擇了效忠沙迦,而」馬大哈」當年也真的馬大哈了一下,居然選擇效忠地緣上比較遠的阿曼。
諷刺的是,當年」馬大哈」相比其他周邊的小村還真是一個富足的地方,畢竟在石油經濟之前,富足指的是富饒的水土資源,」馬大哈」兩者皆佔。它之所以選擇地緣較遠的阿曼,一方面是因為當時的阿曼確實要比其他部落強大一些,「馬大哈」想傍一下大款;另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效忠阿曼後,」馬大哈」就不需要把自己富饒的水資源分享給周邊的」窮鄰居」了。
然而時代帶你跑,風水輪流轉,之後石油改變了一切,也洗刷掉了」馬大哈」曾引以為豪的自然優勢,最後的結局你懂的。
已輸入0字
Copyright © 2014~2020 The 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 滬ICP證:滬B2-20170116 |
滬ICP備14003370號| 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