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人背叛的事,沒有比民數記十六章的記載再大的。他們以利未支派的可拉為領袖,聯合了流便支派的大坍、亞比蘭,跟隨著的還有會中的二百五十位首領,大家一齊起來,用極重的話攻擊摩西、亞倫。這是一次極大的悖逆。民數記十二章的毀謗,僅僅是亞倫和米利暗兩個人的事,也不過是背後講講而已。但十六章這裡的背叛是集體的,是直接向摩西、亞倫攻擊。他們說,「你們擅自專權,……你們為什麼自高超過耶和華的會眾呢?……」(3)他們的話又重又厲害。在這裡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一)摩西這個人的情形如何?他的態度怎樣?(二)摩西如何應付這個局面?他怎樣回答他們?
四節說到,摩西的頭一個反應,就是俯伏在地。這真是神僕人應有的態度。他們那麼多人站在那裡說話,只有摩西一人俯伏在地。在此我們又看見一個碰著權柄的人。他真是溫柔,他沒有個人的感覺,他不表白,也不爭執。他所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倒在地上。在五至七節裡,他接著對他們說,誰是聖潔的,誰是神所揀選的,神必叫誰親近祂,我們不必爭執。到了早晨我們都必知道,我為自己不敢說什麼;誰是屬神的,祂必定明確的指示。是你或是我,都行,讓神來分別好了。我們不必自己定規。明日早晨我們都到神面前來,以香爐為試驗,讓主來斷定這事。我們不必爭,讓神來揀選屬祂的;讓我們到神面前,讓神來說話。摩西是俯伏在地,謙和的說這些話。但他最後的那句話,卻也是沉重而厲害的,他說,「你們這利未的子孫擅自專權了!」這話乃是這位認識神的老年人的嘆息。因著以色列人在曠野許久,還不能進入迦南;摩西還盼望他們能活著進迦南,所以盼望能挽回他們。
八至十一節是摩西對可拉所說勸勉的話,為了要挽回他。摩西必須應付他們的攻擊,那要等到明天看結果。但摩西知道這事的嚴重性,真為他們擔心。他光嘆息不夠,光擔心沒有用,所以今天還要再勸勉。因此摩西對可拉說,你們利未子孫蒙神揀選,在帳幕裡當差,這不是小事,應當知足,怎麼還想作祭司呢?你們這樣作不是攻擊我,乃是攻擊耶和華了。摩西是大的人,他所作的事,他有把握。他知道這件事的嚴重,所以他為他們擔心,就勸勉他們。勸勉不是好勝的表現,乃是謙卑的表示。別人來攻擊他、對付他;人錯到這麼厲害的地步,他還肯勸勉,這真是謙和的人。凡是讓人錯下去的,是證明我們的心地剛硬,不想挽回人了。不勸勉乃是因為不謙卑;不勸勉證明你是驕傲的。摩西被人攻擊時,還肯去勸勉,還公開對付他們,並且留給他們一夜的時間思考,盼望他們能悔改。
摩西對付人的背叛是分開來對付,他先對付利未人可拉,再對付大坍、亞比蘭。十二節以後,摩西打發人去召大坍、亞比蘭;但他們不上來,表示決裂了。在此我們看見,作代表權柄的人雖然被人棄絕,也不盼望決裂,仍想挽回。他們說,你摩西把我們從流奶與蜜之地領出來(13)。這話真是調了頭,正相反了。他們忘了在埃及燒磚,不但奶與蜜沒有,連燒磚的草都沒有。這就如同你引領一個青年人得救,以後他竟反過來埋怨你說,是你叫他下了地獄。又好像窺探迦南地的那十個探子,明明看見迦南地的豐富美好,但他們自己不肯進去,反而責怪摩西。到此他們的悖逆已達絕境了,除了審判,再無辦法挽回了。摩西是盼望能挽回就儘量的挽回;但他們兩次說,他們不願上去。這時摩西才絕望而發怒,到神面前去辦交涉(15),然後就對可拉說,「明天你和你一黨的人、並亞倫,都要站在耶和華面前。各人要拿一個香爐,共二百五十個,把香放在上面,到耶和華面前;你和亞倫,也各拿自己的香爐。」(16~17)於是可拉一黨人就來到會幕前,並且再度攻擊摩西、亞倫;這時耶和華的榮光就向全會眾顯現。
神出來乃是要審判。可拉是主動背叛者,會眾是附和者;當時神不只要除滅主動者,連附和者也都要除滅(21)。但摩西又向神俯伏。摩西頭一次是俯伏在弟兄面前,這一次是俯伏在神面前。他為全會眾祈求,求神保全會眾。神應允了他的祈求,吩咐會眾離開惡人的帳棚(22~24)。摩西就往大坍、亞比蘭(他們是流便支派的,另住一處)那裡去,(他們不來,摩西就去,)吩咐會眾離開他們。於是神審判了可拉、大坍、亞比蘭(25~33)。
當神要施行審判之際,摩西說,「我行的這一切事,本不是憑我自己心意行的,乃是耶和華打發我行的。」(28)摩西是謙和的人,他表示說,他為什麼如此作呢?乃是神叫他這樣作。在他的感覺裡,任何人背叛他,他都無意審判;乃是神要這樣作,所以他作了。摩西一直證明他是神的僕人,他不承認他們是得罪他,只說他們是得罪耶和華了。我們要學習摸這人的靈,摩西一點沒有審判的意思。因為他是神的僕人,他只要作順服神的人,他對自己並沒有感覺。他只一個感覺:你們乃是得罪神,就是那差我來的。他接著說,這是神打發我來作的,因為必有證據給你們知道。在這裡我們必須知道,摩西不能倒;摩西倒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事就失敗了。因為摩西是神所差來,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就如神差基督來,叫人得永生一樣。神必須堅立摩西。神審判的結果,三個家滅亡了,二百五十個首領全被燒滅了。神施行一次大的審判,來建立祂代表的權柄。背叛之人的路是往陰間去的,背叛是與死亡相連的。權柄乃是神所立的,所以人得罪神所立的權柄,就是藐視神。在此我們也看見摩西是如何作代表的權柄,他沒有自己的獨斷和主張,他自己並沒有審判的靈。
以色列全會眾,雖然親眼看見地開了口,當時也都懼怕逃跑(34),但他們是懼怕刑罰,而不是懼怕神;他們還不認識摩西,心中並未改變,所以懼怕仍是無用。他們想了一夜,第二天又背叛了;全會眾同聲向摩西、亞倫發怨言說,「你們殺了耶和華的百姓了。」(41)真的,人若沒有遇見神的恩典,裡面就不會改變。這次,神是立即出來,要滅絕全會眾。在此我們必須看見,作代表權柄的應當如何接受反對。按規矩,摩西面對以色列全會眾的攻擊,應該大大的生氣才對。明明是神出來作的事,怎麼反倒怪我呢?人不對付神,卻大大的對付代表的權柄。四十二至四十四節告訴我們,神的反應比摩西、亞倫來得快。那時神的榮光即刻顯現,有雲彩遮蓋會幕要審判全會眾。神叫摩西、亞倫離開會眾。神如此吩咐,似乎是向摩西、亞倫說,「昨天你們禱告錯了,但我仍垂聽你們;今天我要滅絕全會眾,你們怎麼說?」神不會錯,但神是有憐憫的,所以昨天仍答應禱告;但是今天,神就不肯容讓了。
為這緣故,摩西、亞倫第三次又俯伏在地上。摩西屬靈的感覺非常快,他知道這一次不是禱告就能解決的;因為昨日的罪不明顯,今日的罪是明顯的。他立刻叫亞倫起來,拿著香爐快快到會眾那裡,去為他們獻祭贖罪(45~47)。在此我們看見,摩西實在配作代表的權柄。摩西知道以色列民將要遭遇的悲慘後果;他也知道以色列人一切的損失,實在乃是神的損失。所以他還希望神有赦罪之恩,他的心是滿了愛和憐憫。這乃是一個認識神的人所有的心腸。摩西不是祭司,不能獻祭;他也知道事情緊急,不能再與神商量,因此即刻就叫亞倫速速的獻祭為民贖罪。這裡是代禱,又加上救贖。但此時瘟疫已經發作,亞倫趕快跑來,站在活人與死人中間,瘟疫才止住;這一次因瘟疫而死的,共有一萬四千七百人(48~49)。如果摩西、亞倫的反應再遲一點,恐怕死的人要更多。
在此我們看見摩西是怎樣的人,他怎樣作神代表的權柄。他的存心是贖罪,他贖罪的恩典真像他的主。贖罪赦免乃是摩西的心,他不喜歡審判。所以誰能作神代表的權柄呢?作神代表權柄的人必須一面代表神,一面顧念、背負神的兒女。作代表權柄的人,必須顧念神的子民;不僅要將順服的人背負在身上,也要將背叛的人背負在自己的身上。你如果只顧自己,常計較人如何待你;你如果說,這個人我吃不消,那個人我吞不下,這樣你就不配作代表的權柄。今天神所要的代表權柄,不只是要看個人是否順服,並且要看當他作代表的權柄時,人反對他,他對人有什麼樣的反應。人對背叛、頂撞的反應,就證明他是怎樣的人。許多人只顧自己的面子,只顧別人怎樣批評他,怎樣說他,怎樣誤會他,怎樣頂撞他。他整個的思想都是在自己裡面,他看自己是最要緊的人;這樣的人,一點不能作神代表的權柄。
--選自《權柄與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