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如何對付背叛

2021-01-17 美地之聲

以色列人背叛的事,沒有比民數記十六章的記載再大的。他們以利未支派的可拉為領袖,聯合了流便支派的大坍、亞比蘭,跟隨著的還有會中的二百五十位首領,大家一齊起來,用極重的話攻擊摩西、亞倫。這是一次極大的悖逆。民數記十二章的毀謗,僅僅是亞倫和米利暗兩個人的事,也不過是背後講講而已。但十六章這裡的背叛是集體的,是直接向摩西、亞倫攻擊。他們說,「你們擅自專權,……你們為什麼自高超過耶和華的會眾呢?……」(3)他們的話又重又厲害。在這裡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一)摩西這個人的情形如何?他的態度怎樣?(二)摩西如何應付這個局面?他怎樣回答他們?

 

四節說到,摩西的頭一個反應,就是俯伏在地。這真是神僕人應有的態度。他們那麼多人站在那裡說話,只有摩西一人俯伏在地。在此我們又看見一個碰著權柄的人。他真是溫柔,他沒有個人的感覺,他不表白,也不爭執。他所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倒在地上。在五至七節裡,他接著對他們說,誰是聖潔的,誰是神所揀選的,神必叫誰親近祂,我們不必爭執。到了早晨我們都必知道,我為自己不敢說什麼;誰是屬神的,祂必定明確的指示。是你或是我,都行,讓神來分別好了。我們不必自己定規。明日早晨我們都到神面前來,以香爐為試驗,讓主來斷定這事。我們不必爭,讓神來揀選屬祂的;讓我們到神面前,讓神來說話。摩西是俯伏在地,謙和的說這些話。但他最後的那句話,卻也是沉重而厲害的,他說,「你們這利未的子孫擅自專權了!」這話乃是這位認識神的老年人的嘆息。因著以色列人在曠野許久,還不能進入迦南;摩西還盼望他們能活著進迦南,所以盼望能挽回他們。

 

八至十一節是摩西對可拉所說勸勉的話,為了要挽回他。摩西必須應付他們的攻擊,那要等到明天看結果。但摩西知道這事的嚴重性,真為他們擔心。他光嘆息不夠,光擔心沒有用,所以今天還要再勸勉。因此摩西對可拉說,你們利未子孫蒙神揀選,在帳幕裡當差,這不是小事,應當知足,怎麼還想作祭司呢?你們這樣作不是攻擊我,乃是攻擊耶和華了。摩西是大的人,他所作的事,他有把握。他知道這件事的嚴重,所以他為他們擔心,就勸勉他們。勸勉不是好勝的表現,乃是謙卑的表示。別人來攻擊他、對付他;人錯到這麼厲害的地步,他還肯勸勉,這真是謙和的人。凡是讓人錯下去的,是證明我們的心地剛硬,不想挽回人了。不勸勉乃是因為不謙卑;不勸勉證明你是驕傲的。摩西被人攻擊時,還肯去勸勉,還公開對付他們,並且留給他們一夜的時間思考,盼望他們能悔改。


摩西對付人的背叛是分開來對付,他先對付利未人可拉,再對付大坍、亞比蘭。十二節以後,摩西打發人去召大坍、亞比蘭;但他們不上來,表示決裂了。在此我們看見,作代表權柄的人雖然被人棄絕,也不盼望決裂,仍想挽回。他們說,你摩西把我們從流奶與蜜之地領出來(13)。這話真是調了頭,正相反了。他們忘了在埃及燒磚,不但奶與蜜沒有,連燒磚的草都沒有。這就如同你引領一個青年人得救,以後他竟反過來埋怨你說,是你叫他下了地獄。又好像窺探迦南地的那十個探子,明明看見迦南地的豐富美好,但他們自己不肯進去,反而責怪摩西。到此他們的悖逆已達絕境了,除了審判,再無辦法挽回了。摩西是盼望能挽回就儘量的挽回;但他們兩次說,他們不願上去。這時摩西才絕望而發怒,到神面前去辦交涉(15),然後就對可拉說,「明天你和你一黨的人、並亞倫,都要站在耶和華面前。各人要拿一個香爐,共二百五十個,把香放在上面,到耶和華面前;你和亞倫,也各拿自己的香爐。」(16~17)於是可拉一黨人就來到會幕前,並且再度攻擊摩西、亞倫;這時耶和華的榮光就向全會眾顯現。

 

神出來乃是要審判。可拉是主動背叛者,會眾是附和者;當時神不只要除滅主動者,連附和者也都要除滅(21)。但摩西又向神俯伏。摩西頭一次是俯伏在弟兄面前,這一次是俯伏在神面前。他為全會眾祈求,求神保全會眾。神應允了他的祈求,吩咐會眾離開惡人的帳棚(22~24)。摩西就往大坍、亞比蘭(他們是流便支派的,另住一處)那裡去,(他們不來,摩西就去,)吩咐會眾離開他們。於是神審判了可拉、大坍、亞比蘭(25~33)。

  

當神要施行審判之際,摩西說,「我行的這一切事,本不是憑我自己心意行的,乃是耶和華打發我行的。」(28)摩西是謙和的人,他表示說,他為什麼如此作呢?乃是神叫他這樣作。在他的感覺裡,任何人背叛他,他都無意審判;乃是神要這樣作,所以他作了。摩西一直證明他是神的僕人,他不承認他們是得罪他,只說他們是得罪耶和華了。我們要學習摸這人的靈,摩西一點沒有審判的意思。因為他是神的僕人,他只要作順服神的人,他對自己並沒有感覺。他只一個感覺:你們乃是得罪神,就是那差我來的。他接著說,這是神打發我來作的,因為必有證據給你們知道。在這裡我們必須知道,摩西不能倒;摩西倒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事就失敗了。因為摩西是神所差來,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就如神差基督來,叫人得永生一樣。神必須堅立摩西。神審判的結果,三個家滅亡了,二百五十個首領全被燒滅了。神施行一次大的審判,來建立祂代表的權柄。背叛之人的路是往陰間去的,背叛是與死亡相連的。權柄乃是神所立的,所以人得罪神所立的權柄,就是藐視神。在此我們也看見摩西是如何作代表的權柄,他沒有自己的獨斷和主張,他自己並沒有審判的靈。


以色列全會眾,雖然親眼看見地開了口,當時也都懼怕逃跑(34),但他們是懼怕刑罰,而不是懼怕神;他們還不認識摩西,心中並未改變,所以懼怕仍是無用。他們想了一夜,第二天又背叛了;全會眾同聲向摩西、亞倫發怨言說,「你們殺了耶和華的百姓了。」(41)真的,人若沒有遇見神的恩典,裡面就不會改變。這次,神是立即出來,要滅絕全會眾。在此我們必須看見,作代表權柄的應當如何接受反對。按規矩,摩西面對以色列全會眾的攻擊,應該大大的生氣才對。明明是神出來作的事,怎麼反倒怪我呢?人不對付神,卻大大的對付代表的權柄。四十二至四十四節告訴我們,神的反應比摩西、亞倫來得快。那時神的榮光即刻顯現,有雲彩遮蓋會幕要審判全會眾。神叫摩西、亞倫離開會眾。神如此吩咐,似乎是向摩西、亞倫說,「昨天你們禱告錯了,但我仍垂聽你們;今天我要滅絕全會眾,你們怎麼說?」神不會錯,但神是有憐憫的,所以昨天仍答應禱告;但是今天,神就不肯容讓了。

 

為這緣故,摩西、亞倫第三次又俯伏在地上。摩西屬靈的感覺非常快,他知道這一次不是禱告就能解決的;因為昨日的罪不明顯,今日的罪是明顯的。他立刻叫亞倫起來,拿著香爐快快到會眾那裡,去為他們獻祭贖罪(45~47)。在此我們看見,摩西實在配作代表的權柄。摩西知道以色列民將要遭遇的悲慘後果;他也知道以色列人一切的損失,實在乃是神的損失。所以他還希望神有赦罪之恩,他的心是滿了愛和憐憫。這乃是一個認識神的人所有的心腸。摩西不是祭司,不能獻祭;他也知道事情緊急,不能再與神商量,因此即刻就叫亞倫速速的獻祭為民贖罪。這裡是代禱,又加上救贖。但此時瘟疫已經發作,亞倫趕快跑來,站在活人與死人中間,瘟疫才止住;這一次因瘟疫而死的,共有一萬四千七百人(48~49)。如果摩西、亞倫的反應再遲一點,恐怕死的人要更多。

 

在此我們看見摩西是怎樣的人,他怎樣作神代表的權柄。他的存心是贖罪,他贖罪的恩典真像他的主。贖罪赦免乃是摩西的心,他不喜歡審判。所以誰能作神代表的權柄呢?作神代表權柄的人必須一面代表神,一面顧念、背負神的兒女。作代表權柄的人,必須顧念神的子民;不僅要將順服的人背負在身上,也要將背叛的人背負在自己的身上。你如果只顧自己,常計較人如何待你;你如果說,這個人我吃不消,那個人我吞不下,這樣你就不配作代表的權柄。今天神所要的代表權柄,不只是要看個人是否順服,並且要看當他作代表的權柄時,人反對他,他對人有什麼樣的反應。人對背叛、頂撞的反應,就證明他是怎樣的人。許多人只顧自己的面子,只顧別人怎樣批評他,怎樣說他,怎樣誤會他,怎樣頂撞他。他整個的思想都是在自己裡面,他看自己是最要緊的人;這樣的人,一點不能作神代表的權柄。


--選自《權柄與順服》


相關焦點

  • 《摩西五經》:神性與人性——摩西的雙重人格
    摩西是聖經中最有魅力的人物形象之一,他的名字在《聖經》中出現了數百次。在《摩西五經》中,除了上帝,摩西是當之無愧的主角。他的一生分為三個階段,每一階段歷經四十年,身份具有雙重悖論性。而無論他居於何種身份,神性與人性總是貫穿其生命的始終。
  • 可拉的背叛與亞倫發芽的杖
    曠野裡的生活就好像人的一生,不停地受到挑戰,讓我們來看看摩西怎樣面對這個局面。猶太拉比根據猶太經典Midrash(釋經書)裡的資料,作出了一些分析。可拉之所以背叛摩西與亞倫的原因,至少有四項因素:1,沉湎於自身的家世背景,2,貪圖祭司的職分,3,不服神所設立的代表權柄,4,懷著不信的噁心 。
  • 摩西的禱告
    摩西被 神差遣,帶領近300萬以色列民離開埃及奔向 神所賜的迦南美地。從地圖上看這段路程並不長,本來只需要11天就可以到達,但是因著以色列民的不信和屢次背叛 神,結果就在曠野漂流了將近40年。在這40年曠野漂流的過程中,許多人陸續倒斃在路途上,這些人都是與摩西一同離開埃及,是摩西熟悉的人。
  • 摩西、約伯與沉睡魔咒
    我特別喜歡摩西與神面對面時的狀態。幔子外,他是謙和、穩重的領袖,充滿智慧與能力。但是只要一進入幔子,他就變得非常焦慮、憤怒以及軟弱。我懷疑摩西是沒有朋友的,因為他的位置太高了,又不善言辭、事務繁忙,他根本沒有交朋友的機會。所以上帝不得不成為他唯一的朋友——他們在幔內切切交談,商量計劃,也會分享憤怒,彼此相懟。
  • 詭計、賊、背叛
    現在讓我們看看背叛的問題。德勒茲和瓜塔裡告訴我們要區別欺騙與背叛,這兩者分別對應兩種符號機制。前者對應的是偏執狂的、表意的(signifying)、專制機制,後者對應的是激情性的、後表意的(postsignifying)、獨裁機制。
  • 《摩西!摩西!》
    《摩西!摩西!》沈恆 著 重慶出版社 定價:29.80元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全景式描寫猶太人歷史的紀傳體小說,這是第一部,主要從希伯來民族的起源開始,寫到士師時代,以亞伯拉罕、雅各、約瑟、摩西、約書亞等猶太民族英雄為中心,通過他們的情感、遭遇、經歷等,來講述猶太人的歷史。
  • 摩西特有的尊榮
    "摩西手裡拿著兩塊法版下西乃山的時候,不知道自己的麵皮因耶和華和他說話就發了光。亞倫和以色列眾人看見摩西的麵皮發光,就怕挨近他。摩西叫他們來,於是亞倫和會眾的官長都到他那裡去,摩西就與他們說話。隨後,以色列眾人都近前來,他就把耶和華在西乃山與他所說的一切話都吩咐他們。摩西與他們說完了話,就用帕子蒙上臉。
  • 摩西生命中有哪些真實的軟弱?
    法老聽見這事,就想殺摩西,但摩西躲避法老,逃往米甸地居住。(出埃及記 2:11-15 和合本)第二,摩西在曠野地四十年後,當年想要殺他的法老已經死了,現在的摩西,穿越歲月的風沙,消磨了之前的民族情結的熱血與義氣。也許他已經默默接受了自己如此清淡無奇的命運的安排,他沒有想到,有一天,他在曠野裡遇見神。
  • 《僕人當像摩西》(民12:7來3:2)
    :2)在聖經當中,前五卷書叫「摩西五經」,是神的僕人摩西所著。摩西是以色列人心目當中很偉大的人物。以色列人看摩西,是上帝在世上的使者一般。甚至到了後來,以色列人都把摩西當偶像看待,所以在摩西死後,神才將他的屍體隱藏。但是,就摩西本人來說,確實是神家最忠心的僕人。摩西出生的時候,面臨的是埃及法老屠殺希伯來男嬰的時期,因此一出生,摩西就面臨著生命危險。然而上帝保守祂所預備的器皿。將摩西從尼羅河裡拯救出來,安排法老女兒成為他的養母,又在埃及王宮四十年學習一切學問。
  • 摩西:他是劉翔的偶像,湯普森:如何成為「田徑王中王」
    摩西:他是劉翔的偶像,湯普森:如何成為「田徑王中王」摩西:他是劉翔的偶像如今,劉翔已成了很多人心中的偶像,每每出現在公眾場合,瘋狂的尖叫和呼喊聲不絕於耳。那麼,劉翔是否也有偶像,當他見到偶像的時候會作何反應呢?
  • 《民數記》——摩西的一生
    讀經內容:民數記8-民數記17讀經感悟: 摩西其人摩西的身份:俊美的埃及王子,經歷曠野四十年的孤寂熬練。這樣一位八十多歲的摩西,經常為百姓祈求的摩西,經歷親人的嫉妒,眾民的怨懟,神的發怒,兩造之間的信息管道,他的內心充滿了憐憫,溫柔和謙卑。然而,這樣一位謙遜的摩西,卻有一次發怒和不信。摩西想以色列人男人就有六十萬,神如何讓他們吃肉得飽呢?何況連續吃一個月?
  • 世間再無摩西,但見閃耀群星
    在人類歷史上,摩西是最偉大的先知,以色列中再沒有興起先知象摩西的,他是上帝唯一揀選出來,與之面對面所認識,向他授予最高級啟示的先知。邁蒙尼德在其所列猶太教信仰13信條中提出: 「先知一切話語皆真實無誤。摩西是最大的先知,其寓言是真實的。
  • 摩西與十誡對人類有多重要?
    拾取嗎哪The Gathering of Manna, 弗朗西斯科 Francesco Bacchiacca ,c. 1540/1555,華盛頓國家美術館藏當他們安營時,亞瑪力人來攻擊他們,只要摩西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摩西的手舉久了,就發酸發沉,以色列人就趕緊就搬石頭來讓他坐著。亞倫與戶珥一起扶著他的手,讓摩西的手穩住直到日落,以色列人就取得了大勝。
  • 奧古斯丁對摩西十誡的基督教化理解
    ,以及如何用愛的團契這種新型夥伴關係取代古代猶太教的律法共同體的設想,對於理解西方社會的構成原則、人性基礎與基督教根源而言,無疑都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關於猶太律法的綱領「摩西十誡」,斐洛、奧古斯丁、阿奎那、路德和加爾文等許多思想家都曾作出過經典的解釋,但唯獨奧古斯丁的解釋更好地處理了「基督教倫理及其與猶太教律法傳統的關係」。
  • 摩西十誡的誕生,領導40年遷徙之路的摩西也有失望憤怒的時候
    以色列人有任何疑問,都會去問摩西,讓摩西向上帝傳達,然後由摩西把答案告知他們。這個過程看似是神的旨意,但實際上,我們更認為是考驗了摩西的領導力和判斷力。摩西在快要到達迦南的時候,其實算起來大概已經九十多歲,摩西領導的晚期,他做了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頒布《摩西十誡》,把神對人們的要求以律法的形式固定下來。
  • 從水中拉出來的摩西
    摩西正是出生在法老屠殺嬰孩的強權下,上帝安排摩西出生在一個敬虔的利未人的家庭中,他的父母敬畏上帝,所以將摩西隱藏了三個月,當時摩西的父母心裡非常想保守孩子,所以把孩子一直隱藏起來。後來實在隱藏不住了,就用一個蒲草箱裝著他,放在尼羅河的蘆荻中,這是信心的交託,並不是棄之不顧,因為他們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了。
  • 史上最被低估的巨星:摩西-馬龍
    1981年他做出偉大創舉:帶領火箭常規賽40勝42負,季後賽首輪對戰衛冕冠軍湖人。第一場他38分23籃板,用精確中投和狗熊掰棒子的橫勁讓天勾眩暈。這是NBA史上最經典的下克上之一:摩西帶領火箭,2比1(那會兒首輪還是三場定勝負)搞定了湖人,然後他又摧毀了馬刺和國王,直抵總決賽——帶領一支常規賽40勝的隊伍。
  • 文圖解摩西五經
    那麼,聖潔的神如何與這悖逆犯罪的選民同住呢?這是下一卷書利未記所要回答的問題。   圖 百姓甚至祈求讓摩西向他們說話,而不是神來說話,恐怕死亡。出埃及記最後一段說,神的榮光充滿了帳幕,甚至連摩西都不能進會幕。而利未記緊接著說,神從會幕中呼叫在會幕外的摩西,因此利未記所要回答的問題是以色列百姓的悖逆和罪如何能與神的聖潔共存呢?
  • 摩西的三個40天
    這個司庫在他巨大的喜悅中,不想吃也不想喝…所以,同樣地,當摩西從上主那裡去「取」妥拉,他忘記了也不吃喝。 一個人如何能夠不吃不喝四十天而依然存活?類似於上面米德拉什的比喻,Rambam(邁蒙尼德)在他的《迷途指津》(3:34)中解釋這是一個思想的力量超過了物質的例子。摩西是如此地入迷於妥拉學習以致他忘記了他身體的需求。
  • 摩西在米利巴擊磐石出水導致一生不能進入應許之地
    民數記20章12節 耶和華對摩西、亞倫說:「因為你們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為聖,所以你們必不得領這會眾進我所賜給他們的地去。」以色列人在此地漂流了近38年後,再度碰到缺水的問題,也再度聚集攻擊摩西和亞倫。這些以色列人和倒閉在曠野中的上一代以色列人一樣,碰到問題就埋怨,就攻擊摩西,又想著埃及,因為那裡有各樣的果樹,是奴隸也有果子吃,寧可生生世世做奴隸 ! 這樣的態度終於使世上最謙和的摩西發怒了。摩西、亞倫招聚會眾到磐石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