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丨朝聖之路的禪心 ·《一個人的龜茲》

2020-12-24 澎湃新聞

經典丨朝聖之路的禪心 ·《一個人的龜茲》

2020-05-13 03: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作曲人:程池

歲月長河緩緩而流,坎坷朝聖之路漫漫。一聲聲叮鐺叮鐺的駝鈴聲,迴蕩在長安城邊渭水河畔。

一個人的龜茲,是鳩摩羅什的龜茲。鳩摩羅什,一個連通了天竺、龜茲、中原的文化與佛教的人;一個連通理想、執著、生命的信念與菩提的人。在龜茲的時空中,功名與寂寞、宏大與渺小如同高山與石子悄然轉換。

樂曲《一個人的龜茲》,演繹著的是鳩摩羅什的坎坷一生。鳩摩羅什是世界著名思想家、佛學家、哲學家和翻譯家,是中國佛教八宗之祖。

那一年,鳩摩羅什,年僅7歲,一別童年的歡愉,走向了雀離大寺,開始了一代高僧的傳奇之路,開始了名與苦的糾纏。鳩摩羅什一生坎坷、忍辱負重,只為用生花妙筆向世人傳播困苦解脫的大乘佛法。他譯出的300多卷、近300萬字佛典不僅字字珠璣,更深遠地影響了從此流傳後世的中國文化。

駝鈴聲響起,自遠古而來,帶著神秘與深遠;簫聲悠悠,在歷史長河間緩緩訴說著那坎坷一生;女聲輕吟,空靈而曼妙,些許禪音飄渺其間。

《一個人的龜茲》,那個人是鳩摩羅什!

歷史上偉大的僧人,公元401年入中國,

在五胡十六國的後秦長安翻譯佛經,

鳩摩羅什率5000人翻譯佛經,

譯出經論35部,294卷。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金剛經》,

在譯經和佛教傳播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鳩摩羅什5歲日頌千偈,7歲出家,

9歲便能登壇講經,名聞西域。

一個人的龜茲,追憶那高潔而神聖的靈魂……

通源集團成立於1992年,總部位於貴州省貴陽市,28年來專注於汽車經銷商行業,代理20多個世界知名汽車品牌,設立了100多個品牌店及分店,經銷店覆蓋貴州、四川、廣東、浙江、陝西、安徽、河南、重慶、雲南等9個省21個城市,擁有5000多人的員工團隊,服務超過100萬客戶,已發展成為西部最大的汽車經銷商集團。通源集團於2018、2019年榮膺貴州民營企業百強榜首,2019 年名列中國汽車經銷商集團百強16位,為貴州唯一上榜企業榮登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萬綠城集團是一家以文化旅遊、康養地產開發、智能康養酒店投資經營管理、商業運營管理、物業服務管理、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康養食品研發生產等多元並舉的綜合型集團企業。經過近兩年的創新探索,萬綠城集團正全力推出自身獨有的一套康養標準,勢必成為康養產業的一股新生力量,影響著一個地區大健康版圖的構成。

聯席主編:管弦 曉波 編輯:興雲

發布民營經濟權威聲音,凝聚貴商力量

中華工商時報貴州記者站官方微信公眾號

貴州省各級工商聯(總商會)重要宣傳平臺

歡迎您提供新聞線索

原標題:《經典丨朝聖之路的禪心 ·《一個人的龜茲》》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一個人的朝聖,聖地牙哥朝聖之路
    所以,在19年3月,我踏上前往西班牙朝聖之路之路。先介紹一下這條名列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徒步路線。​聖雅各之路或聖地牙哥朝聖之路(西班牙語:El Camino de Santiago)是前往天主教的聖地之一的西班牙北部城市聖地牙哥康波斯特拉的朝聖之路。
  • 旅行電影 西班牙的《朝聖之路》
    有關西班牙朝聖之路的電影《朝聖之路》,講的就是一個在家裡等著不聽話地選擇了不同生活的黑髮人從世界歸來的白髮人的故事,又或者,講的是一個有關「世界」的故事。丹尼爾遇事的庇里牛斯山,是在去往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的朝聖之路上,而他的這一趟最後的旅程,也就是為了走朝聖之路。
  • 沒有一個人是因為意外而走上朝聖之路的 電影《朝聖之路》
    這是一條老人與兒子的朝聖之路,這是一條人與靈魂的朝聖之路,這是一群人的朝聖之路,這更是一條關於親情、友情、愛情的朝聖之路。當你踏上這條路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在路的另一頭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名叫聖地牙哥,每當你感到傷心、痛苦、絕望的時候它都會默默的傾聽你內心最深處的低吟。不防試著交出那個曾令你失望與厭惡的自己,那個嶄新的自己已經在終點等待。
  • 沒有一個人是因為意外而走上朝聖之路的 電影《朝聖之路》
    這是一條老人與兒子的朝聖之路,這是一條人與靈魂的朝聖之路,這是一群人的朝聖之路,這更是一條關於親情、友情、愛情的朝聖之路。當你踏上這條路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在路的另一頭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名叫聖地牙哥,每當你感到傷心、痛苦、絕望的時候它都會默默的傾聽你內心最深處的低吟。不防試著交出那個曾令你失望與厭惡的自己,那個嶄新的自己已經在終點等待。
  • 從《一個人的朝聖》到《朝聖之路》: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死亡
    《一個人的朝聖》發生在英國,講述的是一位退休老人徒步穿越英國去看望臨終老友的故事,而《朝聖之路》中,則是一位刻板的醫生老年喪子,他毅然決然地背起兒子的登山包,替兒子走完了沒有完成的朝聖之路。在《一個人的朝聖》中,哈羅德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男人,在一家酒廠工作幾十年後退休。他在職場裡沒有敵人,對任何事情隱忍。即使在喝醉之後將刻薄老闆的心愛之物打破,也懦弱的不敢承認。而在《朝聖之路》中,年邁的牙醫湯姆工作波瀾不驚一生平穩,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同樣安穩的度過一生。
  • 從《一個人的朝聖》到《朝聖之路》: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死亡
    「朝聖」一詞起源於宗教,在幾乎每個宗教信徒的心中,都會有一個特定的地方是他們心之嚮往的。所以,虔誠的信徒們從自己所在地出發,以徒步或者騎行等形式向心中聖地出發。《一個人的朝聖》發生在英國,講述的是一位退休老人徒步穿越英國去看望臨終老友的故事,而《朝聖之路》中,則是一位刻板的醫生老年喪子,他毅然決然地背起兒子的登山包,替兒子走完了沒有完成的朝聖之路。
  • 從《一個人的朝聖》到《朝聖之路》: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死亡
    「朝聖」一詞起源於宗教,在幾乎每個宗教信徒的心中,都會有一個特定的地方是他們心之嚮往的。所以,虔誠的信徒們從自己所在地出發,以徒步或者騎行等形式向心中聖地出發。《一個人的朝聖》發生在英國,講述的是一位退休老人徒步穿越英國去看望臨終老友的故事,而《朝聖之路》中,則是一位刻板的醫生老年喪子,他毅然決然地背起兒子的登山包,替兒子走完了沒有完成的朝聖之路。
  • 一個人的朝聖之路
    遠離城市的喧囂與熱鬧,試著給心靈放個假,開啟屬於你的朝聖之路——西藏。在這裡我們可以體會一種生活的古樸和純真。
  • 朝聖之路-葡萄牙到聖地牙哥之路
    就在前幾天,和一個葡萄牙大哥聊天,聊及Caminho de Santiago(朝聖之路),沒有見識的我一直以為朝聖之路只有:從法國與西班牙交界的SJPP(Saint Jean Pied Port)城市,翻越庇里牛斯山,進入西班牙領土,一路向西,直到終點,聖地牙哥 這一條路。
  • 跨境遺產 | 德孔波斯特拉朝聖之路為何會成為經典?
    德孔波斯特拉朝聖之路跨越多國,卻能在遺產的價值標準和描述上保持一致性和內在聯繫。這樣的「跨國」一致性是如何做到的?遺產簡介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城——朝聖的終點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朝聖之路又被稱為「聖詹姆斯之路(Way of St. James)」。
  • 一個人的聖地牙哥朝聖之路,超凡之境恰在凡人之路上 (連載)
    想要閱讀更多文章,請關注並查看歷史消息2021年6月-7月,我一個人走上聖地牙哥朝聖之路法線,以下是我在完成後發的朋友圈,作為序:
  • 跨境遺產 | 德孔波斯特拉朝聖之路為何會成為經典?
    德孔波斯特拉朝聖之路跨越多國,卻能在遺產的價值標準和描述上保持一致性和內在聯繫。這樣的「跨國」一致性是如何做到的?遺產簡介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城——朝聖的終點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朝聖之路又被稱為「聖詹姆斯之路(Way of St. James)」。
  • 聖地牙哥朝聖之路
    然而,此行的目的並不僅僅是單純地去體驗朝聖之旅,它還為我的攝影創作提供了實踐的語境。從早期針對英國觀念藝術家理察·朗(Richard Long)和漢密斯·富爾頓(Hamish Fulton)「行走藝術」的研究,到陸續收集來關於再現朝聖之路的攝影作品,再到大量的文本閱讀,我所關注的重點在於考察圖像是否能夠將朝聖之路這一特別地理區域的時間和空間概念抽離出來,從而構建集體記憶的樣本。
  • 心懷一顆朝聖的心——《一個人的朝聖》書評
    讀完《一個人的朝聖》,感謝哈羅德安靜而勇敢的陪伴。人生,通常會在夢裡、詩裡、神話裡、童話裡、美景裡得到拯救,而在現實中得到扼殺。現實會讓人病痛和傷痕累累,但這本書,可以啟迪心靈,會讓人修復。這趟旅程,穿越自我,走過現代社會百態,跨越時間和地理風景,達到了一個令人難以承受的動人結局。正是英國資深劇作家蕾秋·喬伊斯著的處女作《一個人的朝聖》帶你領略了不一樣的人生。
  • 西班牙朝聖之路建築文藝旅行(第三期)丨AC知旅
    —— 海明威一生縱酒、酷愛漁獵、追求冒險並充滿個人英雄主義理想的海明威,對西班牙情有獨鍾,這份長達20年的熱愛就始於1923年的7月,奔牛節。奔牛節每年7月7日於潘普洛納舉行,西語稱聖費爾明節(San Fermin),意指當地的保護神。
  • 聖雅各朝聖之路
    而如果你在歐洲尋找一次遠離塵囂、回歸本真的旅途,你不妨選擇這樣的一條朝聖之路——聖雅各之路。歷史西班牙加利西亞的首府聖地牙哥- 德孔波斯特拉古城Santiago de Compostela是中世紀最重要的天主教朝聖地之一,與羅馬、耶路撒冷齊名。
  • 朝聖之路
    就這樣,兒子去走朝聖之路,卻死在了庇里牛斯山。 父親去取兒子的屍首,看到兒子行李箱裡自己的照片,看著成群結隊的朝聖者,他決定帶著兒子的骨灰走完朝聖之路。 數不清的人帶著各自的目的,走在這條路上。Tom只是為了走,為了完成兒子的心願。出發前,導師說,「沒有人走上這條路是因為偶然,你走這條路,只能是為了你自己。」
  • 朝聖之路上的「公雞教堂」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西班牙北部拉裡奧哈有個小鎮,叫做Santo Domingo de LaCalzada,是去往聖地牙哥朝聖路上的經典一站但是西班牙的聖地牙哥,很有意義,非常有意義,即使在全世界這麼多「亞哥」互相衝突的時候,它仍舊獨樹一幟。
  • 聖地牙哥朝聖之路
    然而,此行的目的並不僅僅是單純地去體驗朝聖之旅,它還為我的攝影創作提供了實踐的語境。從早期針對英國觀念藝術家理察·朗(Richard Long)和漢密斯·富爾頓(Hamish Fulton)「行走藝術」的研究,到陸續收集來關於再現朝聖之路的攝影作品,再到大量的文本閱讀,我所關注的重點在於考察圖像是否能夠將朝聖之路這一特別地理區域的時間和空間概念抽離出來,從而構建集體記憶的樣本。
  • 《一個人的朝聖》|你一直都是一個人
    他不過是個退休老人,收到了一封信,為了一個願望而上路,如此而已《一個人的朝聖》,是中文譯名。原書英文名為《The unlikely pilgrimage of Harold Fry》,意為哈羅德•弗萊不可能的朝聖之旅,直白,而總括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