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嵐山陸續的下了幾場雨
但是
並沒有給我們帶來多少清涼
好在最近幾天多雲天氣比較多
熱肯定還是會熱
相比被大太陽烤tu lu pi
小編還是想多來點這樣的多雲陰天下雨天。。
從5號開始
30多度的高溫的天氣會一直持續
10天半個月
今年比常年更熱?這不是錯覺。據統計,今年7月我國大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遼寧、吉林、重慶、山東、河南等地偏高2℃以上。東北等多地氣溫破當地歷史極值,重慶連續7天40℃+,湖北甚至出現1961年以來同期第二強高溫過程,化身熱力「狂魔」。氣象學上將日最高溫≥35℃定義為「高溫日」,7月中旬以來我國高溫超長待機,超20省(市、區)酷熱難耐,多地氣溫突破當地歷史極值。
為何今年夏天如此熱?
氣象專家這樣說:今年夏天,由於北極冷空氣南下勢力偏弱,加之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位置異常偏北、強度強,平均強度為常年同期2倍以上,在其控制下,易出現高溫悶熱天氣。
為什麼氣象部門報的氣溫比實際感受到的低?
看看這張圖你就明白了!
省氣象部門預計,這波高溫持續影響我國中東部,將持續到8月10日左右。這段時間,包括山東內陸地區在內,夜間溫度也在28℃左右,堪稱是晝夜不停熱。
天氣熱,你是不是也只想
躺在家裡吹空調,
喝冰鎮飲料、洗冷水澡?
稍等!
這些招數可能使你陷入防暑誤區,
暫時的清涼愜意卻伴隨著健康受損。
那麼,以下這些防暑誤區你中了幾個?
許多人認為高溫天氣裡,只有在室外的人才會中暑,自己只要待在室內就不會中暑。其實中暑有兩個條件,一是溫度高於32℃,另一個是溼度大於60%。如果房間不注意通風,悶熱潮溼,同樣可能引起中暑。
建議:保持屋內空氣流通,適當開空調或風扇。
夏天氣溫高,人體出汗較多,消耗也大,易疲乏。如果再不斷的喝啤酒,由酒精造成的「熱乎乎」的感覺會不斷持續,口渴出汗現象將更加厲害,反而會降低人的思維能力和工作效率。
同時,多喝啤酒使患痛風的危險增加。尤其是大量飲用冰鎮啤酒,會使腸胃溫度急速下降,造成生理功能失調,並影響消化功能,嚴重時甚至會引發痙攣性腹痛和腹瀉。
建議:飲啤酒也要適量,冰鎮啤酒最好別喝。
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毛孔都處於張開的狀態,一旦有冷水入侵,會使全身毛孔迅速閉合,使得熱量不能散發而滯留體內,還有可能刺激關節部位,從而引發各種疾病。
建議:洗熱水澡雖會多出汗,但能使毛細血管擴張,有利於機體排熱。夏天該出汗時出汗,這才是符合自然規律和人體節律的方式。
冰鎮飲料雖會帶來暫時的舒適感,但大量飲用,會導致毛孔宣洩不暢,機體散熱困難,餘熱蓄積,極易引發中暑;同時大量冷飲進入體內,很容易刺激胃腸道,極易造成痙攣性疼痛,甚至腹痛、腹瀉。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來說,喝冰水、冰鎮飲料還可能引起腦血管痙攣,引發心絞痛等。
建議:可適當飲用熱茶,消暑解渴、清熱涼身。
腳底的汗腺較為發達,出汗多時如果突然用涼水洗腳,腳的感受神經末梢受涼水刺激後,可能會導致血管舒張功能失調,誘發肢端動脈痙攣,引發一系列疾病,如紅斑性肢痛、關節炎和風溼病等。
建議:夏季睡前用熱水洗腳、泡腳,雖然當時感覺熱,但事後會帶來涼意和舒適。
炎熱的夏季,長時間使用空調、涼風勁吹,體弱者不僅容易發生「空調病」,也極易面癱。這主要是因面部神經的血管受風寒發生痙攣,導致神經組織缺血、水腫,受壓迫而致病,導致患者無法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有的還口眼歪斜。
建議:空調溫度不宜過低,使用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與外界氣溫相差過大;房間內要保持清潔衛生。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群體,尤其是老年人和關節痛患者,不要長期呆在空調屋裡,入睡後最好關空調。
靠猛吃冰西瓜來降溫,不僅不消暑,反而還會傷害脾胃甚至中暑。因為進食後人體局部溫度快速下降,身體無法快速適應,熱量不容易散出體外。兒童消化機能較差,食用西瓜還會引起厭食、嘔吐、腹瀉等症狀。
建議:西瓜不宜冷藏後再吃,最好是現買現吃。如果買回的西瓜溫度較高,需要放冰箱降溫,西瓜在冰箱裡的時間也不應超過兩小時。
不愛體育鍛鍊的人,越是怕熱越覺得熱,越不活動,長期如此機體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就越差,反而更容易中暑。
建議:提高熱耐受能力的最佳方法是進行適度耐熱鍛鍊,以達到適應更高溫度環境的目的。
一般來說,衣服覆蓋面積越小,身體散熱也越快,因而愈覺得涼爽。但研究表明,赤膊只在皮膚溫度高於環境溫度時,才能通過增加皮膚的輻射、傳導散熱起到降溫的作用。而盛夏酷暑之日,氣溫一般都接近或超過37°C,皮膚不但不能散熱反而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因而夏季赤膊會感覺更熱。
建議:天氣越炎熱,越不應赤膊,女性也不要穿過短的裙子、短褲或吊帶。
很多人認為太陽鏡顏色越深越能保護眼睛,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鏡片顏色過深會嚴重影響能見度,眼睛因看東西吃力容易受到損傷。
建議:夏季選擇太陽鏡,鏡片應能穿過30%的可見光線,以灰色、茶色或黃色為最佳,這樣,不但可抵禦紫外線照射,而且視物清晰度最佳,透視外界物體顏色變化也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