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針,不吃藥,滿足糖尿病患者康復夢想」,這是一家糖尿病治療儀公司的宣傳語。目前多種品牌的糖尿病治療儀通過各種渠道銷售,這些治療儀是否真的像宣傳的那樣有效?請關注
糖尿病又被稱為「21世紀的災難」,如果不加以良好控制則會引發多種併發症。為此,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目前,針對糖尿病的治療,坊間流傳著多種品牌的糖尿病治療儀,但是糖尿病治療儀是否有效?人們又該如何科學看待糖尿病呢?
治療儀神效遭質疑
為了解糖尿病治療儀的情況,筆者致電了一家售賣糖尿病治療儀的公司。當筆者對治療儀的效果表示懷疑時,該公司員工表示「沒必要擔心效果」,保證療效,並表示使用該儀器一周左右併發症方面便會發生明顯改善,10天後便可出現血糖下降現象,患者最快3個月便可停藥。在該公司的網頁上有這樣的宣傳語:不打針,不吃藥,滿足糖尿病患者康復夢想。
此後,筆者又搜索了多個品牌糖尿病治療儀的信息,發現還有其他品牌治療儀也宣稱有類似的「神奇」療效:適用範圍廣,效果顯著,採用國際領先的電子技術等。
為確定糖尿病治療儀的效果,筆者撥打了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協會的便民諮詢熱線,對方表示沒有聽說過有儀器能夠治療糖尿病,並強調患者需要在諮詢主治醫生的前提下謹慎購買。
對此,科學松鼠會成員、現供職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糖尿病肥胖及代謝研究所的研究助理教授李長紅博士則表示,很多自稱可以治療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儀器通常沒有具體的研究做基礎,沒有大規模雙盲隨機的臨床觀察,是沒有科學根據的欺詐行為。對於自稱可用「奇特」方法治癒糖尿病的人,李長紅認為他們缺乏科學數據的支持。
此外,《糖尿病周刊》和《心腦血管周刊》副總編蔡曉峰也表示這些儀器無效,建議不要購買和使用。
糖尿病治療沒有「捷徑」
在糖尿病治療儀的宣傳信息中,很多都表示適用於Ⅰ型、Ⅱ型糖尿病及其併發症,聲稱通過使用該儀器,在很短時間可以實現「擺脫藥物」、甚至「徹底治癒」的療效。那麼,目前,在糖尿病的治療方面,是否存在糖尿病治療儀聲稱的這種適用範圍廣泛而且療效顯著的治療手段呢?
實際上,目前,糖尿病的治療領域尚不存在「萬能良藥」。一般說來,胰島素、二甲雙胍等藥物可適用於Ⅰ型和Ⅱ型糖尿病,但不包括一些特殊類型的糖尿病。
幹細胞治療、減重手術治療是目前比較前沿的糖尿病療法,但蔡曉峰表示前者還處於臨床試驗階段,後者雖然在國內已處於臨床階段,但長期效果與風險有待評估,而且該療法一般只適用於嚴重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至於說針對兩種類型糖尿病及其併發症均有效的藥物或療法,上述專家均未提及。
對於糖尿病的治療,目前最重要、最基礎的方法是飲食控制和體力活動,使得身體恢復到能量平衡的狀態,減少胰島的負擔,在此基礎上採用口服藥或者胰島素注射這樣的藥物治療。嚴格意義上說,糖尿病目前還無法治癒。
對此,李長紅表示,針對Ⅰ型糖尿病,胰島移植近幾年已經取得顯著效果,一些病人在接受了胰島移植後可以完全擺脫注射胰島素,但和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一樣,接受胰島移植的人也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劑。對於Ⅱ型糖尿病人,李長紅強調,依靠健康的生活習慣,一些輕型病人不用藥物治療血糖也能保持在正常範圍,但這不能說是治癒了,因為病變已經發生,機體還是不能應付過多的熱量攝入。
健康生活遠離糖尿病
李長紅介紹,目前,美國腎功能衰竭需要透析的人,大約70%是糖尿病患者,這個問題在中國也逐漸顯現出來。他預測今後心腦血管疾病、失明、截肢、腎功能衰竭的病人將大部分是糖尿病人,應付這些疾病將佔據大部分的健康開支。
雖然糖尿病總是被描述為有典型的「三多一少」吃的多,尿的多,喝的多,體重減少的症狀,但現在很多患者沒有這些症狀,僅僅表現出疲乏等很不典型的症狀,對自己這方面健康存有疑慮的人,可以通過簡單的血糖檢測進行診斷。》》四大生活要素幫你遠離糖尿病
除了定期體檢,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於預防糖尿病也很有效。李長紅建議大家,要少吃多動,多吃蔬菜水果,減少油膩食物的攝入,以達到減少熱量攝入、增加其消耗的目的。同時,「體力活動的增加還能提高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此外,準媽媽們也有患妊娠糖尿病的風險,雖然妊娠糖尿病會伴隨著嬰兒的出生而痊癒,但是患該病會增加產科感染率、畸胎兒發生率等風險,需要慎重對待,故而孕期定期體檢時需要檢測血糖。根據李長紅提供的信息,孕婦在妊娠期間吃的多、吃的好、運動少會增加患該類糖尿病的風險,目前已有一些研究支持這樣的說法,即在懷孕前和懷孕期間運動較多的女性,患妊娠糖尿病的機會會少很多。》》視頻:孕期隱患妊娠期糖尿病
視頻推薦:《健康大學堂》糖尿病人應該怎樣科學飲食
相關閱讀:
醫療器械「吹牛」被曝光 眼部冰貼違規條數列前茅
藥監局發布《2011年第四期醫療器械廣告監測結果的公告》。公告稱,藥監局對27家電視媒體及16家報紙類媒體發布的醫療器械廣告進行了監測。其中,違規發布的醫療器械廣告142次,主要「陣地」為報紙類媒體,涉及23種醫療器械產品。違規原因是含有功效斷言及療效保證、利用患者形象作證明等內容……[詳細]
糖尿病的魔爪已伸向年輕人 3類病症害健康
你每天坐在椅子上、盯著螢幕,不是工作、上網、就是看電視,動也不動地數十個小時,不但缺乏運動、飲食不均,甚至休息時間也是顛三倒四?你有超重的問題!體重大於理想體重的120%,或體質指數BMI質大於或等於27(kg/m2),這些都很可能讓你成為糖尿病的高危險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