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是體內血尿酸值升高引起的疾病,有「第四高」一稱。
很多人都不了解高尿酸,但都聽說過痛風,痛風又叫痛風性關節炎,疼起來關節像被螞蟻在咬,又像是在被火燒。
高尿酸引起痛風是因為尿酸值升高一定程度,會有尿酸鹽結晶析出,它們很容易沉澱在關節處,進而誘發關節炎症,外在表現就是關節疼痛、紅腫、變形。
急診走廊,37歲的胡先生被擔架抬著匆匆過去,只見他手捂膝蓋,疼的齜牙咧嘴,滿頭是汗。
經診斷,胡先生尿酸760μmol/L,CT顯示雙腎萎縮,並發腎衰竭,而膝蓋疼痛正是高尿酸引起的痛風。
據了解,半年前胡先生體檢查出了尿酸偏高,醫生也曾多次囑咐:多喝水,多運動,減少嘌呤攝入。
胡先生回家之後嚴格控制自己,還專門了解了高嘌呤食物,嘌呤含量高的食物一律不吃,但胡先生有個習慣,不愛喝水。
將醫生的囑咐和自己的習慣折中,胡先生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以飲料代替水,半年來,胡先生家中沒有斷過飲料,沒事就喝。
就在昨天,他剛剛起床,突然感覺膝蓋火燒一樣疼,妻子趕緊打了120。
醫生怒斥:怎能把它當水喝!鐵打的腎也扛不住啊
市面上大多數飲料濃度高於體液,屬於高滲透壓液體,雖然好喝,但喝太多卻會導致水分大量流失。
正常的排尿會帶出一部分尿酸,但上述水分流失是惡性的,會抑制尿酸的排出,進而造成體內尿酸濃度升高。
飲料中富含的果糖還會刺激腺嘌呤核苷酸分解,進而生成更多的嘌呤,最終轉化成尿酸。
提醒:除痛風外,尿酸升高,身體還會有2個明顯表現,佔一個也要引起重視
1、排尿困難
尿液是我們的身體排洩代謝毒素的主要途徑,若出現排尿困難、無尿或是少尿,這很可能是高尿酸引起的。
尿酸升高,析出的尿酸鹽結晶很容易沉澱於腎盂、尿道、腎小管等,這會對正常的排尿造成一定的影響,嚴重的還會導致排尿困難。
需要注意的是,尿液無法及時排出,腎臟會對其進行二次吸收,這會增加體內毒素的積累,對腎臟造成傷害,長期這樣還有並發尿毒症的風險。
2、尿液渾濁
高尿酸的另一典型表現是尿液中沉澱物增多。
這是因為析出的膽汁酸鹽會被尿液帶出體外一部分,其表現就是尿液渾濁。
高尿酸最終傷害的是我們的腎臟,而尿液渾濁就是腎臟受損的特徵,若出現此類症狀,應引起重視,及時檢查腎功能。
控制尿酸,預防併發症,要從生活習慣著手,做到「1多2少」
「1多」——多喝茶
及時補充身體所需水分可以將尿酸稀釋,從而促進尿酸的排出。
尿酸不穩,多喝菊花茶。
菊花品種較多,古懷慶府(今河南焦作)一帶盛產的懷菊是最好的,雲臺冰菊是懷菊亞種,它還有「降酸貴族」的美稱。
雲臺冰菊裡有非常豐富的膽鹼、菊甙、類黃酮等成分,對降尿酸大有好處。
研究表明:人體尿酸代謝的過程中,菊甙、膽鹼是必需成分,及時補充這兩個成分,可以起到抑制尿酸生成、減少尿酸鹽析出、促進其溶解的作用,進而達到降低尿酸、保護腎臟的目的、
類黃酮也是身體中的必需成分,它可以抑制高尿酸對腎臟的危害,進而起到預防併發症的作用。
尿酸高,早起、睡前常喝,即可滿足人體的需要
「2少」——減少高嘌呤食物、酒類的攝入
1、少吃高嘌呤食物
正所謂「海鮮就啤酒,痛風跟著走」。
嘌呤在體內會最終轉化呈尿酸,尿酸高,要嚴格控制嘌呤的攝入,少吃或不吃高嘌呤食物。
如:動物內臟、海產品、火腿等,高尿酸患者要遠離。
2、少喝酒
體內嘌呤代謝紊亂是導致高尿酸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大量喝酒,酒精會加速尿酸生成,還會產生更多酮體和乳酸,它們在體內含量上升,對尿酸的代謝和排出會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小知識:
什麼範圍內的尿酸值是正常的?
成年的男性149-416μmol/L,女性89-357μmol/L屬於正常的尿酸值範圍。
大於這個最高值,就可以被診斷為高尿酸症。
此外,尿酸鹽的飽和度是420μmol/L,大於這個值,就會有尿酸鹽晶體析出,進而傷害肝臟。
參考文獻:
50例痛風患者臨床觀察——高尿酸防治新觀點.醫學雜誌.20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