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公湖神奇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歷史?讓印度人看著水,卻沒有水喝

2021-01-09 騰訊網

班公湖是神奇的,湖面積為604平方公裡,我境內有413平方公裡,約三分之二,為湖東部、中部;克什米爾境內191平方公裡,約三分之一,為湖西部。我境內東部的為淡水,中部為半鹹水;西部為鹹水。因有淡水和鹹水的區分,湖中的景觀亦不同,我境內鳶飛魚躍、生機盎然,克什米爾境內一片死寂,死氣沉沉。

班公湖也是不神奇的,呈東西走向,最大水深為41米,平均水深5米,南北平均寬度僅為4公裡,是一條典型的河道型湖泊。因為兩條最大水源麻嘎藏布和多瑪曲均由湖的東部匯入,淡水來源充分,補給量大於蒸發量,使湖體東段為淡水湖;而中段和西段淡水補給量銳減,加以中段湖體最窄處只有100-150米寬,湖水在東西方向上的交替不暢,東部淡水很難持續向西補充,使西部湖水蒸發量大於補給量,變成鹹水湖。因此,班公湖東淡西鹹很科學。

神奇或不神奇的班公湖就其本身的自然地理而言,對印度多少有些「不歡迎」。這是一個非常要命的問題,按照正常的需求,一個人每天需要3升的飲用水,不包括洗漱等。如果印度在班公湖地區的人數有1000人的話,意味著每天至少需要3000升的飲用水,這在交通便利的現代社會已經不是問題,輕而易舉就能完成,但在雪域高原、在冬天就是個事情了。

班公湖地區在冬季最冷的時候能達到零下45-50度,甚至更冷,即使能解決這些水在運送途中不變成冰的問題,也很難保證這些水在儲存下來不變成冰的問題。更何況即使在大雪封山的情況下能解決運輸的問題,可通過空中的方式,但也很難做到每日的運送。

這就是說,除了運輸的問題還有儲備的問題,得有一定的水源儲備空間,還得使水在一段時間內不變質。後勤保障的難度在此已顯而易見——坦克汽車等武器可以喝鹹水,人除洗漱甚至包括洗漱也可以用鹹水,但飲用就不行了。水是生命之源,人必須飲用淡水,用鹹水一天兩天可以,長時間一定是會出問題的。對於印度來說,水的問題不僅僅是能不能運到的問題,還在於怎樣將水儲存下來,人們隨時飲用,需要運輸與儲備二者並舉。

在歷史上,印度更多是一個地理的概念,即南亞次大陸,又稱印巴次大陸,是喜馬拉雅山脈以南的一大片半島形的陸地,為亞洲大陸的南延部分。因為這一區域受喜馬拉雅山阻隔,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但面積又小於通常意義上的大陸,所以稱為「次大陸」。這就是古代印度即南亞次大陸的地理概念,是一個小國林立的區域,而非在民族文化等等領域形成的一個統一的國家。所以,也便形成了今天這一區域的國家構成,印度、印度河以東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和不丹位處大陸地殼上;島國斯裡蘭卡位處大陸架;島國馬爾地夫位處海洋地殼。

印度成為南亞次大陸舉足輕重的政治力量,與其國土面積不無關係。它是該地區的最大國家,約佔四分之三的土地印度擁有該地區最龐大的人口,大約是其餘六國人口總和的三倍。1858年後,印度進入由英政府直接統治的時代。英屬印度分為13個省,另外約有700個由印度王公統治的土邦在英國嚴密監督下存在著,這些土邦佔整個印度面積的40%(有些省裡也有土邦)。

在此之前,印度勢力從未越過喜馬拉雅山脈。647年,唐朝派王玄策出使天竺(印度),四天竺國王多派使者帶著財物來,準備與王玄策一起到唐朝朝貢,但很不湊巧地遇到了中天竺王尸羅逸多死,國中大亂。王玄策「挺身奔吐蕃西鄙,檄召鄰國兵」,得到1200吐蕃兵、7000泥婆羅(今尼泊爾)騎兵,掃平了天竺內亂。其後,吐蕃將勢力範圍延伸到恆河流域,並在恆河北岸修建鐵柱,立碑與天竺為界,標明恆河北岸屬於吐蕃領土。歷史上把這叫「立柱恆河」,此種局面持續了上百年之久。

英殖民印度後,英人以印度為根據地,為在亞洲遏制俄國的擴張,一些英國官員開始致力於西北方向擴展英屬印度的疆域。1947年,英屬印度解體,誕生印度聯邦和巴基斯坦自治領兩個新國家,印度人繼承英國在錫金的地位,1949年派軍隊入侵錫金,1975年將錫金併入印度。這期間,不但延續了英殖民時期向西北方的擴張,也引發了在其西北方與諸多國家的領土爭端。而這也許是班公湖的鹹水從歷史的層面對印度給出的另外一個「不歡迎」,如果說,把班公湖可以理解為「神奇」的話,這才是它的神奇之處。

歷史上,印度向其西北方的擴張,一直打著怕被「鄰國關上水龍頭」的口號。但實際上,青藏高原的水源對於印度來說並不十分重要,由於喜馬拉雅山脈強勢阻擋,印度北部的降水要遠大於南部,當地農民幾乎不用河水的澆灌就能完成種植,並不存在乾旱少雨的問題。

從青藏高原流向南亞的河流主要有印度河、恆河和雅魯藏布江。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農業灌溉水源。但在印巴分治時,印度人同樣取得了河水的使用權,巴基斯坦需要用水多少,還需要與印度人協商,其水源對印度農業生產來說基本沒有用處。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注入孟加拉灣,流經地區為印度、孟加拉國,養育著印度高度密集的人口。但因為是印度人心中的「聖河」,河水受到高度汙染。雅魯藏布江進入印度阿薩姆邦改稱布拉馬普特拉河;進入孟加拉國以後稱為賈木納河,在孟加拉國境內與恆河相匯,最後注入孟加拉灣。我國境內的水源只是這條河的一小部分,對於印度的影響幾乎是微乎其微,倒是孟加拉國離不開它。

所以,印度怕被「鄰國關上水龍頭」的口號僅僅是一個幌子,作為鄰居其「不安分」心態才是真的。而在其國內不缺水的印度人,在班公湖的西邊缺水也是真的。僅就這一點,不管是就歷史還是地理而言,在班公湖地區,印度與我比起來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相關焦點

  • 班公湖:中國和印度都有控制,可是印度人在此卻沒水喝,一直喊渴
    文/仗劍走天涯班公湖:中國和印度都有控制,可是印度人在此卻沒水喝,一直喊渴!水是生命之源,是貫穿整個人類所發展的始終。在世界歷史上就有的非常著名的愛琴海流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塞納河流域等等。這都無不證明了水源在人類發展中的一個重要性。班公湖由中國控制2/3,印度控制1/3,可是印度人卻抱怨沒有水喝,一直喊渴,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從班公湖的走向上來看,班公湖是處於呈東西走向狹長地分布在高原之上的。並且非常的神奇,湖水是東淡西鹹的這種形式。
  • 班公湖有靈?中國人在的地方植被茂盛,印度人卻連湖水都喝不得
    我們國家地域遼闊,風光迷人,在我們中華大地上有數不完的奇妙景色,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地方,名叫「班公湖」,是位於中國和印度中間的一處地方。這裡的海拔較高,有四千兩百多米,而這裡的山水風光未遭到開發汙染,有著純天然的清美,非常值得一看。
  • 如果印度人請你喝恆河水會發生什麼?
    恆河歷史悠久,孕育了文明古國,因此在印度人心中,這條河有著很高的地位,認為它是「聖河」。因為印度人的信仰和諸多原因,河水非常髒,但印度人喝卻沒事,並沒有生病,導遊說出了真相。為什麼小編認為喝恆河水會生病呢?自然跟這條河的汙染情況有關了,印度本身的衛生條件就比較差,飲用水質量也不達標,因此很多外國人到印度遊玩,只是喝了自來水,就會生病,但恆河可比自來水可怕多了。
  • 縱橫全歷史|重汙染的恆河水,印度人為什麼還能一口悶?
    印度這個曾經的文明古國,總是有太多東西讓人哭笑不得:把國慶節辦得像馬戲團、火車上掛滿了人、牛大搖大擺地在街上散步……當然最神奇還是,喝一碗混雜著工業廢水、動物糞便、人畜屍體的恆河水!在他們眼中,外地人喝恆河水病倒的新聞,完全是小case;見到河裡漂浮的垃圾、屍體,還能淡定地將恆河水當作日常用水,甚至還有人帶著小孩到河裡洗禮。究竟是怎樣的神秘力量,練就了當地人的重口味?其實,這與恆河衍生出來的恆河文化密切相關。
  • 為什麼印度人喝恆河水卻沒生病?看看真相到底是什麼?
    恆河是印度的母親河有著非常悠久的文化歷史,還孕育了古印度文明古國所以在印度人的眼中,恆河就是一條聖河因為印度教的信仰問題,所以印度人認為恆河可以洗去畢生罪孽,因此常常在河水中洗澡,此外他們為了讓死去的親人也洗去罪孽,會將骨灰撒在河中,甚至有人直接將屍體和葬禮用品等全部丟入河中任其自由漂流
  • 印度恆河水有多髒:上萬屍體 劇毒 病菌,印度人喝了為啥沒死
    恆河歷史悠久,孕育了文明古國,因此在印度人心中,這條河有著很高的地位,認為它是「聖河」。,但印度人喝卻沒事,並沒有生病,導遊說出了真相。為什麼認為喝恆河水會生病呢?自然跟這條河的汙染情況有關了,印度本身的衛生條件就比較差,飲用水質量也不達標,因此很多外國人到印度遊玩,只是喝了自來水,就會生病,但恆河可比自來水可怕多了。因為信仰原因,印度人認為,恆河可以洗去畢生罪孽,因此常常在河水中洗澡。此外他們為了讓死去的親人也洗去罪孽,會將骨灰撒在河中。
  • 5元一瓶的印度「恆河水」,銷往中國會如何?印度人:搶購一空
    印度,這個「神奇」的國家,在歷史的長河中,他們似乎並沒有被其他國家的變化所影響,還是固執地堅守著自己的一套文化信仰,雖然信仰值得人尊敬,但是固執卻不是一件好事情。印度是一個兩極分化非常嚴重的國家,雖然他們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但是因為嚴重的窮富分化,窮人的生活質量和水平永遠都處於一個非常落後的地位。印度的窮人區就是一個非常落後的存在,你的出生決定了一切。
  • 為什麼恆河水那麼髒,印度人還認為是聖河,喝了恆河水不會生病?
    印度人也不是天天喝恆河水,只是偶爾朝聖去喝一次呀!恆河流域就那麼點,還主要是在北印。一般人哪裡有這「福氣」天天去喝恆河水呀。問題中舉例的圖片,分明都是在聖地,人們去喝一點點聖水,來清洗自己的罪業。想必偶爾喝一次,應該也沒太大的問題吧......
  • 恆河水垃圾成堆、漂死屍,印度人喝了卻無事!導遊:換你也一樣
    今天我們要聊的是關於印度人喝水的問題,在印度有一條河叫做恆河,不過這條河裡的水特別髒,而且水面上漂浮著很多垃圾,甚至有時候還能看見死屍漂浮在上面。可是印度人且都在喝這條河的河水,並且不加工直接喝。可能我們會想這麼髒的河水真的能喝嗎? 難道他們喝了都不會生病嗎?
  • 印度人喝了恆河水真的一點兒事也沒有?人均壽命比我國低10多歲!
    印度人喝了恆河水真的一點兒事也沒有?人均壽命比我國低10多歲!恆河水對於印度人而言是一種信仰,在他們的心裡,恆河是他們的聖母河,聖母河裡的水是對他們的一種恩賜。所以很多虔誠的人都會使用恆河裡的水。他們認為用了恆河水,可以平安無憂,甚至在每年一個特殊的時間裡喝一碗恆河水。但是這一條河裡的水參雜許多的垃圾還有腐蝕物 ,印度人直接飲用這條河裡的水,不會出現疾病等問題嗎?雖然大多數印度人們都飲用恆河水,但其實印度人們喝了這樣的水,身體健康是會出現問題。
  • 印度人十分困惑,喜愛美食的中國人,到印度後卻連恆河水都不敢喝
    然而有一位印度人卻感到了十分的不解,中國人基本上是「無所不吃」,為何卻連我們的聖河——恆河水,都不敢飲用呢?雖然中國廚師擁有著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雖然我們是真正的吃貨,但是也是有底線的吃貨,像恆河水這樣的東西我們還真是不敢喝的。對於印度的恆河水,大部分人應該都有所耳聞。畢竟這是印度人心目中的聖河,大部分的印度人從出生後就經常會在恆河之中沐浴,飲用恆河水,能夠起到祛除百病,消災解難的一個作用。對於恆河,印度人似乎有著近乎盲目的崇拜感。
  • 原來印度人為什麼喜歡喝恆河水而不生病?
    由於恆河水來源於「聖湖」,那麼恆河水也就是「聖水」了。無數印度教徒都會前往恆河沐浴並暢飲,以求消災祛病。雖然,恆河水質不盡如人意,但是在印度教教徒心中,那是「聖水」。印度教徒認為聖水流經的阿拉哈巴德、哈裡瓦、烏疆、和納錫四地最受神明庇護,在這裡可以洗去所有罪孽,獲得轉生機會。二、大壺節印度人對來生的渴望促成了大壺節的誕生。
  • 神奇的班公湖:中國一側是淡水湖,印度那邊卻是鹹水湖
    班公湖這裡高原氣候寒冷,七月飛雪,湖水一夜結冰現象也不足為奇,地理位置也比較特殊,也許你洗個澡的功夫,就出境了。神奇的班公湖位於中國西部邊境,位於中國和印度之間,海拔4240米。班公湖是一個典型的內陸湖泊。奇怪的是,中國控制的三分之二東部地區是淡水,印度控制大約三分之一的西部是鹹水區域。高原上的班公湖是中國最長的湖泊,從東到西綿延155公裡。
  • 神奇的班公湖:中國一側水草豐茂,印度那邊卻寸草不生
    神奇的班公湖位於中國西部邊境,位於中國和印度之間,海拔4240米。班公湖是一個典型的內陸湖泊。奇怪的是,中國控制的三分之二東部地區是淡水,印度控制大約三分之一的西部是鹹水區域。高原上的班公湖是中國最長的湖泊,從東到西綿延155公裡。在中國部分,它是淡水,而在印度部分主要是鹹水。從東到西,整個湖越變越鹹。
  • 印度人拒絕相信:班公湖中國一側水草豐茂,印度那邊卻寸草不生
    神奇的班公湖位於中國西部邊境,位於中國和印度之間,海拔4240米。班貢湖是一個典型的內陸湖泊。奇怪的是,中國控制的三分之二東部地區是淡水,印度控制大約三分之一的西部是鹹水區域。班公湖在群山之中  高原上的班公湖是中國最長的湖泊,從東到西綿延155公裡。
  • 印度人不理解,為何中國人「無所不吃」,卻不敢飲用恆河水?
    在遼闊的國土面積之上,擁有著眾多的美食,而且每個地區的美食都有著屬於自身的特色。例如重慶火鍋、長沙臭豆腐、武漢熱乾麵、柳州螺螄粉、天津狗不理、北京烤鴨等等。而且一些老外來中國旅遊,品嘗到各地不同的美食之後,紛紛被中國的美食所折服,直言想留在中國,怕回國後吃不到這麼好的美食了。
  • 印度人拒絕相信:班公湖萬隻水鳥青草鬱郁,印度那邊寸草不生
    這個年頭,能把黑說成白的估計也就印度人了。這不,前幾天有個印度網友因為班公湖的事兒,被人懟的說不出話來。班公湖也被稱為班公措,藏語的意思是「長脖子的天鵝」,也意味著這裡鳥類眾多,還有全球海拔最高的鳥島。
  • 喝了那麼髒的恆河水,為何印度人還好好的?原來真相是這樣
    在這條河裡骨灰與屍體經常可以看到,大家看了都避之不及,只有印度人對恆河水趨之若鶩。之前聯合國衛生組織對恆河水做檢查之後得出報告:恆河水裡的細菌含量是普通水質的800多倍,但是印度人卻老說幹了這碗恆河水,來世再做印度人,可想而知這碗恆河水喝下去,就算身體健康的人也得拉肚子吧?
  • 班公湖:中國控制70%,印度控制30%,兩邊情況大不同
    令人驚訝的是,它的湖水在東部是淡水,班公湖西邊是鹹水,恰好是我們控制的國家三分之二的地區在東部,而印度控制的三分之一的地區在西部。班公湖的水從東到西越來越鹹,因此印度另一邊的水變得鹹。受此影響,這裡的風景是獨特的,仲夏時分的藍天白雲和美麗的湖泊,以及印度另一端的寂靜。同時,在生活用水方面,兩國之間存在很大差異。我們這邊的湖水香甜,印度那邊又苦又苦。只能從後方輸送生活用水。
  • 神奇的班公湖,一半鹹水一半淡水,一國歡喜一國憂
    世界上有著大大小小的湖泊河流,在我們的印象中,水要麼都是鹹的要麼都是淡的,但是知道嗎,有一個湖泊就很特殊,它是一半鹹的一半淡水,我們一起去了解下吧!這個就是位於我國西藏和印度克什米爾交界的班公湖,它是高原上的內陸湖,雨後的班公湖就像一個美麗藍寶石,景色十分優美。班公湖呈東西走向,狹長型的分布在高原上。湖水是東淡西鹹,在我國的部分是淡水,靠近克什米爾的部分是鹹水為主,整個湖泊由東向西,水越來越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