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稱「上海1年發展,臺灣100年都難追」,臺主持人聽完一臉複雜

2020-12-14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上海1年(的發展),臺灣5年追不上」、「現在別說5年了,給(臺灣)100年可能都很難(追上)」……

9月28日,在臺灣的一檔網絡節目中,節目主持人、資深媒體人陳揮文現場電話連線了一位在大陸工作的臺商,談及兩岸的發展時,這位臺商說出了這些話,讓陳揮文聽完後一臉錯愕,表情複雜。

視頻截圖

當天,在這檔名叫「觀點·揮文看社會」的節目後半段,主持人陳揮文按照節目慣例,接聽來自觀眾們和聽眾們的電話。此時,一位網名叫做「冰山一角」的朋友打來了電話。

「冰山一角」介紹稱,自己是一名已在大陸工作13年的臺商,目前住在江蘇省崑山市花橋鎮,妻子是湖北人,兩個孩子目前也都在大陸上學。這位臺商直言,自己之所以打來電話,是因為擔心下一代,不知下一代的方向應該如何選。

聊天過程中,陳揮文希望臺商說一說兩岸的差別,為什麼這十幾年來兩岸差這麼多?

臺商則表示,別說是這十幾年,光是自己到大陸的第一天,恰逢上海正在建造世博會園區,他那時就感覺「上海1年(的發展),臺灣5年追不上」。聽到此處,陳揮文說道:「可是我們以前比他們好啊。」

「因為我自己本身是做工程的,我一到上海的浦東機場,走在他們的高速路上,我看到一整片的建築塔吊,這輩子沒看到過這麼多,上百個在我眼前,在臺灣根本看不到這麼多。」臺商說完這話後,陳揮文又補了一句:「我們(臺灣)就看到一個,呵呵呵。」

「啊?他們1年,我們5年追不上?」當陳揮文皺著眉頭再次確認臺商的說法時,這位臺商又表示,這只是他當年的想法,現在看到臺灣社會內耗成這樣,別說5年了,可能給個100年臺灣也很難追上

臺商說:「不是我唱衰(臺灣),我自己也很心疼,作為一個臺灣人,每一次回臺灣,看到臺灣有發展,但是很緩慢,而且有太多的意識形態。」

如今,這位臺商已在大陸成家立業,並在大陸買了房產。他在電話中透露,自己並沒有太大的意願想回臺灣,今後如果兩個孩子有競爭力在大陸闖,他和妻子會選擇支持,如果沒能力就回臺灣。

事實上,作為島內的資深媒體人,陳揮文也多次承認島內內鬥及內耗嚴重,節目中數次吐槽臺灣,認為臺當局「什麼都做不好」,為了選舉吵來吵去,格局太小,而臺灣的媒體也「不行」。

他批評民進黨不會「執政」,「但很會亂」,整天有「綠媒」配合帶風向:「一些羨慕『民主制度』的朋友可以看看我們臺灣的例子,非常負面,美國送給我們的『民主選舉制度』有很大的問題。」

在陳揮文以往的多期廣播節目中,也接到過臺民眾表達對大陸印象的電話,打電話的人所談的內容,也時常會讓陳揮文感到驚訝。

去年10月4日,陳揮文在在飛碟聯播網廣播節目中連線了一位聽眾,這位來自宜蘭、在臺北工作的林小姐近幾年常去大陸。在「深綠」家庭長大的林小姐覺得,「泉州、廈門比臺北好」、「去了才看到,原來人家的進步是我們臺灣跟不上的。」談話中,陳揮文全程「不敢置信臉」,並表示這讓他很想去泉州、廈門看看。

而在去年10月31日,陳揮文又在這檔廣播節目中接到一位臺灣宜蘭李大爺的電話,他如今人在廈門。李大爺說自己的父親曾是民進黨黨員,但如今父親卻「氣得要死」,「本來不想來廈門,後來他氣啊,我把他帶過來了」。

李大爺透露,父親看到民視、三立等綠媒就氣得要命,叫全家人不許看這些媒體。「那兩個臺啊,真的是教壞小孩子!報導亂七八糟,我們臺灣就是被這些媒體給搞壞的!」李大爺甚至表示,越是民進黨的,來大陸後越不想投民進黨,越想統一。

為什麼那位名叫「冰山一角」的臺商對兩岸發展會有這樣的想法?又為何許多「深綠」的臺灣民眾在來過大陸之後轉變了看法?此前,曾有一位大陸聽眾在陳揮文的節目留言區寫道:「說多了沒用,來大陸看看就知道,大陸人都不敢說了解大陸,發展太快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上海1年發展,臺灣100年都難追」,臺主持人聽完……
    「上海1年(的發展),臺灣5年追不上」、「現在別說5年了,給(臺灣)100年可能都很難(追上)」……9月28日,在臺灣地區的一檔網絡節目中,節目主持人、資深媒體人陳揮文現場電話連線了一位在大陸工作的臺商,談及兩岸的發展時,這位臺商說出了這些話
  • 「上海1年發展,臺灣100年都難追」,臺主持人聽完……
    「上海1年(的發展),臺灣5年追不上」、「現在別說5年了,給(臺灣)100年可能都很難(追上)」……9月28日,在臺灣地區的一檔網絡節目中,節目主持人、資深媒體人陳揮文現場電話連線了一位在大陸工作的臺商,談及兩岸的發展時,這位臺商說出了這些話
  • 臺商稱「上海1年發展給臺灣100年都難追上」,聽得臺灣主持人一臉複雜
    「上海1年的發展」,「別說5年了,給(臺灣)100年可能都很難(追上)」一位在大陸十三年的臺商在和臺灣節目《觀點》主持人連線時,不禁發出了這一感慨。聽得主持人表情一臉複雜……9月28日,在臺灣節目《觀點》上,主持人陳揮文隨機連線了一位聽眾:一位自稱來大陸13年、定居江蘇崑山的臺商。
  • 「上海1年發展,臺灣100年都難追上」,聽得臺灣主持人一臉複雜
    「上海1年的發展」,「別說5年了,給(臺灣)100年可能都很難(追上)」一位在大陸十三年的臺商在和臺灣節目《觀點》主持人連線時,不禁發出了這一感慨。聽得主持人表情一臉複雜......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來源:環視頻/喬炳新9月28日,在臺灣節目《觀點》上,主持人陳揮文隨機連線了一位聽眾:一位自稱來大陸13年
  • 「上海1年發展,臺灣100年都難追上」,臺灣主持人聽完……
    「上海1年的發展」,「別說5年了,給(臺灣)100年可能都很難(追上)」。一位在大陸十三年的臺商在和臺灣節目《觀點》主持人連線時,不禁發出了這一感慨。聽得主持人表情一臉複雜......來源:環視頻/喬炳新9月28日,在臺灣節目《觀點》上,主持人陳揮文隨機連線了一位聽眾:一位自稱來大陸13年、定居江蘇崑山的臺商。「上海進步1年的時間,臺灣5年都追不上。」在被主持人問及兩岸為什麼在十幾年的時間裡有這麼大的差距,這位臺商網友直言,在他13年前剛到大陸的第一天,就有了這一感嘆。
  • 臺商在臺媒講述大陸見聞「上海1年發展,給臺灣100年都難追上...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喬炳新】 「上海1年的發展」,「別說5年了,給(臺灣)100年可能都很難(追上)」一位在大陸十三年的臺商在和臺灣節目《觀點》主持人連線時,不禁發出了這一感慨。聽得主持人表情一臉複雜......
  • 臺商感慨:上海1年的發展速度,臺灣5年都追不上
    臺灣的"教育部"也暫停今年大陸各學歷層次畢業生赴臺升讀。從中可以看出,在民進黨當局的一系列操作下,兩岸交流正在遇到阻礙。古人云"一葉障目",如今的臺灣社會被意識形態蒙蔽了雙眼,變得越來越民粹主義,而整個社會也正是在這種氣氛中才會停滯不前。據臺灣媒體報導,近日在臺灣地區的一檔網絡節目中,節目主持人陳揮文現場電話連線了一位在大陸工作的臺商。
  • 2020年臺灣段子合集,笑死了!
    有嘉賓嘲諷:(臺當局)一心反「統戰」,實質上被「統戰」。每天都在聽這個歌,一直都在討論這件事,《我的祖國》以前一些臺灣人或許還不知道,現在2300萬人天天都在聽。一些臺灣民眾一聽,跑去一搜索,看到祖國河山那麼好,就蠻想去看的,就「突然被統戰了」。
  • 聽說你們要看2020年臺灣段子合集?安排!
    每天都在聽這個歌,一直都在討論這件事,《我的祖國》以前一些臺灣人或許還不知道,現在2300萬人天天都在聽。一些臺灣民眾一聽,跑去一搜索,看到祖國河山那麼好,就蠻想去看的,就「突然被統戰了」。「上海1年發展,臺灣100年都難追」,臺主持人表情複雜在臺灣地區的一檔網絡節目中,節目主持人、資深媒體人陳揮文現場電話連線了一位在大陸工作的臺商,網名叫「冰山一角」。
  • 2020年臺灣段子合集,笑死了!
    有嘉賓嘲諷:(臺當局)一心反「統戰」,實質上被「統戰」。每天都在聽這個歌,一直都在討論這件事,《我的祖國》以前一些臺灣人或許還不知道,現在2300萬人天天都在聽。一些臺灣民眾一聽,跑去一搜索,看到祖國河山那麼好,就蠻想去看的,就「突然被統戰了」。
  • 聽說你們要看2020年臺灣段子合集?安排!
    每天都在聽這個歌,一直都在討論這件事,《我的祖國》以前一些臺灣人或許還不知道,現在2300萬人天天都在聽。一些臺灣民眾一聽,跑去一搜索,看到祖國河山那麼好,就蠻想去看的,就「突然被統戰了」。「上海1年發展,臺灣100年都難追」,臺主持人表情複雜在臺灣地區的一檔網絡節目中,節目主持人、資深媒體人陳揮文現場電話連線了一位在大陸工作的臺商,網名叫「冰山一角」。
  • 爆笑段子不斷 臺灣媒體「名嘴」為何頻頻變身「歡樂喜劇人」?
    「臺灣不會再退讓了,大陸又不是臺灣的爸爸」 10月19日,親綠名嘴董立文在節目上老調重彈扮演「受害者」的角色,叫囂道「臺灣不會再退讓了,大陸又不是臺灣的爸爸……」 「上海1年發展,臺灣100年都難追」,臺主持人表情複雜
  • "意識形態"會拖累臺灣!江蘇臺商坦言:我擔心臺灣下一代未來
    在2019年的時候,福建省的總GDP達到了4.23萬億元,一舉反超臺灣,成為了大陸經濟發展崛起的象徵,而福建省的經濟增速更是高達7.6%。首次實現經濟總量趕超臺灣,對地處對臺前沿的福建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兩岸對峙年代,福建是海防前線,所以國家沒有給予相關政策進行扶持。
  • 臺商發展論壇:為臺商提供廣闊空間
    事實證明,兩岸同胞交流合作的意願真誠強烈,兩岸融合發展是兩岸互利共贏的必由之路。」全國臺聯副會長楊毅周說。  由全國臺聯、閩南師範大學共同主辦的第二屆臺商發展論壇近日在陝西銅川舉辦。100餘位臺商臺企代表、常住大陸臺胞青年、專家學者圍繞「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攜手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主題,共商融合發展大計,共謀合作共贏新篇。
  • 臺商上海茶聚稱感謝蔡英文,「誇」她是好老師
    據《中時電子報》1月9日報導,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時,民進黨蔡英文以689萬票,大勝國民黨的381萬票。回顧2017年以來的執政成績,幾位臺商上海茶聚時,一位從事AT產業的臺商邱先生語出驚人稱「2017年,我們倒要感謝蔡英文」,因為蔡英文當局的瞎折騰,暴政、亂政、無能和冷漠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並稱蔡英文是「好老師」,讓臺灣民眾看清了自己選出來的領導人是如何成為「最善於與民眾溝通的人」。
  • 臺商傳薪火,中國最強縣崑山30年沉浮錄
    1990年-2020年,從第一股臺資注入崑山經濟動脈,到一城一商相知、相濡、相依。如今,10萬臺商臺胞在崑山工作生活,佔崑山總人口十分之一以上。崑山臺商的故事已悄然走過30個年頭。而立之年,兩岸關係幾多風雨,崑山臺商何去何從?
  • 「31條惠臺措施」得到臺灣民眾認同 在大陸發展更有信心
    臺灣政論節目主持人黃智賢1日在貴州談及「31條惠臺措施」如是說。3月30日至4月1日,黃智賢到訪貴州,探訪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生態文明建設以及非遺文化保護與傳承,讓臺灣民眾了解真實的大陸。近年來,黃智賢走訪了大陸11個城市,包括深圳、上海、杭州、南京等地,通過電視節目給臺灣民眾介紹上海的移動快捷支付、杭州的阿里巴巴集團等,目的是讓臺灣民眾了解大陸的經濟發展和真實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