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遊戲王》第一部中,主角遊戲分為表、暗兩大人格。在大部分的時間,這兩個人格共同佔據著同一個身體,並一起參與了大大小小的決鬥比賽。不過,絕大部分的比賽都是由暗遊戲(即法老王)在獨自操作和支配。這也就導致了表遊戲自身的決鬥技術,進步的十分緩慢。更形象一點地講,表遊戲就像是襁褓中的嬰兒一樣。雖然有法老王為他遮風擋雨,但始終強大不起來。所謂獨立使人成長,表遊戲到底是悟透了這個道理。他在多瑪篇立誓訣別法老王,預示了最終的結局。
從第一集開始,法老王就以表遊戲的身份一次又一次地參加了決鬥比賽。不論是前期的羽蛾、孔雀舞、貝卡斯,還是中後期的貘良、海馬、馬利克等,清一色都是法老王打敗的。誠然,在這面對前前後後對手的過程裡面,表遊戲也給予了法老王一些幫助。不過大家也都看得出來,這些所謂的幫助無非只是給遊戲打打氣、加油之類,頂多只能算作精神上的鼓勵。而類似於決鬥技巧層面上的乾貨,表遊戲給予的法老王卻是少之又少。
有一說一,就這部動漫的決鬥比賽而言,精神上的幫助其實是可有可無的。看看隔壁的海馬,即便他在決鬥的時候沒有人給他加油助威,仍舊打出了一系列高質量的決鬥表演。換言之,表遊戲給予法老王的精神鼓勵並沒有太大的使用價值。說得通透一點,劇情之所以要增添這樣的戲份,無非就是渲染一下角色的情感罷了,本質上並不會對決鬥起決定性的影響。畢竟,作為一名決鬥者,實打實的技術才是最重要的。
那麼,表遊戲為何只給法老王提供精神上的幫助呢。他將對方視為自己的夥伴,直接為法老王提供最有價值的決鬥信息豈不是對夥伴的幫助更大?其實,並不會表遊戲不願意提供有價值的決鬥信息,是他根本沒有這個能力。因為,在表遊戲尚未和法老王分開之前,幾乎所有的決鬥都是法老王在打,表遊戲根本就沒有上場的機會。誠然,表遊戲在決鬥方面的天賦自小不錯。可要是一直不登場去實踐,再好的天賦都會給浪費掉了。好比是一把刀,即便再鋒利無比,長時間不去使用同樣也會生鏽。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多瑪篇法老王初拉斐爾打敗過後,表遊戲無論如何都要訣別法老王的根本原因。在常人看來,表遊戲之所以要離開法老王是因為後者不在乎怪獸性命而導致的。可實際上不是這樣的,表遊戲之所以這樣做,歸根結底是源於他自身的軟弱造成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表遊戲在內心裡始終還是心疼法老王的,可在眼見對方被拉斐爾打敗的時候,表遊戲心中那股想救卻又無能為力的心情就油然而生了。
所以,表遊戲才會用自己的靈魂代替法老王的靈魂,心甘情願地被奧利哈剛的力量給封印。一來可以拯救法老王的靈魂使其可以繼續探索三千年前的記憶,二來又可以憑此舉真正的訣別法老王。在劇中,表遊戲自此以後便開始獨立「生活」。在之後同暗貘良的決鬥當中,終於有了他真正意義上的個人決鬥。這場決鬥,表遊戲在不依靠任何人的力量下,獨自戰勝了實力強勁的暗貘良。雖然過程艱辛,但卻讓表遊戲迅速地成長和強大起來。
同時,也正是表遊戲訣別法老王后的獨立成長,直接預示了最終的結局。想必直到今天,仍舊有一大批小夥伴都還認為,法老王最終敗給表遊戲是因為「放水」的緣故所造成的吧?誠然,法老王在最終之戰中或多或少有一些漏鬥,但這都很片面。並且,法老王也承認了,是表遊戲看破了自己的心思,他輸得心服口服。
實際上,自打表遊戲訣別法老王開始獨立成長的那一刻起,就已經預示了法老王將會敗走的結局。因為表遊戲一直以法老王為目標,視其為自己想要超越的對象。再加上他自己本身就主角,天賦也不俗。更何況,法老王的大大小小的決鬥表遊戲也都置身其中,後者早已將前者的決鬥思路摸得十分透徹。而對於法老王來說,表遊戲卻是在離開他以後才成長起來的,對方有著怎樣的決鬥技能並不了解。既是如此,表遊戲一旦雕琢成型以後,超越法老王自然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