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神器」有哪些?
學會日常的生活垃圾分類後,有一些「神器」還能讓大家養成好習慣。小到垃圾桶,大到餐廚垃圾處理器,上海的市民已經為垃圾分類「考試」動足了腦筋。
僅垃圾桶,就開始了一場全民battle:有的市民就地取材,用夾子將垃圾桶改造成有多個分類的垃圾桶;有的市民直接購入了標註清晰、簡單明了的四色分類垃圾桶;有的市民做了功課,購買了懂得「乾濕分離」的垃圾桶,蓋子邊緣隱藏式的矽膠PP密封條防止臭味散發出來……
而對於溼垃圾的處理,很多「想偷懶」的人看中了廚房食物垃圾處理器,價位從1000元到4000元的都有。這個接在廚房下水道上的小設備能把餐廚垃圾打碎,通過下水道直接處理,不用再進行分類投放。
網上有個段子:上海一些小區的居民在扔垃圾時要經受志願者阿姨的靈魂拷問「你是什麼垃圾?」7月1日,也就是下周一,《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正式實施。大家平常的聊天內容、電商平臺的搜索框裡,「垃圾分類」也都成了熱門詞。如何才能做到正確地垃圾分類,快來了解這些秘籍和「神器」,以及注意事項~
收好這份官方垃圾分類指南及指引
第一步肯定是要知道如何正確地分垃圾。常見的生活垃圾有那麼多,哪些是幹垃圾,哪些是溼垃圾,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有害垃圾?具體操作起來,其實並不容易,就連小龍蝦、粽葉都需要想一想。
圖為網友總結的垃圾分類方法,未經官方認證
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網民們總結了一版簡潔易懂的方法——豬分類法,不過未經官方認證,官方的版本是《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南》。這份由上海市綠化市容局發布的指南詳細標註出主要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溼垃圾、幹垃圾,還有大件垃圾、裝修垃圾、電子廢棄物。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南》部分截圖
如果遇到化妝品、寵物糞便等官方指南上沒有明確規定又很難辨別的怎麼辦?這時候就需要參照《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引》,其中列舉了每種分類中常見的垃圾。比如,易拉罐、食品罐/桶、指甲剪、螺絲刀、電路板(主板、內存條)、充電寶、電線、插頭都屬於可回收垃圾;過期藥物、藥物膠囊、藥片、藥品內包裝、過期的指甲油、洗甲水等屬於有害垃圾;火鍋湯底(瀝乾後的固體廢棄物)、魚骨、碎骨、茶葉渣、咖啡渣、中藥藥渣、水果果肉、水果果皮等屬於溼垃圾;大骨頭、硬貝殼、硬果殼(椰子殼、榴槤殼、核桃殼、玉米衣、甘蔗皮)、硬果實(榴槤核、菠蘿蜜核)、貓砂等屬於幹垃圾。
圖為根據《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引》《上海市可回收物回收指導目錄(2019)》整理(來源:上觀新聞)
此外,市民也能在「上海發布」「綠色上海」等微信公眾號使用垃圾分類查詢工具。比如,打開「上海發布」微信公眾號,點擊「市政大廳」,再點擊該欄目內的「垃圾分類查詢」,在查詢框內輸入想要查詢的垃圾名稱,一般就能知道它屬於哪類垃圾。
圖為微信公眾號使用垃圾分類查詢工具截圖
注意!個人混投最高罰200元,垃圾不分類不收運
再次提醒下,如果不能做到垃圾分類,個人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罰200元,單位混裝混運,最高可罰5萬元;小區垃圾分類不符合相關要求,且限期整改不力,將被環衛作業單位拒收。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明確,如果個人將有害垃圾與可回收物、溼垃圾、幹垃圾混合投放,或者將溼垃圾與可回收物、幹垃圾混合投放的,由城管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罰款50元至200元。單位未將生活垃圾分別投放至相應收集容器的,由城管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處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罰款。
「不分類、不收運」也被寫入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如何判定小區的垃圾分類有沒有達標?《對不符合分類質量標準生活垃圾拒絕收運的操作規程(試行)》明確,在生活垃圾交付點擬交付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溼垃圾、幹垃圾等不同類別垃圾中,明顯混有其它類別生活垃圾,或混有建築垃圾、工業垃圾、醫療垃圾的,該類別分類垃圾即不符合分類標準。「判定人」則由收集、運輸單位作業人員擔任,由他們通過現場目測等方式來判定分類是否合格。
不過,並不是發現一次小區垃圾分類不合格就要拒絕收運。根據規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現場改正到位的,應當予以清運。在被要求改正的期限內(單位改正期限一般不超過3天;居住區一般不超過7天),不符合分類質量標準的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將不予收運;不符合標準的溼垃圾和幹垃圾,均暫時納入幹垃圾收運系統予以清運。(包永婷)
原標題:7月1日起滬強制垃圾分類 來了解下這些分類秘籍
責任編輯:鄭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