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旅遊缺少的是人文關懷

2021-12-25 易沃克旅遊

在5月11日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 。

據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普查的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達到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達到13.50%,人口老齡化的主要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老年人口數量龐大。

60歲及以上人口有2.6億人(65歲及以上人口1.9億人),有16個省老年人口超過500萬人,其中6個省超過1000萬。

二、老齡化進程明顯加快。

過去十年,60歲以上人口比重上升5.44%,與上個十年上升幅度增加明顯。

三、城鄉差異明顯。

全國鄉村60歲、65歲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別為23.81%、17.72%,比城鎮分別高出7.99%、6.61%。(年輕人外出工作增加,因此老年佔比較高)。

 

四、老年人口文化程度和壽命在提高 。


60歲及以上人口中,擁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669萬人,比2010年增加了2085萬人;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為13.90%,比十年前提高了4.98個百分點。

十年來,我國人口預期壽命也在持續提高,2020年,80歲及以上人口有3580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2.54%,比2010年增加了1485萬人,比重提高了0.98個百分點。

人口數據是決定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今後較長一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這既是挑戰也存在機遇。

人口老齡化促進了「銀髮經濟」發展,擴大了老年產品和服務消費,特別是60歲及以上人口中,60-69歲的低齡老年人口佔55.83%

大家知道,當前的旅遊市場特別是旅行社接待的團隊遊市場,主力軍就是老年,年輕一代,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和信息技術迭代,消費觀念與上一代有著明顯不同。 他們更熱衷於自由、獨立不受外界影響的旅遊,消費支出更是不同。這也意味著,旅行社的受眾將是那些低齡老人,他們因為歷史原因更希望能多走走多看看,同時由於步入老齡時代,客觀上更需要服務,更希望減少更多麻煩。這就對旅遊、旅行社未來的發展方向起到了推動作用,那些悲觀的認為旅行社無路可走,無事可做的論點得到糾偏。

人們出遊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特別是退休後的老年人,有了充裕的時間,而旅遊恰恰就是最需要時間來承擔。在現代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 出外旅遊更需要的是人文關懷,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其實就是線下旅行社發展的方向,為旅遊者提供人文關懷。

所謂的人文關懷,就是指旅行社要提升服務意識、服務水平,給遊客出遊提供更好更貼心的服務,尊重遊客,關心遊客、愛護遊客。這不僅僅是旅遊發展的要求,也是人類社會文明的標誌。

旅行社存在的價值就是服務,最初的旅行社也是因提高服務而起,因提供服務而生,服務是一種等價交換。旅遊費用中不僅包括各種資源的費用還有服務的費用,一個正常的旅遊團的團費中是交通費用、食宿費用、景區費用以及工作人員以及導遊提供服務的服務費用。旅行社生存的根基在於提供服務,獲取服務報酬。

而今天,更多的旅遊人忘記了旅行社的初衷,用所謂的新模式去解決新矛盾。結果導致的是旅行社的價值得不到體現,市場上的各種競爭不是服務品質的競爭而是價格的競爭。

隨著經濟發展,老齡人口的消費觀念也在轉變,不在是吃苦耐勞,省吃儉用去旅遊了,而是要以消費生活、享受生活為目的。

熱衷於所謂性價比(其實只是低價的代名詞而已)在逐漸退出主流市場,低齡老人更傾向於合理消費,理性消費。

在江蘇無錫,有一家旅行社積極轉型升級,聚集了一個有知識有文化的老年消費群體,通過各類不同形式的活動,利用融媒體的優勢,多方位推進,在去年疫情之下,依然取得了優異的業績。

在山東,一家旅行社專注於老年旅遊的開發,從吃住行等各方面以高標準服務於老年遊客,為他們量身定製產品,提供高標準的服務,用對待家人的心對待每一位客人,深得老年遊客喜愛。

在陝西西安,一家旅行社為老同學、老同事、老朋友、老戰友聚會設計旅遊行程,不再是走馬觀花式的觀光遊,而是以情為主題,深度遊覽每一個目的地,讓即使曾將到過的目的地都煥發出不一樣的光彩,讓到場的遊客感到不虛此行。

在浙江紹興,一家旅行社特意邀請來猴王小七齡童,帶著老年朋友一起遊紹興,從猴王世家的家史穿出一系列故事,讓大家行走在故事中,體會當地的民俗風情。

在北京,一家旅行社以京城微旅遊的形式,打開了一扇窗,他們結合自身優勢,深度挖掘本地資源,利用對話、鑑賞、漫步等形式,喚醒老人們的童年記憶,找回自己的快樂時光。在中軸路、在天橋、在胡同裡穿越時空,尋找童趣。

 

像類似的旅遊同行還有很多,他們成功的經驗只有一條,把人文關懷放在首位,以服務為抓手,為每一位遊客提供貼心服務,贏得市場認可。

在只有低價團費的情況下去抱怨客人不消費,不為服務買單,那是因為自己都沒有把服務的價值認同,面對的不同消費群體只有一種行程,其結果就是價格競爭中為生存而不得不去傷客,推客,而不能做到善客、留客。

服務別人就是服務自己,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這是易沃克旅遊誕生那天起就為所有旅遊同行提出希冀,我們希望有更多的樂於服務,善於服務的旅遊同行和我們一起為旅遊服務的價值喝彩,吶喊!為更多中老年的旅遊提供更多的人文關懷。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盲目追求利益而缺少人文關懷,綜藝節目的良心何在?
    最近的娛樂圈更是熱點不斷,從高以翔在錄製節目中猝死到尖叫之夜話筒漏電,我們可以看到節目製作組在盲目追求利益的同時,連對明星和嘉賓最基本的人身安全保障都沒有,片面追求利益而缺少人與人最基本的關懷,綜藝節目的良心何在?
  • 紀錄片中的「多元」人文關懷
    紀錄片始終將人文關懷和人本理念作為創作當中最為重要的基本理念,真實的反映當下人們的生活狀態、環境、責任、人文風貌等,從而更好的體現出對人的生存狀況的關懷、對人的尊嚴的關懷、對社會的責任和使命的關懷。如果缺少人文關懷這個理念,紀錄片將失去靈魂和存在的意義。 關鍵詞:紀錄片;人文關懷;實際應用 紀錄片以真實為基礎,也一直被看作是「擔當社會良心」的傳播載體。
  • 軟體開發的人文關懷
    作者從自己的經驗出發,提出了一些給軟體開發人員提供人文關懷的可行措施。幾年前,我從溫伯格的《技術領導之路》中學到一點:技術人員往往更喜歡和機器打交道,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更適合和機器打交道;但是,優秀的技術人員必須(也必然)具備好的溝通能力。所以,溫伯格鼓勵各位技術人員多加練習和其他人打交道的能力。
  • 企業管理創新中人文關懷的系統性研究
    國家倡導「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和「24字」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對「人」的重視,賦予了人生意義和價值實現的關懷。在企業管理中,主動注重人文關懷,培育和倡導正確的價值取向,既符合人性發展、企業發展要求,又符合社會發展要求。
  • 什麼是人文關懷?
    人文關懷即對人的生存狀況的關懷、對人的尊嚴與符合人性的生活條件的肯定,對人類的解放與自由的追求。這是度娘給出的解釋,而人文關懷這四個字也是眾多企業強調自己人性化一面的常用詞語。可是又有多少個企業能做到?怕是大家心照不宣了。
  • 紀錄片最需人文關懷
    這樣的藝術形式定義自然而然決定了紀錄片不能通過虛構情節來吸引和打動觀眾,而是要從真實事件中挖掘深層次的人文精神和現實啟示,敲開觀眾的心扉。因此,紀錄片除了確保素材真實外,更應該具備高度的人文素養和社會擔當。無疑,《舌尖上的中國》的走紅,正在於它對紀錄片精神的絕佳詮釋。
  • 匯聚支付踐行人文關懷 提升企業精神關懷的溫度
    企業的發展不單單是指企業在創造利潤、創造價值,更應該有對員工的人文關懷,對社區和環境的責任。自匯聚支付創立以來,每一步堅定而紮實的背後,是一個「以人為本」的匯聚支付。以員工為基礎,以公益為能量,和諧促發展,這是匯聚支付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
  • 臺灣紀錄片中的老年生活,老齡化社會,讓人欣慰的人文關懷
    主要觀察對象是4位獨居老人,98歲的沈玉山,92歲的胡正坤, 80歲的吳潤錦和71歲的潘宇娥。看片名的時候,想到了那個愛情電影《愛在日落黃昏時》。年輕人的大把時光,錯過與重逢都透著浪漫和心動。而老年人的黃昏卻意味著生命即將走到終點。
  • 普陀區月星環球港洗手間獲評上海「特色廁所—最佳人文關懷獎」
    日前,由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聯合主辦的「城市之光,文明典範」——2020年尋找上海「最美廁所」評選表彰活動揭曉,上海月星環球港洗手間獲評「最美廁所」稱號,獲頒上海「最美廁所」特色獎「最佳人文關懷獎」。
  • 夏志前教授:觀音信仰所體現出的人文關懷
    我們今天的主題是慈悲情懷、人文關懷,慈悲情懷我們可以把它認為是觀音信仰和宗教信仰的一種表達,那麼人文關懷也是我們經常會提到的一個問題,我在這裡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理解人文關懷,以及人文關懷對我們這個社會有什麼意義。
  • 技術時代的人文關懷
    生活實踐的人文關懷     加強人文關懷、重建人文精神已成了我們今天社會發展實踐中非常重要的課題。什麼是人文精神?     因此,在社會生活中人文精神、人文關懷是非常需要著力加強的。人文精神集中表現了對人的尊嚴、價值和命運的關切。社會在變,時代在變,但是人文精神不變。有人把人文精神具體解讀為人本、個人、自由,認為這是人文精神的三塊基石,我比較贊同。「人本」就是以人為本、人是目的;「個人」強調的是個人的價值,因為整個社會生活的基礎是個人。
  • 細節之處彰顯人文關懷 2017年上海最美旅遊廁所揭曉
    今天下午,由上海市旅遊局主辦、東方網承辦的2017年「上海最美旅遊廁所」評審會暨頒獎大會在東方網舉行。陸家嘴北濱江望江驛NO.1廁所、上海國際時尚中心園區廁所、長風海洋世界海洋主題廁所、山陽田園南瓜廁所、月湖雕塑公園鐘乳洞廁所等10座旅遊廁所榮獲「2017年上海最美旅遊廁所」稱號。
  • 普陀區月星環球港洗手間獲評上海「特色廁所—最佳人文關懷獎」
    日前,由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聯合主辦的「城市之光,文明典範」——2020年尋找上海「最美廁所」評選表彰活動揭曉,上海月星環球港洗手間獲評「最美廁所」稱號,獲頒上海「最美廁所」特色獎「最佳人文關懷獎」。
  • 關愛貧困患者,聊城市中心醫院護理人文關懷小組在行動
    他的妻子也因病在外科住院,家裡還有三個孩子,因夫妻二人住院,三個孩子由家中老人照看。患者靠種地生活,無其它經濟來源,家庭非常困難。了解到這個情況後,李豔風聯繫了醫院護理人文關懷小組組長孟麗護士長,向她說明了許先生一家的具體情況。在孟麗護士長帶領下,醫院護理人文關懷小組成員帶著準備好的學習用品和牛奶等物品看望了許先生的妻子亢女士。
  • 人文關懷在文學中的維度與要義
    人文關懷是人文精神的實踐。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馬克思主義文藝學應該體現當代人文精神或有人文取向的價值尺度。當代人文精神除了精神內涵外,還應作為一種思維範式和方法來理解。其核心就是一個維度,兩個要義。一個維度是指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主體性維度,兩個要義即文學應是人類對自身活動及其本質力量顯現的印證;是植根於社會現實生活的終極關懷。當代文學只有確立這一人文關懷的新維度,才能適應時代要求,把人的發展和人的現代化作為關注焦點,我國當代文學才有發展的內在支撐和核心精神。那麼這一維度就必須是對中外人文精神傳統及其方法論進行創造性的吸收、整合與超越結果。我國傳統儒學的基本立場是「和而不同」。
  • 儘量增加人文關懷 讓這崇高的醫學人道精神發揚光大
    儘量增加人文關懷 讓這崇高的醫學人道精神發揚光大 央視網消息(記者
  • 老萊娛親:古人行孝與老人的情感關懷
    本文從該故事出發,介紹「老萊子」本人,並結合「老齡化」「情感關懷」等社會話題。 來看這一中國故事背後的古人行孝與老人的情感關懷。 情感關懷(資料圖) 「老萊娛親」,筆者看來是一種情感關懷的方式。老萊子贍養父母,不僅僅是在物質生活上,更是希望父母開心。
  • 重陽詩裡的人文關懷
    我國傳統節日多與人文精神有關,重陽節更是如此。「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詩人兼畫家王維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就生動演繹了重陽日作者「倍思親」的骨肉深情,其所以膾炙人口,千古傳誦,蓋因寄託了深深的人文關懷矣!
  • 上海月星環球港榮獲上海「最美廁所—最佳人文關懷獎」
    11月19日,在一年一度的「世界廁所日」,由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聯合主辦的「城市之光,文明典範」——2020年尋找上海「最美廁所」評選表彰活動在上海舉行,上海月星環球港洗手間獲評「最美廁所」稱號,獲頒上海「最美廁所」特色獎「最佳人文關懷獎」。
  • 醫院人文密碼 | 國際護士節,除了讚美更需要人文關懷
    今天(5月12日)是第109個國際護士節,在這特殊的2020年,眾多90後護士在「戰疫」中的優異表現,得到了民眾充分認可和點讚, 上海市兒童醫院護理部研究表明在護士的成長道路上,特別是在新入職階段需要更多人文關懷,醫院從2016年起「生理—心理—社會」全方位人文關懷新入職護士,使得「南丁格爾」們主觀幸福感指數得到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