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別忘了那個最初的自己

2020-12-17 小魚為影狂

「爸爸媽媽我一定會救你們的,不能吃太胖哦,會被殺掉的。」這句臺詞總是在我腦中縈繞,讓人忍俊不禁的同時又陷入深思。

影片中千尋爸媽未經攤主同意便狼吞虎咽地吃掉櫃檯上的食物,最後被變成豬以作懲罰。他們忘記了自己是人類,活著的意義就是吃與睡,好吃懶做的他們終將成為別人的盤中餐。

這一切千尋都看在眼裡,她決心要救出爸媽,一場奇妙的旅程就此開始。在好友白龍的幫助下,千尋在湯屋裡找到了工作。

她幫河川之主還原真身,幫無臉男找回本性,幫白龍找回名字。面對種種誘惑,千尋始終不為所動,她從未忘記自己是人類,也從未丟失那個純真的自己。

在這個奇特世界中生活著兩類人,一類是好吃懶做的不勞而獲者,因為不工作他們變成了動物。千尋的父母因不勞而獲變成豬,他們與眾多不工作而變成豬的人關在一起,每天吃吃睡睡,早已忘記自己是人類。

這正好影射了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喜歡投機取巧,不願付出勞動,總想天上掉餡餅,他們與鹹魚並無兩樣,也甘心做一隻社會的「寄生蟲」。

另一類是只想攬財被利慾薰心的人。貪心的青蛙服務員趁大家睡著回來撿金子,被無臉男一口吞下。為了得到金子,眾人恭恭敬敬、使勁渾身解數招待無臉男,最終難逃被吃的命運,而金子只不過是一些破爛的石頭。

只要有利可圖什麼規章、什麼道德全置之度外,大家一起向錢看。當唯利是圖成為活在世上的唯一準則時,最後的結果只會是雞飛蛋打,人財兩空。

《千與千尋》不僅是拍給孩子的電影,更是一部獻給大人的電影。在這部影片中,我們能看到豐富多層的內涵和富有啟迪的人生智慧。人活在世間,要面對無數的壓力與誘惑,怎樣保持初心是一門很難的課題。

每當舉棋不定時,請回頭看看原來那個懵懂的自己,那個純真的自己。別忘了那個最初的自己!

相關焦點

  • 成長的路上,別丟了自己——《千與千尋》
    成為步入社會的成年人後,再看《千與千尋》既感動於千尋在面對誘惑能不被左右,也欽佩她能不畏艱辛地工作,更羨慕她能在堅持本我的時候,身邊有一群支持她欣賞她為她加油的朋友。人都是嚮往美好的事物的,一個善良美好的人不僅能讓自己變得更優秀,也會影響到身邊人的生活態度,為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出一份隱形的力量,就像《千與千尋》裡千尋影響了無臉男一樣。無臉男被千尋的純真善良吸引得不自覺靠近,會想把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都獻給她,雖然方法用錯了,可無臉男也只是一個迷失在現實社會卻依舊嚮往美好的角色而已。
  • 《千與千尋》賞析:保持最真的自己,不要回頭
    他用畫筆勾勒出的那個幻想世界,他用自己的思想描繪出的千尋和白龍,跟我腦海裡對於世界,對於愛情的憧憬完美重合。哪怕長大後的自己會發現存在於理想與現實的巨大的溝壑,那個如同美夢一般的世界依然沒有垮塌。我還是我,每次重溫完電影便就這樣告訴自己。
  • 還在排隊擁擠的上海迪士尼,別忘了國內最初的迪士尼
    但是,在我們感嘆二十一世紀的現在,給我們帶來的更加逼真更加雄偉美觀的樂園同時,請別忘了,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達成協議建下的香港的迪士尼,也是中國第一座亞洲第二座Disneyland。那是我國首座最初的Disneyland,自2005年建成至今已有13年的歷史了,雖不能說歷史很長,但在我國也是一處具有標誌性的建築,並且香港的迪士尼已經是遊客們去香港旅遊的首推行程。
  • 李宇春:我要如最初的那個西門少年——你呢?
    中性風格也由此開始風靡祖國大地,3250000,在那個只可以手機投票的年代,這是一個足以讓人瞠目結舌的數字,也證明了她超高的人氣。嘿,少年,別忘記你的初心。「野火燒不盡我們的野生野長」我想,以後的每一次她的出現依舊會像現在一樣,讓你看到她的成長,也讓你看到她還是那個她,她的少年氣性永在。而你呢?我想,你應該會再次重新拾起夢想,這一次,別丟了,別忘了。
  • 宮崎駿經典動漫《千與千尋》,不愧豆瓣評分9.3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執導、編劇的動畫電影。宮崎駿,日本動畫師、動畫製作人、漫畫家、動畫導演、動畫編劇,他被稱為「動畫界的黑澤明」。他2001年執導《千與千尋》,該片榮獲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及第52屆柏林電影節最高榮譽「金熊獎」等9項大獎。
  •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千與千尋》?
    《千與千尋》有著兩個最明顯的標籤:迷失和成長。千尋從最初的迷失到最後的成長,過程中千尋的蛻變所帶來的共情。這些是無關年齡,都是人們普遍能感到共鳴的感情。《千與千尋》在陌生的世界,千尋被迫離開自己一直依靠的父母。在異世界四處亂跑,發現周圍都是神情冷漠的陌生人。
  • 《千與千尋》:琥珀川說,千萬別回頭看,原因細思極恐!
    琥珀川:你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名字,我就是無論怎樣也無法想起自己的名字,但很奇怪,我還記得你的名字,名字一旦弄丟了,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白龍你聽著,這是我媽媽告訴我的,我自己已經記不起了。我小的時候曾經掉落河川裡,那條河已經被填了,上面也建起了房子。不過我現在卻想起來了,那條河的名字叫琥珀川。
  • 18年後再看《千與千尋》,你遇到了怎樣的自己?
    時隔18年,當我們再看《千與千尋》,不僅從中體會到了引人深思的人生哲學,還能看到成長中不同階段的自己,那麼,現在的你屬於以下哪一個階層呢?階層一:坊寶寶——長不大的孩子。初入職場,我們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接受並克服各種挑戰,才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階層三:白龍——在尋求夢想中迷失了自己。在《千與千尋》中,白龍其實是一個內心善良的人,在湯屋也給了千尋很大的幫助,他告訴千萬要好好保管自己的名字,否則就回不到原來的世界了。
  • 無臉男是3秒龍套,錢婆婆才是最終boss,這才是《千與千尋》最初的...
    上映首日收穫5600萬票房,兩天破億,三周4.7億,《千與千尋》在中國收穫了出人意料的成功。阿信作為從小看著宮崎駿電影長大的一員,前幾天也去為兒時的情懷「補了票」。說實話,長大後和小時候看《千與千尋》,感受真是完全不一樣。為了看懂這部片子,阿信還特地去查了相關的資料補了補課。
  • 自己動手還原了千與千尋的湯屋,將所有建築等比例還原
    自己動手還原了千與千尋的湯屋,所有建築都真實還原。一直很喜歡這個湯屋,湯屋隱喻的是日本的一個剛剛離去的時代,而宮崎駿批判的就那個時代。在湯屋的世界裡,每個人都必須工作,不工作就會變成動物,而且每個人都失去了自己的名字影射的就是那個不把人當人而是當機器的時代,一個人不工作就會迅速地被淘汰,他全部的價值就是工作,自我意識早就在你籤下僱傭合同的那一刻就被沒收了。在這樣的氛圍下,人們也變得極度拜金,整個世界物慾橫流,貪婪,自私,麻木是最常見的嘴臉。所以自己花了很多的時間完成了還是很開心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做的湯屋。
  • 《千與千尋》人物圖鑑:18年後,揭開成人世界真相
    就像有網友感慨說:「小時候以為自己是愣頭愣腦、執著向前的千尋。長大後才明白,自己是那個孤獨地戴著面具的無臉男。」18年過去,呱呱墜地的嬰兒長大成人,最早一批看過電影的孩子們已步入職場。千尋:平凡少女上演「職場現形記」 18年前,《千與千尋》的宣傳語是「喚醒活下去的力量」;18年後,宣傳語變成了「別丟了自己」「一直向前,不要回頭」,更加突出少女成長這一主題。
  • 晚安,那個愛而不得的人,請你記得,下輩子娶我,別忘了!
    晚安,那個愛而不得的人!這一句晚安!代表了我對你所有的思念和不舍。因為你,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每天都很晚才睡下,我一直都在等你,等到夜到夜深人靜了,傻傻的在朋友圈對你說「晚安」。但是我只能克制自己的思念,因為你是我愛而不得的那個人。你說今生今世有負與我,來世再補償,此生做知己,來生做夫妻,是啊!你說的對,這何嘗不是我的想法,其實冥冥之中我們都在等對方,哪怕等來生重逢再做夫妻。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都會反反覆覆拿起手機,又放下來,我又無處訴說心中的思念。
  • 《千與千尋》重映,昔日夢想,初見不知劇中意,再見已是劇中人
    千與千尋,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隨著時間慢慢忘記了自己,這似乎已成為人生的必然,在貪婪與欲望裡迷失了自我。但願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的白龍,也希望每個人都有一個無臉男。看過《千與千尋》,告訴我們,不能隨便吃陌生人別人的食物。做人要知恩圖報,要懂得感恩。面對困難,要勇敢的去面對!我覺得這影片很好,不錯,值得帶孩去看看!
  • 如何評價《千與千尋》影評 千與千尋的恐怖真相你敢看麼
    在湯屋,沒人記得自己的原名,每天大量重複性的工作,很多人最終都會忘了原來的自己是什麼樣子。電影名為《千與千尋》,小千丟掉名字、又重新找回名字的經歷,就像是人們在社會中迷失自我、又尋回自己的過程。3.人物《千與千尋》是給孩子們的動畫,但裡面的人物從來不是黑白分明,其中,最令人難忘的還要屬無臉男。
  • 《千與千尋》裡那個治癒的飯糰,我終於在這兒吃到了
    還記得《千與千尋》裡那個飯糰嗎? 臺灣的九份老街,是宮崎駿創作《千與千尋》的靈感發源地,是一個有點童話,有點唯美,好像夢境的地方。
  • 《千與千尋》,你看懂了嗎
    題圖:《千與千尋》6 月 21 日,《千與千尋》在中國如期上映。在日本上映 18 年後,這部宮崎駿的經典之作終於來到中國的大熒幕上與我們見面。重看《千與千尋》,你有什麼感受?這部電影有哪些涵義?千尋剛進來的那個時候,懦弱膽小(進山洞抓住媽媽的手不肯放),嬌慣任性(躺在車裡說自己不願意去新學校),那個時候千尋還是一副小孩子的摸樣,沒擔當沒責任感。但是在這個世界經歷了這麼多事情之後,我們卻看到了一個成熟穩重的千尋,她變得堅強勇敢(敢於和湯婆婆講理,獨自找錢婆婆),體貼無私(幫助河神,拯救白龍)。
  • 《千與千尋》:無臉男這個角色最想表達的是什麼?
    小時候看《千與千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無臉男陪千尋坐車的那個橋段,只是默默地坐在一旁,卻讓人覺得無比的安心。無臉男這個角色看著不起眼,卻是作者最觸及人心深處的表達。01《千與千尋》文/咩醬說動漫《千與千尋》是一部講述了千尋隨著父母搬家途中意外闖入神隱世界
  • 宮崎駿的《千與千尋》,關於成長的真實寫照
    《千與千尋》劇照當千尋與父母一起踏入那個另外的世界,便是成長的開始。在前往新家的路上,父母一直侃侃而談著新環境的優越,可千尋卻表示還是以前的學校好,至於哪裡好她並沒有說,但我覺得作為一個涉世不深的孩子來看,最重要的不是生活環境有多麼優越,而是之前那個環境裡有她熟悉的人,也有快樂的回憶,一旦離開,就意味著一切都要重頭開始。
  • 陪我們長大的宮崎駿-動漫電影《千與千尋》
    《千與千尋》這部電影我已經刷過很多遍了,最開始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並沒有太多的感觸,而現在看來就感觸頗多,這部電影教會了我們許多道理。我們要做善良的人,我要做懂得感恩的人。這告訴我們貪慾過剩最終會害了自己。而千尋在面對無臉怪給的金子時卻無動於衷,這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了。勿忘初心。小白告訴千尋要藏好自己的名字,但是千萬別忘了自己是誰,而小白也一直記著千尋的名字。現如今有多少人是經歷風雨之後卻忘了自己的初心。
  • 我們自己修復了千與千尋的湯屋,並按相同比例修復了所有建築
    千與千尋的湯屋是我們自己修復的,所有的建築都是真正修復的。我一直喜歡這個湯屋,湯屋隱喻著日本剛剛離開的時代,宮崎駿批評那個時代。我去了實際的地方調查唐樓的結構,完成了這件傑作我喜歡宮崎駿的作品,《千與千尋》是我第一次接觸宮崎駿的作品。這次旅行的目的地,金具之家,正是《千與千尋》中建築的原型。電動火車開出唐田中站越來越近,感覺周圍的景色越來越像動畫片中的場景,之所以能恢復得這麼高的比例,是因為我能完美地修復這座房子,而且我還有顆偉大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