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最大立體停車設施啟用
靚麗整潔的地面、整齊劃一的引導線、服務周到的引導員……1月5日上午,記者來到太原市的學府智能停車樓,只見往來車輛有序進場、離場,方便又快捷。
2020年3月31日奠基,歷時9個月,學府智能停車樓於2020年12月31日啟用。這是我省最大的立體停車設施,車位共計1204個,其中機械車位918個,室外停車位118個,商務樓地下兩層停車位168個,有效解決了周邊停車難的問題。
22個出入口存取車不排隊
學府智能停車樓分別設置了11個相互獨立的入口和出口,實現了獨立連續存取車輛。其中6個轎車入口、5個SUV入口,兩種車輛入口交叉排列,相較轎車入口,SUV入口整體要高出50釐米。車主可根據自己的車型,選擇合適的入口。
拉好手剎,收回後視鏡……將車輛駛入停車樓,門前的電子屏會顯示車輛信息,並提示車主注意事項。車主根據各項提示確認完成後,設備會自動對車輛位置進行矯正,使其停放在正中位置。
為提高車主的存車體驗,學府智能停車樓進車室的門寬度由2.7米擴大到3米,這樣進車時也會更加寬敞明亮。此外,還在進車室增加了更加安全的檢測系統,當車輛進入進車室時,檢測系統將會對車體進行超高、超寬、超長的檢測,以及活體檢測。當進車室有活體移動時,設備不運行。
一層停車,負一層取車。與傳統立體停車場不同的是,學府智能停車樓取車需要在負一層對應的車輛出口處。因此,車主也需要在停車時要記好對應的車輛出口,如果忘記車輛出口,也可以尋求引導員幫助,或通過取車處的電子屏進行查詢。
存取車1分鐘遠超傳統車庫
目前,行業內大部分智能立體車庫的連續存取車的平均時間是在90s-150s之間,但學府智能停車樓項目的連續存取車的平均時間是60s,停車效率非常高。「學府智能停車樓項目在設計中應用了兩大創新:首先用鏈式輸送機代替了部分智能搬運器,採用兩者相結合的方式,節省了搬運時間,保留了智能搬運器簡單、安全的優點,避免了往返搬運耗時長的缺點;其次在車庫入口增加轉接設備,消除了人為因素耽誤的時間而導致的存取車時間的增加。」東傑智能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曹軍介紹。
此外,學府智能停車樓項目採用先進的車牌識別+人臉識別技術,也大幅提高了尋找車位效率和出場通行速度。
預約車位停車不再難
學府智能停車樓的後臺系統接入山西靜態交通數據平臺,採用先進的車牌遴選算法、多元支付系統、智能化引導、無人值守等技術提升車場整體運行效率,可自動向車主推薦最優停車位。對於車主而言,找車位、取車、支付等環節都更加省心省時。「我們希望通過匯總大數據,讓學府智能停車樓實現預約存取、空車位查詢、線上繳費等功能。簡單來說,就是想讓需要來附近辦事的市民,通過手機查詢、預約,訂到合適的停車位,讓車主不再因『停車難』而發愁。」山西靜態交通建設運營學府智能停車樓運營負責人田世鵬說。
目前,學府智能停車樓室外車位、部分機械車位已向周邊免費開放,有需要的市民可免費停車。
(文章來源:生活晨報)
(責任編輯:DF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