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元看兒童劇,居民學藝政府買單,北京在文化惠民領域多方位探索

2020-12-20 北京日報客戶端

開展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動2萬場,並繼續向群眾發放惠民文化消費電子券,為更多群眾提供優質文化產品。

通州區文化館劇場,兒童劇「獅子王」演出劇照。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走進劇場,聽歌看戲無須高昂開銷;輕點手機,就能在社區體驗非遺魅力;漫步公園,於繁花美景中邂逅一場演出……

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北京依託深厚文化底蘊、豐富文化資源,在文化惠民領域進行多方位探索。百花齊放的實際舉措下,「藝術休閒」正漸漸融入人們的生活習慣。

日常展演

40元能看兒童劇

近半年來,每每快到周末,家住順義的張大爺就開始惦記著「有沒有票」?無須大老遠進城,去區裡的影劇院看場演出,尤其是看戲,如今已成為不少順義票友一周一次的期待。

別看地理位置偏遠了些,在日常文化展演方面,順義影劇院可是一點兒也不落後。每年超過200場演出,極大豐富了京郊群眾的休閒選擇。

「我們成立了一個簡訊群,通過群發服務將戲曲演出的信息發送出去。要是哪個周末沒安排戲曲演出,還會有不少老人來問呢!」順義影劇院副經理告訴記者,幾乎每個周五周六,順義影劇院都會各安排兩場文藝表演。今年邀請到了中國評劇院、中國廣播藝術團等多家知名院團,進行京、評、兒童劇、綜合文藝等優秀劇目演出。

更令觀眾歡迎的是,在順義區文化和旅遊局的大力支持下,所有演出都走公益惠民路線。「半數以上是免費的,演出前一個星期會到社區贈票。由社區發放給老黨員、社區志願者、有意願的居民等。一些收費的精品演出,定價也遠低於市場標準。」該副經理介紹,例如深受老年人喜愛的戲曲類,每場票價僅為15元至20元。兒童劇在市區售價不菲,這裡40元左右就可以看上一場。「影劇院總共989個座位,上座率能達到50%至70%。除了順義居民,還有從城區、昌平、燕郊等地『追』來的觀眾呢!」

與順義影劇院類似,通州區文化館的日常展演也以惠民為主。文藝部主任魏巍表示,在文化館劇場上演的有兒童劇、戲曲、舞劇等等,反響最好的要算是兒童劇了。

「懷著期待去看,果真沒有失望,從舞臺到演員都很不錯!」「這樣的兒童劇一定要帶孩子看看,讓孩子深刻感受一下什麼是愛、成長和責任……」不久前,文化館劇場剛剛結束了兒童舞臺劇《獅子王》的演出。精細布景中,獅子、小鹿、小兔、斑馬各個角色生動鮮活,改編後的故事線令觀眾耳目一新、好評如潮。

「反響很熱烈,比原計劃補加了2場,總共連演4場,而且全部是免費的。」魏巍介紹,通州區文化館一年演出加起來約為200場,惠民演出能夠保證每周都有,通過微信公號開放報名,劇場550個座位經常坐得滿滿當當。「一些特別火的演出,大家反映搶不到票,會再根據具體情況加場。」

主題活動

公園裡過起「狂歡節」

如果說以周為跨度的相會,走得是「細水長流」路線,文化單位各展創意,舉辦的階段性主題活動,則為人們提供了一場場集中「狂歡」。

今夏,走進朝陽公園、奧森公園,也許你會被動感十足的歌舞、端莊大方的模特步、幽默詼諧的相聲快板所吸引。作為朝陽區自2017年起開展的基層文化展演品牌,朝陽「森林演出季」為遊園市民又添一處風景。

顧名思義,「森林演出季」將舞臺設在公園戶外。如茵綠草、繁茂樹林,讓人們得以暫時忘卻城市喧囂,全心感受藝術魅力。而活動辦到第三年,水平精進的同時,規模也愈發隆重。

朝陽區文化館工作人員張曉嬌告訴記者,今年的「森林演出季」共72場演出,參演團隊1100支。歷經各街鄉的分會場演出、朝陽公園和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主會場演出後,還精選優秀作品在北京世園會上進行了展演。

人們在市區公園「流連忘返」的同時,「順義區第三屆天竺杯消夏相聲藝術節」也閃亮登場。七月盛夏,連續6天,每晚從7點半到10點,會集了諸多知名相聲表演藝術家的相聲專場,讓整座影劇院歡笑連連。

「像王聲、苗阜,是專門從陝西請來的。還有北京曲藝團的李菁、中國廣播藝術團的白凱南,嘻哈包袱鋪等等,都是電視上的熟臉兒!」影劇院副經理介紹,這些場次依舊走惠民路線,票價最低60元,最高也不超過150元。「2020年我們還計劃邀請德雲社過來,讓文化惠民的範圍進一步擴大。」

在海澱區四季青鎮,則是以「季度」為劃分開展文化活動。春之韻、夏之趣、秋之雅、冬之暖四大主題,共同構成了四季青鎮「文化四季」的特色品牌。

「我們每個季度裡,會開展兩種層級的群眾文化活動。鎮級活動是每周一到周五,在『文化四季』微信公號上發布並接受居民報名,基本都會將活動安排在周末。」四季青鎮文化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

剛剛結束的「秋之雅」季度中,最受歡迎的要算是傳統曲藝演出了。在中間影院,隨著知名相聲演員甄齊和韓佔軍帶來令人捧腹的《瘋狂電臺》,中國文聯曲藝家協會張天賜、李涵等優秀相聲演員也悉數登場。幽默風趣、包袱十足的「段子」,讓百姓感受到家門口聽相聲的滿足。

據介紹,今年四季青鎮共開展鎮級文化活動600餘場,文化類、體育類、綜藝演出、曲藝演出應有盡有。「像演出活動為保證網上報名後的上座率,不浪費名額,要收取30元『押金』。但現場會由影院提供相應等價的食品或者文化產品,相當於還是免費的。」

群眾課堂

居民學藝政府買單

多姿多彩的演出、活動,讓百姓看足了熱鬧。更難得的是,近年來文化單位積極興辦起各種形式的「群眾課堂」,若有興致,還能走近一塊兒學些「門道」。

歌舞、戲曲、朗誦、模特……在通州區文化館9層活動室,每個工作日下班後到晚上9點,周末從上午9點到晚上9點,都會有市民來參加各種藝術類專業培訓。魏巍介紹,這是文化館從今年開始嘗試的文化錯峰服務。「一些社區的文藝團體沒有訓練場地,可以在這兒練習。鄉鎮街道報上來居民的需求,通州區文化和旅遊局通過社會化招標採購的形式定製課程,也請了專業老師進行培訓。」

作為舞蹈愛好者,永順鎮東潞苑社區居民趙阿姨年初從通州文化館公眾號上看到文化錯峰服務後,馬上報名了藝術課程培訓。經過專業老師指導,她的舞技有了不小進步,不但被選為優秀學員,還參加了舞動北京的演出。能在退休後一圓舞蹈夢,趙阿姨興奮不已。

在四季青鎮,深受百姓歡迎的惠民文化課,如今已開辦到第三個年頭。負責人介紹,通過「菜單式」文化服務供給的配送方式,每季度由鎮裡提供約十種課程,各個村、社區來選自己想上什麼。惠民文化課以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為主,像扎染、插花,易學好上手。而且課程還會搭配節日,具有很強的「時令」感。例如中秋前夕,「配送」的則是月餅製作、絹人兔爺兒製作等11場傳統文化體驗活動。

居民期待名角

仍需鼓勵政策

雖然一年200餘場演出,但順義影劇院副經理坦言,目前依舊存在大的演出團隊較難邀請的問題。「比如北京人藝有自己的劇場。想要邀請中國雜技團,他們一年的場次幾乎安排滿了。如果想看這些單位的演出,目前順義這邊的居民還是只能去市區。很期待能有一些鼓勵政策,也給我們基層單位一些機會,讓這些大的知名團隊願意過來。」

此外,囿於經費所限,相比商業機構而言,規模較大、知名度較高的演出,在文化機構舉辦得相對較少。居民習慣了低價票或贈票,也難以接受高一些的票價。不過受訪者普遍認為,只有通過低門檻先吸引人們參與文化活動,才有利於後續進一步的習慣培養。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魏婧

流程編輯:洪園園

相關焦點

  • 第八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京彩」劇院聯動演出惠民月啟動!
    繼昨日「京彩」文化商圈暖冬惠民消費月啟動後,11月15日下午,第八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看展演板塊重要活動——「京彩」劇院聯動惠民月於北京博納星輝藝術劇院盛大開啟。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北京劇院、保利劇院、梅蘭芳大劇院、中國木偶藝術劇院、繁星戲劇村、北京博納星輝藝術劇院、愛樂匯文化藝術中心以及開心麻花等單位在消費季組委會的統籌組織下,將在未來一個月內推出一系列惠民演出活動,為市民獻上一場場兼具專業性、互動性、
  • 2020年李滄區文化惠民實事——「優秀兒童劇進基層」活動拉開帷幕
    9月6日上午,2020年李滄區文化惠民實事——「優秀兒童劇進基層」活動在李滄劇院拉開帷幕。該活動由李滄區文化和旅遊局、各街道辦事處共同主辦,是2020年李滄區文化惠民實事項目之一。」活動已連續3年列為李滄區政府文化惠民實事,本活動通過區財政投資100萬元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進多部優秀兒童劇在全區巡迴演出,讓廣大家長和孩子免費觀賞到這些寓教於樂的優秀兒童劇。
  • 廈門思明:政府「買單」 居民免費篩查老年痴呆症
    政府「買單」 居民免費篩查老年痴呆症思明區啟動阿爾茨海默病早期篩查及診療區域化平臺建設,廈港中華街道「嘗鮮」醫生為居民義診。記者 張玲玲 攝海西晨報訊(記者 張玲玲 通訊員 夏思萱 林鈺萍)政府「買單」,醫生上門義診,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免費接受阿爾茨海默病的初期篩查,這樣的好事已惠及了廈港街道居民。
  • 最低票價20元2張!北京十餘劇院、百餘演出聯動惠民
    11月15日,第八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啟動了 「京彩」劇院聯動惠民月。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北京劇院、保利劇院、梅蘭芳大劇院、中國木偶藝術劇院等十餘家劇院在未來一個月內將推出百場優秀劇目演出。為了吸引市民觀演,各劇院將推出低價票、優惠券、折扣促銷等惠民舉措。
  • 2018年北京演出市場:旅遊演藝成重要增長點
    原標題:2018年北京演出市場:旅遊演藝成重要增長點   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北京市演出行業協會日前發布報告顯示,2018年全市演出市場再創新高,演出場次、觀眾數量、票房收入分別增長至24684場、1120.2萬人次、17.76億元,其中,受益於政府積極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 看演出也有補助 快領「文化惠民卡」
    有了這張卡,在石家莊看演出挺實惠!記者從昨天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我省啟動實施『省會文化惠民卡——文化一卡通』項目」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經省政府同意,我省印發了《省會文化惠民卡項目實施方案》,自2017年起啟動實施「省會文化惠民卡——文化一卡通」項目(以下簡稱「文化一卡通」),今年將限量在石家莊發行3萬多張文化惠民卡(含公益卡2000張)。
  • 最低票價20元2張!京城十餘劇院、百餘演出聯動惠民!
    11月15日,第八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啟動了 「京彩」劇院聯動惠民月。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北京劇院、保利劇院、梅蘭芳大劇院、中國木偶藝術劇院等十餘家劇院在未來一個月內將推出百場優秀劇目演出。為了吸引市民觀演,各劇院將推出低價票、優惠券、折扣促銷等惠民舉措。
  • 北京:買低價票看好戲背後的政府推動
    這部2010年前由鄒靜之編劇的經典大戲,其最低票價為80元。  在一個多月前的梅蘭芳大劇院,由國家一級演員李海燕主演的京劇《梅妃》,觀眾可以花50元就能買到原本市場最低價為280元的戲票。  事實上,從2012年開始到現在,觀眾買低價票看好戲,在北京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
  • 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開幕:將舉辦百餘場文化活動亮點頻頻
    消費券作為電子代金券,可在文化消費,包括文化藝術、新聞出版發行、廣播影視和文化電商四個領域的59家試點合作單位使用,另外,北京文惠卡也將籍此實現轉型升級,民生銀行將發行「中國民生銀行北京文惠卡聯名卡」,由此實現銀聯支付等金融功能,在消費方式、使用範圍方面更加便民。二是首次推出「北京文化消費品牌榜」評選活動,評選5大類50個文化消費知名品牌。
  • 海口龍華區精品兒童劇《醜小鴨》惠民演出啟幕
    10月14日晚,海口龍華區「童心未泯」精品兒童劇惠民演出在海口灣演藝中心開演,兒童話劇《醜小鴨》率先與觀眾們見面,受到觀演小朋友和家長們的一致好評。兒童劇《醜小鴨》中的醜小鴨幼年被許多美麗的鴨子欺負,它離開了爸爸媽媽,獨自流浪。它遇到了大風、暴雨、獅子和獵狗,但醜小鴨沒有退卻,在非常艱苦的環境中頑強生存著。
  • 兒童劇《愛麗絲夢遊仙境》「六一」當天加演,惠民票20元
    受疫情影響, 暫停許久的演出市場剛剛開放,濟寧劇院管理公司終於迎來了演出重啟,重啟演出後,第一場演出5月30日-5月31日兒童劇《愛麗絲夢遊仙境》,演出票場場告罄!應廣大家長和小朋友們的強烈要求,在2020年6月1日兒童節當天,將加演一場兒童劇《愛麗絲夢遊仙境》,先前沒搶到票的小夥伴們,這次不要錯過,快快火速下手吧!
  • 花不到百元看演出!北京惠民低價票讓更多觀眾進劇場
    首都劇院聯盟理事長徐堅介紹,讓這些觀眾享受到實惠的「北京市惠民低價票演出補貼項目」,源於2012年一位政協委員在北京市兩會上的提案,「北京各大劇院票價較高,大部分百姓沒有經濟條件去觀看,建議政府加大對演出劇院的資金補貼,讓演出劇院的票價降到普通百姓能夠承受的範圍。」
  • 白皮書:2019年,北京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4311元
    其中,北京居民文化消費需求旺盛、文化消費能力強勁,2019年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4311元,同比增長7.8%,支出額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近72%。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4311元白皮書指出,文化企業發展強勁,北京地區入圍「全國文化企業三十強」的企業有8家,文娛獨角獸企業13家,數量均居全國首位。
  • 第八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系列活動推介會舉辦
    中國網9月23日訊 今日下午,第八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雲享文化 京彩生活」系列活動推介會,在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展示中心舉辦,標誌著第八屆文化消費季各項活動在全市範圍拉開帷幕,全面展開。2018年,北京文化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9.3%,比全國文化產業佔GDP比重高4.8個百分點,增加值佔比穩居全國首位。根據統計部門最新核定數據,2019年,全市規模以上文化產業收入合計1.35萬億元,同比增長14.4%,資產合計2.02萬億元,同比增長5.6%,突破兩萬億元。
  • 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舉辦
    昨天下午,第八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舉辦「雲享文化 京彩生活」系列活動推介會,這標誌著消費季各項活動在全市展開。9月至12月,統籌線下、線上兩個市場,全市舉辦惠民文化消費活動共計347項,分為「讀好書、享影音、看展演、觀賽事、玩科技、賞藝術、購文創、探市集、逛商圈、遊京城」10大板塊,分布於全市16區。
  • 最低票價20元2張!京城十餘劇院、百餘演出聯動惠民
    11月15日,第八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啟動了 「京彩」劇院聯動惠民月。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北京劇院、保利劇院、梅蘭芳大劇院、中國木偶藝術劇院等十餘家劇院在未來一個月內將推出百場優秀劇目演出。為了吸引市民觀演,各劇院將推出低價票、優惠券、折扣促銷等惠民舉措。
  • ...文化大餐」來了!「歡樂大舞臺」巡演+惠民演出配送+時尚文化集市
    青島城陽文化惠民活動全面啟動了!共推出「歡樂大舞臺」大型基層巡演、綜藝節目、兒童劇、流動舞臺等各類惠民演出配送、「薈文化·悅生活」文化集市等系列活動千餘場,暑盡秋至,讓群眾在「家門口」也能體驗豐盛的文化節目。
  • 北京劇院運營服務平臺項目:政府出資降低演出成本
    北京劇院運營服務平臺項目:政府出資降低演出成本 2015-11-04 10:19:11市文化局和財政局經過調研論證,決定設立劇院運營服務平臺,將其建成優秀劇目的推介平臺、文化惠民的實施平臺、劇院資源的統籌平臺、精品劇目的營銷孵化平臺。作為一個以購買服務的方式搭建的公益性演出平臺,將由政府出資購買劇場資源,以零場租或低場租的方式提供給文藝院團,推動更多優秀舞臺藝術作品進入劇場演出,並通過整體宣傳營銷和實行惠民票價的運營模式,降低演出成本和票價,讓更多觀眾走進劇場,共享文化成果。
  • 大連再發萬張「文化惠民卡」
    讓百姓走進劇場感受高雅藝術  「文化惠民卡讓我們花很少的錢就能走進這麼好的劇院,感受高雅藝術的魅力。政府的惠民工程真實惠!」11月20日,大連人民文化俱樂部一樓排起了長隊,市民鄭先生帶上一家三口的身份證,辦理了三張2019年的「大連市文化惠民卡」後高興地說:「有了這個惠民卡,每次花幾十塊錢就能看交響樂、芭蕾舞、話劇、戲曲、兒童劇等來自國內外的高端劇目,再也不會因為專業劇場裡動輒幾百元的票價望而卻步了。」
  • 迎接變革與融合時代的文化消費——北京文化消費高峰論壇
    經過多年努力探索,北京市已經形成一套行之有效促進文化消費的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北京市民文化消費大幅增長,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從2005年的2187元上升到2019年的4311元。從全市文化和娛樂消費總體規模看,2019年達3368億元,佔總消費比重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