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出爐,一半都是石室校友

2021-01-18 成都石室中學校友會



蜀中驕子,光耀千秋。2020年6月5日,經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最終確定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按年代排序)10位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第二批10位四川歷史名人中,有一半都是石室校友,包括文翁、司馬相如、陳壽、陳子昂、李調元。

2017年7月4日,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對首批四川歷史名人複選名單進行了審議,最終確定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等10位首批四川歷史名人。第一批10位四川歷史名人中,也有兩位石室校友——揚雄、楊慎

去年,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推薦申報工作啟動,收到全省各市(州)推薦四川歷史名人78人,涵蓋科學、文學、史學、政治、教育等領域。經多個領域知名專家學者的多次評議,並通過專題論證、座談研討等方式,綜合考慮時代、民族等因素,最終確定了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

據介紹,四川省將繼續圍繞構建研究闡發、保護傳承、國民教育、宣傳普及、創新發展、傳播交流6大傳承發展體系,紮實推進建立一批學術研究中心、創建一批文化傳習基地、策劃一批品牌文化活動、創作一批文藝精品力作、打造一批主題旅遊線路、研發一批優秀文創產品「六個一批」重點工作,推動形成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體系。

文翁(公元前187年—前110年),名黨,字仲翁,西漢廬江郡舒縣(今安徽省舒城縣)人,漢景帝末年任蜀郡守,文翁石室首任校長。清正仁愛、舉賢興教、勵精圖治,深受蜀地民眾擁戴,最終逝世於蜀中,「吏民為立祠堂,歲時祭祀不絕」,被《漢書》列為《循吏(政績突出、政聲斐揚於天下的清廉官員)傳》第一人,聞名天下。主要貢獻:文翁勇於善於創新,是歷史上最早創立官辦學校、施行「有教無類」辦學方針的第一位地方政府領導人,漢武帝高度褒揚,推廣於天下,開創了中國教育史的新篇章。文翁任蜀郡守的西漢景帝、武帝之際,正處於中國古代第一次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文翁以其經世致用、勤正廉潔的卓越政績發揮了引領時代的歷史作用。歷史功績:先秦古蜀文明曾有輝煌燦爛的成就,但因秦滅巴蜀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斷裂,故《漢書》稱西漢前期「蜀地闢陋有蠻夷風」,蜀地本土文獻《蜀王本紀》亦謂之「不曉文字,未有禮樂」。文翁舉賢興教,移風易俗,改變了蜀地落後風氣,史稱「大化」,「文章冠天下,繇文翁倡其教,相如為之師」,影響廣及於巴、漢二郡,從此樹立了「巴蜀好文雅」、崇教尚文的優良傳統。文翁繼李冰之後,在蜀中大興水利,將蜀中水利工程體系拓展至湔江(沱江)流域,弘揚發展了大禹、李冰以來蜀地優秀治水文化傳統,促進了「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的形成。在四川的歷史遺存:成都市有成都石室中學、彭州關口文翁祠兩處紀念禮祀文翁之地。當代價值:文翁「仁愛好教化」,其勤政廉潔、崇教尚文,而且勇於善於創新的精神,具有跨越時空的永恆意義。

一句話評語:公學始祖興教化,漢代循吏第一人。


司馬相如(約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長卿,生於西漢巴郡安漢縣(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長於蜀郡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文翁石室早期的學生及教師。漢景帝時為武騎常侍,因病免,客遊於梁。梁孝王死後,相如歸蜀,得臨邛(今成都邛崍市)富商卓王孫之女卓文君。漢武帝讀到其居梁時所作《子虛賦》,大為讚賞,因得召見,任為郎。曾拜中郎將奉使西南,後轉任孝文園令,晚年免官閒居而卒。主要貢獻:司馬相如是漢大賦的奠基者和蜀學的開創者,也是通《爾雅》、著《凡將篇》的訓詁學家,還是一位古蜀歷史學家和博物學家,成為巴蜀文化的傑出代表。司馬相如被譽為「辭賦之宗」,歷代備受推崇。其《子虛賦》《上林賦》《諭巴蜀檄》《難蜀父老》《諫獵疏》《封禪文》等,皆為傳世名篇。作為卓越的政治家,其奉使西南,注意妥善處理朝廷與西南少數民族的關係,解決社會治理和經濟貿易等問題,是「萬代推功」的拓邊功臣,西南絲綢之路的開拓者。歷史功績:司馬相如是巴蜀文化的傑出代表。其一生的傳奇經歷和做「非常之事」、建「非常之功」,為後輩巴蜀學人的事業進取和人生追求樹立了榜樣,正如《漢書·地理志》所說「司馬相如遊宦京師諸侯,以文辭顯於世,鄉黨慕循其跡」,「相如為之師」。司馬相如的學養和寫作,具有鮮明的巴蜀文化特徵。他在蜀中學業養成,精通經書、史籍、子學,又能以儒學為本,融匯諸家之學,勉力推進文化學術的發展進步,影響至於全國及海外。在四川的歷史遺存:成都市今存駟馬橋、琴臺路、文君井等遺址或紀念地。南充市蓬安縣正傾力進行「相如故城」的修復建設,已恢復文明門、紫氣門、蓬州州署、琴臺及玉環書院,正加緊重建司馬相如祠堂。當代價值:司馬相如具有讀書人可貴的淑世情懷,故能仁民愛物。其文章體現了春秋大義、家國情懷和中華大一統思想。

一句話評語:一代賦聖、文宗,文脈綿賡,沾溉百世。


陳壽(公元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南充市)人,著名史學家。陳壽少時好學,就讀於晉代蜀郡郡學(石室中學前身),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蜀降晉後,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後,陳壽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主要貢獻:陳壽與司馬遷、班固齊名,史稱「並遷雙固」,編撰了史學名著《三國志》,該書與《史記》《漢書》《後漢書》合稱「前四史」。陳壽在《三國志》裡,以人物傳記的方式記載了蜀漢「必以人為本」「弘毅寬厚」「賞罰必信」的治國理念和蜀地儒學、經學及其師承流變的情形,對巴蜀歷史文化和蜀學、經學的傳承作出了重要貢獻。歷史功績:陳壽在傳承漢代史學傳統的基礎上,首創紀傳體斷代國別史體例體裁,以新的範式書寫了三國時代複雜多變的歷史風雲畫卷,為後人留下了解和研究三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人物的信史,並成為後世《三國演義》、三國文化的底蘊所在。編纂《益部耆舊傳》,保存巴蜀歷史文化。撰《官司論》,主張制度改革,與時俱進,順應歷史潮流。在四川的歷史遺存:南充市有陳壽舊居、萬卷樓舊址、陳壽公園,陳壽衣冠冢等紀念場館。當代價值:陳壽勇於創新,不拘一格,敢破舊制的創新創造精神,實為今人應當繼承的寶貴精神財富。其一生雖屢歷逆境而不事權貴,體現了中華傳統知識分子的浩然正氣和風骨。

一句話評價:學富五車,會通古今,書寫三國史事,探究歷史演變。


陳子昂(公元661年—702年),字伯玉,唐代射洪(今遂寧射洪市)人。唐代著名文學家、詩人、詩歌理論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早年就讀益州州學(石室中學前身),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考取進士,任麟臺正字,後升任右拾遺,直言敢諫,後世稱陳拾遺。主要貢獻:陳子昂進一步發展了「初唐四傑」所追求的充實、剛健的詩風,肅清了齊梁詩歌中綺靡纖弱的習氣。其詩文革新舉措為唐詩的健康發展做好了鋪墊,是唐詩發展的理論基礎和依據,也是唐詩變革的風向標。陳子昂提倡「風雅」之音,使唐詩的創作風格貼近社會生活實際,奠定了唐詩的壯闊景象,散文革新也開風氣之先。代表作有《感遇》詩38首、《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登澤州城北樓宴》《登幽州臺歌》《觀荊玉篇》《喜馬參軍相遇醉歌》《度荊門望楚》《晚次樂鄉縣》《送魏大從軍》等。歷史功績:唐詩是中國詩歌的高峰,光耀百世,但其發軔離不開陳子昂的詩文革新和創作實踐。陳子昂開創了唐代詩文從封閉走向開放的先河,在唐代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對盛唐詩人張九齡、李白、杜甫產生了深遠影響。在四川的歷史遺存:遂寧射洪市有陳子昂古讀書臺、陳子昂墓等遺蹟。當代價值:陳子昂的詩文理論是寶貴的文化遺產,其革新求變的精神在當下同樣有啟示意義,值得含弘張光。陳子昂為官清正,敢於直諫,也為後世景仰。

一句話評語:風骨嶙峋,文壇雄傑。


李調元(公元1734年—1803年),字羹堂,號雨村,四川綿州羅江人,清代文學家、詩人、戲曲理論家、藏書家。曾就讀於清代錦江書院(石室中學前身),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考中進士,歷任吏部主事、廣東鄉試副主考、吏部考功司員外郎、廣東學政、直隸通永兵備道。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獲罪流放伊犁,後發回原籍,削職為民,在家鄉刻書、藏書十萬卷,並著述直到終老。主要貢獻:李調元是清代百科全書式學者,著述130餘種,撰有《童山詩集》《童山文集》《蠢翁詞》等文學作品,《雨村詩話》《雨村詞話》《雨村曲話》《雨村賦話》等詩學、戲劇學、文藝理論作品,編刊其父李化楠所撰飲食專著《醒園錄》,輯撰刊刻大型叢書《函海》《續函海》等文獻學巨著,造「萬卷樓」,藏書十萬卷。歷史功績:李調元推動了古代文獻的整理與傳承,對巴蜀文化復興和清代學術繁榮作出了突出貢獻。組織川劇伶班,著力扶持、大力推動川劇的興起,融入對川菜、江南菜等飲食文化的獨特見解,編撰了第一部川菜菜譜,為本土文化的弘揚與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在四川的歷史遺存:德陽市有李調元紀念館、醒園、李調元讀書臺、李氏宗祠敦本堂摩崖石刻、李氏宗祠家規碑等,綿陽市有李調元出生地院落、萬卷樓遺址、書冢、讀書臺等。當代價值:李調元鍾情家鄉文化,具有堅守正義道德的愛國主義情懷,孜孜不倦整理傳承中華文化遺產,為推進中華文化復興提供了智慧與啟迪。

一句話評語:整理蜀學文獻、振興鄉邦文化。


【成都石室中學校友會


微信群

成都石室中學校友會在成都,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江蘇,陝西,吉林,深圳,杭州,香港以及海外美,英,法,德,日,加拿大,澳洲,新加坡都建立了【石室校友微信群】。諮詢、加群,可加微信:TomLawLT


註冊石室校友卡,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重磅|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出爐,一半都是石室校友.真正的好學校,一定是有文化積澱的學校
    要參語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出爐,一半都是石室校友.這應驗了一句話:判斷一所學校的好壞,辦學歷史是否悠久且在悠久的歷史中是否人才輩出就是標準。四川成都石室中學在2160年的辦學歷史中,薪火相傳,始終都是巴蜀名校、中國名校,箇中秘訣其實已經寫的很清楚了:一所真正的好學校,一定是有文化積澱的學校,一定是在教育理念與思想上不斷傳承和創新中與時俱進的學校!名校無法速成,這告訴我們所有的校長:少些處處急功近利的功課,多些時時立德樹人的行動;徹底消除當前部分學校犧牲學生未來,把學生變成刷題機器的痼疾!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出爐!為何這10位入選?
    《華陽國志》「辭賦之宗」司馬相如留下駟馬橋的傳說望江樓紀念的唐代詩人薛濤發明「薛濤箋」……第二批四川十大歷史名人出爐快來看看你都熟悉的嗎?省社科院研究員譚繼和表示,歷史名人對文明的綿延發展,起著重要的引領作用,把這10位歷史名人放在整個中國歷史名人甚至世界歷史名人星空當中來看,都有其不可忽略的一面。
  • 首創官學的文翁強勢入選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
    近日,第二批四川十大歷史名人出爐 首創官學的文翁強勢入選 這位開創了中國教育史的新篇章的人物 值得我們再次瞻仰 文翁興學智巴蜀
  • 安徽人文翁入選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
    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10位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來自安徽廬江的漢代教育家文翁順利入選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網上的百度百科是這樣介紹他的:文翁(公元前187~前110) ,名黨,字仲翁,公學始祖,廬江人,西漢循吏。漢景帝末年為蜀郡守,開湔江口,灌溉繁縣農田1700頃,發展水利事業和農業生產。同時建立學校,興辦教育,選送蜀郡俊秀之士張叔等18人去京師從博士學習,歸屬後教授生徒。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出爐,快看他們是誰?
    2020年6月5日,經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10位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出爐。分別是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按年代排序)。
  • 「四川歷史名人」就地成團,閃耀成渝經濟圈
    大家名氣都這麼大了,是什麼契機和理由讓他們熱情爆棚,爭相參團?8月18日,謎底將正式揭曉!「四川歷史名人成渝旅行團」盛大開團,帶著對歷史的記憶,懷揣對新成渝的憧憬,乘風破浪而來!不妨跟隨四川20位歷史名人的腳步走一走、看一看、聽一聽。此次「四川歷史名人成渝旅行團」行程規劃中,打卡點多為歷史名人曾經留下歷史印記的地方。例如,成渝三日遊的第一站成都石室中學便起源於西漢景帝末年(約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創建的石室精舍。2000多年以來,文翁教化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 成都薛濤井、射洪子昂讀書臺……追尋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的足跡,逛...
    封面新聞記者 吳德玉讀文翁創辦的石室中學,到望江公園薛濤井來套薛濤箋,去射洪陳子昂的古讀書臺沾沾文氣, 馳騁阿須草原遺蹟、格薩爾王古都森周達澤宗遺址,探尋格薩爾王留下的說唱史詩,到安嶽參觀秦九韶紀念館順便品檸檬……憑弔先賢、尋訪遺存、實地行遊,追尋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的足跡,逛吃逛吃,安排起!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出爐 他們開創多個「第一」
    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備受關注的全省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正式出爐省社科院研究員譚繼和表示,歷史名人對文明的綿延發展,起著重要的引領作用,把這10位歷史名人放在整個中國歷史名人甚至世界歷史名人星空當中來看,都有其不可忽略的一面。例如文翁,他既是地方郡國學校制度創始人,也是孔廟官學的創始人,還是詩學書院的開拓者。「他不僅開辦官學,還開創了時習講堂和溫故講堂,這兩個講堂都是中國書院的開端,是與官學並行的自由講學的一種模式。」
  • 「英雄格薩爾王」登上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榜
    (轉自微甘孜)近日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出爐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10位歷史名人入選這10位名人,從漢代到清代,來自政治、文學、思想、教育、科學、史學等領域,他們作為巴蜀文化的傑出代表,以敢為人先、善於創新創造的突出特點,在中華歷史文化長河中開創多個第一,人格魅力光照千秋,功績成就影響至今。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喊你來抽籤學知識了!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陳昶 田珊)近日,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出爐,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入選。這10位歷史名人,從漢代到清代,涵蓋政治、文學、史學、科學、教育等領域,他們作為巴蜀文化的傑出代表,敢為人先、善於創新,在中華歷史文化長河中開創多個第一,功績成就影響至今。6月16日,四川在線特別策劃《抽籤來戰 歷史名人冷知識》交互式H5上線,通過「抽籤」的交互式體驗,邊玩邊學,探尋歷史名人背後鮮為人知的冷知識。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 | 文翁——公學始祖興...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四川第二批歷史名人出爐 將打造主題旅遊線路
    中新網成都6月10日電(單鵬)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近日出爐,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等10人入選。四川將圍繞第二批歷史名人打造主題旅遊線路,實現文化傳承。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文翁②丨《國家寶藏》C位出道的蜀石經 是刻在...
    6月5日,經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最終確定10位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文翁榜上有名。創辦了石室學宮的文翁,是歷史上第一位創立官辦學校的地方政府領導人。文翁開地方官學之先河,拉開了天府文化啟蒙運動的大幕。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公布!這兩位都和都江堰有關
    遇見都江堰ID:yujiandjy 好山好水好空氣……在大美都江堰,遇見一切美好~~ 近日,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出爐,文翁、司馬相如、陳壽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張栻①|「硬核理學家」 文能安邦武能定國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6月5日,經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正式出爐,在星光熠熠的名單中,南宋的張栻是唯一一位理學家。「張栻在湖南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比他在四川,要更大!」
  • 【解鎖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格薩爾王:他是藏族英雄 亦是「活著...
    圖據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  格薩爾王為什麼能夠入選四川歷史名人?歷史上的他演繹了怎樣的傳奇?近日,阿來接受四川新聞網記者專訪,為網友講述格薩爾王的故事。  格薩爾(約公元1038年—1119年),藏族英雄,出生在今甘孜州德格縣阿須地方。「格薩爾出生在一片草原上,就是阿須草原。今天在那裡都還有他出生地的紀念。」
  • 四川歷史名人遊成渝①:文翁重遊石室贊教育 相如繞道邛崍憶舊情
    「四川歷史名人成渝旅行團」行程路線圖第一天行程:成都石室中學——都江堰——德陽【「歷史名人打卡成渝」旅遊大巴內】早上8點,大家紛紛來到成都天府廣場集合,李白自高奮勇當導遊,要為大家服好務,帶領小夥伴們吃好耍好,不虛此行!
  • 【解鎖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格薩爾王 :他是藏族英雄 亦是唯一還...
    四川新聞網成都6月19日訊(記者 戴璐嶺 攝影報導)在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中,有一位藏族英雄,他一生除暴安良,南徵北戰,統一了大小150多個部落,在金沙江上遊和黃河上遊地區建立嶺國,後世稱為格薩爾王。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阿來這麼評價他:「藏族英雄,史詩流芳。」
  • 普大喜奔——安嶽秦九韶入選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
    四川新聞網資陽6月9日訊(朱國強)6月5日,經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最終確定全省10位歷史名人為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其中,出生於普州(今資陽市安嶽縣)的《數書九章》創作者秦九韶,位列其中。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陳壽⑧|《三國志》若改名《漢末晉初志》,還會...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6月5日,經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正式出爐,《三國志》作者陳壽榜上有名。四川省作協副主席、《四川文學》主編、作家羅偉章認為,陳壽的入選名至實歸,「就算他是第一批四川歷史名人,這也無可厚非。假如沒有《三國志》,之後會不會有《三國演義》,我們今天對三國這段歷史會不會有這樣的記憶?這個很難說。」羅偉章在羅偉章看來,《三國演義》雖好,但離偉大還有一步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