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地球都是一個整體,無論是哪個環節出問題,整個地球都可能會陷入到危機之中。在近期發表於《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來自中國科學院的研究員團隊表示,未來15年的時間裡,北極海冰很可能會消失。
佔據北冰洋三分之一的北極海冰
在北極地區,覆蓋著格陵蘭島和北極高緯度大陸地區、其它各個島嶼的海冰,都屬於北極海冰。根據數據顯示,北極海冰過去的總面積為1330萬平方公裡,佔據了北冰洋海面的三分之一。
什麼是海冰呢?簡單來說,就是海水凍結形成的冰。因為海水是鹹的,所以,海冰也是含有鹽度的,這意味著,這些海冰融化後,也會重新變成海水。
海冰的範圍很廣,除了固定的冰架、冰蓋等之外,那些跟隨著海水流動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塊,也都屬於海冰。
根據研究,北極海冰大約形成於第四紀冰河時期,截止到目前,已經有百萬年的歷史。在人類進入到工業革命之前,從來都不曾有人擔心過北極海冰會融化,當然,人類發現北極的時間也不過幾百年的事情。
不過,伴隨著人類轟轟烈烈開展工業革命,特別是進入到20世紀之後,當人類發射的衛星在太空中拍下了北極海冰的照片,科學家們才發現,北極海冰正在不斷減少。
是什麼讓北極海冰越來越少?
今年以來,北極海冰的各種消息明顯增多,加拿大最後一個陸緣冰架垮塌、格陵蘭島的冰蓋融化速度越來越快,很快就會都不復存在。
顯然,今年北極地區的異常高溫,讓北極海冰進入到了臨界點。通過研究,今年9月份,北極海冰的覆蓋範圍已經減到最小。而自從1979年人類開始通過衛星監測北極海冰之後,幾乎每10年,北極海冰都以12.9%的速度減少。
造成北極海冰出現危機的原因,就是溫室效應引發的全球變暖。北極由於地處高緯度地區,本身它的變暖速度就是中低緯度地區的2-3倍,這意味著,北極地區的氣溫上升更為驚人,在今年6月份的時候,北極還一度出現了38攝氏度的高溫。
如今,北極地區上萬年才形成的多年冰已經差不多完全都消失了,剩下的大部分都是每年冬季形成的「一年冰」,這些冰由於凍得不夠牢固,所以在夏季到來的時候,它們融化的速度會更快。
這樣一來,北極海冰越來越少,北冰洋的海面上升也就自然越來越高,同時,北極生態系統也會因此而受到破壞,包括整個地球。
北極海冰消失的後果有哪些?
研究者表示,截止到20世紀末的時候,北極海冰已經減少了43%,而在進入到21世紀後,雖然只過了不到20年的時間,北極海冰的融化速度卻明顯超出預期。
過去,科學家們曾經認為北極海冰還會有百年左右的時間,不過本世紀中葉之前,北極海冰就有可能會徹底消失。
北極海冰融化都有哪些影響?北極海冰是地球的「甲冑」之一,它也是地球生態氣候失衡的一個導火索。
當北極海冰徹底融化後,地球的氣候環境都會受到影響,而且北半球地區,特別是與北極相連的地區,自然災害(海嘯、洪災)等也會更加嚴重。
此外,北極海冰的融化,已經讓北極最具代表性的動物——北極熊無家可歸,伴隨著北極海冰的融化,北極熊也會滅絕,當然,還包括海豹、海象等很多生活在北冰洋的動物。同時,伴隨著北冰洋的海水升溫,一些原本不屬於這裡的海洋生物,也會紛紛遷居於此。
這就導致北極生態系統會迎來大洗牌和新一輪的物種入侵,從而改變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並且威脅到人類。
研究顯示,近年來我國地區的極端天氣,都與北極氣候變化有關,未來伴隨著北極海冰的徹底融化,我國北方和歐洲,也將更容易出現各種極端天氣、自然災害,包括整個北半球,都會因此而陷入到頻繁的惡劣氣候之中。
同時,沿海地區也會伴隨著北冰洋海平面的升高而被淹沒,很多人都會流離失所,人類的生命和財產,都會因此而受到威脅,並且人類社會也將因此而受到新的挑戰。
還是那句話,整個地球都是一個整體,沒有誰會獨善其身。所以,從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人類也是時候團結起來,一起保護地球,守衛自己的家園了,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