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官宣
新
新區一中濱河路校區,
就是成大初級中學!
而且是真正的一中分校!
今天官方揭牌!
新增高新區第一中學教育集團,
新增高新區第一初級中學教育集團,
設濱河路、珠江路校區!
這一流傳很久的消息終於成真!
圖片來源於蘇州高新區發布
最新消息,很快就會掛牌!
9月正式投入使用!
恭喜周邊業主!
今天,蘇州高新區召開,
全面推進教育集團化辦學暨教育集團揭牌儀式,
發布《蘇州高新區全面推進教育集團化辦學工作實施方案》!
高新區在已有 4 個教育集團基礎上「擴面」「擴容」新增9 個教育集團組建 6 個教育共同體成立 1 個教育聯盟,從而在全市率先實現義務教育階段集團化辦學100%全覆蓋。
高新區集團化辦學由此揭開,全面縱深發展的新篇章真正形成區域高位優質均衡教育 「一盤棋」。
9個教育集團名單如下
蘇州高新區第一中學教育集團
吳縣中學教育集團
蘇州高新區第一初級中學教育集團
蘇州市楓橋中心小學教育集團
蘇州高新區獅山實驗小學教育集團
蘇州滸墅關實驗小學教育集團
蘇州高新區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
蘇州滸墅關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
蘇州高新區通安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
會議原文如下
規模遞進,實現「高峰」到「高原」的飛躍
據介紹,此次推出的《蘇州高新區全面推進教育集團化辦學工作實施方案》立足於集團化辦學多元體系的打造,一方面通過新增9個教育集團及對原有4個教育集團的擴容擴大集團化辦學覆蓋面,另一方面採取建設6個教育共同體和1個學段銜接的「教育聯盟」的方式,以強校帶潛力校、強校帶弱校,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跨片區、跨校區的連結,有效探索集團化辦學的新路徑。
通過這一系列實踐,高新區教育部門發現,集團化辦學已成為緩解「擇校熱」、解決「大班額」瓶頸的最有效手段,本次教育集團的「擴容」、「擴面」也正是高新區在集團化辦學1.0的基礎上,將該項工作進一步引向縱深。
此外,此次的集團化辦學改革,還前瞻性地向義務教育階段兩端延伸,以打破學段「壁壘」的方式,引入了高新區第一中學教育集團、吳縣中學教育集團、高新區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等學段學校,實現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教育的有效銜接和優質教育的協同發展。
「在新組建的教育集團中,既有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集團,也有高中階段和學前教育階段的教育集團,滿足老百姓對優質教育資源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我們還將探索聯通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辦學路徑,力求形成高新區『大教育』培養格局,把人才培養、人口素質提升和基礎教育發展有機結合起來。
重整資源,從「嫁接」向「融合」進階
在兼顧均衡的同時,集團化辦學也為更多品牌學校提供了跨越式內涵的可能。
「集團化辦學不是簡單的『嫁接』,而是通過組織創新不斷提高教育集團內部治理效能。
集團內各校區均實行一體化管理,配套制度和管理辦法,確定了集團發展目標和任務,對集團資源配置、經費投入、隊伍建設、辦學水平等方面都做了統一部署和安排。」高新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加強對教育集團的管理,近期,《高新區教育集團化辦學工作考核評價辦法》也將配套出臺,將從發展戰略、管理體系、資源整合、師資建設、辦學績效等多個維度綜合考量評價集團化辦學成果,讓集團化辦學真正落到實處。」
角色重塑,實現內涵與品質提升
集團化不僅強調融合,同時也關注個體。
尊重個性、尊重傳統、尊重特色,高新區在集團化辦學互補內升的發展過程中,讓每個學校都找到自我的成長點。以剛剛啟幕的第一初級中學校教育集團將在各校區引入博厚教育,倡導博有道、厚自成的學校精神,確保集團各校底蘊相同、願景相生。同時,集團也為各校區制定了各自的發展定位:竹園路校區將作為集團孵化器做實做厚,濱河路校區作為集團總部做精做優,即將建設的珠江路校區要實現做美做亮,學府中學尋求突破提速發展,文達中學承載千年古鎮文脈,謀劃高起點開局篇章。五個校區南北貫通、東西連片,將實現錯位發展、同向同行、各美其美。
同時,在教育主體——教師的發展策略上,高新區集團化辦學也將把「學校人」培養為「集團人」作為工作重點,力求實現人才培養、教師成長的深度融合。
骨幹遊教、師徒帶教、名師送教、點對點交流……各種教師柔性流動機制,增加了優質學校教師向潛質學校流動力度,同時也加速了青年教師成長為骨幹教師的速率。「站在更深層次破解集團化辦學壁壘,可以有效激發各辦學主體的內驅力和凝聚力,縮短新建學校、薄弱學校提質升級的周期,擴大集團化覆蓋面和融合度。」
在這裡,一頁君先恭喜周邊業主啦,有名校為鄰,未來可期,相信這周邊的房源又要成為爭搶熱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