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推進行業誠信建設,提高行業透明度,為公眾了解和監督會計師事務所提供便利,從2003年起,中注協每年都會開展年度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前百家信息發布工作。
圍繞事務所收入規模、內部治理、資源、處理處罰4個方面,共設計了9個指標,結合行業實際情況和對指標數據的現實準確度對每個指標賦予了不同權重,對事務所進行評價。
這樣的排名對於我們了解事務所以及就業判斷是非常有價值的,接下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前十大都有哪些?跟你想像的是否有所不同?
01 前十大榜單揭曉:哪些事務所值得去?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前十名中除了傳統的四大之外,其餘排名比較靠前基本都是被稱為「內資八大」的會計事務所。
大部分同學在糾結畢業之後進四大還是八大?其實這個問題並沒有絕對的答案,除了關注公司的排名,我們還應該關注直觀的薪資水平和晉升標準和自身實際情況。
02 四大和八大上班有什麼區別?
在國內市場,八大沒有四大那麼嚴格的校園招聘流程,就算社會招聘,進入八大也比進四大相對容易很多。對於一些個人背景相對差一點,或者學校相對遜色一點的人來說,八大能更快開啟你的審計之路。
本土八大主要著手於國企、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以及國內的中小型企業以及IPO,因為國家有意扶持,所以一些中等規模企業也喜歡找天健立信之類的本土來做。八大會承接更多新三板,周期相對更短,因此能接觸更多行業和公司。
在職業晉升上,四大和八大的區別也不是很大,所以對於想要進入會計行業的同學來說,八大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03 四大招聘時會考慮哪些因素?
很多人都心存疑惑,我學校背景一般,學歷也一般,但是我拿下了含金量最高的CPA證書,四大會不會可以接受我不太好的學校背景和學歷?
其實這個問題的本質是大家不清楚四大招人的時候如何看待證書和學歷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很顯然,如果學歷和證書都OK的話自然很好!
但這個問題並不好直接進行解釋,因為我們也會看到即使有些人拿到了很高的學歷和CPA證書,但依舊被四大拒之門外。這並非什麼稀奇的現象。
對四大而言,招聘的目的是為了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人才,學歷和證書只能作為參考,但起不到決定作用。所以,如果你學力有餘,一定要力爭上遊。學力不足,也別灰心喪氣!把證拿下也不失為良策!
那麼四大招聘都看重什麼呢?從其招聘文案中,我們發現他們會涉及學歷、經驗、英語水平、證書和面試發揮各個方面。
學歷
毋庸置疑,排序上肯定是985、211本科 > 碩士 > 留學生 > 本一 > 本二。
四大的招聘分校招和社招,校招時學歷非常重要。
在校招中,四大通常考慮的學歷順序是985/211本科、碩士、留學生、知名財經類院校的優秀畢業生。所以在校招中,高學歷不代表優勢。
工作之後,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起點、薪資、工作、晉升機制等也都是一樣的,學歷並不會給實際就業產生大的幫助。當其他能力例如證書、工作經驗等比較優秀時,對學歷的要求還會放寬,二本的學生也會有機會被錄用。
證書
CPA證書最重要!
在專業證書方面,一定要考下的證就是CPA證書。CPA是我國唯一擁有籤字權的證書,沒有CPA證書,一般不能晉升經理。
四大看重CPA所具備的含金量,更看重的是一個人是否具備註冊會計師的資質,擁有CPA證書就代表你在專業的領域具備一定的資格,代表著你可以從事較為高級的財務工作,而四大在給客戶提供服務的時候,專業性必須排第一。
如果想要從四大跳槽到投行,CPA證書更是非常重要。
經驗
經驗很重要,有經驗的二本生,要比沒有經驗的碩士更搶眼!
上面德勤的招聘中寫得很清楚,更喜歡在四大會計所或者三大諮詢有過工作經歷的人。
除此之外,四大也比較喜歡在八大所有過經歷的人。本土八大所相對於四大而言能接觸更多的行業和公司。正好能夠滿足四大多員工行業經驗的需求!
而且,由於八大流動性高,項目周期短,工作兩年基本上就能做小合併甚至自己帶隊。這滿足了對員工領導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的需求。
英語
流利的口語比刷出來的六級更重要。
英語能力是四大招聘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參考項,面試中有一項是英文面試,主要考察的是英語表達能力,無論是口語還是寫作展示。
當然,除了上述這些統一的標準以外,其實四大在各自的具體的招聘過程中,無論是筆試還是面試,都有自己專屬的一些特點:
普華比較看重的是名校背景,以及求職者自身的組織和工作能力。德勤比較看重的是求職者的學業成績,同時也有工作中必備的能力考查。畢馬威的筆試被普遍認為是四大中最難的,題量也比較大,而且很喜歡有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的求職者。安永比較突出的特點是注重英語能力。
所以,學歷、證書和經驗都棒棒的CPAer們,展望四大之前,先把口語提升上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