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 訊)重症監護病房緊缺、
醫護人員辭職、死亡人數創紀錄......冬天來臨,瑞典的第二波新冠疫情來勢洶洶。瑞典首相斯特凡·勒文當地時間12月15日接受媒體採訪時承認,政府「誤判了」第二波疫情的應對措施。
同天,一個瑞典國內新冠獨立調查委員會發布報告,稱政府未能充分保護養老院免受新冠病毒感染,因此政府對這場大流行造成的影響負有最終責任。美國彭博社15日也發表社評稱,瑞典恐怕到現在都沒弄清楚新冠疫情是怎麼一回事。
11月,瑞典因各種原因死亡的總人數達到8088人,創下自1918年11月流感大流行以來的新紀錄。
瑞典首相勒文 官方圖
勒文15日在接受瑞典《晚報》(Aftonbladet)採訪時談到了近期的第二波疫情:「我認為(公共衛生)行業內的人,(此前)並未在他們面前看到這樣一波感染潮。他們只是在討論不同的感染群體。」
他辯解說:「這並不是說,我們沒有準備好應對再次發生的事情,但沒有人能預測到它會以如此大的強度暴發......這證明這是一種我們以前不知道的病毒,它的行為方式是許多人意想不到的。」
但勒文也承認政府犯了錯誤:「我們已經得出了一些關於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的結論。以老年人護理為例。我們需要在這方面做得更多,我們在下一屆預算中會加大力度。」
截至當地時間16日,瑞典國內的新冠總感染病例已超34.1萬人,總死亡病例為7667例。進入10月以來,瑞典的日增感染人數一路攀升,從2000例左右一直增加到12月15日的20931例。
瑞典疫情趨勢圖 數據來源: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美聯社援引一家瑞典機構14日發布的報告稱,瑞典整個11月的總死亡人數為8088人,創造了自1918年11月來,死亡人數最高的一個月。當年,瑞典因流感大流行,一個月內的死亡人數為16600人。
死亡人數創紀錄的背後,是瑞典不斷增加的醫療壓力。首都斯德哥爾摩及周邊地區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經歷了夏季和秋季的平靜之後,由於感染率又開始回升,重症監護病房現在已經滿員。上周三(9日),斯德哥爾摩地區的重症監護病房入住率已達99%,接近極限。
這也讓斯德哥爾摩地區衛生部門負責人比約恩·埃裡克森(Bjorn Eriksson)召開新聞發布會,公開向外界求助,呼籲國家派遣專業護士和其他醫院工作人員。
15日,埃裡克森表示,需要重症監護的病人已遠超病房容量,「我們正接近現有病房容量的兩倍」。
此外,由於今年繁重的工作,以及相對微薄的工資,瑞典醫護人員內出現一股辭職潮。根據瑞典TV4廣播公司的一項數據顯示,今年在瑞典21個郡中,有13個郡醫療行業的辭職人數較上一年上升,平均每月的辭職人數為500人。而據瑞典國家電視臺(SVT)報導,自新冠大流行開始以來,斯德哥爾摩地區約有3600名衛生人員辭職,比去年同期多出約900人。
今年夏天,瑞典政府曾表示,一旦危機結束,將任命一個獨立委員會,但迫於壓力,提前組建了委員會。15日當天,這一調查委員會也發布報告,批評瑞典的老年護理存在重大結構性缺陷,有關部門在應對流感疫情方面毫無準備,裝備不足。瑞典國內,近一半的新冠死亡病例在養老院內。
委員會主席馬茨·梅林(Mats Melin)表示,瑞典醫療保健系統結構性缺陷的責任可能會歸咎於幾個政府部門和組織。「但我們仍然想說,政府統治著這個國家,因此最終的責任在現政府和前政府身上。」。
「商業內幕」網站回顧稱,今年早些時候,瑞典首席流行病學家安德斯·泰格內爾(Anders Tegnell)曾表示,選擇不實行嚴格的封鎖,將有助於瑞典民眾增強免疫力,並降低秋季或冬季病例激增的機率。然而,瑞典此後受到的第二波疫情的影響要比鄰國大得多。
彭博社15日發表評論稱,瑞典長期以來堅信「最少的預防就是最好的預防」(指群體免疫),很多人對嚴厲的防疫措施表示不滿。在春天,這讓疫情在瑞典境內狂奔;到了秋天,也沒看見「群體免疫」發揮任何作用。現在被疫情擊穿了,瑞典才想到要重新考慮下自己的做法。
美媒表示,那些嘲笑瑞典,並因為自己的防疫措施受到「讚揚」的歐洲國家也不要幸災樂禍,沾沾自喜。這些歐洲國家現在同樣面臨著新一輪疫情的衝擊,疫情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瑞典不是唯一過度自信的國家。」
面對近幾周新病例激增的局面,瑞典政府加強了對公眾集會的限制,同時要求高中在本學期剩餘時間改用遠程教學,但這些都避開了法律限制,只是政府發布的指導建議。目前,瑞典政府正制定一項流行病緊急法律,允許政府關閉商店並限制公共運輸的使用,但這條法律要到3月中旬才能生效。
本月,西方傳統的聖誕節來臨,瑞典又面臨另一波防疫壓力。對此,斯德哥爾摩地區衛生部門負責人埃裡克森向民眾呼籲,下班後不要去喝酒,聖誕購物或與家人外的人見面,因為「後果很可怕」,並不值得那麼幹。
來源|觀察者網
熱點視頻推薦��
��
原標題:《瑞典首相承認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