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農村最好吃的6種肉,梅菜扣肉不是第一,紅燒肉無緣榜單
相信大多數人對肉都是唯獨鍾愛,可謂地道的「肉食動物」,沒有蔬菜可以,但是沒有肉的日子是萬萬不行的,尤其是對吃貨而言,沒有肉的飯菜哪能叫「飯」現在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家家戶戶家電齊全,都有冰箱或冷櫃,有了儲存這些鮮肉的條件,而且大多數冰箱也都有零度保鮮功能,能保證隨時吃到新鮮的食材。但是在以前那,在農村,家裡的肉食通常來自自家豬、羊、雞等家禽,一整頭家禽不可能一頓吃完,尤其是豬、羊,那麼剩下的要怎麼保存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農村最好吃的六種肉吧,你肯定沒想到,梅菜扣肉竟然不是第一,更讓人意外的是紅燒肉竟然也無緣榜單。
1.燻肉
自古中國人對食材就頗有研究,農村也一直採用老一輩延續下來的傳統的保存食材的方法,而且保存時間還都很長。對於肉類一般會用煙燻的方式將鮮肉中的油脂和水分烤出,燻好的肉留了肉的口感卻沒了鮮肉的油膩,同時還浸入了木材中的草木香味,風乾後隨吃隨切,保留時間相當長。除了煙燻還可以用鹽醃製、或炭火烤制,同樣是保存鮮肉的一種方法。
2.荷葉包肉
在農村人們更會就地取材,比如在荷花盛開的時節,除了能將荷花釀成酒,荷葉也有大用途。用荷葉包裹好整隻雞,或將五花肉切成片夾上層層糯米,再用荷葉包裹上,兩種食材蒸製後,沒有了肥膩,肉吃起來肥而不膩,還帶有荷葉的清香,就連包裹的糯米也軟糯香甜。
3.梅菜扣肉
相比瘦肉來說,肥瘦相間的五花肉更受大家的喜愛,其中五花肉的一道經典做法就是梅菜扣肉。農村家家都有自曬的梅乾菜,上面均勻地鋪上一層切成片的五花肉,隔火慢燉,出鍋後梅菜已經把肉中的油膩全部吸收,菜和肉都是鹹香可口,既可以擺盤也可以拌麵或夾饅頭。
4.荔枝肉
荔枝肉出自閩南,別看名字裡有荔枝,但不是真的用荔枝來做菜,烹飪方法有些像東北的鍋包肉,先將肉裹上調好的糊炸熟,再根據個人喜好放入大塊的土豆、芋頭或白薯等薯類作為配菜,澆上糖醋汁後酸酸甜甜極像含在嘴裡的荔枝。
5.粉蒸肉
70、80後的一代人小時候吃得最香的就要屬粉蒸肉了,那時候沒有現在超市買的米粉,還要自己先炒米粉,炒好粉後過上一片片的五花肉,上鍋蒸熟,完全沒了五花肉中的肥膩,再配上一碗米飯,絕對有滿滿的幸福感。
6.蒜泥白肉
蒜泥白肉是現在餐桌上很常見的一道菜,雖然叫白肉,但吃起來一點也不肥,多數會搭配青瓜,淋上調好的辣椒麻油,香辣中帶著爽脆,對於無肉不歡的吃貨們怎能不多來兩碗米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