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81歲老人,帶你跑過凌晨4點半的北京……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3月30電(湯琪)「昆明湖一圈6、7公裡,玉淵潭5.76公裡,龍潭湖2.5公裡……」81歲老人湯伯成幾乎每天堅持凌晨四點半開始跑步,對首都北京幾個著名公園的大小了如指掌,這些都是他30多年「打卡」過的地方。

  2017年4月16日,湯伯成將再次從天安門出發,第二次參加北京半程馬拉松賽——然而時間閃回上世紀80年代,那時的他曾被確診為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他說,那會兒他連50米都跑不下來。

資料圖:熱愛跑步的湯伯成。

  湯伯成的人生軌跡,改變在30多年之前。

  1986年,當時50歲的湯伯成被確診為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消化系統較差,畏寒,夏天不能吃香瓜和香蕉,冬天不能吃柿子,冰棍、冰淇淋根本不能碰,一天拉稀20多次,讓他直呼「受不了」。

  身體最為脆弱的時候,湯伯成告訴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嘴巴不能動,喝一點東西就要上廁所,那時我都覺得能活到60歲就很滿足了。」

  大學畢業後,湯伯成離開江蘇老家,被分配到了北京光華木材廠,這份工作一幹就是36年,這期間,他與同樣來自江蘇的卞德娣喜結連理,相守至今。

  卞德娣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憶起愛人當年患病住院的情景說,醫生建議他加強鍛鍊,一開始他就圍著小湯山醫院的病房跑步,連50米都跑不下來。

  「第一天跑不動,我就第二天、第三天堅持,小湯山醫院有個湖,我漸漸能圍著湖跑,後來半個醫院都能跑下來。」湯伯成的堅持,換來了病情上的緩解,他表示,住院三個月之後,他的用藥量減掉了一半。

資料圖:湯伯成展示長跑獎牌。

  「大家都知道跑步有好處,但沒想到跑步會有這麼大的效果!」卞德娣顯得有些驚訝。

  1986年至今,湯伯成的跑齡已經超過30年,用他自己的話說,「現在一年下來,感冒都很少。」

  卞德娣也透露,他們從未服用過保健品,她笑著說,「現在去醫院體檢,醫生在他身上使勁按,都說他的身體和年齡不相符。」

  改變的不止湯伯成自己的身體,還有身邊人。這些年,湯伯成未曾停止奔跑的腳步,在堅持每天跑10公裡的同時,還帶動街坊鄰裡的跑友,形成了一個愛跑的圈子,在這個圈子裡,他是「老大」,年齡懸殊最大相差了20歲。

  據二老介紹,過去,圈子裡有些跑者,夏天太熱不跑,冬天太冷不跑,湯伯成直言不諱——「這樣不行,一年四季都要堅持,才有成效。」

  因為,他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81歲高齡的他,一直都是身邊跑友的榜樣。

  但他並不願多談年齡。「有些人說我80多歲了怎麼還在跑步,意思好像80歲就沒勁了一樣,但我已經忘記年齡了,我經常跟比我年輕很多的人一起跑步,他們也不覺得我老。」

湯伯成展示他每天的跑步記錄。湯琪 攝

  笑容滿面,待人隨和,健步如飛,湯伯成如今展現出來的精氣神很難與30多年前他連平躺著睡覺都難受的困境聯繫起來,他始終強調,跑步不為了別的,純粹是為了健康。

  2016年,他第一次站上半程馬拉松的跑道,從天安門出發,以2:19:54的成績完賽,在2萬多名跑者中排名第7372位,他用他最習慣的方式,慶祝耄耋之年。

  卞德娣告訴中新網記者,去年報名以後,70歲以上的參賽者都要回訪,有工作人員打來電話確認他的身體狀況。「當時我說應該問題不大,他跑慣了,你不讓他跑,他老覺得今天缺了什麼。」

  從10公裡到21.0975公裡,湯伯成參加這項賽事的時間已超過10年,他所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北京城,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變化都是他用腳步丈量出來的。

  每年的大年初一本該是全家團聚的新春佳節,他卻會特地選擇這一天,去北海公園、景山公園和天壇跑步,感受不一樣的北京。有一年,也是大年初一,頤和園內的昆明湖都結成冰,他就來回在冰上走,圍著昆明湖奔跑,這是他從跑步中體會到的樂趣。

資料圖:湯伯成在跑步中。

  「昆明湖一圈6、7公裡,玉淵潭5.76公裡,龍潭湖2.5公裡,陶然亭公園2.6公裡,蓮花池小,大概1.3公裡,景山公園大概1公裡多……」湯伯成在跑友的幫助下,玩起了手機,用時下最流行的跑步APP量化他的「跑步人生」。

  美國NBA籃球巨星科比曾自曝堅持凌晨4點起床,「你見過凌晨4點的洛杉磯嗎」成為籃球迷的永恆話題。而對於81歲的湯伯成來說,他見過無數次北京凌晨4點半的樣子,那時,他正跑向龍潭湖公園,以此開啟每一天的生活。

  他曾以為自己只能活到60歲,但他卻跑過了60歲;他曾以為自己只能跑到70歲,但81歲了,他還在奔跑。

  你要問奔跑的終點究竟在哪裡?湯伯成拍拍自己的雙腿說,「只要兩條腿行,肯定繼續跑。」(完)

相關焦點

  • 81歲老人霧裡迷路14小時,幸好被及時發現
    12月28日凌晨4點許,大霧席捲了整個江蘇省地域。興化市戴窯鎮一位81歲高齡的老人出門前往東臺看望自己50多歲的女兒,結果在半路上迷路了,跑了14小時,好在被巡邏的民警發現。12月28日晚上6點左右,大豐區劉莊派出所二級警官陳愛國帶領著輔警在轄區G204國道例行巡邏,突然發現路邊上一位老人正挑著編織袋由南向北在路邊行走,於是趕忙上前詢問,經了解得知,老人在前往東臺的路上迷了路。在與老人溝通過程中,民警發現老人的耳朵不太好,溝通了半天只能了解到老人姓袁,家住興化市戴窯鎮,但說不出自己家人的聯繫方式。
  • 81歲老人霧裡迷路14小時,幸好被及時發現
    12月28日凌晨4點許,大霧席捲了整個江蘇省地域。興化市戴窯鎮一位81歲高齡的老人出門前往東臺看望自己50多歲的女兒,結果在半路上迷路了,跑了14小時,好在被巡邏的民警發現。12月28日晚上6點左右,大豐區劉莊派出所二級警官陳愛國帶領著輔警在轄區G204國道例行巡邏,突然發現路邊上一位老人正挑著編織袋由南向北在路邊行走,於是趕忙上前詢問,經了解得知,老人在前往東臺的路上迷了路。在與老人溝通過程中,民警發現老人的耳朵不太好,溝通了半天只能了解到老人姓袁,家住興化市戴窯鎮,但說不出自己家人的聯繫方式。
  • 你見過凌晨4點半的廚房嗎?讀書很苦,但父母的煎熬是你的100倍!
    你見過凌晨4點半的廚房嗎? 來自一名初中生曉琳的發帖說, 有一天,他在4點半從噩夢中驚醒, 繫著圍裙的父親馬上衝進他的臥室。
  • 冬日凌晨4點半的公交車 搭乘有故事的人
    「滴——」,「啪」,車響,燈亮,劉勇對了下表,11月28日凌晨4點半,他習慣性地瞟了眼操控臺和公交車前方,屬於他的早夜班公交車長的一天啟程了。小雪節氣過後一周,鄭州街頭更顯寂靜,靜到可以聽到呼吸和心跳。公交車碾過路面,像商量好的,在趕赴與一位位城市過客的約定。
  • 終點上演百米衝刺,還有81歲大爺跑全馬,2020西馬很精彩
    今天,2020西安(融創)馬拉松賽在城牆南門——永寧門鳴槍開跑。和往年相比,今年西馬的線路做出了一定調整。起點依然是熟悉的永寧門,被譽為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城牆的正南門,終點由歷年的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丹鳳門調整到曲江池遺址公園中和廣場,半馬終點也由慈恩西路調整至朱雀大街南段。今年西馬男子組的競爭可以說是異常激烈,楊定宏和尹順金的拉鋸戰一直持續到終點。最後的衝刺,兩人幾乎是以百米衝刺的速度並肩衝過終點,最終的冠軍屬於楊定宏,成績是2小時17分54秒,尹順金位列第二。
  • 半馬被改成4公裡 瀋陽80歲老人表示"不過癮"
    張桂芝老人瀋陽老人張桂芝今年剛辦完80大壽,她是去年「沈馬」最高齡的選手,一口氣跑下「半馬」21.09公裡。迷你馬終點位置,一位女士手持著這樣的條幅格外引人注目,本以為是她的孩子參加比賽,沒想到一問,是她80歲的老母親。「畢竟80歲,雖然平時身體特別好,但還是有些擔心,所以就跟來了,而且偷偷把半程馬拉松給她改成了迷你馬拉松。」她表示。老人在人群中排在中遊,甚至比很多年輕人跑得還快,衝過終點,老人意猶未盡,「我其實想跑10公裡,這個太短了,不盡興。」
  • 94歲老人擺夜攤到凌晨5點:一輩子養活自己,已停不下來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見習記者劉小玉 劉旭 文/視頻 因為半夜12點到凌晨5點在路邊擺攤賣煎餅被拍,鄭州的一位94歲老人火了,在回答路人的問題:「為什麼這麼拼」的時候,這名老人說:一輩子都是自己養活自己,已經停不下來。
  • 81歲老人跑全程馬拉松,網友熱議:感覺膝蓋吃不消,跑個短距離的還是...
    虎撲11月9日訊 11月9日,西安81歲老人陳金鐘連續第四年參加馬拉松,今年他用時6小時14分跑完全程。新聞發出後引發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81歲老人跑全程馬拉松6小時14分完賽】西安81歲老人陳金鐘,連續第四年參加馬拉松。今年,他用時6小時14分跑完全程!在他背後,印有"年齡81歲,我在你前面!
  • 寅時:凌晨4點半的粉店,熱氣騰騰開啟城市新的一天
    4 月 6 日凌晨 2 點,位於長沙曙光路的公交新村粉店結束一天的營業,與周圍的世界一同進入了夢鄉。兩個半小時後,凌晨 4 點半,十多名早班工作人員打開店門,來到店內,打開開關,開始了早餐前的準備工作。
  • 你知道洛杉磯凌晨4點的樣子嗎?
    你知道洛杉磯凌晨4點的樣子嗎?我知道洛杉磯每天凌晨4點的樣子。--科比布萊恩特爆炸!以至於他從來沒有想過結束這段旅程會是什麼樣子。他只看到他一路奔跑的樣子。所以他不停地跑,在球場上跑,盡全力爭取每一個得到籃球的機會。
  • 17位均齡81歲的老人騎車環遊臺灣:你80歲時還有沒有做夢的勇氣?
    八十歲環島旅行......來自走著瞧旅行00:0010:20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悅兮主播朗讀音頻文 | 潘希希人為什麼要活著?當你80歲的時候,你還有多少做夢的勇氣?不老騎士說,走,我們騎著歐兜邁(摩託車)環臺去。
  • 幽默橘喵:人生得意須盡歡,每天凌晨三點半
    大爺:哎呀這個養好了的話送走三代是沒什麼問題呢3.下班同事說請我吃飯,我想吃飯喝酒就不帶錢包了吧。吃完後同事給我說結帳吧。我:我沒帶錢包啊。 同事:我出門也忘記了。於是老闆走過來說到:你們兩個人一個人回去拿錢包去。
  • 洛溪的老式茶樓,凌晨4點半就開吃
    在番禺洛溪,有這樣一家茶樓,每天凌晨4點半開門,到上午11點就關門了。對於睡得遲的人來說,可能在那裡住了好幾年都不一定吃過。   點好之後,阿姨會抬著一整個蒸屜過來,然後幫你把還燙手的點心拿出來。但腸粉還是需要自己去前臺拿的哦!
  • 85歲半馬249,55歲完賽800裡流沙:這些乘風破浪的姐姐,你跑不過
    2013到2015年,陳茹因為懷孕、生娃和帶娃,暫時離開北馬賽道。2016年她加入元大都馬拉松冠軍俱樂部,在張杰教練的指導下開始了系統訓練。2017年4月北京半程馬拉松,她以1:26:41的成績,獲得年齡段(35-39)第一。
  • 81歲老人三年種出江邊花海,株洲河西湘江風光帶大片波斯菊成網紅...
    湘江株洲段,在以綠色為主調的風光帶上,有一片明亮的橙黃格外引人注目,這是81歲的熊礎堅花3年時間種下的一片波斯菊花田。 這片花地開墾於三年前,此前是一片草地,種了一輩子農田,晚年的熊礎堅閒不住,看中了這片未開墾的土地,由菜農變成了花農。
  • 72歲老人報團旅遊,凌晨時卻從賓館出去獨自進山,現已離世
    但沒想到一位來自大連的72歲老人,在莊河仙人洞旅遊,凌晨時獨自進山,卻不幸遭遇了意外。在8月16日早晨,莊河藍天救援隊接到了求助電話。內容大概就是,來自大連的72歲老人,到莊河仙人洞旅行。晚上和大家一起住在了賓館,他就凌晨從賓館獨自走進山,自那之後再沒有任何音訊。救援隊接到我電話之後匆匆趕來,為了尋找這位老人,他們分了好幾路。
  • 85歲半馬249,55歲完賽800裡流沙:這些乘風破浪的姐姐,你跑不過
    2013到2015年,陳茹因為懷孕、生娃和帶娃,暫時離開北馬賽道。2016年她加入元大都馬拉松冠軍俱樂部,在張杰教練的指導下開始了系統訓練。2017年4月北京半程馬拉松,她以1:26:41的成績,獲得年齡段(35-39)第一。5月秦皇島馬拉松,全馬3:00:21,差點破三;11月上馬,2:56:04如願破三,她喜極而泣。
  • 南苑機場最後一次春運:聯航地服人員凌晨4點半已到崗
    清晨7點,很多上班族正忙著起床洗漱、準備出門,而中國聯合航空有限公司地面服務部的副總經理牛燕方,已經和她的同事忙完第一撥兒「尖峰時刻」了。每天凌晨4點半到崗、打出第一張機票遞交到旅客手中,清晨7點半左右出港早高峰,牛姐和同事們已經在航站樓裡忙碌了三個小時,送走了十幾個班次的航班。
  • 「哈佛凌晨4點半」是「假雞湯」 不要端起來就喝
    凌晨4點多的哈佛大學圖書館,燈火通明,座無虛席……「哈佛凌晨4點半」的故事,很多人都不陌生。然而,這個「完美的勵志故事」,日前被證實純屬捏造。 據媒體報導,90後學生李柘遠今年8月底入讀哈佛大學商學院,他通過親身經歷和實地調查證明,網上熱傳的「哈佛凌晨4點半圖書館的景象」,只是一個不存在的想像。凌晨4點半的哈佛大學,和世界上其他國家包括中國的大學基本一樣,無論是學生還是教職員工,都沉浸在睡夢中。 其實,之前早有教育界人士指出「哈佛凌晨4點半」是「假雞湯」,稍微動點腦筋,就不難發現其明顯違背教育規律和生活常識。
  • 凌晨4點半到晚上9點,一名刑釋人員和他的快餐店:我想做個好人
    凌晨4點半,何華輝醒了,這是7年半監獄生活給他留下的烙印。5點鐘,他推著裝了兩個大泡沫箱子的手推車,來到200米外的較場口石灰市菜市場,開始一天的採購。科比說:「你知道洛杉磯凌晨四點鐘是什麼樣子嗎?滿天星星,寥落的燈光,行人很少,而我已經起床行走在黑暗的洛杉磯街道上。」何華輝崇拜科比,籃球是他在監獄中唯一喜歡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