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家巷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亮點多——
「漫捲書堂」有「品」有「味」
「漫捲書堂」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暖意融融。
「我特別喜歡畫畫,也喜歡『漫捲書堂』的老師,在這裡我可以結識很多小朋友,和他們一起繪畫、讀書、學習,這個暑假在這裡我過得特別開心!」8月11日,城關區正寧路小學三年級的小學生劉晨清和媽媽一早前往蘭州市城關區白銀路街道甘家巷社區,參加社區暑期開辦的禾苗「益+藝」公益小課堂。
位於白銀路114號的甘家巷「漫捲書堂」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佔地840平方米,是白銀路街道甘家巷社區以黨建為引領,以服務為核心,全新文創設計理念為牽引,打造集文創、教育、管理、服務於一體的開放式、多功能、專業化的黨建共享工作陣地。在這裡,既是時尚溫馨的現代化多功能書堂,又是社區引入社會組織、轄區單位、居民代表通過協商合作、協同互動、協作共建的大型黨群服務中心。
「益+藝」公益課堂,小朋友暑期生活「不寂寞」
今年暑假,白銀路街道甘家巷社區開展的暑期禾苗「益+藝」童悅課堂系列課程,深受轄區小朋友及家長的喜愛。以蘭州市「三社聯動」甘家巷社區試點項目為依託,社區兒童、青少年群體為服務對象,運用個案、小組、社區等社會工作專業方法,打造「家、校、社」三方共培模式,旨在鼓勵和支持轄區兒童、青少年參與社區服務,拓展社區兒童、青少年格局視野,豐富暑期生活。
美術繪畫、創意手工、理財課程、烘焙課程和愛心敬老等多種課程和活動,讓更多的社區兒童青少年參與其中,從德智體美勞全方面提升綜合素質。家長可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課程進行報名,所有課程免費,轄區兒童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參加。
另外,「掛圖作戰法」也是社區一大創新,黨組織基本情況、轄區黨組織資源、基礎數據動態等全部「上了牆」,公開亮相,信息透明。
與此同時,甘家巷社區延伸了7個涵蓋黨群管理、政務服務、老兵服務、便民服務、文娛服務等多種類別的黨建服務點「微網格」,「網」住了家家戶戶,切實為群眾辦實事。
「甘隴文明小巷」,「顏值與內涵」並存
家住慶陽路的王先生每次下班回家都要途經甘家巷轄區內的「甘隴文明小巷」,他欣喜地告訴記者:「現如今街巷整修如新,我們回家的路都敞亮了,回家的心情都舒暢了。」
今年6月,街道社區、社會組織與紅色物業共商議事,在轄區內打造了2100平方米「甘隴文明小巷」,融入文明城市創建要素,以「民族團結」「社會禁毒」「城市文明」三大篇章的宣傳內容為主提升小巷「顏值」,同時聯合交警、執法等對小巷破舊雜亂、車輛停靠混亂、垃圾分類不規範等問題進行集中整治。真正讓小巷成為「顏值與內涵」並存的文明新地標。
依託「三社聯動」,充分利用社會組織專業優勢,廣泛收集、分類梳理轄區單位、居民關心關注的問題,建立需求、資源和項目清單,讓黨建工作、社區服務與居民需求精準對接。聯合轄區16家物業,成立了「共享家紅色物業聯盟」對39個三不管樓院實行物業兜底全覆蓋,並逐步對老舊樓院通過「一院一策」進行分類、提升改造。社區黨組織充分引導轄區各領域力量參與社區治理,已與42家單位(其中事業單位15家,兩新組織11家,紅色物業聯盟16家)籤訂「黨建共享家」共建協議書,開展以「紅色打卡1小時」為主題的「四個一」結對共建活動,實現區域內黨組織「共建共享共治」。
針對「一老一小,一特一弱」重點人群、輻射帶動社區居民的服務需求,今年5月,以「專家評審+居民投票」的方式開展了第二屆微公益創投,通過評選勝出的10個社會組織為未成年、老年、殘疾人等群體開展特色服務。今年以來,通過「周五劇場」「漫捲書堂」「公益暢談吧」「微公益創投」「童悅課堂」「老兵您好」等十大品牌項目化服務,實現社區服務更加精準、專業和全面。截至目前,累計舉辦各類活動60餘場,孵化社區社會組織2個,支持公益創投項目10個。
「黨群七步議事法」,小作為「溫暖」大民生
面對社區治理多元化的要求,甘家巷社區黨委通過「網上四合院」和「七步議事法(即收集意見、確認議題、制定方案、發布通知、組織協商、結果運用、反饋公示)」創新基層民主協商,通過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創新社區治理,切實提升社區治理能力和水平。在69個樓院建立居民微信群,聽民意、匯民需,實現民意即時反饋、資源即時對接、服務即時到家。基於微信群開展社區「群商群治」,將居民樓變為「網上四合院」,討論居民關注的熱點問題,加速矛盾糾紛的解決,促進樓院居民自治。
甘家巷社區現代化的黨群服務活動中心和多角度的功能不僅僅讓這裡成了居民活動的新場地,而升級的服務也讓居民感受到不一樣的體驗。
正寧路182至188號這棟老舊樓建於1995年,供水、供暖等設施比較老舊。因為供水管網生鏽,加上一樓商戶擅自對上下水管網進行改造,導致水管破損滲漏。收水費的老郭和住戶多次來社區反映水管道滴漏現象問題嚴重,水費分攤不均,水錶故障頻發,走數不準,居民收費難等問題。今年4月27日,甘家巷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內,議事桌旁坐著幾個方面的相關代表,桌上整齊地擺放著20多份該棟樓漏水問題的排查方案和預算。一場上水管道漏水及下水管網滲漏導致居民用水難的「居民議事會」正在進行中。社區居民有了知曉權、建議權、評議權……問題更好解決,也更好達成共識,最終參與的居民代表都同意方案二。而經過一段時間的施工後,現在用水的問題也是徹底得到了解決。
用小作為「溫暖」大民生。為了使居民自治有章可循、有據可依,社區黨委探索「黨群七步議事法」基層治理新模式,以黨組織牽頭,黨員引導、居民協商共議的方式討論涉及群體利益諸多問題。不斷發揮議事協商作用的同時,依法準確回應居民訴求,有效解決治理主體缺失問題。目前,「黨群七部議事法」已順利解決正寧路188號、甘南路810號涉及68戶居民的供水問題。
文/圖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 張艾萍 實習生 黃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