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天渠》在京首映 82歲黃大發出席感動眾人

2020-12-14 1905電影網

電影《天渠》在京首映 82歲黃大發出席感動眾人

時間:2018.08.0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姆明 分享到:
共8張

    1905電影網訊 83日下午,電影《天渠》在京舉行首映。電影原型人物全國時代楷模、道德模範、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等稱號獲得者黃大發出席首映式。

 

《天渠》根據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原草王壩村黨支部書記黃大發同志先進事跡改編,講述了他在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和因嚴重缺水導致的貧困狀況下,從上世紀60年代起,帶領全村黨員幹部群眾,歷時36年,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靠著鋤頭、鋼釺、鐵錘和雙手,鑿出一條長9400米的「生命渠」,結束了千百年來滴水貴如油落後歷史的故事。

 

遵義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鄭欣在首映式致辭中表示:「我們始終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使命和努力方向,為遵義市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文化力量。電影《天渠》的問世,為弘揚時代精神,講好遵義故事積累了經驗。」

 

電影《天渠》導演柏麟認為《天渠》的內涵就是希望。他介紹,因為是以真實人物為原型,劇組深入貴州歷時一年半時間進行實地拍攝,拍攝大部分時間都在山裡,條件艱苦。

 

導演柏麟說:「相信所有看到這條水渠的人都會被震撼,說到艱苦其實我們只是通過影片的方式去再現這個事件,我能做的就是好好再現這個故事,讓更多的人看到他們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並能傳承下去。」

 

當天的首映式上,原型黃大發也來到了現場。今年82歲的他表示,電影劇組不畏艱險、不怕辛苦,把自己家鄉得之不易的變化與發展拍成電影,讓全國人所知,非常感動。他代表自己的家鄉感謝全國人民對他家鄉的關心,希望大家關注貧困地區、關注貴州。

 

電影《天渠》將於2018年9月上映。


圖/楊楠 文/姆明

相關焦點

  • 黃大發又一首頌歌,《天路》姊妹篇《天渠》出爐,MV好感人!
    「時代楷模」黃大發頌歌《天渠》MV正式發布,引來好評如潮。 有網友評價:《天渠》一歌歌詞既敘事又抒情,入心入肺,觸動情懷,再現了黃大發一心為民、實幹苦幹的精神。
  • 貴州大山裡86歲老人,用36年在懸崖上鑿15公裡天渠,感動了全中國
    1962年,在27歲的黃大發老爺爺第一次帶領全村人開始龐大的引水工程,他們用鋤頭、鐵鍬、鋼釺、鐵錘等最原始的工具,但是黃大發老爺爺並沒有放棄,過了30多年,54歲的黃爺爺選擇到縣水利局學習3年的專業技術和施工方法,決定再次號召村民挖水渠引水。
  • 參賽影評|回到真實人心的主旋律敘事——評電影《天渠》
    電影《天渠》通過回到真實人心,讓「真人真事」更感人,使主旋律敘事真正「立」了起來。直面真實困境黃大發修成「天渠」的年代,是上世紀90年代。這是一個鄉土逐漸走向頹敗,農村逐漸空心化的時期。如何在一個人心已散的年代,將已散的人心再次聚攏,再次修築「天渠」,是主人公黃大發必須直面的真實困境。電影捨棄了跨度極長的時空,對於黃大發60年代修因缺少技術與材料而失敗的「紅旗渠」只用了暴雨如注、洪水決溝等簡短的幾個鏡頭表現。反覆的失敗已經讓村民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認同了貧困的命運。村委會的成員之一肖大能甚至重操舊業,幹起了「求雨」的構當。
  • 在咱們綏陽拍的電影將在中央六套播出啦!
    除夕,老支書黃大發受邀亮相春晚,再次感動中國;作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重點推薦觀影影片,大年初六(10日),以老支書事跡改編的電影《天渠》將在央視六套播出。 以黃大發為原型的現實題材電影《天渠》2月10日(初六)18點21分,將在央視電影頻道播出。
  • 詹姆士拜訪黃大發尋味天渠,三道「貴州菜」為何難住大廚?
    愚公做的一件事是「移山」 而黃大發做的事是「引水」 黃大發也被譽為「當代愚公」,當地群眾以他的名字給這條渠命名為「大發渠」。
  • 貴州86歲老人,用36年在懸崖上鑿15公裡天渠,感動全中國
    27歲的黃大發,帶領著大家開始了開鑿水渠的路程,他們所使用的工具都是最原始的那種,一點一點的鑿山體,他們用了13年的時間但是只有黃大發還在堅持,這一轉眼,過了30多年,54歲的黃大發,選擇學習專業技術和施工方法,再次組織村民挖水渠引水。
  • 大型黔劇《天渠》繼參演中國藝術節精心打磨後,將於10月15日亮相...
    10月15日晚8時,2019年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由一級演員、黔劇表演藝術家、省黔劇院院長朱宏領銜主演的大型現實題材黔劇《天渠》,將在貴州省國際會議中心劇場震撼上演。這是黔劇《天渠》繼2019年在國家大劇院新年戲曲晚會為國家領導人演出及在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轟動上海後,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再一次亮相2019多彩貴州文化藝術節。
  • 汪可盈、吳恬敏、溫明娜、楊紫瓊等人出席電影首映
    汪可盈、吳恬敏、溫明娜、楊紫瓊等人出席電影首映   好萊塢首部全亞裔電影
  • 範冰冰主演電影《觀音山》北京首映眾星捧場
    2月24日,倍受矚目的電影《觀音山》在京舉行了首映慶典,導演李玉,影片主演範冰冰、陳柏霖、肥龍,製片人兼編劇方勵出席首映活動。範冰冰火豔紅唇搭灰色西裝大搶風頭。中新社記者 李學仕 攝 中新社北京2月24日電 (記者 馬海燕)東京電影節獲最佳藝術貢獻獎和最佳女主角獎兩項大獎的電影《觀音山》今日在北京舉行首映禮。影片主演範冰冰、陳柏霖、肥龍和導演李玉、製片人兼編劇方勵以及總發行人高軍盛裝出席,眾多明星捧場。剛剛走進億元俱樂部的導演尚敬、張一白、佟大為夫婦、徐崢小陶虹夫婦等都為這部電影捧場。
  • 黔劇《天渠》入選全國基層戲曲院團網絡會演
    貴陽網訊 由中宣部、文化和旅遊部共同主辦的2020年全國基層戲曲院團網絡會演於9月7日啟動,貴州省黔劇院原創大型現實題材黔劇《天渠》作為貴州省唯一一部入選劇目,將於9月8日晚19:30在「雲端」與全國觀眾見面,唱響新時代的貴州精神。
  • 賈樟柯監製《又見奈良》首映 導演偕張巍等演員出席現場
    7月31日,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劇情片官方入選影片《又見奈良》,舉行全球首映。首映當日,導演鵬飛協主演吳彥姝、英澤和特邀演員歌手張巍出席首映現場,與影迷分享拍攝心得,監製河瀨直美與賈樟柯隔空發來祝福。
  • 《偉大的轉折》《花繁葉茂》《吉他兄弟》《出山記》《天渠》等...
    原標題:《偉大的轉折》《花繁葉茂》《吉他兄弟》《出山記》《天渠》等精品迭出——高質量影視作品講好遵義故事   最近兩年,遵義的影視作品火遍全國螢屏。
  • 唐一菲出席電影《夜驚魂》首映記者會
    唐一菲出席電影《夜驚魂》首映記者會
  • 「飲水思源」南水北調題材電影《天河》在京首映
    原標題:「飲水思源」南水北調題材電影《天河》在京首映   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八一電影製片廠、北京市南水北調辦等聯合出品的電影《天河》28日在京首映。這部反映南水北調工程的現實題材電影,真實再現了建設者和移民為這項偉大工程所做出的奉獻和犧牲,為即將通水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獻禮。
  • 電影《建軍大業》首映發布會史無前例 34位主創「被角色感動」
    發布時間:2017-07-25  來源:中影股份  瀏覽次數:40976 熱血戰爭巨製《建軍大業》24日在京盛大首映,總策劃兼藝術總監韓三平、導演劉偉強、監製黃建新攜演員劉燁、朱亞文、黃志忠、歐豪、劉昊然、馬天宇、張藝興、董子健、霍建華、張天愛等34位主創亮相,史無前例的陣容令現場媒體為之沸騰。
  • 「感動中國」人物搬上電影銀幕 首映催淚觀眾
    「感動中國」人物搬上電影銀幕 首映催淚觀眾 2015-01-22 20:48:39影片將2013「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拼命村官段愛平搬上銀幕。圖為參加首映儀式的段愛平。 韋亮 攝    22日,電影《村官段愛平》首映儀式在山西太原舉行。影片將2013「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拼命村官段愛平搬上銀幕,電影首映中,不少觀眾感動而泣。
  •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在京首映
    本報訊 (記者楊雯)國家重點文化項目「京劇電影工程」入選影片《大鬧天宮》首映儀式及專家研討會日前在京舉行。  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梁建勇表示,實施「京劇電影工程」,拍攝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對於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 《5月天諾亞方舟》臺北首映 侯孝賢蔡康永出席
    「演唱會之王」五月天的第二部3D演唱會電影《5月天諾亞方舟》將於9/19於上映,昨(8)日在臺北微風廣場舉辦全球首映,活動除串連臺北、臺中、高雄3個城市,同時還透過網路直播,讓全球觀眾同時收看,這也是在臺北辦首映,內地視頻網站現場直播的首例。
  • 電影《歌聲的翅膀》在京首映
    電影《歌聲的翅膀》在京首映  新疆歌舞登上大銀幕  向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獻禮的主旋律電影《歌聲的翅膀》2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了全國首映式。
  • 「上善若水」黃大發:一生不變是初心
    寒風中,80歲高齡的老支書黃大發一步步邁上石階,在「為人民服務」的碑刻前久久佇立凝望。「有生之年,我想去省城看看。」這是黃大發老人80歲的生日願望。為了這願望,縣、鄉黨委積極安排工作人員帶著老支書來到貴陽。讓人沒有想到的是,老支書到了省城,既沒有提出到風景名勝古蹟參觀,也沒有說去熱鬧的商場逛逛,而是想去省委機關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