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曉書館」題字,3個字錯2個?書法家筆下真的沒有錯字嗎?還是大師不拘泥?
近日由高曉松發起並擔任館長的公益圖書館「曉書館」在南京開關,圖書館的成立頗受歡迎,不過,作為一個圖書館,圖書館名字的題字卻引起網友的質疑,有網友認為其「曉書館」3個字,其中有兩個字是錯字。
對於網友提出的質疑高曉松以「大師不拘泥…隨心隨意,我喜歡」答覆網友,對於此很多網友表示「錯就是錯,你得認」、「這不是放在家裡的私人收藏,而是被大肆宣傳的公眾場所,不宜只憑個人喜好,不管誰寫得,不管誰喜歡,應該請作者再行秒筆」。還有網友認為「曉書館」這三個字有故弄玄虛之疑。
據悉,「曉書館」三個字有臺灣著名華語小說家張大春所寫,張大春擅長書法、臺灣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碩士,輔仁大學中文系講師,曾獲時報文學獎、吳三連文藝獎,著有《公寓導遊》、《撒謊的信徒》等作品。
張大春經常在社交媒體曬其書法,經常臨摹名家名作,如蘇東坡《赤壁賦》、顏真卿《祭侄文稿》、陸柬之《文賦》、杜牧《張好好詩卷》等等,看起來非常專業,並不是一位普通書法票友。
看其寫得「曉書館」這三個字,之所以被網友指出「曉」和「館」是錯字,主要是因為其字法不是很準確,其中「館」字還可以說的過去,「曉」字的寫法確實有點不準確,如果按照草書的寫法,下面多了一橫,按照行書的寫法又不對,這樣就很牽強了。
其實,很多作家都喜歡書法,如賈平凹、莫言等等,這是好事,有時候寫作品未必每一個字都去查字典,出現錯誤很正常,很多專業的書法家也經常會在作品裡出現錯字,很多人還辯解說「書法家無錯字」,書法家筆下真的沒有錯字嗎?這個其實也要看是什麼場合,很多書法家喜歡寫一些異體字,按照現在的標準其實就是錯字。
但是這些異體字在書法作品中是可以的,只要這個字歷史上出現過都可以用,欣賞者一般也不會較真,但是圖書館不一樣,就像那位網友說的,自己在家收藏的可以,但是作為一個公眾的圖書館,筆者覺得還是要規範一點好,不然會對一些學生造成誤導。
尤其是這個「曉」字,於簡體字來說多了一橫,於繁體字來說又不規範,才引來不必要的爭議,既然不是很規範,換一個也無妨。你覺得呢?
你覺得高曉松「曉書館」這三個字寫錯了嗎?書法家筆下真的沒有錯字嗎?喜歡書法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不二齋,關注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