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反映疫情發生以來菜價和肉價始終居高不下?很多農民面臨農產品賣不上價?今日,農業農村部就相關問題進行了回應。
3月1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點擊觀看),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表示,總體上看,疫情期間全國主要農產品產能和供給充足,市場運行基本平穩,近期價格普遍有所下跌,部分品種因為流通受阻,加之餐飲消費下降,出現區域性、階段性供需失衡和價格波動。
唐珂表示,農產品市場一頭連著市民消費的「菜籃子」,一頭連著群眾增收的「錢袋子」,與群眾民生關係密切。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農業農村部加強農產品市場監測,實時調度全國各地動態。
唐珂介紹,總體上看,疫情期間全國主要農產品產能和供給充足,市場運行基本平穩,近期價格普遍有所下跌,部分品種因為流通受阻,加之餐飲消費下降,出現區域性、階段性供需失衡和價格波動。從具體品種來看,糧油庫存較為充足,終端產品價格保持穩定;豬肉供給持續偏緊,價格高位運行後小幅回落;活禽、雞蛋正常交易受限,加之團體消費減少,價格持續下跌,一些地區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禽蛋積壓;蔬菜、水果價格呈現季節性上行走勢,部分主產區冬春瓜菜出現不同程度的滯銷。
唐珂稱,為了應對疫情的衝擊,各地各部門認真落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積極採取儲備調節、加工獎補、信貸貼息等措施,發揮好市場和政府「兩隻手」在農產品保供穩價中的重要作用。
「比如海南省出臺了農產品運費和銷售補貼政策,每噸每公裡補貼2毛錢,極大地鼓勵了瓜菜銷售調運,目前日出島量已經恢復到往年的正常水平。從後期來看,不少農產品陸續進入春季上市的高峰,部分地區價格下行和滯銷風險在加大,我們將持續做好監測預警和產銷對接,促進市場平穩運行。」唐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