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香港最賣座港片才4470萬,內地有148部電影票房超過它!

2020-12-12 蘇氏娛樂

每次提到香港電影,總是讓人特別唏噓。從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的制霸整個亞洲到現在的偏安一隅,港片的沒落讓曾經迷戀《英雄本色》《倩女幽魂》《大話西遊》等一眾電影迷感到難過。

如今的港片在整個亞洲影響力可以說微乎其微,就連香港本土都守不住了。2018年香港最賣座的10大電影全是外國片,一部本土片都沒有,可以說相當悽慘。

獲得2018年香港票房冠軍的是好萊塢的超級英雄片《復仇者聯盟3》,票房超過1.5億港幣,《侏羅紀世界》《超人特工隊》位列第二第三名。

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香港本土片的票房,2018年最賣座的港片是黃子華、佘詩曼的《棟篤神探》,總票房是4470萬港幣,連《復仇者聯盟》的零頭都沒比上。位居第二的是在內地拿了12.7億人民幣的《無雙》,即使豆瓣評分8.1,有周潤發坐鎮,被稱為2018年最佳港片,它在香港本土也只拿了3440萬港幣。

第三名《我的情敵女婿》更慘了,任達華和劉嘉玲打頭陣,還拉了幾十名明星客串,在香港本土票房也才1742萬港幣,換算成人民幣剛過1500萬,要知道即使是像《雲南蟲谷》這樣的大爛片,首日票房也超過6459萬,而且它沒有任何大明星壓陣。

和港片沒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內地電影行業的崛起,截止2018年12月30日,2018年內地票房超過600億,票房過10億的電影由16部,票房過億的電影由80部,有148部電影的票房超過《棟篤神探》。

更讓人自豪的是2018年國產電影的票房約有361億,票房貢獻超過6成,成功的守住了本土影片的顏面,扛起了票房的大梁。其中在2018年票房前五名中,國產電影佔據了四席,票房排名前十的影片,有六部是國產電影。

同時,2018年電影票房前三甲都是國產電影,他們分別是張譯、杜江主演的《紅海行動》(36.5億)、王寶強、劉昊然主演的《唐人街探案2》(34億)、徐崢主演的《我不是藥神》(31億)。

這是國產電影非常輝煌的一年,從拿下年度票房top前三甲的電影就可以看出,流量IP大片已經開始失效了,真正有質量的良心片被觀眾喜愛,開始發光發亮,不再叫好不叫座,在票房上也取得了超級成功,實現了名利雙收。

2019年,內地電影會更好。

相關焦點

  • 2018年香港最賣座十大港片,《無雙》第2,《紅海行動》墊底
    根據香港票房有限公司公布的數據來看的話,2018年香港地區最高票房的十部電影全都是外來片,分別是《復仇者聯盟3》《侏羅紀世界:迷失國度》《超人特工隊2》《黑豹》《職業特工隊:叛逆之謎》《蟻俠2:黃蜂女現身》《水行俠》《死侍2》《與神同行》《與神同行:終極審判》,有的只是改了名字而已,比如《職業特工隊:叛逆之謎》就是《碟中諜6》。
  • 2018最賣座泰國電影,yaya兩部衝擊影后,票房超過天才槍手
    在泰國,電影明星沒有電視明星有知名度,可能看電影的人比較少吧,到目前為止,泰國最賣座的電影還是mai和馬裡奧主演的《鬼夫》,十億泰銖,也就兩億人民幣。在中國,隨便一個動畫片都能超過它。我們比較熟悉的泰國電影就是《初戀那件小事》,還有去年在國內上映的《天才槍手》,2017年的電影最高票房紀錄也是這部電影。不過2018年泰國電影勢頭好像很不錯!我們一起來看看2018年最賣座的泰國本土電影。
  • 內地片在香港難賣票房?李連杰卻部部大賣,他出道即巔峰無人超越
    早年內地娛樂產業比較落後,內地電影在其他市場根本收不到票房,這個尷尬現象現在都還一直存在。以前有李連杰這塊遮羞布門面,現在他都息影了,內地片就再沒人能站出來撐門面了。 當年是香港本地巨星的天下壟斷票房市場,但李連杰卻也是做到了部部電影都大賣,他出道即巔峰,他創下的成績至今都無人能超越。香港票房是功夫皇帝的短板,但他這幾部片都輕鬆進入年度賣座前十,他這個實力內地藝人再無第二個,如果算上其他市場票房成龍都要甘拜下風。
  • 香港票房大賣,內地卻僅收1.1億,張家輝盡力了,港星扛不動票房
    香港影壇這麼多年來沒有什麼新人能冒出來,港片還是靠一批老明星支撐,可喜的是其中有不少人逆襲躋身超巨行列了。如古天樂,郭富城這些年成績就很爆棚,香港,內地市場都有大爆票房壓箱底。比較可惜的是張家輝,他是香港影壇的頂梁柱之一,但在內地市場他一直不成功,上映了那麼多部大片,票房幾乎都是慘澹收場。
  • 7部成龍電影,美國票房不輸大片,95年這部票房,直逼3240萬美金
    成龍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就闖蕩過好萊塢,成龍在香港拍了很多經典電影,但受到美國人青睞的作品,大多集中拍攝自90年代。這裡羅列了7部在北美票房超過百萬美元的成龍港產電影,大多數都是精品。第七名:《雙龍會》 840萬美元 《雙龍會》在成龍電影僅算中遊作品,美國人從這時起,似乎對成龍作品越來越感興趣。第六名:《飛鷹計劃》 1040萬美元 帶有國際範兒的奪寶片。九十年代開始,成龍大部分作品背景不在局限於香港,而是延伸到了國際。跟很多好萊塢奪寶電影一樣,《飛鷹計劃》的寶藏地點也在撒哈拉沙漠裡,影片場面宏大,笑點極多,屬於娛樂片中的佳作。
  • 2018上半年全球十大賣座動畫電影,3部國產片上榜!
    不過,隨著接下來六個月裡好萊塢各路動畫強片接踵而至,相信現有的6部非好萊塢動畫很快會就被擠出前十,畢竟2017年全球最賣座的10部動畫電影均出自好萊塢,且目前位列第二的《熊出沒·變形記》的票房數字連去年排第十的
  • 2018上半年全球十大賣座動畫電影,3部國產片上榜!
    不過,隨著接下來六個月裡好萊塢各路動畫強片接踵而至,相信現有的6部非好萊塢動畫很快會就被擠出前十,畢竟2017年全球最賣座的10部動畫電影均出自好萊塢,且目前位列第二的《熊出沒·變形記》的票房數字連去年排第十的
  • 《春嬌與志明》兩連冠 破合拍片香港不賣座魔咒
    相反,一眾老片表現堅挺,拿下開門紅的《春嬌與志明》繼續高歌猛進,截至周日電影上映11天累計2175萬,相信最終可突破2500萬大關,甚至有望反超《桃姐 》(截至上周日累計票房2590萬)暫居香港年度華語片票房榜首。
  • 2018香港電影不完全報告:港片其實還沒死
    這句話不知道喊了有多少年了,香港電影真的死了嗎?還沒有。2018年,多部港片在內地市場拿到數以億計的票房成績,其中包括像《無雙》這樣口碑超出預期的作品。那香港電影開始復興了嗎?也沒有。從2018年的情況來看,香港電影正處在一個「奮死求生」的狀態。1.香港人已不愛看港片?
  • 7部成龍電影,美國票房不輸大片,95年這部票房,直逼3240萬美金
    成龍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就闖蕩過好萊塢,成龍在香港拍了很多經典電影,但受到美國人青睞的作品,大多集中拍攝自90年代。這裡羅列了7部在北美票房超過百萬美元的成龍港產電影,大多數都是精品。第七名:《雙龍會》 840萬美元 《雙龍會》在成龍電影僅算中遊作品,美國人從這時起,似乎對成龍作品越來越感興趣。第六名:《飛鷹計劃》 1040萬美元 帶有國際範兒的奪寶片。九十年代開始,成龍大部分作品背景不在局限於香港,而是延伸到了國際。跟很多好萊塢奪寶電影一樣,《飛鷹計劃》的寶藏地點也在撒哈拉沙漠裡,影片場面宏大,笑點極多,屬於娛樂片中的佳作。
  • 2018年臺灣最賣座的華語片將引進大陸
    影片官微發布中文簡體海報時光網訊劉以豪、陳意涵主演的愛情片《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臺灣市場賣出2.38億臺幣票房(約5200萬人民幣),登上臺灣2018年華語片票房冠軍。近日有消息稱,該片將引進到大陸。
  • 2000年香港最賣座十大電影,劉德華有三部,《臥虎藏龍》倒數第二
    雙周一成稱霸香港電影多年,格局從2000年之後才開始慢慢轉變,一個是他們轉戰其他戰場,另一個是香港電影市場不斷縮小。2000年劉德華有三部影片入圍香港最賣座十大電影,一起看看吧!9、《臥虎藏龍》票房:1476萬本片獲得的成就自然不用多說,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臥虎藏龍》和以往的香港武俠片有所不同,沒有那種笑傲江湖的豪氣,視覺的衝擊力也比較小。相反《臥虎藏龍》更適合西方觀眾,所表達的愛情和內涵都符合西方審美觀,因為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導致許多人不喜歡本片。
  • 十年後翻拍,香港收1545萬,內地票房5678萬,曾經的爆款賣不動了
    當下電影市場很火爆,不過有細心的影迷卻發現內地影壇很少有系列片。早年港片輝煌年代各種爆款不斷,如《黃飛鴻》《賭神》《逃學威龍》等系列風靡一時。內地電影目前比較成功的只有《唐人街探案》系列極少數,整體上比起港片巔峰時還有很大的差距。
  • 國產電影海外票房成績單
    時光網特稿在2018年,內地電影票房首次邁過600億大關,這其中,國產電影貢獻379億,不但創歷史新高,也將對進口片的優勢大幅拉大(進口片年度票房約231億)。在2018年,國產電影中出現了3部票房30億級的作品,2部票房20億級的作品,歷史票房榜單亞軍、季軍、第五名全部更新。然而,國產電影的海外票房成績,似乎並沒有多少長進。
  • 《春嬌與志明》兩連冠 破合拍片香港不賣座魔咒
    相反,一眾老片表現堅挺,拿下開門紅的《春嬌與志明》繼續高歌猛進,截至周日電影上映11天累計2175萬,相信最終可突破2500萬大關,甚至有望反超《桃姐 》(截至上周日累計票房2590萬)暫居香港年度華語片票房榜首。
  • 《十二生肖》內地破8億 第5部觀眾超2000萬電影
    《十二生肖》內地破8億 第5部觀眾超2000萬電影     《十二生肖》自12月20日在中國內地全面上映以來,票房持續井噴,成為觀眾辭舊迎新之際觀影首選,截止到1月13日,
  • 引領全國票房,香港電影詐屍了?
    「香港電影」也被納入其中,「香港電影已死」和「香港流行歌曲已死」兩個著名的口號風行了許久。這種死訊查無對證,死沒死全憑嘴說。但這多少也是一種催眠,只要多幾個大V轉發說它死了,那它真的也就死了。不過2015年結算時,內地票房前十名裡居然不少電影和香港脫不開關係,冠軍《捉妖記》雖然名頭不正,可去掉水分,票房依然可觀。
  • 日本大賣6.4億日元,內地收6700萬,片方賺翻,劉德華果然旺票房
    說到票房劉德華經常被人忽略,但其實他在影壇的戰績一點也不差,他巔峰時候也打敗過成龍周潤發等巨星。華語明星能在國外收票房的藝人不多,華仔就是其中之一,他的不少作品在韓國日本等市場都是很賣座的。比如這部《墨攻》收到的戰績就很輝煌,該片是當年年度最賣座華語片之一,劉德華果然是很旺票房。
  • 1982年香港最賣座的十部電影,李連杰的《少林寺》只能排第四
    李連杰當年憑藉一部《少林寺》紅遍大江南北,一毛錢的票價取得了1.6億票房,按照現在計算的話,絕對吊打《戰狼2》。《少林寺》當年在香港上映雖然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不過也只拿到第四名,一起看看1982年香港最賣座的十部電影。
  • 2018年3月電影票房數據統計:史上最賣座3月檔 單月票房首超50億
    中商情報網訊:據電影局數據,2018年一季度全國電影市場產出票房202.17億元,較去年的144.6億上漲39.82%,超過北美市場2015年第二季度30.85億美元的成績,也是影史首次單季度票房衝破200億大關,刷新電影史上單季度國家電影市場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