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興化市大營鎮居民劉東旭每天大營興化兩頭跑,不僅不耽誤照料在城區醫院治病的老伴,自己暈車的老毛病也不犯了。為何?用他的話說,是城鄉新能源公交車給他帶來的福利。
劉東旭今年60多歲,年前老伴因病在興化市中醫院住院治療。為照料病人併兼顧兒女工作,劉東旭和兒子、女兒作了分工,白天由他照料,夜晚由兒女照料。劉旭東每天早上乘6點30分的早班車到興化,準時8點到醫院換班,下午5點乘末班公交回大營。大營離興化城58公裡。「之前,大營沒有直達班車,班車只開到安豐,然後由大豐劉莊至安豐的個體營運車接轉。」劉東旭說,個體營運車在安豐帶客,總要等到車上有八成客才發車,有時要等上1個小時。上興化也是不方便,要先乘車到安豐,然後乘興化的班車,前前後後算起來,包括等車時間,大營至興化需3個小時。而且,他對汽油過敏,一上燃油汽車就暈得難受。「現在,新能源公交車直接開到大營這樣的邊遠鄉,車費僅10元,不但有空調,而且比城裡的公交車寬敞,真是方便多了。」
興化市農村區域廣闊,為解決城鄉客運班線高峰期運力不足問題,提高城鄉居民出行質量,2018年12月中旬,興化市購置100輛新能源公交車,開通了城鄉客運新能源公交班線。
「目前,興化城鄉公交呈現三大變化。」興化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湯澎介紹,一是變過去的私車民營為公車公營。私車民營曾為農村客運作出巨大貢獻,但弊病也比較突出,比如「待客而發」,不能按規定時間發車,一些邊遠鄉鎮甚至不開設班車,造成客源越少服務越差的惡性循環。加之,校車由班車兼營變為專營,民營班車利潤空間大大縮水,導致了車輛環境改善難。對此,興化市政府終結了過去私車民營的客運機制,採取公車公營機制。二是變中巴燃油汽車為新能源公交車。目前,啟用的100輛新能源公交車,可容納乘客80人,過去中巴燃油汽車只容納35人。同時,新能源公交車綠色、環保,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三是按時發車、盲區全覆蓋。據介紹,過去不通公交的大營、老圩、下圩、新垛、張郭集鎮等,都有了直達公交車。主要鄉鎮20至30分鐘一個班次,其他一些偏遠鄉鎮開通了40分鐘至1小時的定時班次。此外,公交線路也不斷優化。如興化至大鄒線,原與安豐路線重複,現大鄒線改由S231北沿至大興金公路運營,方便了大興金公路釣魚段沿線湯家、鮑家、同利、利聯等近10個行政村群眾出行,改善了這些村莊的出行條件。為便於市民精準乘車,興化市運管部門還開闢「興化公交」APP軟體,市民只要用手機下載軟體,即可準確知道班車各個站點的抵站時間。(記者 顧日升 通訊員 吳俊翔 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