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周浦醫院精準救治 老人兩處致命腫瘤成功切除

2020-12-21 中國發展網

普外科主任韓江(左一)開展雙鏡聯合(內鏡和腹腔鏡)手術。周浦醫院供圖

最近,76歲的李老伯平平安安地出院回到家裡。很少有人能想像到,5個月前的李老伯身形消瘦,重病纏身。原來,李老伯身患胸主動脈瘤及直腸腺癌,經浦東新區周浦醫院多學科合作,成功施行手術,才得以轉危為安。

身患兩處兇險腫瘤

今年5月,李老伯來到周浦醫院消化科,自述已便血一個月,經查,老人患有直腸腺癌,必須儘快手術。正當醫生詢問病史時,老人又透露了一個「秘密」:自己一個月前還曾查出胸主動脈瘤,因為當時自我感覺良好,並沒有接受相關治療。

「直腸癌、胸主動脈瘤太危險了,要儘快治療。尤其是胸主動脈瘤,一旦破裂,他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周浦醫院血管外科主治醫生何治軍說。

面對複雜的病情,周浦醫院多學科合作,外科、消化、麻醉、護理等科室多次共同討論,最終為李老伯制定了個性化治療方案:先治療主動脈瘤,再治療直腸癌。「也就是說,治療分兩步進行——先微創處理主動脈病變後再行腫瘤根治術。」胃腸外科主任韓江表示。

血管上巧妙「開窗」

主動脈瘤是致死率非常高的疾病,十分兇險,傳統的開胸手術不僅創傷大,而且危險度極高。如今,微創介入手術為患者提供了更為安全有效的方式。

李老伯的主動脈瘤長在主動脈弓處,微創介入治療時,醫生在瘤體處用支架隔絕,因為瘤體的位置原因,支架會隔絕一側的動脈。因此,「開窗」是關鍵一步。在封閉的覆膜支架上「鑿開」一個小洞,再「套上」一個「管子」,就像在主動脈上開了一扇窗,以保證主動脈側重要的「支流」動脈順暢連接。

第九人民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陸信武教授有個獨門「絕活」——「雷射原位開窗技術」。原位開窗技術不僅更加符合人體生理解剖,且併發症發生率明顯減少。而用雷射「原位開窗」,相比用針或者導絲的尖端穿刺、射頻探測,更為精準可控。

幸運的是,周浦醫院是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集團血管外科醫療聯盟體成員。依託第九人民醫院的血管外科資源,患者在周浦醫院便能享受到三甲醫院的診療技術。術前,第九人民醫院的專家多次到周浦醫院協助判斷李老伯的病情、參與制定治療方案。手術當日,陸信武親自趕赴周浦醫院進行指導。

治療團隊首先對李老伯進行胸主動脈CTA(血管造影)檢查,通過三維成像技術獲取各項數據,之後為其「私人訂製」支架。6月6日,治療團隊對李老伯施行「全麻下胸主動脈瘤腔內隔絕+左頸動脈雷射開窗支架置入+左鎖骨下動脈雷射開窗支架置入術」。治療團隊通過置入胸主動脈覆膜支架,降低胸主動脈瘤破裂的風險。隨後,又在左頸動脈及左鎖骨下動脈「開窗」,恢復血流運輸。

手術非常成功,僅僅一個月不到,李老伯又接受了全麻下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通過微創腹腔鏡手術,既切除了腫瘤,又保住了肛門。

關注主動脈瘤風險

胸主動脈瘤,也稱主動脈夾層,是一種非常兇險的致死性疾病,死亡率已經超過心肌梗死。據了解,A型的主動脈夾層發病48小時內死亡率高達50%,如果一周內不治療,死亡率高達70%。對於主動脈夾層患者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明確診斷後要儘快手術治療。

主動脈夾層為何如此兇險?正常的人體動脈血管由內膜、中膜和外膜組成,三層結構緊密貼合,共同承載血流通過。在高血壓的長期衝擊下,血管內膜局部撕裂,受到強力的血液衝擊,內膜逐步剝離、擴展,在動脈內形成真、假兩腔,從而導致患者突發撕裂樣疼痛。主動脈是身體的主幹血管,承受來自心臟跳動的壓力,血流量巨大,如果出現內膜層撕裂,血管破裂的機會非常大,死亡率也非常高。

據了解,主動脈夾層等危急重症主要還是由高血壓引起,並且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因此,普通人群應做到「管住嘴、邁開腿」——首先要改變飲食結構,減少高脂肪、高蛋白、牛奶、咖啡的攝入量;其次應改變久坐、長期開車的習慣,多運動。對於45歲以上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危人群,可以通過定期做B超、CT等檢查發現是否存在動脈狹窄等問題。

科室介紹

周浦醫院普外科現有醫師18名,開設床位45張,下設胃腸外科和肝膽外科。其中,胃腸外科包含胃腸、肛腸、甲狀腺、血管、疝與腹壁缺損等專業。

隨著新院的搬遷和健康醫學院附屬醫院的建成,近年來,普外科團隊依託滬上優質醫療資源,率先在浦東新區的二甲醫院中獨立開展胃癌、結直腸癌腹腔鏡下根治手術,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腹腔鏡下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為罹患低位直腸癌患者既切除了腫瘤又保全了肛門,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結、直腸癌肝轉移同期手術,將腸道癌腫和肝臟轉移腫瘤同時切除,技術先進;胃腸外科「無痛病房」將普外科最新的集成創新成果——加速康復外科(ERAS)技術運用到臨床實踐中,讓患者手術後疼痛更輕更少,恢復更快更好。

此外,科室還開展甲狀腺癌中央區淋巴結清掃、頸部改良根治淋巴清掃等重大手術、大隱靜脈曲張雷射灼閉術等微創手術、深靜脈血栓下腔靜脈濾器置放及血管溶栓技術、下肢動脈硬化血管閉塞支架置入等血管腔內介入治療、腹股溝疝和腹壁缺損的無張力修補手術、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TAPP、TEP)等。

韓江,普外科主任兼胃腸外科主任、主任醫師。

專家門診時間: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胃腸專科門診:周一至周五上午

痔、甲狀腺專病門診:周一、周三下午

血管、疝專病門診:周二、周四下午

相關焦點

  • 黑龍江省醫院腹腔鏡下為患者成功切除拳頭大腫瘤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康豔立 董宇翔)近日,黑龍江省醫院南崗院區泌尿外一科楚寧主任帶領其團隊勇於挑戰,成功在腹腔鏡下切除直徑10cm的腎上腺嗜鉻細胞瘤。術前患者血壓波動大、心率不穩定、頭暈、大汗和心悸等多種不適症狀消失,術後一周患者帶著滿滿的信任和感激出院回家。
  • 煙臺業達醫院為76歲老人成功切除腿部巨大腫瘤
    煙臺齊魯網5月25日訊(通訊員 鹹曉梅)近日,煙臺業達醫院骨一科為一患有右小腿巨大惡性腫瘤的老年患者成功實施了腫瘤切除保肢手術,術後患者恢復良好,已能下地行走。  家住開發區的孫奶奶今年76歲,半年前發現右小腿有一腫物,沒有感覺,於是沒有在意。
  • 菏澤市立醫院眼科成功切除巨大眼瞼腫瘤
    ,為患者成功切除了左下瞼巨大眼瞼腫瘤。         患者為75歲女性,以「發現左眼下瞼腫物兩年餘」入院。患者左眼下瞼可見黑色腫物,腫物較大,已經侵犯了超過3/4的全層下眼瞼,這種巨大眼瞼腫瘤並不多見。經過仔細檢查,楊博士很快為患者制定了治療方案,擬採用「腫瘤切除及眼瞼再造的方法為患者進行治療。具體的眼瞼再造方法,則採用硬顎黏膜及皮膚移植的方法進行處理。
  • 浦東新區周浦醫院新院落成投入使用
    浦東新區周浦醫院新院落成並正式投入使用  東方網通訊員浦欣12月2日報導:浦東新區衛生系統又一家實事工程在浦東新區「周康航」地區落地,佔地80餘畝(一期),總面積7.8萬平方米,可開放800張床位的周浦醫院新院於12月2日落成並正式投入使用。
  • 七旬老人心臟搭橋又兩處患癌 哈醫大四院微創手術成功解憂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王海嬌)一次手術同時切除能否同時兩個部位的腫瘤?患者既往做過心臟支架和開胸冠脈搭橋手術,合併的基礎疾病較多,能否承受高風險的大型手術?近日,哈醫大四院普外科三病房劉昶主任帶領團隊成功為患者實施完全腹腔鏡下胃癌+結腸癌聯合臟器根治性切除術,一次微創手術解決了老伯的兩處癌症病灶,成功的解除老人煩惱。76歲王老伯,10年前王老伯因心梗行心臟支架治療、3年前又行開胸冠脈搭橋手術,其中4根血管搭橋治療。
  • 菏澤市立醫院眼科成功切除巨大眼瞼腫瘤
    手術現場  大眾網·海報新聞菏澤9月21日訊(通訊員 楊一濤 朱朝金 記者 王文文)9月19日下午1時30分,菏澤市立醫院眼科楊一濤博士與口腔科主任周東升強強聯手,採用硬鄂黏膜移植及皮膚移植的方法為患者進行下眼瞼再造,並成功切除了左下瞼巨大眼瞼腫瘤及完成了眼瞼再造術。
  • 周浦醫院院長李明一行赴彌渡縣人民醫院開展幫扶工作
    5月23-25日,上海周浦醫院李明院長攜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張進安、泌尿外科主任廖國強、放射科副主任李煒和黨政辦、醫務部等職能部門一行7人,到雲南省大理州彌渡縣人民醫院開展對口幫扶指導交流工作。5月23日上午,李明院長一行出席在彌渡縣人民醫院召開的幫扶座談會。
  • 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翁祖亮調研浦東新區周浦醫院
    11月26日下午,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翁祖亮調研浦東新區周浦醫院、浦東醫院、人民醫院、公利醫院。浦東新區副區長李國華,區委辦、區衛生健康委負責同志陪同調研。在周浦醫院領導班子的陪同下,翁祖亮實地察看了周浦醫院的心臟介入中心、超聲遠程會診、滬滇遠程會診、兒科門急診等功能區域,聽取院長李明、黨委書記施慶紅對周浦醫院近期的簡要介紹,並向堅守在一線的醫務人員表示親切慰問。翁祖亮指出,區委非常關注和重視健康事業。優質的醫療服務是百姓高品質生活的保障和必需。
  • 「刀尖上的舞者」成功切除腦幹附近延頸交界區腫瘤「炸彈」
    (7月11日上午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靖州醫院神經外科收到了一名腦幹附近延頸交界區腫瘤患者家屬送來的錦旗。感謝文建平教授為患者拆除「炸彈」,讓患者重獲新生。)(手術前後檢查對比及術中圖像)懷化新聞網訊(通訊員:顏丫丫)7月11日上午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靖州醫院神經外科收到了一名腦幹附近延頸交界區腫瘤患者家屬送來的錦旗。
  • 湖南省腫瘤醫院神經外科MDT綜合治療成功救治罕見遺傳病患者
    紅網時刻12月2日訊(通訊員 彭璐 王磊)近日,湖南省腫瘤醫院神經外科在多學科會診(MDT)協作下,成功為一罕見遺傳病——Tucot症候群患者王女士先後實施腦部和腸道的腫瘤切除手術,術後患者恢復良好,不日將康復出院。
  • 天津醫院多學科合作成功切除罕見高難胸椎巨大...
    前不久出現了癱瘓,輾轉多家醫院後,最終選擇到天津醫院骨與軟組織腫瘤科就診,經過劉豔成副主任醫師的診斷後,以「胸椎多節段副神經節瘤術後復發,腫瘤侵犯脊髓導致癱瘓」收住院治療。李旭住院後在完善各項檢查中發現他的病情非常複雜,長期頑固高血壓,屬於極其罕見的原發化學感受器腫瘤。
  • 切腫瘤後12小時出院?湘雅醫院全球首創機器人+日間手術切除腫瘤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劉微、羅聞)12月12日,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進行手術不到12小時的兩位患者就順利康復出院了。他們的住院時間也還不到24小時!手術團隊進行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手術。56歲的黃先生在一次體檢中發現左下肺背段長有腫塊,為求進一步治療來到湘雅醫院就診。胸外科主任張春芳教授接診後認為,患者腫瘤部位比較局限,病種相對單一,沒有複雜的併發症,很適合做機器人腫瘤切除的日間手術。「像這一類的腫瘤,以前一般採用胸腔鏡進行手術。」
  • 璧山區人民醫院開展微創手術 為患者切除胸腔腫瘤
    近日,璧山區人民醫院胸心外科團隊成功實施經劍突下單孔胸腔鏡胸腔腫瘤切除手術。  63歲的王先生最近由於胸痛、呼吸困難到該院就診,經過CT檢查,發現右側胸腔內長出了大小約85mm*35mm佔位病變。雖然在完善各項檢查後,考慮為良性腫瘤,但病灶較大,已經明顯擠壓右下肺組織,急需進行手術切除。
  • 專科醫院的雙通道+高端醫院的「城堡」 周浦醫院標準化示範兒科門...
    這就是周浦醫院兒科。這個標準化示範兒科到底有哪些亮點?亮點1兒童專科醫院才有的門診、急診的「雙通道」配置,這裡有;高端兒童醫院才有的「城堡」,這裡也有。亮點2周浦醫院的兒科主任將由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委派,2019年年內就將到位。周浦醫院院長李明透露:「得益於浦東政府財政支持的兒聯體實事項目,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給我們派主任;我們的醫生到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進修、參加課題,乃至在那邊出診,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 【喜報】周浦醫院通過上海市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評審!
    【喜報】周浦醫院通過上海市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評審!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翁祖亮,副市長宗明,市政府副秘書長、浦東新區區委副書記、區長杭迎偉,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副書記、主任鄔驚雷出席會議並為此次通過本市醫院等級評審的四家區屬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公利醫院、浦東醫院、浦東新區人民醫院、周浦醫院)授牌。
  • 附屬兒童醫學中心為患兒成功切除30釐米長徑的神經纖維瘤
    近日,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腫瘤外科成功救治了一名盆腔及臀部長有巨大叢狀神經纖維瘤患兒。患兒小娟(化名)於數月前出現左側臀部疼痛症狀並可觸及一腫物,至當地醫院就診,檢查發現腫瘤已長入盆腔,最大長徑達到30cm。
  • 浦東新區周浦醫院OCT 、彩色超聲診斷儀、DSA項目
    浦東新區周浦醫院OCT 、彩色超聲診斷儀、DSA項目國際招標中標結果公告 作者: 發布於:2015-11-26 13:20:00 來源:中國政府採購網
  • 美國男子脖子長足球大小腫瘤 手術成功切除
    近日,來自美國新澤西州的一名男子脖子上長了一個足球大小的腫瘤,在被兩個醫生拒絕後終於進行了手術切除腫瘤。  據悉,現年81歲的Milton Wingert是個退休電工,在6個月前被診斷出患有多形性肉瘤,這是一種軟組織癌,會在短期內迅速生長,最常見的部位是手臂或者腿部,但可以擴散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包括肺和肝臟。
  • 西安交大一附院:切除寶媽下頜骨腫瘤,取小腿骨頭成功修復
    於是趕緊到醫院看醫生,就診了多家醫院,一般下頜骨的病變都需要進行X線或者CT檢查,由於有孕在身,作為母親很擔心X線輻射對腹中胎兒的影響。隨著肚子的逐漸變大,下巴也越來越大,挺著大肚子本身就不容易,還要為這「大瘤子」擔驚受怕。在家人的勸說和陪伴下,來到西安就診,多家醫院的醫生都表示,如果現在就進行治療可能會對胎兒產生不良影響,無法繼續妊娠。
  • 浦東新區周浦醫院醫療設備採購項目-評標結果公示公告
    浦東新區周浦醫院醫療設備採購項目-評標結果公示公告 作者: 發布於:2017-12-04 15:45:00 來源:中國政府採購網 浦東新區周浦醫院醫療設備採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