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是全國最大最長的水上大通道,京九鐵路是我國最長、現代化程度最高的陸上大通道。江西九江市位於兩條東西和南北大通道交匯處,現代水陸空交通網絡四通八達,成為承東啟西、引南接北的金十字交匯點。九江有「七省通衢」的戰略地位,是江西「北大門」。
九江位於長江、京九鐵路兩大經濟開發帶交叉點。在全國經濟發展格局中,九江是東部沿海開發向中西部推進的過渡地帶,是滬、漢兩大經濟區的結合部,中部地區先進位造業基地、長江中遊航運樞紐和國際化門戶,是贛、鄂、湘、皖四省結合點,是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新引擎。
九江有「眉目之地」的美譽,廬山和鄱陽湖是九江旅遊的兩大名片。廬山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鄱陽湖是全國最大淡水湖,是中國最早的漁業基地。另外,九江的著名樓亭等人文古蹟和自然景觀不計其數。
廬山景區
廬山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中國首批世界地質公園。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歷史上,廬山在文人墨客的詩詞歌賦中無數次出現。山中的青山綠水、飛瀑、日出,還有近代別墅,引得不少遊人來此一窺「廬山真面目」。
廬山三疊泉被譽為「廬山第一奇觀」。水流從五老峰北懸崖口落下,衝擊三級磐石而形成「三疊」,十分壯美。三疊泉四季景色各異,春末夏初時水量較大,可以看到飛流直下的瀑布,是觀賞三疊泉的最佳時機。
廬山五老峰是廬山形勢最為雄偉險峻的山峰。山的絕頂被埡口所斷,分成並列的五座山峰,看起來就像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因此得名。要從小道登山才能領略山勢之險、亂石之奇。
廬山白鹿洞書院與湖南長沙的嶽麓書院、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河南登封的嵩陽書院合稱「中國四大書院」,建築具有明清風格,布局考究,頗有清雅淡泊之氣。曾是理學傳播中心,朱熹和陸九淵等曾在此講學或辯論。
廬山如琴湖因湖岸曲線玲瓏,湖面酷似一把小提琴,故而得名,花徑園有曲橋通往湖心島,園中繁花似錦,曲徑通幽,湖光山色,風景如畫。花徑相傳是唐代詩人白居易詠詩《大林寺桃花》的地方。
鄱陽湖自然保護區
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第二大湖。匯集贛江、修河、鄱江(饒河)、信江、撫河等五河之水,下接長江。豐水季節浪湧波騰,浩瀚萬頃,水天相連,野草豐茂,蘆葦叢叢,湖畔峰嶺綿延,沃野千裡。以其美麗富饒養育了湖畔萬物生靈。沿岸有胡耀邦陵園、古鄡陽城址、老爺廟、望湖亭、忠臣廟等人文古蹟,鄱陽湖國家自然保護區,自然生態秀美,候鳥飛舞,都是九江旅遊的名勝。
鄱陽湖是也是世界上最大候鳥越冬棲息地,「鄱陽湖畔鳥天堂,鷸鸛低飛鶴鷺翔;野鴨尋魚鷗擊水,叢叢蘆葦雁鵠藏」,每年秋末冬初,都有成千上萬隻候鳥,從俄羅斯西伯利亞、蒙古、日本、朝鮮以及中國東北、西北等地來此越冬棲息,鄱陽湖被稱為「白鶴世界」,「珍禽王國」。
著名樓亭
潯陽樓,中國江南十大名樓之一,其名稱最早見之於唐代江州刺史韋應物的詩中。隨後,白居易在《題潯陽樓》詩中作了描寫,真正使潯陽樓出名的是《水滸傳》,宋江題反詩、李逵劫法場等故事發生於此,使潯陽樓名噪天下。
鎖江樓由明朝九江郡守吳秀創建,當時叫江天鎖鑰樓,高三層,周圍鑄有四條鐵牛。因建在回龍磯上,故欲稱回龍塔。鎖江樓塔全部建築為古代青色厚磚砌成,極為堅固。塔內各層有梯可上塔頂,可遠眺匡廬巍巍,楚天浩浩,長江滔滔,潯城麗麗,美不勝收。
煙水亭相傳為三國時名將周瑜的點將臺故址。白居易始建浸月亭於湖中,宋代理學家周敦頤在九江講學時,又另建一亭,取名「煙水亭」。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亭皆毀。至明末,重建煙水亭於浸月亭舊址。
琵琶亭為九江市著名景點,詩人白居易由長安貶任江州(即九江)司馬。翌年秋天,送客於潯陽江頭,有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訴說身世,觸景生情因作《琵琶行》贈之,亭名由此而來。
位於承東啟西、引南接北的金十字交匯點的九江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先後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園林綠化城市"、"中國魅力城市"和"最具國際影響力"的旅遊城市稱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旅遊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