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神:莫文蔚是忍俊不禁的烈女,也是黯然銷魂叉燒飯的始作俑者
《食神》的大概劇情是:唐朝飲食集團食神史提芬周(周星馳飾)驕傲自大,被商業利益衝昏了頭,遭朋友出賣,一夕之間事業化為烏有。廟街大姐大火雞崇拜周已久,一日,落魄的周到雞的麵攤吃霸王餐,被眾人毒打。
火雞收留周在廟街生活,史蒂芬周憑著創新的點子和商業頭腦,以爆漿瀨尿牛丸重出江湖。周為了再度挑戰食神大賽,專程前往大陸接受嚴格的訓練後現身食神大賽,以深情的黯然銷魂飯挑戰唐的超級無敵海景佛跳牆,最後史蒂芬周終於領悟食神的真諦。對於周星馳,很多人最喜歡他的《大話西遊》。
我幾乎每部片子都看過,也好喜歡,但最愛的卻是《食神》看過很多次,就算不是從頭到尾刻意取悅自己,隨意的轉臺,我也會看下去。感謝重慶影視頻道和深圳影視頻道。這麼多年我一直可以看到莫文蔚那種醜得讓我又感動又發笑的臉。史提芬周是大性情之人。我總以為現實中的周星馳也該如此。乖戾、囂張、天賦,總能吸引一大批人為之前僕後繼。
最近幾年已經沒有聽到吳孟達和他合作的消息了,凡是和周星馳搭戲一炮而紅的女演員也一一沉默著反目,就連愛過他的朱茵,也公然宣布與周星馳誓不兩立。再看看他近來電影裡的不同角色,配角也好,跑龍套也好,鮮有熟悉面孔,想必他是不受娛樂圈歡迎的,要不然也不會被孤立到這個地步不是每個鬼才都與世為敵,但不見得與世為敵的都是鬼才。
這個世界上怪癖陰暗的人可多了,有作為的沒幾個。所以我還是歡周星馳,至少有他出現的電影裡,你可以笑得沒心沒肺,之後還能留下同情的淚。還是回到《食神》。也許是小人作祟,看見醜女不顧一切的追求愛情就覺得悲壯。你是我大排檔上唯一的妻子你是我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最佳食神。你是我從李兆基刀下救出來的落魄男人。
你是我追到天涯海角只想你繪一顆心的男人。以上總是莫文蔚想說的話吧,但她不是文藝青年,她用滿牆的周星馳照片,由美女演變成刀疤臉和齙牙,還有轉身為史提芬擋住的那顆子彈來證明,我真的好愛你。
莫文蔚是讓你我忍俊不禁的烈女,是浪子回頭最想擁有的那個女人,是黯然銷魂叉燒飯的始作俑者。食神大賽最後,薛家燕對黯然銷魂叉燒飯的評價堪稱經典笑料。叉燒,好吃啊!!我從沒吃過這麼好吃的叉燒,救命啊~ 叉燒的肉汁鎮在纖維裡面,好似江河匯聚,而且裡面的肉筋被內力打碎,入口極之鬆化,再配合用火雲掌煎成的糖心荷包蛋,哇!這叉燒太棒了!塵世間沒有形容詞可以形容它了!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讓我吃到一碗這麼好吃的叉燒,如果我以後吃不到怎麼辦?!而究竟這麼好吃的叉燒飯,是少林功夫的造詣,還是因為曾經黯然銷魂的一刻。周星馳說,根本沒有食神,或者人人都是食神。他心裡想得,手上做的,是莫文蔚在街頭麵攤上遞給他的那碗叉燒飯翻版。簡簡單單的米飯叉燒荷包蛋,二十港幣就可以飽暖。箇中滋味,恐怕只有情在深處的人才知曉了。好比莫文蔚不求言謝,在大排檔唱的那首歌,笑著感動了我。情與義,值千金! 刀山去,地獄去,有何憾! 為知己,犧牲有何憾; 為嬌娃,甘心剖寸心; 血淚為情流,一死豈有恨, 有誰人,敢過問!
沒有看到最後,沒有看演員表,你絕對不會把這個土得掉渣,兇悍得要男人命的雙刀火雞,跟時尚個性的莫文蔚聯繫起來。已經看過好多年了,但是很多場景歷歷在目:拿著刀恐嚇黑社會的火雞;吐著舌頭、拿著雙刀瘋狂剁肉的火雞;被星星拒絕後,悲痛又憤怒、然後捨身救愛人的火雞。。。再看看那個都市小資造型的莫文蔚,似乎是完全不搭調的兩個極端,居然能出現這樣的效果,非常好奇莫文蔚在拍攝時為了角色而進行的訓練。其實整部片子確實很無釐頭,充滿了荒謬而毫無理性的轉折,但是我還是鍾愛這部片,就是因為這個不可思議的莫文蔚。看到最後我腦子裡浮現一個問題:如果最後莫文蔚沒有變成美女,那周星馳還願意和她在一起嗎?米蘭昆德拉先生講過:一個男人愛上一個女人,開始於她成為他腦海中的一個隱喻一段詩性化的記憶的那個時刻。那麼莫文蔚在周星馳腦海中的隱喻形象是什麼呢?是那碗叉燒飯?不對,應該是那碗黯然銷魂叉燒飯。這兩者間有明顯的區別。早先的事實證明一碗叉燒飯的形象並不能建立起一個周星馳心目中的愛情隱喻。而黯然銷魂叉燒飯則不同。首先它是建立在莫文蔚已死這個美麗的詩性基礎上的。
它是由周星馳自創的,換種說法就是它是周星馳心中詩性美的產物。因此總的來說,「黯然銷魂叉燒飯」這一隱喻形象是由周星馳心中的「黯然銷魂」催化著莫文蔚的「叉燒飯」而建立的。所以我有足夠理由相信周星馳深愛著死去的莫文蔚。也正因如此我還相信,一個復活的莫文蔚仍然無法轉化成一個愛情形象(雖然能成為一個感恩的形象)但是一個變成美女的莫文蔚則是另外一種情況了。她完完全全是一碗全新的精緻的叉燒飯(和黯然銷魂)無關。於是憂鬱的食神轉又變成了一個帥小夥和美女開始共赴一段俗氣的愛情。
作為知名的喜劇之王,星星電影中的喜劇怎麼樣就不用廢話了,而電影中的愛情居然也是那樣的經典,獨豎一幟,平淡中見真情,以小顯大,感人至深
大話西遊中的有緣無份、喜劇之王中的因愛從良、武狀元蘇乞兒中的始拒終愛、國產凌凌漆中的一曲李香蘭、大內密探零零發中的夫妻情深、百變星君中的一滴眼淚、唐伯虎點秋香中的才子佳人、算死草中的妻以夫為榮、破壞之王中的因愛成英雄.....還有《食神》中的一碗叉燒飯的愛情。
這是一場發自暗戀的愛情。火雞欽佩食神的廚藝,更欣賞他的為人,他抱著小孩流露出的愛心。當混混將印有她偶像的廣告紙當作擦嘴紙時,她勃然大怒,不顧後果地得罪了混混,招來被毀容的一刀,這一刀將有幾分姿色的她變成一個醜八怪,事實上進一步拉開了與食神的距離,為自己的所愛而推遠了可能的愛情,悲哀而無奈,只因愛。
當食神落魄後,她為心中的愛人獻上一碗香噴噴的叉燒飯,飢餓難耐的食神狼吞虎咽地舔乾淨了飯碗裡和身上的飯粒,身為食神的他發出「好好吃」的感嘆,在那一刻,眼前這位破了相的火雞是天底下最漂亮的人。後來,當想到什麼是天底下最美味的東西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平淡而樸實卻讓人一生難忘的黯然銷魂叉燒飯。
電影中,一些細節豐富著兩人的情感。火雞堅定不移地用手擋住了砍向食神的刀、食神獨自乘的士走後火雞臉上傷心欲絕的表情和眼角不自主地滑落的眼淚、食神在寺廟中黯然神傷地唱著火雞唱過的「情和義、值千金......」......。
故事的結局是火雞整容了,皆大歡喜。作為商業電影,星星不得不考慮大眾的喜愛,不得不接受傳統對美醜的俗見。而在現實生活中,兩人是否和得來也是未知的。說那些題外話已經扯遠了,只要記得,叉燒飯感動了食神,火雞和食神感動了看電影的我們,這個世界有愛情,哪怕它存在於不起眼的地方,足夠了。
食神絕對是一部巨有教育意義的影片。我不知道該怎樣分析。最先開始,食神為什麼會流落街頭呢?很簡單,因為他沒有遵守了市場經濟中最簡單的一條原則。誠實守信。
在樹立了品牌的知名度以後要想繼續擴大市場的佔有份額,只能是利用良好的服務和誠信來取勝了。當然食神這個頭銜已經是有了相當強大的知名度。原本可以做的更好的史緹芬周卻只看見自己的利益,於是我們聽到了這樣經典的對白。
做生意想賺錢是有竅門的,聽清楚了,桌子要多窄就有多窄,凳子要多小有多小,顧客要舒服就不讓他舒服,吸管要多大有多大,冰塊要多大有多大,喝完第一杯,他自然要喝第二杯,你是新來的啊,這些還要我教啊。。。。。。
很明顯的我們可以看出來這招是在吃自己企業的底子,吃完了就自然要倒閉破產了,被人陷害用廉價的變質牛肉,在食品裡大打折扣,想盡了一切的辦法來訛顧客的錢。諷刺啊。所以就是說電影來自於生活嘛,看看啊,我們的身邊這樣的事情太多了。新開的小吃店,物美價廉,口味好,分量足,好了,口碑出來了,瞬間就變了,一切縮水。食神的失敗是必然的,更深刻就可以說就是市場經濟運行規律的必然結果。那麼食神的成功也可以說是必然的,同樣是市場經濟運行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