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球這項項目,其實在很多人以為中不是一項運動項目;相反他們把它看作茶餘飯後簡單伸展的休閒娛樂的方式。因為撞球費用便宜不貴的原因,街邊小道的士多店前總是會聚集著一堆打撞球的人。所以這也成為了我們曾經腦海裡獨特的一份記憶,三五好友約上一起,進行一場歡快低成本的消遣。
撞球的流行,還因為它靈活的遊戲規則。可以是一對一,也可以三個玩家同時進行。大家在打進自己區間的球子後,就可以贏下這局比賽。但是輸球不輸人,輸球後請大家喝水,儼然把撞球運動變成了一種社交項目了。相比於民間簡單多見的八子撞球,高級的玩家往往喜歡規則更加複雜的玩法,更燒腦刺激的規則。
其實我們從這種演變的關係中可以知道撞球這一個項目開始有是要比斯諾克早很多的,也正是不滿足於傳統撞球簡單的玩法,之後的發展裡才不斷往球子裡加入了彩球。隨著彩球越來越多的加入,一套完整的新玩法就應運而生;這就是我們現在知道的斯諾克。擁有紅球和各種彩球的升級撞球玩法。
它的規則也就是我們在看電視上比賽時所看到的「一紅一彩」式。參賽選手必須在擊打中紅球並進洞後,才可以選擇擊打彩球。假設選手未擊打到這一桿所要擊打的指定顏色的球子,即被視為犯規操作。所以我們可以想像斯諾克其實是一項非常需要用腦思考的體育項目。選手不僅在自己進攻時要做到角度,力度的精準,還要在腦海中推斷出球子被擊打後應該落在那個位置是對下一桿,乃至下下杆是最有利的。如果不能保證這一桿能夠讓球進洞,球員這個時候就要選擇防守了。
而防守也是很考驗球員能力和判斷力的。如果你的力度不好,可能球落在的位置不是最佳的防守位置,還可能反過來送給對手一次好的進攻機會。而如果你的判斷不夠精確,對手就有自己的方法能夠破解你的防守轉化為進攻。所以,防守與進攻,都是在比賽中十分的重要。
大家應該都和小編一樣看過早期星爺一部關於撞球項目的電影。這部電影一開始也很好的反應了當時八子式撞球在街頭巷尾更加的普遍,人們的打法也更加的隨意和瀟灑;而到了影片的後半部分,不同的就是主人公星爺的緊張感越來越多,比賽也更加專業了起來。這也很好的詮釋了現在斯諾克受眾群體少的現象。
影片中出現的最經典的一幕就是小編上面一直講的防守了。對方外籍球員進攻未進卻意外給星爺造了一個難度極高的防守球。經常看斯諾克關注丁俊暉的也知道,他做的防守有時也是讓對手無可奈何。但是這項優雅又高貴的項目,可能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普及度還不算特別高。小編也希望斯諾克日後能茁壯發展。你有什麼撞球的記憶?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