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獲2020年中國通信學會 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020-12-10 澎湃新聞

中國電信獲2020年中國通信學會 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020-12-08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12月5日,在中國通信學會舉行的2020年度"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頒獎儀式上,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聯合申報的《5G共建共享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應用》項目獲得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為雙方企業頒獎。

眾所周知,相較於4G網絡,5G基站密度至少是4G基站的3倍, 5G基站單站的耗電量約為4G基站的3倍,單基站建設成本至少是4G的3倍以上。從現階段看,共建共享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最有效途徑,這也與國家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高度吻合。

在此背景下,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聯合成立了5G共建共享工作組,核心成員全封閉集中,研究突破關鍵技術。

據中國電信5G共建共享工作組負責人張新介紹,在開始階段5G共建共享主要面臨四大難題:

首先是NSA階段雙方共建共享非常複雜,沒有現成的解決方案;

其次,共建共享NSA網絡如何向SA網絡演進;

再次,沒有現成完備的技術標準可用;

第四,全世界TOP10的兩大運營商要在全域範圍內共建一張5G網絡,在建設、運營各方面有諸多難題。

在百人項目團隊的聯合攻關下,目前5G共建共享項目取得了初步成果,實現了"一張物理網、兩張邏輯網、4/5G高效協同、獨立運營"的總體目標,並首創了200M共享的全球最高2.7G的峰值體驗速率;本項目創新15項關鍵技術;發明專利31項;提出5G國際3GPP標準7項,CCSA行業標準7項。

在沒有任何經驗可借鑑的情況下,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探索的中國式共建共享實現了5G建設中的多項創新。

一是全球首創NSA共享技術。

建設之初,NSA共享方面有很大難題:一方面雙方有超過5億的4G用戶,用戶體驗不能受影響;另一方面,"不換卡、不換號"同時接入共享5G網絡,和雙方話音承載不同方案的兼容等都存在難題。項目組採用創新的基於用戶的差異化控制調度和駐留技術,通過雙錨點共享、單錨點共享載波、單錨點獨立載波等系列創新方式,解決了上述問題,使得共建共享建成的NSA網絡質量優良,在345個城市全面達到預期。

二是首創共享網絡下的NSA向SA演進技術。

實現NSA共享後,向SA共享演進成為一個難題,面臨4個核心網管一個基站的困境,基站之間的互操作關係多達24個。項目組通過採用雙模終端手機自適應NSA/SA網絡的演進技術,包括終端自適應網絡的企業標準、邊界幹擾控制技術、分區協同技術的應用,成功地解決了共享的NSA向SA演進的路徑問題,並在11月7日全球首發了SA商用,實現了5G的領先。

三是首創了5G共建共享的國際技術標準。

在5G共建共享方面,項目組牽頭制定了多項3GPP國際標準,推動了中國標準成為國際標準。其中最主要的有2.1G 50M的FDD NR大帶寬共享項目、和華為合作提出的超級上行項目等,全部都納入了R16標準,全面助力我國5G技術產業鏈的新突破。

四是解決了5G共建共享網絡建設運營管理各種問題。

在雙方共同運營一張網絡的過程中,面臨著共享網絡邊界問題、異頻切換問題、雙方網絡的優化參數和差異等諸多問題,項目組通過一些針對性的研究,系列化的創新解決方案,保障了網絡的運行質量和雙方業務、用戶的感知一致,其中申請了系列的專利,制定了規範新標準,實現了"五統一",即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部署、統一質量和統一口徑。

2019年9月9日,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宣布共建5G接入網,短短一年多時間,雙方已經累計開通5G共建共享基站超過32萬個,在最短的時間內快速建成覆蓋廣、技術優、投資省、感知好、體驗佳的5G網絡。截至目前,雙方已節省投資超過600億元。同時,電費、塔租、運營費用等也大幅節省。

5G共建共享實現了優勢互補,提高了發展效能,夯實了數字經濟發展底座,加快了推進產業數位化和數字產業化進程,也推動和形成了全球5G共建共享的新思路、新方案。對於未來,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均表示,雙方將堅定實施共建共享,強化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並進一步拓展共建共享範圍,多維賦能千行百業,為世界數字經濟發展貢獻方案。

END

向「通信信息報」投稿,請致信:txxxb2001@163.com,

稿件一經刊發,將根據文章質量,

提供千字200元-500元的稿酬。

其他合作、建議、新聞線索,

歡迎於微信公眾號後臺聯繫我們。

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3365173。

RECOMMEND

原標題:《中國電信獲2020年中國通信學會 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話題:華訊方舟集團獲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話題:華訊方舟集團獲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日前,在成都舉辦的2020中國信息通信大會上,正式揭曉了本年度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獲獎結果。
  • 浪潮攜手中國電信榮獲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
    近日,浪潮與中國電信的聯合科技項目「面向網絡重構和新興DICT的定製化伺服器研發和規模應用」榮獲2019年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中國通信學會是中國通信界學術交流的主要渠道之一,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是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支持下,經科技部批准,面向全國通信行業設立的經常性科學技術獎。
  • 2018「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 評選結果公布
    為貫徹落實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進一步推進網絡強國建設,推動人才發展機制改革,為進一步調動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促進信息通信領域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依據《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管理辦法》,中國通信學會開展了2018年「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評選工作。
  • 港中大(深圳)崔曙光團隊「雙喜臨門」,連獲兩項省部級科學技術一等獎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吳吉 通訊員 馬明霞日前,港中大(深圳)理工學院/未來智聯網絡研究院院長崔曙光教授團隊的科研成果在同一天內獲得兩項大獎——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一等獎
  • 銀寶山新榮獲2020年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近日,2020年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揭曉,深圳市銀寶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銀寶山新」)與深圳大學聯合開發的新型三維微細電火花電極製備與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項目榮獲科技進步類一等獎。
  • ...中西醫結合科學技術獎——2020年度步長杯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
    12月4日,大會開幕上隆重頒發了「2020年度步長杯——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獎」。該獎項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2004年批准設立,旨在獎勵中西醫結合基礎研究、臨床研究和開發研究中有突出成績的集體和個人。經評審,本次獲獎項目共46項,其中一等獎7項,二等獎16項,三等獎20項,科普獎3項。
  • 安徽省僑界4人獲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1人獲二等獎
    被授予安徽省技術領軍人才、教育系統抗震救災先進個人、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個人、安徽省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榮獲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等獎項。 葉向東
  • 中國大壩工程學會2020年度科學技術獎系列獎項揭曉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我吧2020年12月3日,中國大壩工程學會2020年度科學技術獎系列獎項(包含學會科技進步獎、學會技術發明獎、大壩傑出工程師獎、汪聞韶院士青年優秀論文獎四項)在第九屆水庫大壩新技術推廣研討會開幕式上隆重揭曉。
  • 2011電子技術年會暨中國電子學會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獎頒獎禮
    2011電子技術年會暨中國電子學會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獎頒獎禮  為了調動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促進電子信息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2010 年中國電子學會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中國電子學會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獎
  • 中國通信學會2018年通信線路學術年會在山東聊城開幕
    9月13日上午,以「5G時代的通信線路」為主題的中國通信學會2018年(第37屆)通信線路學術年會在山東聊城開幕。本次會議由中國通信學會通信線路委員會、四川省通信學會通信線路委員會、電信科學技術第五研究所有限公司主辦,山東太平洋光纖光纜有限公司承辦,來自行業的資深專家、學者、運營商代表、業界企業家以及媒體的百餘位參與者齊聚一堂,共襄盛會。
  • 「80後」樂清人林旭川,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今年35歲的林旭川,是樂清石帆街道巖宕村人,現為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在此次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大學鋼結構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周緒紅帶領團隊的研究項目「高層鋼-混凝土混合結構的理論、技術與工程應用」,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關於公布2020年浙江省生態環境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的通知
    關於公布2020年浙江省生態環境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的通知 2020-12-11 1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度中國糧油學會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公布
    食品夥伴網訊 12月10日,從中國糧油學會官方網站獲悉,2020年度中國糧油學會科學技術獎的評審工作現已完成,中國糧油學會決定,授予「葵花籽油精準適度加工與品質提升關鍵技術研發應用」項目為特等獎;授予「秈稻加工增值關鍵技術創製及應用」等6個項目為一等獎;授予「健康穀物營養品質提升及安全控制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等11個項目為二等獎
  • 2020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獎,67項重量級獎項,成電與杭電竟然缺席
    電子信息專業是近年來最熱門火爆的專業之一,12月中國電子學會公布了2020年電子信息科技技術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24項、二等獎19項及三等獎23項。其中由國內高校獲獎的數量情況如下。清華大學、中國電信、華為等公司作為主要完成單位的下一代網際網路真實源地址驗證體系結構、關鍵技術與規模化應用獲得了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這是今年唯一的一個特點獎。
  • 施甸太陽湖獲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科學技術獎園林工程獎
    11月,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表彰了一批2020年度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北京京林園林集團有限公司報送的施甸河生態治理項目(一期)水墨蓄滯洪區南、北區項目獲得了園林工程金獎。「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科學技術獎」是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准的重大評優獎項,已納入《社會科技獎勵名錄》,堪稱中國風景園林技術領域最高榮譽,共設科技進步獎、規劃設計獎和園林工程獎三個子獎項。該系列獎項今年吸引了國內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等數百家單位、上千個項目的激烈角逐。
  • 2020年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揭曉—新聞—科學網
  • 鐵漢生態及子公司3項目榮獲2020年度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科學技術獎...
    近日,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園林工程分會年會在廣西桂林舉行,鐵漢生態及子公司星河園林建設的高碑店列車新城景觀工程榮獲2020年度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科學技術獎(園林工程獎)金獎,平西府項目咽喉區園林景觀品質提升工程、遵義市新蒲新城人民公園附屬道路及中軸線市政景觀工程一標段獲得2020年度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茅臺酒股份公司科技項目獲科學技術獎殊榮
    12月6日,2020全國食品工業科技進步表彰大會在河南鄭州召開,由茅臺酒股份公司承擔完成的科技項目《醬香型白酒特徵性風味溯源解析及代謝網絡的構建與應用》榮獲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醬香型白酒不揮發性物質研究平臺的建設及應用》榮獲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 2018年衛星導航定位科學技術獎揭曉 湖北兩項目獲一等獎
    湖北日報訊(記者彭一葦、通訊員尹楠)8月28日獲悉,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公布2018年衛星導航定位科學技術獎獎勵決定,我省兩項目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5年11月,夢芯科技發布我國首款採用40納米工藝量產的基帶射頻一體化SOC晶片——啟夢MXT2702,實現了亞米級精準定位。2017年5月,又發布新一代啟夢MXT2708A晶片。目前,啟夢晶片已在智慧城市、車載設備等領域廣泛應用。  有了搭載北鬥晶片的導航設備,還需要北鬥地基增強系統的服務支持,北鬥定位精度才可達到亞米級甚至釐米級。
  • 關於2020年度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的公告
    關於2020年度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的公告作者:時間:2020-07-31     來源:中國郵政網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於2020年7月16日至17日召開2020年度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科學技術獎評審會,現將評審結果公布。